- 首页
- 佛藏
- 嘉兴藏
- 破山禅师语录
破山禅师语录
题复生柏
万峰山去邑二十里。此山居众山之上。乃万峰围绕。四龙拱峙。则云雾烟波。无时不启人耳目。就中十里许。一平如掌。建梵刹曰太平。系田氏舍地。心海法师开山。予与之同参。而师以法爱请予居也。一日同二三子游寺前之东。见柏树四株。同一枯椿上。各生出一枝。已成材。被无知者伐其一。尚存三。予名之曰复生柏。且群木之复生。则松柏之不复生。似超群木之上也。况松柏不复生而生之者。不但上上。而更奇异之最最耳。犹绝后再苏然。自我朝远历唐宋。不下枯木复生为喻。且本不生而生之者。孰以难喻难而易喻易哉。诚迥难易之外。别有千枝万叶。盖荫今世后世者。莫若斯也。偈曰。人亦杰兮地亦灵。枯椿柏树弄精魂。枝头泄尽个消息。不到驴年始复生。
宕渠黄龙寺碑文
自鹫岭分灯。而冷光热焰。莫可胜记。则幢幢列刹相望者。无越黄龙第一也。是寺去城北二十里。建我朝隆庆年间。兴而复废。递至天启三年。顷出观止法师。于是作狮子吼。地摇六震。道逗群机。若合符节。则殿阁堂宇。焕然一新。咸乘师之畴昔愿轮所致也。而固虑法久生弊。始问记于予。且予幼未经学。不识一丁。敢以鼠尾续貂。只可向冷冷孤光处拨焰。寥寥疏影时洞机。聊泻滴墨。以灾劫石。永同金刚常住不朽之记云。
募盂兰盆疏
窃闻兰盆一事。是我释迦老人金口亲宣。教诫世人。年年七月十五。煮合罗饭。饭自恣僧。谓解倒悬。致令存殁宗亲。离苦得乐。雪罪增福也。故往往设之。有讹谬。有浅深。从浅者。简也。要也。以一色一香而合罗。不薄乎。以为少也。从深者。广也。胜也。以百珍百宝而合罗。不厚乎。以为多也则。浅深之作法。一法也。厚薄之竭诚。一诚也。以厚而不诚。纵百珍百宝不及一香一色。以薄以诚。即一香一色而过百珍百宝。第我县中仁人君子。随力随分。厚薄浅深。悉从斯举。而圆成法食之合罗。厚薄之合罗。浅深之合罗。则凡圣之未有合罗者。试请雷老先生笔下倒断。未有阿谁不向此中合罗也。
募茶疏
周檀越因病渴吃茶。吃茶愈加病渴者。信知茶味毒过砒霜。是以泛泛之流终日吃茶。而不知茶味何若。亦复不知施主心行何若。果有四来者。害是病。患是渴。沾一滴。饮一瓢。岂不从斯陡发热恼。而顿获清凉者哉。如周檀越善识茶味。而告知病叟。病叟信笔露布。如许葛藤。都卢付与。正如程居士手里一刀两段也。呵呵。
化姜
东塔长老。别无奇特。淡饭黄齑。随缘遣日。口贪滋味。推人助力。呵呵。十字街头撞着个卖生姜汉。成就我些恶辣气息。
五云山塔铭
五云山者。祖方斗宝盖。叠嶂重峦。雄雄而来。垂两寺曰三教三台。皆南滨名胜道场也。而三台住持碧虚尚公。系安岳尹氏子也。从幼出家。瓢笠斯地。自捐衣钵。建弥陀殿。志攻净业。历有年矣。每见妖氛遍作。终不免三灾祸也。复卜五云山中。建普同寿塔。面拱玉屏。石砫雪溪。环绕溶溶。胜概一目览焉。然地直人宜。则灵杰又不可逮也。生焉归焉。则四方六和又庶几不虚也。一日忽问序于老夫。而老夫愧钝根不文。但以实境实事露布。而序之铭曰。
五云之峰 高标普同 人天眼目 佛祖遗风
素蓄衣钵 浩功立充 雪螺结顶 拳石砌空
岑阁南倚 古树东蓬 梅冈发秀 野圃丛丛
幽谷答响 远水溶溶 泉涌左右 声吼外中
存殁居者 耳根圆通 金刚不朽 共入吾宗
叙也铭也 山水莫穷
偶言
康熙甲辰九月下东平定李总制旋师。凯音方唱。讣音倏至。李专田差官至双桂请师说法以荐。师以李前屡请未赴。今不可辞。十月三日乃告众。上渝吊慰事毕。告辞。李曰。大和尚宜住大府城。何得区区。辞之。待开奠后。乃治荤席叙谢。师云。斋乃山僧常分。非为令先慈斋也。昔戊子年曾寓李一阳营中。见杀业太甚。力为感化。李曰。和尚吃肉。我即不杀人。乃一时事也。后亦有讥议者。山僧对李道。要得和尚不吃肉。除是将军不杀人。将军不杀人。以德忠君父。和尚不吃肉。以戒报佛祖。老僧才吃数片肉。尚惹众将军生厌。众将军终日杀人。上天岂无厌耶。李遂出示止之。经今不觉十有六载。天下大定。国家无事。众将军已封刀。杀业已尽。山僧岂可无因而再吃肉耶。况大柱国深荷重任。且喜忠孝两全。当清心林下。犹其迟也。李曰。今日方知和尚行径。师遂辞归。
松谷禅人乃忠南聚云吹万徒也。持聚云小参纸一幅。中有数言谓。从上古人。单教明心见性。便是的当。次叱五家宗旨。污却古人面目。为自屎不觉臭。又叱今时授受有据。明眼行道者妄行棒喝等事。病僧披览过。不觉痛泪如雨。孰料老胡绝望之日近矣。呜呼。此害不细。不得不饶舌以救将来。盖法本无弊。羊鹿牛之器不一也。渠谓明心见性为当。试问心是何形。性是何物。若以心性是无。则不应言饭是米做。心性是有。则法法头头。不外于是。信夫饭出于米。米岂外饭乎。法出于心。心岂外法乎。如是则知米饭心法一也。达一而不外五家者。明矣。而又谓行棒行喝以至五位君臣者。尽是窠臼。是分别。是取舍。敢保渠未梦见也。若梦见。必不谓棒者拄杖子也。如是古人不应曰。先照后用。先用后照。照用同时。照用不同时。又云。唤作拄杖子则触。不唤作拄杖子则背。又云。你有拄杖子。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夺你拄杖子。又僧参一老宿。入门便棒。进云。打岂慈悲耶。忿然欲去。老宿云。你作打会耶。其僧乃悟。上古目为道具。在人持捉。非止一端。有持木叉者。有持竹篦者。有持弓箭者。有持刀剑者。难道尽是六祖击碓头三下始当。时击碓头三下。乃杖。非弓箭刀剑之种种。渠谓是窠臼。是分别。是取舍。则古人大机大用。脱罗笼。出窠臼。虎骤龙骧。星驰电激。转天关。回地轴。负冲天意。气用格外。提持悉成剩语也。又谓拂者。先儒谈经麈尾也。如是则百丈再参马祖。祖不应。举起拂子。丈云。即此用。离此用。祖挂拂旧处。祖又问丈曰。子已后将何为人。丈取拂子举起。祖曰。即此用。离此用。丈挂拂子。祖便喝。丈大悟。儒之所用麈尾。意有辩别。然麈鹿在群鹿中居尊。以尾东拂则群鹿随之于东。以尾西拂则群鹿随之于西。故儒者用表指挥群徒。亦犹是也。然而儒家用。祖家用。尚隔天渊。宁溷同一意也耶。又谓喝者。咄咄声也。如是古人不应有言。我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又云。一喝分宾主。又云。一喝分五教。难道也是马祖一喝始当。时百丈被喝。耳聋三日。其余一喝。分宾主五教宝剑狮子探竿者。何耶。又谓圆相者。马鸣所现日轮也。如是古人不应变为九十七种。目为圆相暗机。义海字海。意语默论。种种不一者。难道也是马祖送道钦书始当。时只有马鸣所现日轮。何得又有各样差别者。何耶。如渠实未梦见。自是弄精魂汉。何冤先代为窠臼。为分别。为取舍。悲夫。先代立意。各从悟证处。百计千方。直指迷流。圆契此事。不可执一而无余。执余而无一。所谓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者是也。渠意以一而不余。余则为窠臼。为分别。为取舍。正是一眼之龟。值浮木孔。千圣尚诃。安用病僧今日如是口业耶。只因渠是狮子身中虫。反吃狮子身中肉。恐将来者去圣时遥。中渠毒药。而上辜先圣。下负己灵。切以是而告诸云。
佛事
为乘空禅人下火
师以火炬打圆相云。乘空上座会么。此是一把无明火。光前绝后赤裸裸。放出些来满太虚。教伊蓦地难推躲。撺下火炬云。咦。
为受庵禅人下火
师以火炬指面云。者汉恁么自在。向今世门头。洞明劫外。虽有声色睹闻。更无一点留碍。只饶撩起便行。犹欠官钱私债。未审众中可有人替彼了得者么。顾视左右云。如无。待山僧替彼降下丙丁童子。与伊了却。撺下火炬云。烈焰光中休眨眼。寒冰冷地莫存身。
为味玄禅人下火
师以火炬打圆相云。味上座会么。于此会得。便见来无影去无踪。来时清风送明月。去时明月送清风。撺下火炬云。从兹赤骨冰心去。自在灵光独湛然。
为念修禅人下火
师以火炬举起。喝一喝云。看看。撺下火炬。鼓掌。呵呵大笑云。只是无人着眼。
为恒超禅人下火
师举起火炬云。恒超恒超。自秉吹毛。佛来不让。祖来不侥。今日落在山僧手里。与伊一把无明火。管教骨烂皮焦。撺下火炬云。脱体顿超尘象外。灵光一点步青霄。咄。
为半偈禅人下火
师举起火炬。喝一喝云。向道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正当此际。净裸裸。绝承当。赤洒洒。无回互。是我半偈禅人亲证亲得底时节。大众且道他证得个甚么。以火炬撺下云。要识真金火里看。
为本无圊头下火
师举起火炬云。雨洒洒。风飘飘。涅槃山上寂寥寥。分付空中主火者。放松一着焰头高。撺下火炬云。急着眼觑。莫要燎却眉毛。
为敏言禅人下火
师举起火炬云。性火真空。性空真火。南北西东。无可不可。烧尽髑髅人不知。无根树子华朵朵。撺下火炬云。咦。
为悟圆禅人下火
师举起火炬云。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个中会得来。随处打口鼓。咄咄咄。逢人切莫莽卤。撺下火炬便行。
为宝莲行人下火
师举起火炬云。细雨纷纷落翠微。涅槃山上冷凄凄。炉煨品字松根火。烧出摩天铁鹞飞。以火炬绕一匝云。大众还见么。九霄云外。卓卓巍巍。撺下火炬云。咦。
为无我库头下火
师举起火炬云。观汝风尘却有身。契之法性本无我。也曾几跳金刚圈。今日当炉不避火。咦。光前绝后。莲开朵朵。掷火炬便行。
为含平禅人下火
师举起火炬云。含平含平。舍死趣生。撒手去处。火焰腾腾。撺下火云。大众举阿弥陀佛送伊一程。
为慧光行人下火
师举火炬云。一生破活计。苦守到今日。付与火柴头。烧干髑髅汁。撺下火云。个个圆成。人人本具。慧光慧光。何用取我求实。喝一喝。
为慧宗禅人下火
师云。生从何来。马腹驴胎。死从何去。刀山火聚。喝一喝云。却被山僧一喝。都卢冰消瓦解了也。以火炬打圆相。于中掷下云。南海岸。东塔头。千古万古孰为俦。
为乐安行人下火
乐安乐安。志已超凡。去投水火。光射溪山。以火炬打圆相云。大众见么。始信去来无挂碍。方知生死不相干。遂下火。
为心通碓头下火
曹溪赠块坠腰石。老宿记条蛀米虫。惟有心通无所得。临行端坐火莲中。虽然如是。要且行门不别。以火炬打圆相云。心通心通。还会不别处么。草鞋走破千差路。脚底终无一线通。撺下火炬。喝一喝。
送尼净空灵骨入塔
师云。皮肤脱落尽。惟有真实在。内外与中边。无障亦无碍。咄。信手安在无缝塔里。永同金刚不坏。
为静林禅师移骨塔
黄金一具骨。久蕴此山中。只为人希识。移来别过峰。如是则层层落落。卓卓巍巍。四方八面。无所觑窥。以拄杖击塔顶数下云。静林师。静林师。塞却顶门者一窍。青松翠柏日皈依。
为觉凡监院举龛
觉凡觉凡。通身破残。早知是苦。出入何难。以拄杖击龛数下云。拄杖频敲开只眼。一声佛送涅槃山。遂引至火场。举火炬云。山僧示汝烂酸梨。向道相逢不识渠。今日幡然变堆火。烧得渠侬没面皮。遂下火。
为皂林觉知监院下火
师举起火炬云。苦骨劳筋住皂林。老婆真个老婆心。火神昨夜通消息。烧破阇黎铁面门。撺下火。喝一喝。
为发慧优婆夷举龛
师以杖击龛云。者个模样。一生倔强。撞着老僧。痛与顿棒。发慧发慧。还委悉痛痒也无。不然且随老僧到火场里锻炼一上。遂引行至火场。举火炬云。发慧发慧。女身男志。持戒参禅。正因修习。不用棺材。惟需火炬。性命今日落在山僧手里。要来便来。要去便去。以火炬打圆相。召大众云。个个翻转面皮看。发慧顿入火光三昧。遂火。
为月井禅人举龛
师云。一气不来。东倒西歪。大众齐举一声佛号。直送百宝莲胎。遂导至火场。举起火炬云。隔墙见角。已知是牛。隔山见烟。已知是火。性火真空。性空真火。蓦劄相逢。无处容躲。咄。老僧无别相为。助汝者一把火。遂下火。
为行首行人下火
师举火炬云。行首行首。出家未久。妄念忽生。东奔西走。老僧助汝一把火。烧得汝气冲牛斗。喝一喝。
为无隐侍者下火
师云。无隐老侍者。终身尚不舍。欲吾火柴头。烧破髑髅也。以火炬打圆相云。飒飒真风满地生。纷纷舍利如雨泻。
为林庵禅人下火
林庵林庵。苦志住山。掘折锄柄。觅吾指南。咦。老僧助汝一把无明火。烧得汝头上漫漫。脚下漫漫。
为廓虚禅人下火
师云。廓虚廓虚。出没无拘。撒手便去。火光自如。咦。大众同念弥陀经一卷。助伊东擂西驰。
为可可禅人下火
师以火炬打圆相云。可可印六。印六可可。富顺开华。梁山结果。返覆追寻。无可不可。咦。老僧助汝一把火。烧得汝光烁烁。净裸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