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演义
- 梁武帝演义
梁武帝演义
萧衍随即使人传请柳庆远入府,告知萧懿的凶信,又使渊明出来相见过。萧衍说道:“幼冲昏乱,颠倒纲常,生民涂炭已久,若不诛此独夫,何以慰藉民望。参谋久阻,何也?”柳庆远道:“向日久阻,正谓时有未至耳。今兵精粮足,天命已征,又何阻焉。”萧衍听了大喜,遂择了吉日,宰牛杀马,祷告天地上下神祗。因聚了柳庆远、张弘策、王茂、陈刚、昌义之、王珍国、曹景宗,共商起兵之策。张弘策因对萧衍说道:“军无纪律,是为乱兵,将无主谋,不能决胜。昔汉王拜韩信而擒项羽,刘先主拜孔明而成鼎足。今倡举义师,吊民伐罪,若不扶一人为主谋,焉称无敌于天下。今元帅既推诚以苍生为念,当效汉王故事,委任一人为三军司令。我观众人之内,能运筹帷幄之中,善决胜千里之外者,非柳参军不可。”萧衍听了大喜,道:“弘策之言是也,敢不听从。”于是使张弘策料理筑坛之事。你道他如何筑法,但见:
台高三丈,象按三才,阔二十四丈,按二十四气。坛有三层:第一层,台中立二十五人,各穿黄衣,手执黄旗,按著中央戊已土;东边立二十五人,各穿青衣,手执青旗,按著东方甲乙木;西边立二十五人,各穿白衣,手执白旗,按著西方庚辛金;南边二十五人,各穿红衣,手执红旗,按著南方丙丁火;北边立二十五人,各穿皂衣,手执皂旗,按著北方壬癸水。第二层上列三百六十五人,各执大红旗三百六十五面,按著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第三层上设立七十二员大将,各执刀枪剑段,按著七十二候。若无动地惊天术,怎得登坛誓众师。
萧衍见坛已完,不胜大喜,便带领诸将亲至柳庆远府中迎请。相见毕,柳庆远坐于车中,萧衍亲手推轮捧毂,众将扶拥。不一时到了坛前,柳庆远下车同萧衍上坛。萧衍即捧过兵符印信,并粮草花名册籍,送与柳庆远,柳庆远接入手中。萧衍遂于坛前拜了四拜,说道:“愧子凉德,岂敢妄称拜将,因念齐主无道,万姓颠覆,欲举剪灭,功成之日以让有德。今拜尔为神机招讨领军军师都督镇国大将军。自拜之后,门以外将军主之,阃以内予自主之。”柳庆远受命毕,然后请萧衍上立。柳庆远走下拜道:“感明公不弃,专心委托,敢不竭股肱之力。但念主惟一命,将为一法,受命之后,法令必严,愿无贰心。”萧衍复下来,又是四拜,方趋步坛下听令。
柳庆远方誓师说道:“昔者黄帝伐涿鹿而擒蚩尤,武王拜姜尚而伐商纣,自古皆然,非独今日。今日我主拜我为神机招讨领军军师都督镇国大将军,尔等诸将,各宜同心协力,诛灭无道,建功立业,以垂不朽。”众将俱一齐打躬道:“是。”柳庆远又誓师说道:“我今日有令,法在必行。自今以后,掳掠民财,奸淫妇女者斩;邀功夺战,不遵军令者斩;动摇军心,妖言惑众者斩;闻金不退,闻鼓不进者斩;器械不明,减克军粮者斩;临阵不顾,漏泄军机者斩。有功必加,有罪必罚,决不食言!汝等皆宜恪守,毋视为戏言。”坛下众将俱一齐答应道:“是。”柳庆远誓师已毕,即将花名册簿照名点阅。见兵有老者去之,弱者汰之,以及弓矢不利,刀甲不坚,俱命另选。点名已完,共得四十余万精兵,终日在校场中操演。操演了月余。
忽一日,柳庆远登了将台,吩咐将帅字大旗扯起,齐集诸将,吩咐道:“今日要摆列阵势,请元帅打阵。”遂使昌义之为先锋,吩咐道:“你领一队人马立于南方,军士俱用红袍红甲朱缨赤马,马前立一面引军红旗,上面金绡绣着南斗六星,下绣朱雀之形,引军正南听令。”昌义之带领了人马去了。又唤王珍国吩咐道:“你领第二队人马立于东方,军士俱用青袍青甲青缨青马,马前立一面引军青旗,上面金绡绣着东角二星,下绣青龙之状,引军正东听令。”王珍国得令去了。又唤曹景宗吩咐道:“你领第三队人马立于西方,军士尽用白袍白甲白缨白马,马前立一面引军白旗,上面金绡绣西参四星,下绣白虎之形,引军正西听令。”曹景宗得令去了。又唤陈刚吩咐道:“你领第四队人马立于北方,军士尽用黑袍黑甲黑缨黑马,马前立一面引军黑旗,上面金绡绣北斗七星,下绣玄武之状,引军正北听令。”陈刚得令去了。又唤王茂、张弘策吩咐道:“你领第五队马立于中军,军士尽用黄袍黄甲黄缨黄马,马前立一面引军黄旗,上面金绡绣坤卦,以按戊己土,下绣飞熊之像,引军正中听令。”
王茂、张弘策引军去了。只见台下一霎时人马俱无,寂然不动。只有巡哨曹虎带领五百铁骑往来东西巡哨。又见守旗王雍将帅字大旗绰约盘旋。不一时,三声炮响,金鼓喧天,只见坛上柳庆远手举红旗挥动。忽见正南上一员大将,是昌义之带领人马杀奔而来。你道他怎生打扮,只见他:
盔顶红缨飘一朵,狻猊甲露黄金裹。
红旗招展半天霞,正按南方丙丁火。
昌义之领军立于南方。又见柳庆远将青旗磨荡,只见正东上一员大将,是王珍国领人马飞奔而来。你道他怎生打扮,但见他:
蓝靛征袍鹦鹋绿,枪尖闪烁龙吞玉。
青骢遍体粉团花,正按东方甲乙木。
王珍国引军立于东方。又见柳庆远将白旗招动,只见正西上一员大将,是曹景宗率领兵马蜂拥而来。只见那员将十分勇猛,只见他打扮的是:
汉漠寒云护太阴,烂银铠甲冷森森。
赛霜骏马骑狮子,正按西方庚辛金。
曹景宗引军八阵立于西。又见柳庆远在坛上将黄旗一面向北招动,只见北方一支人马杀奔阵中,果然是陈刚一员好将。你道他如何打扮,但见他:
乌油甲挂豺狼体,铁骑长弓英莫比。
七星旗动玄武摇,正按北方壬癸水。
陈刚将人马屯住,立于北方。坛上柳庆远又将一面黄旗向正中招动,只见王茂、张弘策二将带领军士飞入阵中。只见两员虎将一色打扮,只见他:
剪绒战袍葵花舞,簇簇攒攒分队伍。
周围绕定杏黄旗,正按中央戊己土。
那王茂、张弘策引军立于正中听令。
不一时三声轰天炮响,画角齐吹,只见柳庆远挥动中军旗号,将五方军马合而为一,左旋右转,右转左旋,忽而东,忽而西,忽而南,忽而北,团团绕绕,先摆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之八方。不一时,柳庆远又将小令旗一面挥动,左挥左旋,右挥右旋,只见众军马左进右出,左出右进,忽而前,忽而后,忽而藏,忽而伏,隐隐跃跃,又变出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之八门,众军士各守门户。柳庆远遂传令,请萧元帅带领五百铁骑打阵。萧衍得令,遂领五百军兵全身披挂。你道萧元帅如何打扮,只见那萧元帅的威风更是不同,你看他:
据鞍立马天风里,铠甲辉煌光焰起。
麒麟束带称狼腰,獬豸吞胸当虎体。
冠上明珠耿晓星,鞘中宝剑藏秋水。
雌雄双剑雪霜寒,四十八载萧梁始。
萧衍带了五百铁骑卷地滚入阵来。那各门兵将忙两下一分,让萧元帅军马杀入八阵中。只见阵中果是如何,只见:
攒攒簇簇,密密层层。两旁人雄如猛虎,左右马骏似飞龙。弓弯银汉月,箭插虎狼牙。袍铠鲜明如锦簇,喊声大振若山崩。拐子马紧挨鹿角,连珠炮密护中军。一霎时扬尘播土,倒树摧林。乾坤昏惨惨,日月暗沉沉。突尔摇松如虎啸,忽然吼树似龙吟。万窍怒号天噎气,飞沙走石乱伤人。
萧元帅正在阵中左冲右突,要逞英雄,不期柳庆远在将台上见萧衍引军已入阵中,遂忙仗剑捏诀,将太阳一指。萧元帅引着军马正然冲突,忽抬头一看,只见这些千军万马霎时无影无踪,俱不知那里去了,止留下一片白地。萧元帅大惊,忙指引五百铁骑要冲出阵来。尚未说完,一霎时乌云陡合,红日无光,四下里昏昏惨惨,对面俱不见人影。忽然起了一阵大风,从西北上卷来,直刮得遍体寒凉毛孔直竖,又一时雷光闪电,霹雳交加,飞沙走石。萧衍在阵中没处藏躲,只得将马勒住,伏鞍揽辔。不一时风息云开,依旧现出一天红日。萧衍大喜道:“柳军师有如此才能,鬼神莫测之机,我萧衍得之,何虑不纵横天下!”正欲寻路出阵,只听见将台上连珠炮响,四下金鼓齐鸣。柳庆远在将台上将五色旗挥动,不一时却将人马分开,又团团转转,将前八门九曜改作长蛇体,又忽变为梅花阵,又忽变为三才阵,又变为四极阵。只这一番阵势,非同小可,但见:
明分九曜,暗合八门。占天地之机关、夺风云之造化。前后列长蛇之象,左右分龙虎之形。丙丁前队如万条烈火烧山,壬癸后随似一派狂澜寝地。左势盘旋青气,右形贯串白光。坤土只占中央,黄道全依戊已。八门之内暗藏二十八宿之分,四极阵中潜隐六十四卦之变。盘盘曲曲乱中队伍变长蛇,整整齐齐静里威仪如伏虎。梅花阵一冲一突,三才阵或后或前。休夸八阵成功,谩说六韬取胜。学的是孔明妙计,用的是吕尚神机。非白鹤山中传妙诀,焉能飞龙天上佐成功。
萧衍在阵中惊惊喜喜观看无穷。只听得又一声炮响,鼉鼓频敲,柳庆远在坛上将帅旗挥动,不一时众将各归队伍,依旧齐齐排列。萧衍定睛一看,却原路分明,便招呼五百铁骑走出阵来,满心欢喜,忙下马上台来谢柳庆远道:“不意军师具此神机,足可使萧衍歼齐逐魏,混一区宇矣。”柳庆远逊谢,笑说道:“茅庐未出,鼎足已知,明公下弦宇宙六八十年,可立而待也。”萧衍听得不明不自,因说道:“军师微妙,愚不能推,乞明示何如?”柳庆远道:“天机岂宜先泄,元帅久后自知,今不必细说。”
尚未说完,忽见正南上尘土飞扬,旌旗闪闪,有二将飞马而来。大家惊异观看,那二将早带千余壮士竟到坛前。滚鞍下马,步步走上台来,只见前来的那一员小将束札得一似天神。你道他怎生打扮,但见他:
头藏金冠紫色,身穿铁铠红光。狮蛮宝带锦云装,强弓挽新月,利刃挺秋霜。
上插两根雉尾,腰悬三尺鱼肠。若问降下是何方,原神天芮曜,变相是韦郎。
众将看了,暗暗称奇。再将后面那一个少年细细一看,只见更打扮得非凡,但见他:
手执铁锤斗大,身穿战袄猩红,虎腰狼背逞威风。尽皆夸猛勇,谁不羡英雄。
星宿天任并列,姓名渭水同宗。只因梁业要成功,故从天上降,恰向此时逢。
二人走到台上,望着萧衍、柳庆远下拜,道:“小将韦叡,字怀文;表弟吕僧珍,字元瑜。一奉父命,一遵舅遣,知主公萧元帅今日誓师起义,特领精兵千人,共诛元恶,望元帅收录。”萧衍听了大喜,连忙出位扶起,道:“蒙二位将军不弃,仗义助我,永同富贵。”原来韦叡的父亲是上庸太守韦祖归,京兆杜陵人。这韦祖归最能识人,常言定天下者必在吾州将乎。遂每每结纳于萧衍。这吕僧珍是东平范人,世居广陵,早年父母皆丧,贫困无依,韦祖归留养。及长,声若铜钟,身长力大,与韦叡日习武艺,二人英勇无敌。韦祖归每每说道,二子皆封侯之相。今见萧衍兵起,故遣一子一甥特来扶助。萧衍见起兵之初,二将来投,十分欢喜。
不一时,东北上征尘滚滚,又有一将带了五百余人飞马而来。诸将一齐看去,只见那将下马走上坛来,气宇昂昂。只这一身打扮,实是无赛,但见他:
望去一条雪虎,行来千尺银龙。方天画戟指西东,前悬金竹箭,右挂铁铅弓。
星映上垣水宿名,称九曜飞龙,问踪寻迹偶随冯,要求扶世运,故此立梁功。
那将撩衣上台下拜,说道:“末将冯道根,表字巨源,广平人氏。闻元帅起义,顺天应人,道根虽居母丧,服制未终,但拯民念切,又恐失时,今特领乡人子弟五百余人,愿效犬马,悉听指挥,望元帅收录。”萧衍听了大喜,道:“将军其起少年,能识事机,真乃义士,除凶之日共享富贵。”
柳庆远对萧衍说道:“今日之事,上应天心,下合人意,星曜毕临,机时皆至,元帅可垂手而入建康也。”萧衍大喜。于是大吹大擂,宰牛杀马,赏犒三军,各尽其欢。酒罢,柳庆远因对萧衍说道:“用兵贵乎有名,名又贵乎先声夺人。欲扬先声,檄文诛奸不可少,我今欲做成檄文一道,先使人传入建康,使他君臣无措。”只不知这檄文如何做法,只因这一番有分教:沿江尸滚,遍地骸抛。不知果是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二回
萧元帅轰轰起义 齐宝融草草称尊
诗曰:
独夫无道已应诛,何况兄仇又剥肤。
若问此中名与义,千秋汤武早相符。
又曰:
南北让完方践祚,臣民合请始称尊。
一时草草为天子,名是空名义不存。
话说萧衍见柳庆远选动兵马,排演阵法,真有神鬼莫测之妙,又来了三员小将,举事不可稍缓。欲要先声制人,使齐君臣害怕。因又取过笔砚,略不构思,早已做成檄文一道,请柳庆远观看。柳庆远接来细细看去,只见这草成的檄文上写道:
夫道不常夷,时无永化,险泰相沿,晦明非一,皆屯困而复亨,资多难以启圣。故昌邑悖德,孝宣聿兴;海西乱政,简文升历。并拓绪开基,绍隆宝命,理验前经事,昭往策今。兹独夫扰乱天常,毁弃君德,暴戾昏荒,与事而发,自大行告渐,喜容前儿,梓宫在殡,面无哀色;欢娱游宴,有过平常。奇服异衣,更极夸丽。至于选采嫔妃,姊妹无别;招侍巾栉,姑侄莫辨。掖庭有稗败之名,姬姜被于殳之服。剖视孕妇,斩馘父形,形体宣露,亵衣颠倒,骋肆淫放,驱屏郊邑,行产盈衙,与尸竞道,母不及抱,予不遑哭,宠恣愚竖,乱惑妊孽。梅虫儿、茹法珍臧获厮小,专制威柄,诛剪忠良,屠灭卿宰。刘镇军舅氏之尊,江仆射外戚之重,萧领军葭莩之宗,徐司空、沈仆射人望攸归,并受遗托,同惨顾命,劬劳王室,尽忠奉国,而一朝齑粉,使稚无遗,人神怨结,行路嗟愤。萧令君忠公干伐,诚贯幽显,中流逆命,克剪鲸鲵,慧景丧魄,魏武夺胆,歼灭定乱,以固皇基,真功出桓文,勋超尹吕,敦赏未闻,酷祸遑至,孰不冤痛。自草昧以来,图牒所记,昏君暴虐未有若斯之甚者也。今予荷眷前朝,义均休戚,上怀委付之重,下惟在原之痛,岂可卧薪引火,坐观颠覆。故奉天讨罪,总率貔貅骁勇百万,虎将千员,巨行迅檝,冲波噎水,督四方仁义之师,拥荆南忠勇之众,少出横工,直指朱雀,龙行虎步,并集建康,点放愚狡,廓清京宇,诛愚取残,俟乎有德,譬犹崩泰山而压蝼蚁,决悬河而注熛烬,岂有不殄灭者哉。今斧钺所加,止梅虫儿、茹法珍、王咺之而已,诸君或世胄羽仪,书勋士府,昔俛首奸党,受制凶威,不得不然耳。闻予起义,若能因变立功,自能转祸为福,永纾青紫;若执迷不悟,拒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赦,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腐矣。勉求多福,毋贻后悔。谨檄。 十一月日 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