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文评
- 艺苑卮言
艺苑卮言
太史公千秋轶才,而不晓作赋。其载《子虚上林》,亦以文辞宏丽,为世所珍而已,非真能赏咏之也。观其推重贾生诸赋可知。贾畅达用世之才耳,所为赋自是一家。太史公亦自有《士不遇赋》,绝不成文理。荀卿《成相》诸篇,便是千古恶道。
杂而不乱,复而不厌,其所以为屈乎?丽而不俳,放而有制,其所以为长卿乎?以整次求二子则寡矣。子云虽有剽模,尚少迳。班张而後,愈博愈晦愈下。
子云服膺长卿,尝曰:“长卿赋不是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耻?”研摩白首,竟不能逮,乃谤言欺人云:“雕虫之技,壮夫不为。”遂开千古藏拙端,为宋人门户。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长门》一章,几於并美。阿娇复幸,不见纪传,此君深於爱才,优於风调,容或有这,史失载耳。凡出长卿手,靡不丽工至,独《琴心》二歌浅稚,或是一时匆卒,或後人傅益。子瞻乃谓李陵三章亦伪作,此儿童之见。夫工出意表,意寓法外,令曹氏父子犹尚难之,况他人乎?
《子虚》《上林》材极富,辞极丽,而运笔极古雅,精神极流动,意极高,所以不可及也。长沙有其意而无其材,班张潘有其材而无其笔,子云有其笔而不得其精神流动处。
《长门》“邪气壮而攻中”语,亦是太拙。至“揄长袂以自翳,数昔日之{侃言}殃”以後,如有神助。汉家雄主,例为色,或再幸再弃,不可知也。
孟坚《两都》,似不如张平子。平子虽有衍辞,而多佳境壮语。
“□ 薄怒以自持,曾不可乎犯干。目略微盼,精彩相授,志熊横出,不可胜记。”此玉之赋神女也。“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盼。”此玉之赋登徒也。“神光离合,乍阴乍阳。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盼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此子建之赋神女也。其妙处在意而不在象,然本之屈氏“满堂兮美人,忽与余兮目成。”“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变法而为之者也。
宋玉《讽赋》与《登徒子好色》一章,词旨不甚相远,故昭明遗之。《大言》《小言》,枚皋滑稽之流耳。《小言》无内之中本骋辞耳,而若薄有所悟。
班姬《捣素》如“阅绞练之初成,择玄黄之自出。准华裁於昔时,疑形异於今日”,又“书既封而重题,笥已缄而更结”,皆六朝鲍谢之所自出也。昭明知选彼而遗此,未审其故。
子云《逐贫赋》固为退之《送穷文》梯阶,然大单薄,少变化。内贫答主人“茅茨上阶,瑶台琼榭”之比,乃以俭答夺得,非贫答主人也。退之横出意变,而辞亦雄赡,末语“烧车与船,延之上坐”,亦自胜凡。子云之为赋、为《玄》、为《法言》,其旁搜酷拟,沉想曲换,亦自性近之耳,非必材高也。
傅武仲有《舞赋》,皆托宋玉为襄王问对。及阅《古文苑》宋玉《舞赋》,所少十分之七,而中间精语,如“华飞{髟肖}而杂纤罗”,大是丽语。至于形容舞态,如“罗衣从风,长袖交横。骆驿飞散,飒沓合并。绰约闲靡,机迅体轻”,又“回身还入,迫于急节。纡形赴远,ㄘ以摧折。纤蛾飞,缤若绝。”此外亦不多得也。岂武仲衍玉赋以为己作耶?抑後人节约武仲之赋,因序语而误以为玉作也?
枚乘《菟园赋》,记者以为王薨後,子皋所为。据结尾妇人先歌而後无和者,亦似不完之篇。
“凄唳辛酸,嘤嘤关关,若离鸿之鸣子也。含胡单谐,雍雍喈喈,若群雏之从母也。”其《笙赋》之巧诣乎?(“鸣”作“命”。)“器和故响逸,张急故声清,间辽故音Φ,弦长故微鸣。”其《琴赋》之实用乎?“扬和颜,攘皓腕”以至“变态无穷”数百语,稍极形容,盖叔夜善於琴故也。子渊《洞箫》、季长《长笛》,才不胜学,善铺叙而少发挥。《洞箫》孝子慈母之喻,不若安仁之切而雅也。
杨用所载七仄,如宋玉“吐舌万里唾四海”,纬书“七变入臼米出甲”,佛偈“一切水月一切摄”,七平如《文选》“离飞绡垂纤罗”,俱不如老杜“梨花梅花参差开”、“有客有客字子美”和美易读,而杨不之及。按傅武仲《舞赋》,家有《古文苑文选》,皆云“华飞绡杂纤罗”,不言“垂纤罗”也。
东方曼倩管公明郭景纯俱以奇才挟神术,而宦俱不达。景纯以舌为笔者也,公明以笔为舌者也,曼倩笔舌互用者也。若其超物之哲,曼倩为最,公明次之,景纯下矣。
●卷三
《檀弓》、《考工记》、《孟子》、左氏、《战国策》、司马迁,圣於文者乎?其叙事则化工之肖物。班氏,贤於文者乎?人巧极,天工错。庄生、《列子》、《楞严》、《维摩诘》,鬼神於文者乎?其达见,峡决而河溃也,窈冥变幻而莫知其端倪也。
诸文外,《山海经》、《穆天子传》亦自古健有法。
太史公之文,有数端焉。帝王纪,以己释《尚书》者也,又多引图纬子家言,其文衍而虚;春秋诸世家,以己损益诸史者也,其文畅而杂;仪秦鞅睢诸传,以己损益《战国策》者也,其文雄而肆;刘项《纪》、信越诸《传》,志所闻也,其文宏而壮;《河渠》、《平准》诸书,志所见也,其文核而详,婉而多风;《刺客游侠》、《货殖》诸传,发所寄也,其文精严而工笃,磊落而多感慨。
西京之文实。东京之文弱,犹未离实也。六朝之文浮,离实矣。唐之文庸,犹未离浮也。宋之文陋,离浮矣,愈下矣。元无文。韩柳氏振唐者也,其文实。欧苏氏振宋者也,其文虚。临川氏法而狭。南丰氏饫而衍。
老氏谈理则传,其文则经。佛氏谈理则经,其文则传。
《圆觉》之深妙,《楞严》之宏博,《维摩》之奇肆,乎《鬼谷》、《淮南》上矣。
枚生《七发》,其原玉之变乎?措意垂竭,忽发观潮,遂成滑稽。且辞气跌荡,怪丽不恒。子建而後,模拟牵率,往往可厌,然其法存也。至後人为这而加陋,其法废矣。
《檀弓》简,《考工记》烦。《檀弓》明,《考工记》奥。各极其妙。虽非圣笔,未是汉武以後人语。
孟轲氏,理之辨而经者。庄周氏,理之辨而不经者。公孙侨,事之辨而经者。苏秦,事之辨而不经者。然材皆不可及。
吾尝怪庾子嵩不好读《庄子》,开卷至数行,即掩曰:“了不异人。”以为此本无所晓,而漫为大言者,使晓人得这,便当沉湎濡首。
《吕氏春秋》文有绝佳者,有绝不佳者,以非出一手故耳。《淮南鸿烈》虽似错杂,而气法如一,当由刘安手裁。扬子云称其一出一入,字直百金。《韩非子》文甚奇。如《亢仓冠》之流,皆伪书。
贾太傅有经国之才,言言蓍龟也。其辞而开,健而饫。
西京之流而东也,其王褒为之导乎?由学者靡而短於思,由才者俳而浅於法。刘中垒宏而肆,其根杂。扬中散法而奥,其根晦。《法言》所云“故眼之”,是何语?
东京之衰也,其始自敬通乎?蔡中郎之文弱,力不副见,差去浮耳。王充野人也,其识琐而鄙,其辞散邮,其旨乖而稚。中郎爱而欲掩之,亦可推矣。
呜呼!子长不绝也,其书绝矣。千古而有子长也,亦不能成《史记》,何也?西京以还,封建、宫殿、官师、郡邑,其名不雅驯,不称书矣,一也;其诏令、辞命、奏书、赋颂,鲜古文,不称书矣,二也;其人有籍信荆的尝无忌之流足模写者乎?三也;其词有《尚书》《毛诗》左氏《战国策》韩非吕不韦之书足荟蕞者乎?四也。呜呼!岂惟子长,即尼父亦然,《六经》无可着手矣。
孟坚叙事,如堆氏上官之,废昌邑王春天事,赵韩吏迹,京房术败,虽不得如化工肖物,犹是顾凯之陆探微写生。东京以还,重可得乎?陈寿简质,差胜范晔,然宛缛详至,大不及也。
曹公莽莽,古直悲凉。子桓小藻,自是乐府本色。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逊父兄。何以故?材太高,辞太华。
魏武帝乐府:“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秋风萧瑟洪涛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其辞亦有本。相如《上林》云:“视之无端,察之无涯。日出东沼,月生西陂。”马融《广成》云:“天地虹洞,因无端涯。大明出东,月生西陂。”扬雄《校猎》云:“出入日月,天与地沓。”然觉扬语奇,武帝语壮。又“月生西陂”语有何致,而马融复袭之?
子建“谒帝承明庐”、“明月照高楼”,子2“西北有浮云”、“秋风萧瑟”,非邺下诸子可及。仲宣公远在下风。吾每至“谒帝”一章,便数十过不可了。悲婉宏壮,情事理境,无所不有。
《洛神赋》,王右军大令各书数十本,当是晋人极推之耳。清彻圆丽,神女之流,陈王诸赋,皆《小言》无及者。然此赋始名感甄,又以蒲生当其塘上,际此忌兄,而不自匿讳,何也?《蒲生》实不如《塘上》,令洛神见之,未免笑子建伧父耳。
《塘上》之作,朴茂真至,可与《纨扇》《白头》姨姒。甄既摧折,而芳誉不称,良为雅叹。
“莫以豪贤帮,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贱,弃捐菅与蒯。”其语意妙绝,千古称之。然《左传》逸诗已先道矣,云:“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姬姜,无弃蕉萃。”
陈思王《赠白马王彪》诗全法《大雅》、《文王》之什体,以故首二章不相承耳。後人不知,有欲合而为一者,良可笑也。
杨德祖《答临淄侯书》中有“猥受顾锡,教使刊定。《春秋》这成,莫能损益。吕氏《淮南》,字直千金。弟子扌甘口,市人拱手”,及览临淄侯书,称“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不言刊定。唯所云“丁敬礼尝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敬礼谓仆:‘卿何所疑难?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後世谁相知定吾文者’”,此植相托意耶?当时孔文举为先达,其於文特高雄,德祖次之。孔璋书檄饶凶瑜次之。而诗皆不称也。刘桢王粲,诗胜於文。兼至者独临淄耳。正平子建直可称建安才子,其次文举,又其次为公仲宣。
读子桓“客子常畏人”及答吴朝歌锺大理书,似少年美资负才性,而好货好色,且当不得恒享者。桓灵宝技艺差相埒,而气尚过之。子桓乃得十年天子,都所不解。
孔文举好酒及客,恒曰:“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桓灵宝为义兴大守,不得志,叹曰:“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遂弃官归。孔语便是唐律,桓句亦是唐选。而桓尤爽俊,其人不作逆,一才子也。
子桓之《杂诗》二首,子建之《杂诗》六首,可入《十九首》,不能辨也。若仲宣公,便觉自远。
古乐府:“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二语妙绝。老杜:“玉仍当歌。”“当”字出此,然不甚合作,可与知者道也。用引孟德“对酒当歌”云:“子美一阐明之,不然,读者以为该当之当矣。”大聩聩可笑。孟德正谓遇酒即当歌也,下云“人生几何”可见矣。若以“对酒当歌”作去声,有何趣味?
阮公《咏怀》,远近之间,遇境即际,兴穷即止,坐不着论宗佳耳。人乃谓陈子昂胜之,何必子昂,宁无感兴乎哉!
嵇叔夜土木形骸,不事雕饰,想于文亦尔。如《养生论绝交书》,类信笔成者,或遂重犯,或不相续,然独造之语,自是奇丽超逸,览之跃然而醒。诗少涉矜持,更不如嗣宗。吾每想其人,两腋习习风举。
平子《四愁》,千古绝唱,傅玄拟之,致不足言,大是笑资耳。玄又有《日出东南隅》一篇,汰去精英,窃其常语,尤有句厌者。本词:“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於意已足,绰有馀味。今复益以天地正位之语,正如低措大记旧文不全,时己意续貂,罚饮墨水一斗可也。
陆士衡翩翩藻秀,颇见才致,无奈俳弱何。安仁气力胜之,趣旨不足。太冲莽苍,《咏史招隐》,绰有兼人之语,但太不雕琢。
子卿第二章,弦歌商曲,错叠数语。十九首:“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亦大重犯,然不害为古。“奚必丝与笔,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乃害古也。然使各用之,山水清音,极是妙咏,灌木悲吟,不失佳语,故曰:“离则双美,合则两伤。”
李令伯《陈情》一表,天下称孝。後起拜汉中,自以失分怀怨,应制赋诗云:“人亦有言,有因有缘。仕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谢公东山捉鼻,恒恐富贵逼人。既处台鼎,嫌隙小构,见桓子野弹琴抚怨诗一曲,至捋须流涕。殷深源卧不起,及後败废,时云:“会稽王将人上楼,著去梯。匹如始作养刘不出山时观,有何不可?”乃知向者都非真境。
王武子读孙子荆诗而云:“未知文生於情,情生於文?”此语极有致。文生於情,世所恒晓。情生於文,则未易论。盖有出之者偶然,而览之者实际也。吾平生时遇此境,亦见同调中有此。又庾子嵩作《意赋》成,为文康所难,而云:“正在有意无意之间。”此是Т辞,料子嵩文必不能佳。然有意无意之间,却是文章妙用。
“以彼径雨茎,荫此百尺条。”是涉世语。“贵者虽自贵,弃之若埃尘。”是轻世语。“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是出世语。每讽太冲诗,便飘欲仙。
石卫尉纵横一代,领袖诸豪,岂独以财雄之,政才气胜耳。《思归引》、《明君辞》情质未离,不在潘陆下,刘司空亦其俦也。《答卢中郎》五言,磊块一时,涕泪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