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文评
- 翠娱阁评选十六名家小品
翠娱阁评选十六名家小品
离欣厌心而入道。
躭钵罗州跋罗陀尊者
昔从天戒至。又向越山行。为赋无衣者。梦回仔细寻紧将珠在手一任龙自吟。足踏龙宫里。小心波既平
不忘自己衣珠。安禅毒龙已制。
迦叶弥罗国讴诺迦尊者
昨在大龙湫。知尊观瀑意。不雷亦不霆。如如慈水憩。坐君罗汉洞髯根与云砌何地无雁山。此中自游戏。
可云不动尊
◆书◆
再出山与相知书
题接引寺凖提阁疏
乞为海忠介公题请建祠呈文采畧
虎丘合葬三姬墓铭
○再出山与相知书
弟向窃闭户读书之名。而丙寅逐归。终日惕惕。开卷一字未能会心。旋读旋罢。遂受闭户不读书之实。岂非天哉。名实之际良可畏夫。
江潭行吟。乃有离骚。放逐固学问之候也非此不足消忧谗畏讥之心非空忧畏之心却亦不能学问能以勖诏狱诸公固能自勖哉
其二
朝游江湖。夕调鼎鼐庖厨之刑罚也省之而已珍羞在列。海陆并□口腹之税敛也薄之而已繁词累句时文之加泒也免之而已
奚其为为政。
其三
我无所取于世是我不需官也世无所取于我是人不需我官也持是安归哉归家耳
诗书山水。乐有主人分竹分莲。可以无梦。
○题接引寺凖提阁疏
稽古剎于娄江。建新筑于接待。座绕菰芦渔唱半天齐梵语路迷蓁芜钟声千里响祗园干老蛰龙知树同金粟屋摧鼯鼠窜苌落昙云名迹苔封古道松栢三径寂遗文藓剥断碑风雨五更愁爰者正林。誓开弘愿。启白社以延佛母。昔半领之袈裟。远红尘而建小龛。刻一础于兜率。车粼粼而来止。骖停紫马大夫。花对对以成羣。门送青旗帝子。年年岁岁。争看城市之观。往往来来。几作驿骚之费。空中之楼阁未成道傍之屋舍难就。惟资檀越。愿长者尽破悭蘘。殊种因缘。随居士普齐道念。金刀钱布十方来贝叶之施铢黍丝麻一木枝兰若之室兹既赤手无阶。惟藉绿文敷贲。谨题数语。聊附后言。疏
金粟散清香。昙云出新彩。
○乞为海忠介公题请建祠呈文采畧
故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前廵抚应天等处地方右副都御史、海忠介公。抗节忘身。藉甚肃皇之世。起家总宪。简在神庙之心。顾惟保障东南之功。土人可无崇祀。葢兹重地。实系天下安危。自公下车。豁里正赋长之横。蠲不经无艺之苛征。布人于敌体衙门。朝夕登记。设或有不公事件。巨细必知白茆躬廵草砾之间乌府口劳耜耒之众给工倚办。则猝问州库散寄赃以沙餹为名者万金用力不劳。繇虔祀海神感回风而潮汐不沸者五日。商当隆庆已已。水滔天之后。不减宣德辛亥米铺地之时。然终不问催科。唯勤抚字。夏忠靖之日夜经画。而似况守之简约易行。周文襄之抚安军民。而兼胡卿之祛除民害日常鲑菜必出俸钱驻札衙门不烦供帐羣小侧目奸佞甘心一叶还乡万民挥泪且碑去思者或因以干泽立生祠者或藉以纳交今则楚相极贫莫吊凄凉之馁鬼羊公无后空招寂寞之忠魂伏望题请赐额。刱构专祠。岂徒一时佥议之公实禆万古风教之大。右故隐士徐浪峯应雷拟撰。而予为损益字句。尝语人曰祀周夏二公而不祀海忠介。吴人薄矣。乃周绵贞中丞以逆珰被逮。又多惠政。人心不死忍恝然乎。
吁。精诚可以格神。惠泽有以被民而不能息谗口何哉若夫周绵贞中丞则固阉奴也不辨黑白亦何足责欤并俎豆之。固亦人心之不死。
○虎丘合葬三姬墓铭
高仲子姬敖十三娘墓铭
前郡司李某公二姬墓铭
高仲子姬敖十三娘墓铭
姬临清女也。昨事仲子。今侍天妃。 【 卒天妃宫】 葬于虎丘七十日尔。姬美而敦礼三五在东游云散之悲夫。余仲子友也既卜葬。岁一享。坡公曰岂伊无主仁人君子斯其主矣否否流水苍山无非主也系以铭。铭曰。
舍尔贵竹。酌兹三泉。山藏古寺。剑静澄渊白云欲归青松半筵永宁贞魄。铁花秀岩。何以比德潭影萝烟
却恨贞娘不得如此金石。以荣幽壤。
前郡司李某公二姬墓铭
姬不以丧归。久露命也俾与敖姬姊妹见永结泉好二姬主。敖姬宾风雨欲来梵员乱鸣借问千秋孰主孰宾余既职祀事。无所辞铭。铭曰
行即此路遑分后先今夕奚夕。明月在天一行秋雁环佩游仙芳魂落日。幽寄霞笺。长留一道。堤上春还。
是鬼话。亦是达言。
高仲子讳梁楹。字明柱。黔之行义孝廉。敖姬年十八。葬千顷云下。
司李某公二姬。姓氏无考。柩寓禅室有年。兹合葬敖姬墓傍。距数武。相地视葬司松楸者山长张君天和也。
◆祭文◆
祭大宗伯李湘翁文
祭诸敬阳先生文
○祭大宗伯李湘翁文
嗟乎悠悠世法知己宜少不宜多寂寂独行文章受憎不受爱心乎爱矣。其惟格人。格人亡矣。伤如之何。斗酒只鸡亦犹行古之道始读先生之文。
本朝西京。未之有二。其识与议犹可及也其光与色不可摹也壬辰诸老。翕然趋古先生真古不屑古深念天下之患在虏。策虏在强兵。策兵在选将。日取将传论次。行事落落数十年。垂老辟召。斋戒而入告。窃忆某与先生一住三湘七泽。一住七十二峯。相远也。而相迩。相见也而相失戊戌之役暗中物色予甚。阅三十三载。见先生于庚午之秋。如此其难也。阅十有一月。遂别先生于辛未之夏。如此其易也得失寸心知死生亦大矣嗟乎先生。何能忘壬戌之春。湘潭客过而慰余。吾乡李湘翁。每春榜一放。既弗获子。三日不食愚何人者哉而使李先生二十七日不举火亡九月先生函币致书。其言曰仆老矣。善事圣明。庚午晤对。执其手。不意今生复相见。辛未正月忽语曰。吾将买舟至金阊。携所撰着。与生平较阅诸书。与子商定。余曰。先生大臣也。奈何言去。请受稿而卒读。公之海内。先生唯唯死生契阔冥冥之中无忘斯语
得一忌者已不恨。得一知己当何如。宜深辍弦之思。不直人亡之痛。
○祭诸敬阳先生文
呜呼论人者曰。天下有心人。能办天下事。及追求心事。又曰不唯无他肠是无肠者乃足贵耳痛哉先生殆有仁心而去机心无他肠而完热肠者也先生与余谈仁而状之以赤。故曰血心。先生初立朝。敢言天下大事。常以赤心对君父也在仪部。力持清议以赤心对职业也矫矫排流俗。而伸郡守石公之是以赤心对贤大夫也教人以学。教人以官以赤心对友朋也在林泉上书执政。孳孳 国木以赤心对天地也昔人谓苏公救得缓急人。白公救不得缓急人。虽然今之能为乐天者亦罕矣况如先生乎先生缓急人而人不知有甚于苏公者大先生自苦而未尝一苦人与先生交必能自□而阴体其意然后不负故一日发愤先生在焉一念行仁先生快焉噫先生往矣。一日行仁。一日发愤。而可使先生在。在且快焉。则风雨晦明间髣髴见之乎
故是一朴实地头。人
◆跋◆
止牍题言
题春湖词
祁司马藏书约跋
○止牍题言
止牍。牍自此止也。何为有此。感甲子之灾。也继自今不复吐一辞矣。
性不工诗代又不屑尤厌作序未有王唐时文秦汉古文而须题端者也如其不尔誉言何益噫士固有耻。贺秩献寿。碑德其文謟滥缘疏。侈荐牍其支乞乞与謟文之下也弗为之矣
人尽有此耻。不烦秦火矣抑知謟名乞利八股先为厉阶
○题春湖词
尝笑红粉心长节侠气短。西湖不然节侠心即红粉心拜岳先生齿牙尽裂纔过第一桥。浑眼娇粉。以此二障牵惹湖光消去一半夫缟衣綦巾。齿于蝤蛴。衷怀悒咤。驾云义愤。缘红粉心不真耳。初抵杭。忽见撩草人如覩西湖面。古今怀古诗。鹧鸪宫草。一经摹拟。便成丑恶。词云。见说当年歌舞地。钱塘三日断江潮。便老劲。他诗称是。月之十。泊岳坟。坐楼舟。美人跃马如飞电。琵琶消尽第三桥。归作春湖词序。
四时有湖。而独词春犹是红粉心长
○祁司马藏书约跋
山谷云元济在东坡云雾之中。风气殊胜。由此观之人。岂可不择交游亲戚耶。先生令长洲。溥被灾百万枯鱼手掌中用古人一字一句不着先生咄嗟立苏以此知先生真能读书今官司马旴衡军国。强圉大计继自今晋陟卿贰诸韬畧必不索取蠹简中即先生上下经史。数年来与蒙商量宓牺。胸中真有完书。而不以示人。顷先生使事还里及莅白下。纔数易朔。鳞鸿往返。必辱干言。如决西江之水。然惟黾勉劝读书。而亦不轻以示蒙。顷方下尧峯。好音自金陵来。紫气浮动。私计函关五千。开椷庄诵仅约藏书以知此先生之神远矣蒙自屈首受书当其得意如逢故人疑难交送方据梧兀思书。辄掉臂不顾□先生与为宾朋。与为姻娅苑囿以居之。徒侣以乐之明月以谈之。清风以来之。而书亦欬且笑于先生之侧书于先生如岭出云如竹解箨予于书如臧牧羊如山登驽噫书亦可不择交游亲戚耶
书便是交游亲戚。何必更择。得意如逢故人。今先生已言之矣
翠娱阁评选董太史小品 明 董其昌着
◇董太史小品◇
序
卷一 序 记 题词
卷之二 论 议 传 引 疏 铭 赞 文 墓表
●序
叙董太史小品
才兼之难也以文人而游萟逸少不能兼绘摩诘不能兼书兼之者为苏长公又以文掩萟其它才萟或可称而短于行则又不堪指数矣葢造化嫉全鬼神妬盈类然也明兴多才唯云间董太史其名则自宫掖衿绅下及贩夫游子无不珍之重之为今之长公而才萟又不相掩读其文类不作钗脚溜痕麻皮劈皴寓奇于平化拙为巧融板为逸飘然如云中鹤澹然如林着烟艳冶美人容与林间萧骚逸士婆娑泉石谁谓短幅残缣不与拱璧争价哉压右军之遗墨残缣剩幅一字一金薄右丞之点染小碛寒沙一景一绝即与长公小品共读之为一为两当亦无从辨者
壬申冬翠娱阁主人陆云龙题
●翠娱阁评选董太史小品卷一
仁和丁允和叔介选
华亭董其昌思白着
钱塘陆云龙雨侯评
序
记
题词
◆序◆
樾馆诗选序
何士抑居庐集序
石居士诗选序
刘向说苑序
重刻王文庄公集序
沈公路文集序
寿汪母八十初度序
寿陈征君元配卫孺人六十叙
○樾馆诗选序
汉正帝房中乐府。取唐山夫人所进十五章。当时枚马在廷。岂无隽响曾不以被管弦而摐金石抑何鉴裁之超也文君以白头吟少许胜长门赋多多许故相如心死倦游不复走茂陵道良以远山之黛每与时徂而才情丽藻千载不化彼宋玉陈王之赋摹艳质而遗修能未为具眼矣当今闺秀作者不得不推草衣道人。观其新集。如贻桐汭五言古四篇绰有韦司直 【 唐韦应物】 之古淡。而代陶琴。代庄蝶等命篇。亦复独创大都闺秀之诗虽饶于才致而俭于取境未有若道人之凿空者岂直缘情绮靡。为宛转之歌十离。 【 薛涛与高骈相失作十离歌】 之什已耶。吾又闻道人竖精进幢。被忍辱铠。师月上而友南岳不欲仅以诗人传何论唐山文君吾过矣吾过矣
论议横生。既抗才妇于才人之上。而更能抗草衣干才妇之上。真文人口腕。
○何士抑居庐集序
吾友何士抑。居父丧甚谨。尝曰汉原涉有云先人坟墓俭约非孝也乃大治冢舍于凤凰山之麓。宾客会葬如云马踣地悲鸣不得前松栢楸梧俨然林立葢士抑之产坐挫而哀思终无穷每当凄霜寒月呼号墓头不忍去间为诗歌文词以纾写之而赓和应酬之章亦复不废则居庐草是也。自古丧言无文。故东坡居丧。谢宾客。绝诗文。晦翁亦以为知礼而实有不必尔者昔右军诸帖。半出于问病吊唁从哀戚中结法所谓泪渍老笔者其书独垂至今古孝子白华之什三百篇不载束晳 【 晋人有补一下诗】 补之读者终以未见逸诗为恨则又何怪乎士抑之有居庐草也余有伤弓之痛。每置不忍读。即读之亦不忍竟然而文词辛酸声气悲婉如哀蛩劳雁使人闻而泣下将无清欢之言难拟而愁苦之语易工耶虽然士抑发乎情止乎礼义。葢古孝子之遗志也。况其言尔雅韶丽卓然可传。余职史请授之乐官以次于白华逸篇之后
委曲出脱。笔巧而艳。
哀生于情。诗亦发其情。情不可遏。可以读礼。亦何不可成诗。
○石居士诗选序
石居士诗选者。今大中丞楚阳石公作也。古不有开府诗乎。曷称居士。葢海内之知石居士久矣。公始为二千石守长以强直失当途驩串丞台以乘墉而攻。无弗胜者。竟夺于清议。咋舌自免去当是时公一似披裘翁此一居士也公既自吴郡移守会稽。铨宰念淮鹾为天下膏脂处不有修士谁酌贪泉于是公以宪职领鹾使。会有监司以苛礼栽。公不为屈。趣解印归当是时一似柴桑翁又一居士也公归而草衣木食大忘人世台察守相干旄踵门罕所容接惟以古道素风为乡闾表当是时一似辽东皂帽又一居士也公沉冥踰一纪澡修阅一世以有此居士譬之乔木焉封植护持自拱把以至于参天大不易矣而奚以崇膴者重公之诗乎公结发称诗。以唐为范。其论本朝诗。以高杨张徐为正始。虽与七子同世未尝有所附丽今读其古风近体五七言诸什。气骨苍劲。格律沉雄者。往规摹少陵。即溢为变体。亦在昌黎樊川间。乃其可祭于社者。非公其哉。余受交于公最蚤。晚而结山中之契。公既殁又习于震开。尝叹公为古之遗直。其世美不坠有以也。聊叙论如此。
局蹐者。博士耳。乃目以狂哉。然当其以言诗直对监司处似桑民悦。则固。古之狂也。噫一博士亦不容直。乃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