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文评
- 文心雕龙张立斋考异
文心雕龙张立斋考异
○里配捧心。
梅本配作丑。注云:「元作配谢改。」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及御览并作丑字。
○不关西施之嚬矣。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施作子,嚬作颦。
立斋按:嚬通颦,见正字通。又与矉通,庄子天运篇:「西施病心矉。」王失校。
○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作「唯士衡思新文敏。」
○裁章置句。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置作致。
○岂慕珠仲四寸之珰乎。
梅本珠作朱,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仲作中,御览珰作璠。
立斋按:列仙传作朱仲。珰、耳珠也。见广韵。璠、美玉也。见逸论语及左传定五年注。此言四寸则非珠属,当从御览作璠是。
○磊磊自传。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磊磊作落落。
○故不曲述。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述下有也字。
○学坚多饱。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多作才。
立斋按:从才是。
○嘒若参昂。
梅本昂作昴,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嘒作彗。
立斋按:诗召南:「嘒彼小星。」传:「嘒、微也,彗星名。」唐写本误。
○慕嚬之心于焉祇搅。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作慕嚬之徒,心焉祇搅。
立斋按:从唐写本是。
谐隐第十五
○谐讔讔。
梅本讔作隐,凌本黄本唐写本并作隐。
立斋按:唐写本自谐隐篇题以下缺。讔与隐通。吕氏春秋重言篇:「荆庄王立三年,不听而好讔。」刘向新序:「齐宣王发隐书而读之。」隐即讔。
○蚕解鄙谚。
梅本解作懈,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解懈古通。吕览恃君篇:「大解陵鱼大人之居。」王校云「诸本懈作解误,」非是。
○昔齐宣王酣乐。
梅本宣作威。注云:「元作宣许改。」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史记淜稽列传载齐威王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许改是。
○本体不杂。
梅本杂作雅,凌本黄本并同。注云:「雅作杂」。
立斋按:不杂则纯,不得谓其流易弊矣,从雅是。
○诋嫚媒弄。
梅本媒作媟,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从媟是,汉书枚乘传:「其子皋為賦好嫚戲,以致得媟貴幸。」
○至魏大因俳说以着茂书。
梅本茂作笑。注云:「元作茂孙改。」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据下文魏文陈思约而密之语,知大宜从文。据句内之俳说,所著必为笑书,知宜从笑矣。
○虽抃推席。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注云:「疑误。」
立斋按:忭犹今之鼓掌也,抃下疑脱笑字,下文有忭笑一词可证。如云,虽抃笑推席,只供谑浪,本无益于时用也。推席者,推席而起欢喜之态,王校改推为衽者误,以意作解也。
○尤相效之。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相作而。注云:「一作相。」
立斋按:尤而效之,见左传僖二十四年传,相字非。
○岂非溺者之妄茂。
梅本凌本黄本茂并作笑。注云:「元作茂,朱改。」
立斋按:吕氏春秋大乐篇:「溺者非不笑也。」朱改是。
○昔还杨求极于誓师。
梅本凌本黄本杨并作社。注云:「元作扬,拯元作极。」
立斋按:从社。从拯是。
○录之歌末。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汉书艺文志、杂赋十二家,隐书居其末,歌末当作赋末,见李详补注。
○君子隐化为谜语。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君字下注云:「子嘲二字。」
立斋按:宜作君子嘲隐,化为谜语,语意始全。
○纤巧以弄忠。
梅本凌本黄本忠并作思。注云:「元作忠,谢改。」
立斋按:思改是,忠不可弄也。
○则髡袒而入室。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纪评云:「袒而疑作朔之。」
立斋按:髡袒本史记滑稽列传中有罗襟尽解而言也。
史传第十六
○史载笔左右使之记已者。
梅本左右下有「史者使也,执笔左右」八字。注云:「八字符脱。」胡孝辕本补己作也,者字无,御览黄本并同。凌本无左右二字。立斋按:左右衍,下补八字是。
○左史记事者,右史记言者。
梅本左上有古字。注云:「元脱孙补。」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无两者字。
立斋按:御览是。
○言经则尚书,事经则春秋。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无二则字,下有也字。
○商夏被于诰誓。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改正作夏商。
立斋按:商夏本离骚之汤禹、说见前,王校改正为夏商非。
○洎周命惟新。
黄本同。梅本凌本洎并作自,惟并作维。
立斋按:嘉靖本作洎,王校末见嘉靖本无烦据改。又惟维互通,六经中惟维唯三字互通,率作语辞,累见毛诗左传论语均如此。又训独也。朱子云:「惟以心思也。唯从口应辞也,古皆通用。」又见韵会。杨校云、奏启篇之「唯新日用」,时序篇、「武帝惟新」,二惟字当改作维。按据杨校则六经中可改者多矣,殊非。
○紬三正以班历。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历作历,杨校云:「历说文所无,当作历为是。」
立斋按:历历互通,古文作麻,北宋小字本说文日部:「麻象也,从日麻声。」史记率作历,五经中历历互见,杨校非。
○天子闵王道之缺。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上有昔者二字,御览同。黄本注云:「二字从御览增。」御览闵作。
立斋按:从御览增者是,广韵聪也,与闵别。正字通,闵互通者非,御览作闵者非。
○然睿旨子亡幽隐。
梅本亡字下注云:「二字衍。」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无存亡二字,隐作秘。
○于是就大师以正雅颂。
梅本凌本黄本大并作太。御览作大,杨校云、按作大字是,论语八修作大,范宁谷梁传集解序、于是就大师而正雅颂,因鲁史而修春秋。舍人遣词出此。
立斋按:大、太古通,经吏太率作大,如大极、大宰,论语大庙、大师皆读如太也,杨校非是,盖大皆读作太也,王失校。
○丘明同时。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时作耻。
○转受经旨以授其后。
梅本凌本黄本其并作于。御览受作授。
立斋按:受承也,论语:「君子不可以不知而可大受也。」授、付也。诗郑风:「还予授子之粲兮。」御览非。
○至纵横之世。
梅本凌本黄本至上有及字。注云:「从御览增。」
○录而弗叙。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弗叙作不序。
○故节简而为名也。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节作即,御览无而字。
○爰及太史谈。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无太字。
○子长继至。
梅本凌本黄本至并作志。注云:「元作至胡改。」御览正作志。
立斋按:志是字,言子长继父志为书也。
○甄序帝绩。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云:「铜活字本御览绩作绩,宋本御览误作续。」
立斋按:绩、玉篇功也,通作绩。
○十表以谱年爵。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范注云:「本篇不言世家,恐有脱误,当据班彪史记论,世家以总公侯,列传以录卿士。」立斋按:范注可从。
○观司马迁之辞。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司马迁作史迁。
立斋按:从御览是。
○至于宗经矩圣之典。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矩作规。
○遗亲攘美之罪。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美作善。
○并违经实。
梅本凌本黄本并作「违经失实,」无并字,注云:「元脱朱补。」
○张衡同史。
梅本凌本黄本、同并作司。
立斋按:司字是。
○而或同迁固。
梅本凌本黄本或并作惑。
之斋按:惑字是,此讥平子欲为元后立纪也。
○何有于三后哉。
梅本凌本黄本三并作二。
立斋按:如三字是,似指吕后及元平二后,如二字是,似指元平二后;如三或作王字,则指元帝王后为是,若折衷而言,应从上文作二后为长也。
○司马彪之详实。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司上有若字,注云:「自御览补。」
○记传互出。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互作并。
○或疏阔寡耍。
梅本凌本黄本御览并同。
○非妄至誉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无至字。
○系乎著作。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系作繁,铃木云:「繁当作系。」
立斋按:系、繁并通。
○干宝述纪。
梅本凌本黄本干并作于。
立斋按:从晋书作干是。
○以审正得序。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得作明。
○举例发凡。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范注引明钞本御览凡作目。
○自史汉以下。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无自字。
○莫有准酌。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有作不。
○至邓●晋纪。
梅本凌本黄本●并作璨。御览同。
立斋按:从晋书作璨是。
○又撮略汉魏。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从御览改撮略为摆落。
立斋按:撮略举其要,摆落删其繁其,纪体条例,两存其善,从撮略为长,略亦含摆落义也。
○虽湘州典学。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州岛作川。
○亦有心典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心下有放字。
○及交国立例。
梅本凌本黄本御览交并作安。
立斋按:从安是。
○必贯乎百姓。
梅本凌本黄本姓并作民。注云:「元作姓梅改。」
○欲其详悉于国体。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铃木云:「玉海体下有也字。」
○然纪传为式。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纪传作传纪。
○编年缀事。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缀作经。
○文非泛论。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泛作记。
○总会之为难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会作合。
○而数人分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无而字。
○则病于不周。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病作漏。
○故张衡摘史班之舛滥。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摘作擿。
立斋按:摘、擿通,说见前。
○公羊高。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高作皋。
○荀况称录远略近。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况作悦。
立斋按:此撮用荀子非相篇之语意而变其词耳,御览非。
○莫顾实理。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实理作理实。
○欲详其迹。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迹作迹。
立斋按:迹迹通。
○我书则传。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传作博。
○至于记编时同多诡。
梅本时下有一时字。注云:「元脱胡补。」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正有时字。
○动劳之家。
梅本劳作荣,凌本黄本并同。
○迍败之士。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迍作屯。
○虽令德而嗤,理欲吹霜喷雾,寒暑笔端。
梅本凌本黄本喷并作煦,御览理作埋,无常字欲字。
立斋按:此数句应作「虽令德而常嗤,吹霜煦露,寒暑笔端,」理欲二字似衍。
○此入同时之枉可叹息者也。
梅本凌本黄本入作又,枉下有可为二字,御览枉下有论字。
立斋按:从御览是,嘉靖本入为又之讹,脱可为二字。
○欲述远则诬矫如彼。
梅本凌本黄本欲作故。注云:「元作欲朱改。」御览欲作故。
○记近则回邪如此。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记作略。
立斋按:从记是。
○唯素心乎。
梅本凌本黄本心并作臣。注云:「元作心,今改谓左丘明也。」
立斋按:王校据纪评从素心者非是,盖素心自有出处,然检下文固尼父之句,则作素臣为是,此梅本注云所以称左丘明也。
○负海内之责。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引诸本责作贵。
立斋按:从责是。王校非。
○而赢是非之尤。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赢作嬴。
立斋按:梅本实作赢,不作嬴也,王校误,作赢是。
诸子第十七
○入道见志。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铃木云:「入玉海作述。」
立斋按:下文言篇述者,又「子自肇始,莫先于兹,」则玉海引作述者为有据矣。下又云,「述道言治」,尤可证,从述是。
○昔风后力牧伊尹。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注云:「风后元脱,曹补。」
○战代所记者。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代作伐。
立斋按:战代为文心常语,黄本误,从代是。
○子自肇始。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纪评云:「子自当作子之,则文从字顺矣,然自字亦不失旨。」若从范注改为子目,似专论书故称目,则失之胶柱乎,不可从。又按杨校引玉海作诸子肇始,但上文只举鬻子一人,则又不可言诸矣,子自肇始,或子之肇始,皆为可从。
○尸狡兼总于杂术。
梅本狡作佼。注云?「元作狡,柳改。」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尸子名佼、鲁人,见汉志,本篇两引尸佼,从佼是。」
○逮汉成普思。
梅本凌本黄本普并作留。注云「留一作普。」
○流鳞萃止。
梅本凌本黄本并作「九流鳞萃。」
立斋按:「九流鳞萃」,与上句「七略芬菲」为偶,梅本是。
○言兼存。
梅本作谰。注云:「元作,朱改。」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诬言相加谓之谰,或作●,从朱改是。
○然繁辞虽积。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注云辞谢补。
○踳驳者出规。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驳作驳。
立斋按:驳字是,下文踳驳之类也正同,王失校。
○是以世疾诸混洞虚诞。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洞作同,范注云:「诸下脱子字。」王校云:「世疾诸子,混洞虚诞。」原本无子字,今据补。立斋按:诸下称子字,范说是,史记苏秦传:「虚喝洞疑。」洞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