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张立斋考异

  立斋按:从情是。
○无术任心。
  梅本无作弃。注云:「元作筑。」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无筑皆通,筑字误。
○及多少之非惑。
  梅本凌本黄本非并作并。梅本注云:「元作非许改。」
  立斋按:许改是。
○何妍蚩之能制乎。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铃木云:「蚩当作媸。」
  立斋按:蚩媸互通,说见前,王校改非。
○纆牵忌长。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梅本注云:「元作缠,许改。」
  立斋按:梅本改是。
     时序第四十五
○政阜民暇。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据法言、「殷民阜财。」改暇为殷。
  立斋按:政阜民暇,孟子有今国家闲暇,尧有击坏之歌,为民暇之所本,似无可疑。王校据法言改定非是。
○诗于元后。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
○波震于下者。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范注云:「者下当有也字。」
  立斋按:范注是。
○叹儿宽之凝奏。
  梅本凌本黄本儿并作倪,凝并作拟。
  立斋按:梅本是。
○笑玉屑之谏。
  梅本凌本黄本笑并作美。梅本注云:「笑当作美。」谏下注云:「当作谈。」
  立斋按:从美是。
○班彪参考以补令。
  梅本表作奏。注云「元作表,张度改。」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张据后汉书班彪传改是。
○及明帝迭耀。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范注改帝作章,王校从之。
  立斋按:明帝承光武之绪,以发耀儒术,故曰迭耀。盖起辟雍者光武,而莅临以讲学迎三老者,为明帝,是是明帝迭耀之所本,故帝字不误。范改王从皆非。
○贾逵给礼于端颂。
  梅本礼作札,端作瑞。注云:「元作礼张改。」又:「元作端张改。」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梅本改是。
○自安和以下。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安和依时序当作和安。
○子俶德祖之侣。
  梅本子俶作子叔,注云:「邯郸淳字,元作子俶。」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梅改是。
○应傅三张之徒。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梅本徒下注云:「元作从。」
  立斋按:从梅本是。
○刘刀礼吏。
  梅本凌本黄本刀并作刁。
  立斋按:刁协也,梅改是。
○逮明帝东哲。
  梅本束哲作秉哲。注云:「元作束。」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梅本是。
○庾以笔才逾亲。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范注云:「逾亲当入愈亲。」
  立斋按:范注是。逾有进越之义,惟经典多作愈。
○孙于之辈。
  梅本凌本黄本于并作干。
  立斋按:干宝也,从干是。
○故治文变染乎世情。
  梅本治作知,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从知是。
○自明以下。
  梅本明下有帝字。注云「元脱。」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梅本补是。惟自明以下,犹自安和以下,及越昭及宣,诸句法同,皆单称谥号,或元未必脱也。
○英采云构。
  梅本凌本黄本构并作构。王失校。
  立斋按:焦循孟子正义、构与构通。雷复说文外篇构构为南宋人避讳字。说文有构无构,构为后起字,从构是。
○缉遐景祚。
  梅本遐下注云,「疑作熙。」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诗大雅,「于缉熙敬正。」从熙是。
○文思充被。
  梅本充下注云:「一作光。」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尧典:「聪明文思,光被天下。」又「光被四表」。从光是。
○暧焉如面。
  梅本暧作旷,凌本黄本并同。王校从暧。
  立斋按:暧字见广韵、隐也。又见楚词,王注暗也。说文旷明也。暧、旷义皆可通从旷为长,王校非。
      物色第四十六
○物色篇第四十六。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范注云:「本篇当移在附会篇之下,总术篇之上。」
  立斋按:序志篇载,自崇替于时序以下,言才略、言知音、言程器,言序志,共五篇,每卷五篇,而物色篇不在内,而时序,在九卷五篇中,是物色篇之位,当移出十卷以外而时序当移入十卷之中也,故时序篇依彦和自序次第当无可疑。惟据总术篇云,「多少之非惑,何姘媸之能制,及按部整伍,以待情会。」四句,意既秉总术之旨,还须物色之也,是物色之必继总术以发之也,故物色篇当在总术篇之下为宜。且以两篇次序紧接,易致颠倒,若远移于总术之上或非也,范氏之疑则是,而位置似不可从。
○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深。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梅本春与深字旁注有冰与深各一字。
○瀌瀌拟雨雪之状。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铃木云:「瀌瀌当作麃麃。」王校云:「作瀌瀌者古文诗,作麃麃者今文诗也,不必改字。」
  立斋按:诗小雅:「雨雪瀌瀌。」状雨雪之貌。郑风:「驷介麃麃。」麃麃武貌。两字音近而义殊,不知王校所云今文从麃,古文从瀌。何所据乎。铃木失检而王校臆说,均非也,瀌字是。
○两字连形。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连作穷。
  立斋按:连穷并通,穷字从下句情貌无遗句来,从穷为长。
○印字而知时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黄本注云:「印疑作即。」
  立斋按:印字从上文印泥而来,此练句法也。见征圣篇,「辞成无好异之尤」句法,作即可通。但印字或不为误,王校从改非。
○且诗骚所摽。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摽作标。
  立斋按:摽、标古通。后汉书皇甫嵩传:「黄巾为标识。」标假为摽,王失校。
○物色虽繁而折辞尚简。
  梅本折作,旁墨注云,折节二字。凌本黄本折并作析。
  立斋按:从析是,王失校。
      才略第四十七
○薳教择楚国之令典。
  梅本凌本黄本教并作敖。梅本注云:「元作教,曹改。」
  立斋按:左襄十二年:「蒍敖为宰。」薳音义同蒍,曹改是。
○赵襄以文胜从飨。
  梅本凌本黄本襄并作衰。梅本注云:「元作襄曹改。」
  立斋按:左僖廿三年传:「偃不如衰之文也。」曹改是。
○公孙翚善于辞令。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翚作挥。
  立斋按:从挥是。左传作挥。注云:「字子羽。」又鲁有公子翚,音同挥。
○乐毅报书辨以义。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云:「据徐云,从当作而。」
  立斋按:从而是。
○赋孟春而选典诰。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孙诒让云:「选典诰当作进典诰。」
  立斋按:孙说是,当据改。
○议揠而赋清。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揠作惬。
  立斋按:从惬是。
○覆取精意。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范注云:「覆当作核。」
  立斋按:范注非。周礼冬官考工记注:「详察曰覆。」集韵:「
覆,审也。」王校从范注据改非。
○辞人最深。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梅本人下注云:「疑误。」范注云:「人当作义。」
  立斋按:人疑当作入。玉篇入进也。与下竭才以钻旨合。人入形近易讹,范注非。
○故知长于讽论。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引徐云:「论当作谕。」
  立斋按:论字不误。王校非。
○能世厥风者矣。
  梅本能作龙。注云:「后汉书崔骃传,赞云:「崔为文宗,世禅雕龙。」凌本黄本并同作能。
  立斋按:能龙并通,可两存。
○迹其为才也。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无也字。王校云:「也据旧本补。」
  立斋按:也字衍。此句与下句义属一贯,王校非。
○李充赋铭。
  梅本凌本黄本充并作尤。梅本注云:「元作充王改。」
  立斋按:尤在和帝时,拜兰台令吏,有函谷诸赋,梅本改是。
○思洽登高。
  梅本凌本黄本登并作识。
  立斋按:从识是。
○多俊才而不课学。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云:「今从史通杂说下引,改俊作役。」
  立斋按:从役是。
○雄向以后。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据史通作向雄。
  立斋按:王校改是。
○仲宣溢才。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引徐云:「溢才疑作清。」又云:「疑作异。」
  立斋按:溢才犹才溢也,溢字不误。如王校疑作清作异,何不可疑作俊、作茂,作逸、雅、瑰……等字均可,将不胜其改矣。王校非。
○稽康师心以遣论。
  梅本遣下注云:「疑作造」。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遣字不误,字义为长。
○左思立才。
  梅本立作奇,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立奇并通,从立为长。
○辞自和畅。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黄本注云:「自疑作旨。」
  立斋按:上称敏给,承自字亦是,不烦改从。
○士龙朗陈。
  梅本凌本黄本陈并作练。梅本注云:「元作陈,王青莲改。」
  立斋按:梅本是。
○孟阳景福。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福作阳。梅本福下注有殿赋二字,王失校。
  立斋按:张载字孟阳,弟协字景阳,黄改是。孟阳未闻有景福殿赋之作。
○并杶干之实才。
  梅本凌本黄本杶并作桢。
  立斋按:杶桢见禹贡,桢干见费誓。杶为琴材也,并有所本,杨校非。
○孙盛子实。
  梅本子实作干宝。注云:「元作子实。」
  立斋按:梅本是。
○殷仲文之孤兴。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黄注云:「孤疑作秋。」杨校云:「文选殷仲文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作秋字是。」
  立斋按:上有独有一辞,孤字不误。
○遗风藉甚。
  梅本凌本黄本藉并作籍。杨校云:张本作籍,按藉字非是。史记陆贾传,名声籍甚。此籍甚二字所而出也。」
  立斋按:籍亦作藉,见广韵。史记作蕴藉,汉书作温籍,二字古通,并详前说,杨校误。
      知音第四十八
○魏氏以夜光为怪石。
  梅本氏作民,凌本黄本并同。王失校。
○酝藉者见密而多蹈。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藉作籍,王校云:「藉纪本误籍。」
  立斋按:藉籍古通,说见前。王校云误者非也。
○酌沧波以喻畎●。
  梅本●作浍,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字书无●字,从浍是。
○患识照之目浅耳。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目作自,王失校。
○然而俗监之迷者。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铃木云:「监宜作鉴。」王校云:「按铃木说是,今据改。」
  立斋按:监、察也、领也、摄也。韵会通作鉴鉴。礼王制:天子使其大夫为之监,监于方伯之国。」上监读去,下监读平。又书酒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铃木说非,而王校据改,未加深考、尤非也。
○其事浮浅,亦可知矣。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杨校云:「按其下疑夺不字。」范注云:「
疑省作不事浮浅。」王校云:「当省作事其浮浅。」
  立斋按:范校可从,王校非。
○深识鉴奥。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云:「深识疑当作识深。」
  立斋按:王校可从。
○翫泽方美。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黄注云:「泽王本作怿。」
  立斋按:泽与上媚字为对文,服之媚,书之泽也,作怿非。
      程器第四十九
○垣墉立而雕朽附。
  梅本凌本朽并作墁。黄本朽作杇。铃本云:「嘉靖本梅本杇作朽。」
  立斋按:铃木误。检梅本元作墁不作朽。考朽为杇之形误,墁与杇谊同。论语集解引王曰,杇镘也,皇侃本镘作墁。梅本是。
○古今文人之类不护细行。
  梅本之下注云:「之字衍。」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语出魏文与吴质书,作「类不护细行」,无之字。
○仲宣轻脆以躁竞。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据王粲传疑作轻侻。
  立斋按:左思魏都赋:「禀质遳脆。」犹轻脆也。与轻侻皆简易之貌,脆字不误,王校非。
○敬通之不循廉隅。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杨校云,循盖修之误,古书中多有此例,引汉书扬雄传不修廉隅为证。
  立斋按:循说文行顺也。尔雅释诂,率循也。史记循吏列传,奉职循理亦可为治。广雅循述也。与修字义近而用同。且循修二字有轻重深浅程度之略别,循字不误,杨校非。
○孔璋惚恫以麤疏。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惚作●,王失校。
  立斋按:惚为●之俗体。类篇,謥詷急言。后汉书皇后纪:「轻薄謥詷。」注云:「忽遽也,音同。」疑惚恫当作謥詷。又按:惚见老子,恫见诗大雅。惚有微妙不测之意,而恫有呻吟意,故从謥詷为是。
○潘岳诡祷于愍怀。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祷作诪。
  立斋按:此指潘岳草祷神之文,受贾后之旨,以害愍怀太子也。诡祷本此,祷字不误。又诪音詶,见说文。书无逸,诪张为患。又与筹通,玉篇诪张诳也。黄本作诪非,王校从黄本改尤非。
○孙楚佷愎而治府。
  梅本佷作狼,凌本黄本并作狠。
  立斋按:佷又作很,狠为很之俗体。梅本作狼为形近之讹,从很是,俗不作狠。
○璇冲不尘乎竹林。
  梅本璇作浚,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王戎字浚冲,见晋书,从浚是。
○固宜蓄素以刚中。
  梅本刚作,凌本黄本并作弸。
  立斋按:从弸是,见杨子法言君子篇。说文弸,弓强貌。刚亦通。
○散悉以彪外。
  梅本悉作采。注云:「元作悉,龚仲和改。」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上言蓄素,此言散采,从梅本是。
○负重必在任栋梁。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梅本注云:「栋梁元作贤,龚改。」
      序志第五十
○文心者。
  梅本凌本黄本文上并有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