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小说钩沉

  谢仁祖妾阿妃,有国色,甚善吹笛。谢死,阿妃誓不嫁。郗昙时为北中郎,设权计,遂得阿妃为妾。阿妃终身不与昙言。
  王子敬学王夷甫呼钱为“阿堵。”后既诏出赴谢公主簿过会下与掷散当其夕手自抱钱,钱竟明日。己后云:“何至须阿堵物?”
  殷仲堪在都,尝往看棋,□从瓦官寺前宅上,于是袁羌与人共在窗下围棋;仲堪在里问袁易义,袁应□如流,围棋不辍。袁意傲然,殊有余地;殷撰辞致难,每有往复。
  顾虎头为人昼扇,作嵇阮,都不点眼睛,便送还扇主,曰:“点眼睛便欲能语!”
  桓大司马在江陵,每欢宴,恶桓□□为嘲弄;司马每镇□时,使就兄索食。
  桓温平蜀,以李势女为妾。南郡主甚妒,不即知之。后知,乃拔刃往李所,因欲斫之。见李在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结发,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凄惋。主于是掷刀,前抱之曰:“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遂善之。
  桓灵宝在南州时,自讲庄子七篇,一日更说。
  桓玄作诗思不来,辄作鼓吹,既而思得云:“鸣鹤响长阜”叹曰:“鼓吹固自来人思。”
  桓玄在南州,妾当产,畏风,应须帐,桓曰:“不须作帐,可以夫人故帐与之。”
  桓宣城丧后,家至贫,孔夫人疾患,须羊解神不能得。桓温以弟买得质羊,羊主家富,谓桓言:“仆乃不须买得郎为质,但郎家贫,幸可为郎养买得郎耳!”车骑冲也。后江州出射堂射,羊主东边看,车骑犹识之,呼来问:“公识我否?”□云:“不识。”桓公曰:“我是昔日买得郎也。”
  桓石虎是桓征西儿,未被举时,西出猎,石虎亦从猎围中射虎,虎被数箭,伏在地。诸将谓石虎曰:“恶郎能拔虎箭不?”石虎小名恶子,□曰:“可拔耳!”恶子于是迳至虎边,便拔得箭;虎跳越,恶子亦跳,跳乃高虎跳。虎还伏,恶子持箭便还。
  桓豹奴善乘骑,亦有极快马。有一诸葛郎,自云能走与马等。桓车骑以百匹布置埒,令豹奴乘与诸葛竞走,先至者得布。便俱走,诸葛恒与马齐;欲至埒头,去布三尺许,诸葛一透坐布上,遂得之。
  桓豹奴病劳,冷无毡可卧,桓车骑自撤己眠毡与之。
  王僧敬神明俊彻,为一时之标。桓玄时集聚宾客,莫有出其右者。王在坐,都不复觉有余人;坐无王,便觉殷仲文谢益寿为佳。
  王僧敬兄弟列坐斋中,见之若神;小人从户前过,皆肃然毛竖。
  桓玄取羊欣为征西行军参军。玄爱书,呼欣就坐,乃遣信呼顾长康与共论书至夜,良久乃罢。
  谢仁祖为豫州主簿,在桓温阁下。桓闻其善筝,使呼之;既至,取筝与弹;谢即理弦抚筝,因而歌秋风意气殊异。桓以此知之,取谢引诣府。
  桓玄宠丁期;朝贤论事,宾客聚集,恒在背后坐;食毕便回盘与之。期虽被宠,而谨约不敢为非。玄临死之日,期乃以身捍刃。
  宋□是石崇妓绿珠弟,有国色,善吹笛。后入晋明帝宫,帝疾患危笃,群臣进谏,请出宋□。时朝贤悉见帝曰:“卿诸人谁欲得者?”众人无言,阮遥集时为吏部尚书,对曰:“顾以赐臣!”即与之。
  宋□死后,葬在金城南山,对琅琊郡门。袁山松为琅琊太守,每醉,辄乘舆上宋□□,作行路难歌。
  王东亭尝之吴郡,就汰公宿别,汰公设豆藿糜,自□一大瓯,东亭有难色,汰公强进半瓯。须臾,东亭行帐果炙毕备。
  王孝伯起事,王东亭殊忧惧。时住在募士桥下,持药酒,置左侧;语其所念小人俞翼,令在门前:“若见人骑傧从来,汝便可取酒药与我。”俄有行人乘马过,翼便进酒,王语翼:“汝更看,定非官人!”王语翼:“汝几杀我!”
  陶夔为王孝伯参军,三日曲水集,陶在前行坐,有一参军督护在坐。陶于坐作诗,随得三五句,后坐参军督护随写取。诗成,陶犹更思补缀,后坐写其诗者先呈,陶诗经日方呈。大怪,收陶参军,乃复写人诗?陶愧愕不知所以。王后知陶非滥,遂弹去写诗者。
  王庆孙为襄阳都督!后之镇,尔时□中蛮盛,断道缚得王去。将还家,语王云:“汝是贵人,试作贵人行者驱。”逼不得已,王便行。蛮以其贵人,不堪苦使,令与妇女共碓下舂。
  有人诣谢益寿云:“向在刘丹阳坐,见一客殊毛。”谢曰:“正是我家阿瞻!”瞻多□故云耳。
  郗僧游青溪中,泛到一曲之处,辄作诗一篇。谢益寿见诗笑曰:“青溪之曲,复何穷尽?”
  王高丽年十四五时,四月八日在彭城佛寺中,谢混见而以槟榔赠之。执王手,谓曰:“王郎,谢叔源可与周旋否?”
  殷伯仁为何无忌参军,在浔阳与何共樗蒲,得何百万便住,何守语求,决不听。何大怒,骂殷曰:“戆子敢尔!取节来。”殷犹傲然,谓何曰:“朝廷授将军三千羸兵狗头节以威蛮獠,乃复拟议国士,异事!”何便令百人收殷付狱中。殷啸歌自若,经一日,遂恚死。
  羊元保作吏部郎,被召见后,有传诏来;始入门,其儿灵孙年十许岁,见传诏,语其父曰:“儿知也正当围棋耳!”
  司马郎君时贵,好作妓堂,然香烟熏之,屋为之黑。
  徐干木年少时,尝梦乌从天上飞,衔□树其庭中,如此三过衔来,作恶声而去。徐后果得三□,遂以恶终。
  毛泰买一玉洼,八十八分。
  荀介子为荆州刺史,荀妇大妒,恒在介子斋中,客来便闭屏风。有桓客者,时为中兵参军,来诣荀咨事;论事已讫,为复作余语。桓时年少,殊有姿容。荀妇在屏风里便语桓云:“桓参军,君知作人不?论事已讫,何以不去?”桓狼狈便走。
  车武子妇大妒,夜恒出掩袭车,车后呼其妇兄颜熙夜宿共眠,取一绛裙挂着屏风上。其妇果来!拔刀迳上床发,欲刃床上人。定看乃是其兄,于是惭羞而退。
  张敷从彭城还,请假当归东,傅亮时为宋台侍中,下舫中与张别。张不起,授两手着舫户外,傅遂下执其手,熟视张面曰:“□故是梨中之不臧者!”便去。
  傅亮北征,在黄河中,垂至洛,遥见嵩高山,子时同从客在坐问傅曰:“潘安仁怀旧赋云‘前瞻太室,傍眺嵩丘’嵩丘太室是一山,何以言傍眺?”傅曰:“有嵩丘山,去太室七十里,此是书写误耳。
  何承天颜延年俱为郎,何问颜曰:“藿囊是何物?”颜□曰:“此当复何解邪,藿囊将是卿?”
  江夷为右仆射,主上欲用其领詹事,语王准:“卿可觅比例。”准对曰:“臣当出外寻访。”准后见,主上问:“近所道事,卿已得例未?”准曰:“谢琰右仆射领詹事,琰即谢公之子,恐夷非其例。”事遂不行。
  谢仆射陶太常诣吴领军,坐久,吴留客作食。日已申,使婢卖狗供客。比得一顿食,殆无复气力可语。
  刘柳为仆射,傅迪为左丞,傅大读书,而不可解其义;刘唯读老庄而已。傅道刘云:“止读十二卷,何足本人?”刘道傅云:“读书虽多而无所解,可谓书簏!”
  京下刘光禄养好鹅,刘后军从京还镇寻阳,以一只鹅为后军别;纯苍色,颈长四尺许,头似龙。此一只鹅,可堪五万,自后不复见有此类。
  齐沈僧照别名法朗,攸之之孙也,记人吉凶,颇有应验。尝校猎中道而还,左右问何故?□曰:“国家有边事,须还处分。”问:“何以知之?”曰:“向闻南山虎啸知耳。”俄而使
  小说
  齐鬲城东有蒲台,秦始皇所顿处。时始皇在台下,萦蒲以系马,至今蒲生犹萦,俗谓之“始皇蒲。”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皆流血,至今悉赤阳城山上石皆起立东倾,如相随状,至今犹尔。秦皇于海中作石桥,或云:“非人功所建,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感其惠,乃通敬于神,求与相见。神云:“我形丑,约莫图我形,当与帝会。”始皇乃从石桥入海三十里,与神人相见。左右巧者潜以脚画神形,神怒曰:“速去!”即转马,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
  秦始皇时,长人十二,见于临洮,皆夷服,于是铸铜为十二枚以写之。盖汉十二帝之瑞也。
  荥阳板渚津原上有厄井,父老云:汉高祖曾避项羽于此井也,为双鸠所救。故俗语云:“汉祖避时难,隐身厄井间,双鸠集其上,谁知下有人?”汉朝每正旦辄放双鸠。或起于此。
  汉高祖手敕太子云:“吾遭乱世,当秦禁学问,生不读书,又不自喜,谓读书无所益。洎践阼以来,时□□书,乃使人知之者作之,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又云:“尧舜不以天下与子,而与他人,此非为不惜天下,但子不中立耳!人有好牛马,尚惜,况天下邪?吾以汝是元子,早有立意,兼群臣咸称,如有汝友四皓,吾所不能致,而为汝来,自为汝大事也。今定汝为嗣。”又云:“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解。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吏人也。”又云:“汝见萧曹张陈诸公侯,吾同时人,倍年于汝者,皆拜,并语汝诸弟。”又云:“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余诸子皆足自立,哀此儿犹小也。”
  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府库,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有青玉九枝,灯高七尺五寸,下作盘龙,以口衔灯,灯然则鳞皆动,烂炳若列星。而盈室复铸铜人十二枚,坐皆高三尺,列于筵上,琴瑟笙竽,各有所执,皆点缀华彩,俨若生人。筵下有二铜管,上口高数尺,出筵后,其一管空,一管有绳大如指,一人吹管,一人约绳,则琴瑟笙竽等皆作,与真乐不殊。有琴长六尺,安十三弦二十六徽用七宝饰之,铭曰“□□之乐。”玉笛长二尺三寸,六孔,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嶙相次,吹息则不复见,铭曰:“昭华之管。”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见肠胃五藏,历然无碍,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高祖悉封闭以待项羽,羽并将以东,后不知所在。
  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疋:一名“浮云,”一名“赤电,”一名“绝群”一名“逸骠,”一名“飞燕,”一名“绿□,”一名“龙子,”一名“麟驹,”一名“绝尘,”号九骏。有求宣,能御马,代王号为王良,俱还代邸。
  汉武帝尝微行,造主人家,家有婢国色,帝悦之,仍留宿,夜与主婢卧。有一书生,亦寄宿,善天文,忽见客星将掩帝座甚逼,书生大惊,连呼咄咄,不觉声高;仍入,见一男子持刀将欲入闻书生声急,谓为己故,遂缩走去,客星应时而退。如是者数遍。帝闻其声;异而问之,生具说所见,帝乃悟曰:“此人必婢婿,将欲肆其凶恶于朕。”仍召集门羽林,语主人曰:“朕天子也。”于是禽□问之,服而诛。后,帝叹曰:“斯盖天启书生于扶佑朕躬。”乃厚赐书生。
  武帝时,长安巧手丁缓者,为恒满镫,七龙五凤,杂以芙蓉,莲藕之奇。又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本出房风,其法后绝,至缓始更为之,机环运转四周,而炉体常平,可致之被褥,故以为名。又作九层博山香炉,镂为奇禽怪兽,穷诸灵异,皆能自然转动,又作七轮,扇轮大皆径尺,相连续,一人运之,则满堂皆寒战焉。
  孙氏瑞应图云:“神鼎者,文质精也。知吉凶,知存亡,能轻能重,能息能行,不灼自沸,不汲自满,中生五味。王者兴则出,衰则去。”说苑云:“孝武时,汾阴人得宝鼎,献之甘泉宫。群臣毕贺上寿曰:“陛下得周鼎。‘侍中吾丘寿王曰:“非周鼎。’上召问之,有说则生,无说则死。寿王对曰:“周德者始于天,授成于文、武,显于周公;德泽上畅于天,下漏于三泉,上天报应,鼎为周出。今汉继周,德□显行,六合和同,至陛下之身而逾盛,天瑞并至。昔秦始皇亲求鼎于彭城而不得,天昭有德,神宝自至。此天所以遗汉,乃汉鼎、非周鼎也。‘上曰:“善。’”魏文帝典论亦云。墨子曰:“昔夏后启使飞廉折金,以精神于昆吾,使翁乙灼自若之龟。鼎成,四足而方,不灼自烹,不举自灭,不迁自行。”拾遗录云:“周末大乱,九鼎飞入天池。”末世书论云:“入泗水。”声转谬焉。
  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检头。自此宫人检头,皆用玉簪,玉倍贵焉。又以象牙为篦,赐李夫人。
  汉武以杂宝妆床屏帐等,设于桂宫,谓之“四宝宫。”
  成帝设云帐、云幄、云幕于甘泉宫紫殿,谓之“三云殿。”
  汉成帝好蹙鞠,群臣以蹙鞠劳体,非尊者所宜。帝曰:“朕好之,可择似而不劳者奏之。”刘向奏弹棋以献,上悦,赐之青羔裘、紫丝履,服以朝觐。或言始于魏文帝时宫中妆奁之戏,帝为之特妙,能用手巾角拂之。有人自言能令试之,以葛巾低头拂之,更妙于帝。
  魏武少时,常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至。”庐中人皆出观,帝乃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动,帝复大呼:“偷儿今在此!”绍惶迫,自掷出,俱免。魏武又尝云:人欲危己,己辄心动。因语所亲小人云:“汝怀刃密来,我心必动,便戮汝,汝但勿言,当后相报。”侍者信焉。遂斩之。谋逆者挫气矣。又袁绍年少时,曾夜遣人以剑掷魏武,少下不着,帝揆其后来必高,因帖席卧床上,剑果高。魏武又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辄斫人,亦不自觉,左右宜慎之!”后乃佯冻,所幸小人窃以被覆之,因便斫杀。自尔莫敢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