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小说钩沉

  始元二年,吏告民盗用乘舆御物,案其题,乃茂陵中明器也,民别买得。光疑葬日监官不谨,容致盗窃,乃收将作匠下击长安狱考讯。居岁余,邺县又有一人于市货玉杯,吏疑其御物,欲捕之,因忽不见;县送其器,又茂陵中物也。光自呼吏问之,说市人形貌如先帝。光于是嘿然,乃赦前所系者。岁余,上又见形谓陵令薛平曰:“吾虽失世,犹为汝君,奈何令吏卒上吾山陵上磨刀剑乎?自今已后可禁之。”平顿首谢,忽然不见。因推问,陵旁果有方石,可以为砺,吏卒常盗磨刀剑。霍光闻,欲斩陵下官,张安世谏曰:“神道茫昧,不宜为法。”乃止。甘泉宫恒自然有钟鼓声,□者时见从官卤簿似天子仪卫,自后转稀至宣帝世乃绝。
  宣帝即位,尊孝武庙曰世宗。奏乐之日,虚中有唱善者。告祠之日,白鹄群飞集后庭。西河立庙,神光满殿中,状如月。东莱立庙,有大鸟迹,竟路白,龙夜见。河东立庙,告祠之日,白虎衔肉置殿前;又有一人骑白马,马异于常马,持尺一札,赐将作丞。文曰:“闻汝绩克成,赐汝金一斤。”因忽不见,札乃变为金,称之有一斤。广川告祠之明日,有钟磬音,房户皆开,夜有光,香气闻二三里。宣帝亲祠甘泉,有顷,紫黄气从西北来,散于殿前,肃然有风;空中有妓乐声,群鸟翔舞蔽之。宣帝既亲睹光怪,乃疑先帝有神;复招诸方士,冀得仙焉。
  白云趣宫。
  汉成帝为赵飞燕造服汤殿,绿琉璃为户。
  一画连心细长,谓之连头眉,又曰仙蛾妆。
  高皇庙中御衣自箧中出,舞于殿上。冬衣自下在席上。平帝时,哀帝庙衣自在押外。
  妒记
  桓大司马平蜀,以李势女为妾。桓妻南郡主凶妒,不即知之;后知乃拔刀率数十婢往李所,因欲斫之。见李在窗前梳头,发垂委地,姿貌绝丽;乃徐下地结发,敛手向主曰:“国破家亡,无心以至今日;若能见杀,实犹生之年。”神色闲正,辞气凄惋。主乃掷刀,前抱之曰:“阿姊见汝,不能不怜何况老奴。”遂善遇之。
  王丞相曹夫人,性甚忌,禁制丞相不得有侍御,乃至左右小人,亦被检简,时有妍妙,皆加诮责。王公不能久堪,乃密营别馆,众妾罗列,儿女成行。后元会日,夫人于青疏台中望见两三儿骑羊,皆端正可念。夫人遥见,甚怜爱之。语婢云:“汝出问此是谁家儿?奇可念。”给使不达旨,乃□云:“是第四五等诸郎。”曹氏闻惊愕,大恚,不能自忍,乃命车驾将黄门及婢二十人,人持食刀,自出寻讨。王公亦遽命驾,飞辔出门。犹患牛迟,乃左手攀车阑,右手捉麈尾,以柄助御者打牛,狼狈奔驰,方得先至。蔡司徒闻而笑之。乃故诣王公,谓曰:“朝廷欲加公九锡,公知不?”王谓信然,自叙谦志。蔡曰:“不闻余物,唯闻有短辕犊车长柄麈尾尔。”王大愧。后贬蔡曰:“吾昔与安期千里共在洛水集处,不闻天下有蔡充儿。”正忿蔡前戏言耳。
  谢太傅刘夫人,不令公有别房宠。公既深好声乐,不能令节,后遂颇欲立妓妾。兄子及外生等微达此旨,共问讯刘夫人;因方便称“关睢”“螽斯”有不忌之德。夫人知以讽己,乃问:“谁撰此诗?”□云周公。夫人曰:“周公是男子,乃相为尔若使周姥撰诗,当无此语也。”
  武历阳女嫁阮宣子,无道妒忌,禁婢:瓯覆盘盖,不得相合。家有一株桃树,华叶灼耀,宣叹美之,即便大怒,使婢取刀斫树,摧折其华。
  京邑有士人妇,大妒忌;于夫小则骂詈,大必捶打。常以长绳系夫脚,且唤便牵绳。士人密与巫妪为计:因妇眠,士人入厕,以绳系羊,士人缘墙走避。妇觉牵绳而羊至,大惊怪,召问巫。巫曰:“娘积恶先人怪责,故郎君变成羊。若能改悔,乃可祈请。”妇因悲号,抱羊恸哭,自咎悔誓师。妪乃令七日斋,举家大小悉避于室中,祭鬼神师,祝羊还复本形。□徐徐还,妇见□啼问曰:多日作羊,不乃辛苦耶?“□曰:“犹忆□草不美,腹中痛尔。”妇愈悲哀。后复妒忌,□因伏地作羊鸣;妇惊起,徒跣呼先人为誓,不复敢尔。于此不复妒忌。
  泰元中,有人姓荀,妇庾氏,大妒忌。荀尝宿行,遂杀二儿。为屋不立斋室,唯有厅事,不作后壁,令在堂上冷然望见外事。凡无□人不得入门;送书之人若以手近荀手,无不痛打;客若共床坐,亦宾主俱败。邻近有年少径突前诣荀,接膝共坐,便闻大骂,推求刀杖。荀谓客曰:“仆狂妇行,君之所闻;君不去,必误君事。”客曰:“仆不畏此。”乃前捉荀手,妇便持杖直前向客,客既大健,又有短杖在衣里,便与妇老妪无力,即倒地,客打垂死。荀走叛不敢还。妇密令觅荀云:“近遭狂人,非君之过,君便可还。”荀然后敢出。妇兄来就荀,共方床卧,而妇不知便来捉兄头,曳着地欲杀,方知是兄,惭惧入内。兄称父命,与杖数百,亦无改悔。
  诸葛元直妻刘氏,大妒忌;恒与元直杖。不胜痛,才得一两,仍以手摸,妇误打指节肿。从此作制:每与杖,辄令两手各捉□跗。元直遇见妇捉□跗欲成衣,谓当与己杖,失色怖。妇曰:“不也,捉此自欲成衣耳。”乃欣然。
  异闻记
  郡人张广定者,遭乱避地。有女年四岁,不能步涉,又不可担负计弃之,固当饿死;不欲令其骸骨之露;屯口有古大□,上颠先有穿穴,乃以器盛缒之,下此女于□中,以数月许干饭及水浆与之,而舍去。□世平定,其闲三年,广定得还乡里,欲收□中所弃女骨,更殡埋之。广定往视;女故坐□中,见其父母,犹识之,喜甚。而父母初疑其鬼也,入就之,乃知其不死。问从何得食。女言,粮初尽时甚饥,见□角有一物,伸颈吞气,试效之,转不复饥;日月为之,以至于今。父母去时所留衣被,自在□中,不往来,衣服不败,故不寒冻。广定索女所言物,乃是一大龟耳。女出食谷,初小腹痛,呕逆,久许乃习。
  东城池有王余鱼池,决,鱼不得去,将死。或以镜照之,鱼看影,谓其有双,于是比目而去。
  玄中记
  伏牺龙身,女娲蛇躯。
  颛顼氏三子俱亡,处人宫室,善惊小儿。汉世以五营千骑,自端门传炬送疫,弃洛水中。
  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山,乃以乳为目,以齐为口。
  尹寿作镜。
  旬始作冠。
  狗封氏者:高辛氏有美女,未嫁。犬戎为乱,帝曰,有讨之者,妻以美女,封三百户。帝之狗名盘护,三月而杀犬戎,以其首来。帝以为不可训民,乃妻以女流之,会稽东南二万一千里,得海中土。方三千里,而封之,生男为狗,生女为美女。封为狗民国。
  丈夫民:殷帝太戊,使王英采药于西王母。至此绝粮,不能进,乃食木实,衣以木皮。终身无妻,产子二人,从背间出其父则死。是为丈夫民。去玉门二万里。
  扶伏民者:黄帝轩辕之臣曰茄丰,有罪,刑而放之,扶伏而去,后是为扶伏民,去玉门开二万五千里。
  化民,食叶三七年化,能以自裹如蚕绩,九年生翼,十年而死。去琅邪四万里。
  奇肱氏,善奇巧,能为飞车,从风远行。
  君子之国,地方千里,多木槿之华。
  伊俗与唐吾同俗,民穴居,去玉门一万里。
  飞路之民,地寒,穴居,食木根。
  丁□之民,地寒,穴居,食禽鼠之肉,民号为名裘。
  朱梧县:其民服役,依海际居。产子,以沙石自拥。不食米,正资鱼以为生气。
  吴国西有具区泽,中有包山,山有洞庭宝室。入地下潜行,通琅琊东武。
  蜀郡有青城山,有洞穴潜行,分道为三,道各通一处,西北通昆仑。
  彭城北有九里山,有穴潜通琅琊,又通王屋,俗呼为黄池穴。
  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
  天下之强者,东海之沃焦焉:水灌之而不已。沃焦者,山名也,在东海南方三万里,海水灌之而即消,故水东南流而不盈也。
  天下之弱者,有昆仑之弱水焉:鸿毛不能起也。
  天下之大物,北海之蟹;举一螯能加于山,身故在水中。
  东南之大者,巨□焉:以背负蓬莱山,周回千里。巨□,巨龟也。
  东方之东海,有大鱼焉:行海者一日逢鱼头,七日逢鱼尾,其产则三百里为血。
  天下之高者,有扶桑无枝木焉:上至于天,盘蜿而下屈,通三泉。
  木子之大者,有积石山之桃实焉:大如十斛笼。
  东方有柴都焉,在齐国。有山,山上有泉,如井状,深不测;春夏常出雨雹,败五谷。人以柴木塞之,则不出;不柴塞,则出也;故曰柴都焉。
  南方有炎火山焉。在扶南国之东,加营国之北,诸薄国之西。山从四月而火生;十二月火灭;正月二月三月火不然,山上但出云气,而草木生叶枝条;至四月火然,草木叶落,如中国寒时草木叶落也。行人以正月二月三月行过此山下,取柴以为薪,然之无尽时;取其皮绩之,以为火浣布。
  北方有钟山焉,山上有石首如人首:左目为日,右目为月;开左目为昼,开右目为夜;开口为春夏,闭口为秋冬。
  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一天鸡,日初出,光照此木,天鸡则鸣,群鸡皆随之鸣。下有二神,左名隆,右名□,并执苇索伺不祥之鬼,得而煞之。今人正朝作两桃人立门旁,以雄鸡毛置索中,盖遗象也。
  蓬莱之东,岱舆之山,上有扶桑之树。树高万丈。树巅常有天鸡,为巢于上。每夜至子时,则天鸡鸣,而日中阳乌应之;阳乌鸣,则天下之鸡皆鸣。
  昆仑西北有山,周回三万里,巨蛇绕之,得三周。蛇为长九万里。蛇居此山,饮食沧海。
  玉门之西南为霹雳。羌之东,有一国,五六百户,无他事役。国中有山,山上有祠庙。国人每岁出尖数千枚,输于庙中,名霹雳尖,以给霹雳所用。从春雷出而尖日减,至秋尖尽。
  东海有蛇丘之地险,多渐洳,众蛇居之,无人民。蛇或人头而蛇身。
  员丘之上多大蛇,以雄黄精压之。
  大月氏及西胡,有牛名为日反:今日割取其肉三四斤,明日其肉已复,创即愈也。汉人入此国,见牛不知以为珍异。汉人曰:“吾国有虫,大小如指,名为蚕,食桑叶,为人吐丝。”外国人不复信有蚕也。
  大树之山,西有采华之树,服之则通万国之言。
  玄菟北有山,山有花,人取纺织为布。
  东海之东,有树名为白蒙,其汁可为脂,色白如脂,味甘。
  荆州有树名乌臼,实如胡麻子,其汁如脂,其味亦如猪脂味也。
  凡梓木为楹居下,则木鸣,谓之争位。
  千岁之树:枝中央下,四边高。百岁之树:其汁赤如血。
  千岁树精为青羊,万岁树精为青牛,多出游人间。
  汉桓帝时,出游河上,忽有一青牛从河中出,直走汤桓帝边,人皆惊走;太尉何公时为殿中将军,为人勇力,走往逆之。牛见公往,乃反走还河。未至河,公及牛,乃以手拔牛左足脱,以右手持斧斫牛头而杀之。此青牛是万年木精也。
  秦文公造长安宫,面四百里,南至终南山。山有梓树,大数百围,荫宫中。公恶而伐之,连日不克。天辄大风雨,飞沙石,人皆疾走;至夜疮合。有一人,中风雨,伤蹇不能去。留宿。夜闻有鬼来问树,言秦王凶暴相伐,得不困耶?树曰:“来即作风雨击之,其奈吾何。”鬼又曰:“秦王若使三百人,被头,以赤丝绕树伐汝,得无败乎?树默然不应。明日,人上言;秦王依此言伐之。树断,中有青牛骇逸;逐之入澧水。秦王因立旄头骑。
  姑获鸟夜飞昼藏,盖鬼神类。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女人。一名天帝少女,一名夜行游女,一名钩星,一名隐飞。鸟无子,喜取人子养之,以为子。今时小儿之衣不欲夜露者,为此物爱以血点其衣为志,即取小儿也。故世人名为鬼鸟,荆州为多。昔豫章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人,不知是鸟,匍匐往,先得其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去就毛衣,衣之飞去。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以衣迎三女,三女儿得衣亦飞去。今谓之鬼车。
  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或为丈夫,与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
  百岁鼠化为神。
  百岁之鼠,化为蝙蝠。
  百岁伏翼,其色赤,止则倒县;得而服之,使人神仙。
  千岁伏翼,色白;得食之,寿万岁。
  千岁之鹤,随时鸣。
  千岁之燕,户北向。
  千岁之鼋,能与人语。
  千岁之龟,能与人语。
  千岁蟾蜍,头生角;得而食之,寿千岁。又能食山精。
  山精如人;一足长三四尺,食山蟹,夜出昼藏,人不能见,夜闻其声;千岁蟾蜍食之。
  蜮长三四寸,蟾蜍,□□鸳鸯悉食之。
  水狐者,视其形虫也,其气乃鬼也。长三四寸。其色黑。广寸许。背上有甲,厚三分许。其头有物,向前如角状。见人则气射人。去二三步即射人;中,十人六七人死。
  越燕,斑胸,声小;胡燕,红襟,声大。
  玉精为白虎。金精为车马。铜精为僮奴。铅精为老妇。
  松脂沦入地中,千岁为茯苓,伏神。
  枫脂沦入地中,千秋为虎珀。
  珊瑚出大秦国西海中,生水中石上。初生白,一年黄,三年赤,四年虫食败。
  金钢出天竺大秦国,一名削玉刀。削玉如铁刀削木。大者长尺许,小者如稻米。欲刻玉时,当作大金环,着手指间,开其背如月,以割玉刀内环中,以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