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艳丛书

  汤先生。谢耳伯愿为邮,不果。上虞山钱受之近取《西厢》公案参倒洞闻、汉月诸老宿,请俞娘本戏作《传灯录》甚急,某无以应也。由此观之,俞娘之注《牡丹亭》也,当时多知之者,其本竟湮没不传。夫自有临川此记,闺人评跋,不知凡几。大都如风花波月,飘泊无存。今三嫂之合评,独流布不朽,斯殆有幸有不幸耶!然《二谈》所举俞娘俊语,以视三嫂评注,不翅瞠乎?则不存又何非幸耶?合评中诠疏文义,解脱名理,足使幽客启疑,枯禅生悟。恨古人不及见之,洵古人之不幸耳。钱嫂梦睹丽娘,纪事、写像、咏诗,又增一则公案。予亦乐为论而和之,并识其后,自幸青云之附云。玉山小姑李淑谨跋。
  《牡丹亭》一书,经诸家改窜,以就声律,遂致元文剥落,一不幸也。又经陋人批点,全失作者情致,二不幸也。百余年来,诵此书者,如俞娘、小青,闺阁中多有解人。又有赋害杀娄东俞二娘者,惜其评论,皆不传于世。今得吴氏三夫人合评,使书中文情毕出,无纤毫遗憾,引而伸之,转在行墨之外,岂非是书之大幸耶?文章有神,其足以传后者,自有后人与之神会。设或陈夫人评本残缺,无谈夫人续之,续矣,而秘之箧笥,无钱夫人参评,又废首饰以梓行之,则世之人能诵而不能解,虽再阅百余年,此书犹在尘务中也。今观刻成,而丽娘见形于梦,我故疑是作者化身矣。同里女弟顾姒题。
    甲戌长夏,晒书检得旧竹纸半幅,乃陈姊弥留时所作断句,口授妹书者。夫子云:“陈
  没九年后得诸其妹婿。”妹亦亡二年矣。竹币斜裂,仅存后半,因锲夫子《还魂记》。或问
  上方空白,感其昔时闲论《牡丹亭》之句,附录于此,俾零膏剩馥,采香奁者犹得采摭焉。
  第二行“北风吹梦”四字,二行“恰如残醉欲醒时”七字,是末句也。以后皆一行二十一字
  ,一行七字相间,凡九首。三行下缺二字,其文云:
    也曾枯坐阅金经,不断无明为有形。
    及到悬崖须□□,如何烦恼转婴宁?
  按:阙文疑是“撤手”二字。次云:
    屐子裁罗二寸余,带儿折半裹犹疏。
    情知难向黄泉走,好借天风得步虚。
  次云:
    家近西湖性爱山,欲游娘却骂痴顽。
    湖光山色常如此,人到幽扃更不还。
  次云:
    簇蝶临花绣作衣,年年不着待于归。
    那知着向泉台去,花不生香蝶不飞。
  次云:
    尽检箱奁付妹收,独看明镜意迟留。
    算来此物须为殉,恐向人间复照愁。
  次云:
    爷娘莫为女伤情,姊嫁仍悲墓草生。
    何似女身犹未嫁,一棺寒雨傍先莹。
  次云:
    看侬形欲与神离,小婢情多亦泪垂。
    金珥一双留作念,五年无日不相随。
  次云:
    口角涡斜痰满咽,涓涓清泪洒红绵。
    伤心赵嫂牵衾语,多半啼痕是来年。
  次云:
    昔时闲论牡丹亭,残梦今知未易醒。
    自在一灵花月下,不须留影费丹青。
  按:谈姊《南楼集》,载补陈姊缺文。一首云:
    北风吹梦欲何之,帘幕重重只自垂。
    一缕病魂消未得,却如残醉欲醒时。
  予亦有补句云:
    北风吹梦断重吹,一枕余寒心自疑。
    添得五更消渴甚,却如残醉欲醒时。
  自顾形秽,难免续貂之诮矣。

  跋
  临川《牡丹亭》数得闺阁知音,同时内江女子,因慕才而至沉渊。兹吴吴山三妇,复先后为之评点校刊。岂第玉箫象管,出佳人口已哉!近见吾乡某氏闺秀,又有手评本,玉缀珠编,不一而足。身后佳话,洵堪骄视千古矣。丙申长夏震泽杨复吉识 。

  龟台琬琰 清 新安张正茂松如 撰

  西王母
  母居龙月城,城中产黄中李,花开则三影,结实则九影。母惜之过于蟠桃。
  嫦娥
  羿妻,逃月为虚上夫人。
  上元夫人
  夫人名阿环,降汉宫,年可二十余,头作三角髻。
  玉女
  葭萌县有石穴,名玉女房。房前修竹数竿,下覆青石坛,每因风自扫此坛。女每遇明月夜,即于坛上闲步徘徊,复入此房。
  太真王夫人
  夫人有子,为三天太上府都官。时乘白龙,周游四海。
  殷王女
  女食蓬累根得道。
  朱翼
  太阳女,二百八十岁,色如桃花,眉鬓如画。
  马郎妇
  妇于金沙滩,施一切人淫。凡与交者,永绝淫念。死葬后,一梵僧来云:“求我侣。”掘开乃锁子骨,僧以杖挑起,升云而去。
  玉卮娘子
  玉卮西王母第三女,崔书生遇之,遗以白玉合。
  颛和(大玄女)
  一名西灵子都,入水不濡,入火不然。盛寒,着单衣行水上,可至积日。能徙宫殿城市于他所,指之则失所在。
  麻姑
  姑降蔡经家 云:“接待以来,东海三为桑田,蓬莱水久清浅矣。”共有三麻姑,此即王方平妹降蔡经家者。又石勒时,麻秋女于望仙桥飞升,名麻姑。又政和中,建昌人,姑余山得道者,亦名麻姑。(《耕余雅录》云:“麻姑姓黎,字琼仙,唐放出宫人也。”则是有四麻姑矣。)
  女几
  朱仲尝于会稽卖珠,以素书贳酒于几家。几盗写之,学其术仙去。
  紫云娘
  鲁敢遇仙女曰:“尝见紫云娘,诵君佳句。”
  毛女
  女字玉姜,陶太白陟芙蓉峰,遇之。毛发翠润,身轻如飞,以万岁松脂、千岁柏子遗陶。
  梅姑
  梅姑生时,能着履行水上。
  弄玉
  玉吹箫作凤鸣,有凤止其屋。后乘凤去。
  英妃
  妃腋下忽生碧毛,谢同列曰:“我碧毫小仙也。久为世溷,今当去。汝等努力,会当见我于玄圃耳。”
  张丽英
  英面有奇光,不照镜,但对白纨扇,如鉴焉。
  南阳公主
  王莽秉政,公主避乱奔华山,得道仙去,岭上遗一双珠履。
  白水素女
  晋安郡书生谢端,性介洁,不染声色,尝于海岸观涛,得一螺,大如一石米斛。割之,中有美女曰:“予天汉中素女,天帝矜卿纯正,令为君妇。”
  晓晕
  晕酿游仙酒,饮之而卧,梦历蓬莱赤水。
  鹿娘
  村人韩文秀,见鹿产一女,遂收养之。及长为女冠,梁武帝为立观。后死,入棺,帝开视之,但异香絪缊,不见骸骨。
  皇太姆
  姆居武夷,游行乘白云一片。
  水仙子
  仙子为南溟夫人侍者,手恒弄一圆石子,如鸟卵,色类玉。后以赠青霞君为经镇。一日忽大风雨,石裂,有一虫走出,状若绿螈,就研池饮少水,乘风雨掣去,盖一龙也。
  萼绿华
  降羊权家,可二十许,上下皆青衣。赠权诗,及金玉条脱各一枚。
  配瑛
  瑛与凤共处,凤尝以羽翼扇女面。
  拳夫人
  夫人居处,尝有青紫气属天,两手俱拳。汉武帝令开其手,数十人擘莫能开。帝自披手即伸。后死云阳宫,香闻十里,尸解柩空,但存丝履。
  鲁妙典
  麓林道士,授妙典《大洞黄庭经》,入九疑十年。
  智琼
  琼下嫁济北从事弦义起,赠诗云:
  飘浮教述敖,曹云石滋芝。
  一英不须润,至德与时期。
  神仙岂常降,应会来相之。
  纳我荣五族,逆我致祸灾。
  程伟妻
  伟按枕中鸿宝作金不成,妻即因伟炉中汞,出囊中药少许,投之即成金。
  黄虚微
  虚微年逾八十,貌如婴孺,号花姑。
  缑仙姑
  姑居南岳魏夫人仙坛,忽一青鸟飞来,自言:“为南岳夫人使,以姑修道精苦,命我为伴。”姑徙湖南,隐九疑,鸟并随之。(《清话》云:“青鸟形如鸠鸽,红顶长尾,缑仙姑曾见之。”)
  云英
  云英,双手如玉,光彩照人。
  杜兰香
  兰香驾青牛钿车下嫁张硕,婢子二,大者萱支,小者松支。《墉城集仙录》云:“湘江渔父,于洞庭闻啼儿声,视之三岁女子,举之。十年余,忽有青童自硕所来,携女去,临升谓父曰:‘我杜兰香也,有过,谪人间耳。’”
  秀英
  英,丁义女。今瑞州崇元观,有英炼丹所。
  少室仙姝
  封陟居少室山,林薮深秀,泉石清寒。仙姝降其居,陟不顾,留诗:
  萧郎不顾凤头人,云涩回车泪脸新。
  愁想蓬瀛归去路,难窥旧苑碧桃春。
  樊夫人
  一名云翘,夫人为玉皇女史。刘纲吐盘成鱼;夫人吐盘成獭。食之。
  杨敬真
  敬真适同村王清,奉箕帚惟谨,目为“勤力新妇”。
  卖蕨母
  姆卖蕨市上,黄衣破结,有饥色。王鲸遇而悯之,乃以千钱买蕨。姆谢而去。及归蒸于鸟头甑,尽成金钗。
  郊道光女
  女尝于高邮军南楼东井,汲水炼丹,飞仙去。今号“玉女井”。
  湛姆
  许旌阳心期每岁谒姆,姆即觉之曰:“子勿来。吾即还帝乡矣!”
  云林夫人
  夫人与许穆书云:“玉醴金浆,交梨火枣,当与山中许道士,不与人间许长史。”
  何仙姑
  姑生而顶有六毫,含云母粉,往来山岭,行步如飞。天宝九载,见于麻姑五色云中。
  吴彩鸾
  彩鸾日写《唐韵》一部,运笔如飞。
  崔生妻
  崔生得隐形符,潜唐玄宗宫禁中,为术士所知,追捕甚急,生逃还山,追者在后,隔涧见妻,告之,妻掷其领巾,成五色虹桥,生过即灭。
  许明恕婢
  明恕以杖击婢,随杖身起,不知所在。
  杨父女
  女绝色,有谢生者求娶,父曰:“有诗一联,能续则许。”诗曰:“朱奁半窗月,修竹一帘风。”生曰:“何事今宵景,无人解与同。”女曰:“天生吾婿。”偶之。七年而逝。后生见之江中,曰:“吾水仙也,躄谪人间耳。”
  骊山老姥
  姆袖中出一瓢,令李筌谷中取水。既满,忽重百余斤,力不能制。
  潘统制妻
  妻一岁连举三子,常于净室趺坐诵经,出必以虎子自随。
  东陵圣母
  或以圣母奸妖,官收付狱。顷之,已从狱窗中飞去,众望见之,转高入云中,遗所着履一緉。
  孙仙姑
  姑临化,书颂云:“三千功德超三界,跳出阴阳包裹外。隐显纵横得自由,醉魂不复归宁海。”
  裴玄静
  玄静乘白凤冲举。
  瞿夫人
  隋末,黄元仙为辰州刺史。隋亡,兴夫人隐州西之罗山,贫甚,为人佣织养姑,如此者十年。忽谓元仙曰:“昨有帝命,当与君别。”俄化青气数丈,腾空而去。
  威逍遥
  逍遥独处静室。忽一日屋裂如云,但见室内所御衣履,逍遥与众仙在云中。
  陈元娇
  元娇掌蓬莱紫虚洞。
  唐广真
  广真跨大虾蟆度海,因游名山。
  钱妙真
  妙真与妹,依陶隐居。道成,忽披白衣,入茅山燕洞。妹后至,洞已扃矣。至今有碧桃花,紫菖蒲在焉。
  曹仙媪
  媪常携幼女,引一犬,息马斗关柳下。一日渡河,舟师拒之,媪携女与犬,凌波御风,须臾登岸。
  武元照
  元照在女孩,母茹荤,辄终日不乳。比长,神人告照绝粒,母强食,神乃剖腹涤之。
  麻衣仙姑
  仙姑隐少室山,人见跳入石壁中,声隐隐如雷。
  马大仙
  大仙家贫,事姑甚谨。尝往来佣织,去家百里。有美食即以笠浮,顷刻还家荐姑。
  刘安女
  母送女适何氏,忽有白鹅自空而堕,女乘之去。陈轩诗曰:
  白鹅乘去人何在,青鸟飞来信不遥。
  若使何郎有仙骨,也应同引凤凰箫。
  焦静贞
  静贞谓薛季昌曰:“司马承祯得道,高于陶都水,当为东华上清真人。”
  酒家女
  女眉生而连,耳细而长,众以为异。邺人犊子,牵一黄犊过,女悦之,遂随去。冬日常献桃李市中。
  太真
  杨通幽道士,至蓬莱最高处,多楼阁。有户东向,署曰“玉妃太真院”。
  江妃二女
  女游江湄,逢郑交甫,解所佩明珠赠之。行数十步,女不见,珠亦随失。
  谢自然
  自然登天台玉霄峰,见沧海蓬莱,亦应非远。乃浮一席,航海访蓬莱。
  王氏祖母
  母二百余岁,两眼白皆碧,夜多不睡。每月余,忽不见,数日复来。床头秘一柳箱,可尺余,封锁甚密。一日母不在,因窃开之,中止一小铁篦,自是不归。
  洛神女
  萧旷遇神女问曰:“陈思王精灵安在?”曰:“为遮须王”。
  明节刘后
  林灵素云:“后是九华玉真安妃。”后有青城翁,见后于巫山。
  禅黎王女
  女生而不言,其国枯旱,地下生火,王怖。女为仰啸,天降洪水至十丈。
  卖酒姥
  姥善采百花酿酒,王方平尝以千钱过蔡经家,与姥沽酒。后有人经洞庭湖,见卖百花酒者,姥也。

 潮嘉风月记 清 山阴俞蛟清源 撰

  青楼珠箔,能勾荡子之魂,赤仄云缯,难实妖姬之壑。被无穷之遗害,溯作俑于何年?金缕歌残,艳名花而早折;玉箫声咽,伤幽会以难期。洞号迷香,入寻何众?泥惟沾絮,洗脱者谁?仆也,不解温柔,贻讥风雅。遇紫云于席上,敢发狂言;赓缘水于墙边,顿忘绮梦。墨堆雪岭,美丑无烦加黑白之评;风飐荷珠,姻缘何必有短长之喻?乃梅州带水,毗接封圻;而潮郡连疆,地邻瀛海,彻夜之笙歌叠奏,拨鹍弦而惊起潜鳞;侵晨之纷黛皆香,笼蝉鬓而艳留碧浪。采风问俗,纪载宜详;品翠题红,篇章争丽。逞掷心而卖眼,每气尽于绮袴围中;竭献笑以呈欢,徒魂断于蓬窗深处。迨夫色荒情倦,继以裘敝金残。对此日之萧条,伤怀殊甚;忆当年之佳丽,回首难堪。是用箴规,爰资搜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