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文总集
- 文选详注
文选详注
故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怼。尚书曰:叨懫曰钦。孔安国曰:贪饕急懫。礼记曰:儒者有砥砺廉隅。战国策曰:张仪云:赵王狼戾无亲。尔雅曰:怼,怨也。刚毅强??反仁恩兮,啴唌逸豫戒其失。字书曰:??,古文暴字也。啴唌逸豫,舒缓自放纵之貌。啴,吐诞切。唌,音诞。锺期牙旷怅然而愕兮,杞梁之妻不能为其气。吕氏春秋曰:伯牙鼓琴,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巍巍乎若太山。须臾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流水。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人为鼓琴者。按列女传,齐杞殖妻也。齐庄公袭莒,殖战死,杞梁之妻无子,内外无五属之亲,既非所归,乃就其夫之尸于其城下而哭之,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杞梁字,殖名也。郑玄注礼,鲁襄公二十九年,齐侯袭莒是也。列子曰: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左氏传曰:师旷侍于晋侯。杜预曰:师旷,晋乐太师。字书曰:愕,惊也。琴操曰:杞梁妻叹者,齐邑虬梁殖之妻所作也。殖死,妻叹曰: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将何以立,吾亦死而已。援琴而鼓之,曲终遂自投水而死。虬与杞同也。师襄严春不敢窜其巧兮,浸淫叔子远其类。家语曰:孔子学鼓琴于师襄。七略,有庄春言琴。宋玉笛赋曰:于是天旋少阴,白日西靡,命严春,使叔子。浸淫,犹渐冉,相亲附之意也。毛苌诗传曰:昔颜叔子独处于室,邻之嫠妇又独处室,夜暴风雨至,屋坏,妇人趋而至,叔子纳之,而使执烛,放于平旦,蒸尽摍屋而继之,自为避嫌不审矣。赵岐孟子章句曰:放,至也,方往切。嚚顽朱均惕复惠兮,桀跖鬻博儡以顿顇。左氏传,富辰曰: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史记曰:尧子丹朱不肖,舜子商均亦不肖。复惠,复黠慧也。桀,夏桀也。跖,盗跖也。庄子曰:施及三王,天下大骇矣,下有桀、跖,上有曾、史。鬻,夏育也。古字同。博,申博也,未详其始。陆机夏育赞曰:夏育之猛,千载所希;申博角勇,临頟奋椎。儡,羸疾貌。顇,即愁顇也。吹参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贵。楚辞曰:吹参差兮谁思。王逸曰:参差,洞箫。
时奏狡弄,则彷徨翱翔,埤苍曰:彷徨,犹仿佯也。或留而不行,或行而不留。言逝止无常。狡,急也。弄,小曲也。愺恅澜漫,亡耦失畴。埤苍曰:????,寂静也。????与愺恅音义同。愺,麤老切。恅,闾草切。澜漫,分散也。上林赋曰:澜漫远迁。薄索合沓,罔象相求。薄,迫也。索,求也。合沓,重沓也。罔象,虚无罔象然也。庄子曰:黄帝游赤水之北,遗其玄珠,罔象求之而得。故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故闻其悲声,则莫不怆然累欷,撆涕抆泪。说文曰:撆,拭也,匹结切。广雅曰:歔欷,悲也。抆,亦拭也,亡粉切。其奏欢娱,则莫不惮漫衍凯,阿那腲腇者已。惮漫衍凯,欢乐貌。阿那腲腇,舒迟貌。埤苍曰:腲腇,肥貌。腲,一罪切。腇,乃罪切。是以蟋蟀蚸蠖,蚑行喘息。言所感深。尔雅曰:蟋蟀,蛬也。郭璞曰:促织也。尔雅曰:蠖,蚇蠖也。郭璞曰:今蝍??也。周书曰:蚑行喘息。说文曰:蚑,徐行,凡生类之行皆曰跂。跂,音奇。说文曰:喘,疾息也。蝼蚁蝘蜒,蝇蝇翊翊。方言曰:南楚谓蝼蛄为括蝼,力侯切。尔雅曰:蚍蜉,大蚁。蚁与蚁同。尔雅曰:蜥蜴,蝘蜒。蝘,于典切。蜒,徒典切。蝇蝇翊翊,游行貌。迁延徙迤,鱼瞰鸡睨。皆虫之形也。迁延徙迤,却退貌。鱼目不瞑,鸡好邪视,故取喻焉。瞰,视也。睨,邪视也。垂喙?转,瞪瞢忘食。韩诗外传曰:蕤宾有声,裸价之虫,无不延颈以听。说文曰:喙,口也,许秽切,或为咮,鸟口也,都遘切。?,转动貌。埤苍曰:瞪,直视也,直耕切。瞢,视不审谛也,莫耕切。况感阴阳之龢,而化风俗之伦哉!家语曰:人也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
乱曰:状若捷武,超腾踰曳,迅漂巧兮。状,声之状也。捷武言捷巧。曳,亦踰也,或为跇。郑德曰:跇,度也,弋制切。漂,疾也,妨妙切又似流波,泡溲泛??,趋巇道兮。泡溲,盛多貌。泛??,微小貌,又云波急之声。方言曰:泡,盛也,薄交切。溲,所求切。泛,房法切。埤苍曰:??,裁有水也,所猎切。巇道,崄巇之道。哮呷呟唤,跻踬连绝,淈殄沌兮。言其声之大,哮呷呟唤,或跻或踬,时连时绝,淈然相乱,殄沌不分也。埤苍曰:哮吓,大怒也,呼交切。杜预左氏传注曰:跻,升也,将鸡切。汉书音义,韦昭曰:踬,顿也,竹利切。淈,胡忽切。沌,徒损切。搅搜?捎,逍遥踊跃,若坏颓兮。搅搜?捎,水声也。坏颓,言如物崩坏颓毁也。搅,胡卯切。搜,所卯切。?,胡角切。捎,所学切。优游流离,踌躇稽诣,亦足耽兮。韩诗曰:搔首踌躇。稽诣,言声稽留如有所诣也。苍颉篇曰:诣,至也。颓唐遂往,长辞远逝,漂不还兮。颓唐,陨坠貌。本或无此十二字。赖蒙圣化,从容中道,乐不淫兮。中于道德,虽乐不荒。左氏传曰:吴公子札来聘,为之歌颂曰:迁而不淫,乐而不荒。条畅洞达,中节操兮。言声有条贯,通畅洞达,而中于节操。终诗卒曲,尚余音兮。言箫中次诗,而曲将尽,尚有余音也。吟气遗响,联绵漂撇,生微风兮。漂撆,余响少腾相击之貌。漂,匹遥切。撆,匹曳切。连延骆驿,变无穷兮。
文选考异
洞箫赋注「汉书音义如淳曰洞者通也」:袁本、茶陵本此十一字作「如淳汉书注曰洞箫」八字。
注「故曰洞箫」:袁本、茶陵本无此四字。
注「清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字。
注「一名籁」:袁本、茶陵本「籁」下有「汉书曰元帝为太子嘉褒所为洞箫颂令后宫贵人皆诵读之」二十四字。
注「宣帝时」:袁本、茶陵本无此三字。
注「帝太子体不安」下至「皆诵读之」:袁本、茶陵本无此六十三字。
注「其竹圆异众处」:袁本、茶陵本无此六字。
注「王逸楚辞注曰干体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九字。
注「罕稀也」下至「竹之末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十六字。
注「言竹生其旁故欹侧不安」:袁本、茶陵本无此十字。
注「言竹生敞闲之处又足乐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一字。
注「后土地也」下至「不易其贞萃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十字。
注「言风萧萧」下至「谓江回曲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五字。
注「言江之流注灌溉其山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十字。
注「吕忱曰波水涌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七字。
注「字指曰磕大声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七字。
翱翔乎其颠:茶陵本「翱」作「??」。袁本校语云善作「翾」。案:「翾」乃「??」之误也。「皋」别体作「睪」,故「翱」别体作「??」耳。尤以正字改之,遂与二本校语不合。舞赋「若??若行」仍未改。
抱朴而长吟兮:案:「朴」当作「朴」,注引苍颉篇「朴,木皮也」,可证。否则,尚有「朴」「朴」异同之注,而删削不全耳。
注「蝉饮露而不食」:袁本、茶陵本无「露」字,是也。
处幽隐而奥庰兮:案:「庰」当作「屏」。袁本云善作「庰」。茶陵云五臣作「屏」。各本所见皆非。赋作「屏」,善以「屏」字本不训「蔽」,故取「庰」字为注。正如思玄赋「坐太阴之屏室兮」也。说在彼下。
注「说文曰屏蔽也」:案:「屏」当作「庰」。各本皆误。所引?部文也。正文改「屏」为「庰」,而复改此注「庰」为「屏」以就之,大非。思玄赋注亦可证。
注「竹密貌」:袁本、茶陵本无「竹」字,是也。
注「字书??猭兽逃走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八字。
注「言审视竹之本体清而不讙哗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三字。
注「言得谥为箫」下至「岂非蒙圣王之厚恩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九字。
注「一云夔」下至「学琴」: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三字。
注「尔雅曰镂锼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六字。
注「广雅曰眼珠子谓之眸」:袁本、茶陵本无此九字。
注「言冥生之人」下至「在于音声」: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十三字。
注「字林曰吻口边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七字。
注「司马相如赋曰又猗狔以招摇」: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二字。
注「?与顄刘」:袁本、茶陵本「刘」作「同」。案:二本最是。陈云「刘」字衍,非也。
注「气出迅疾也」:袁本、茶陵本无「气出」二字。
猎若枚折:陈云「猎」当作「擸」,注同。袁本云善作「猎」。茶陵本云五臣作「擸」。今案:善注「猎声也」,未见必用「擸」字。广雅一条又本非善注,此为善「猎」、五臣「擸」无疑。陈欲以五臣改善,殊非。
注「声或浑沌不分潺湲」:袁本、茶陵本无「声或」二字,「潺湲」作「之貌」。
注「或复其声模无似枚之折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一字。
注「诗曰伐其条枚」:袁本、茶陵本无此六字,有「枚折似枚之折也」七字。
注「广雅曰猎折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六字。
注「恐惧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三字。
注「声迭荡」:袁本、茶陵本无此三字。
注「广雅曰娆奇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六字。
注「言声漂结而去」:袁本、茶陵本无「声漂结而去」五字,「言」属下句首。
注「言声之慷慨如壮士」:袁本、茶陵本无此八字。
注「声之细好也」:袁本、茶陵本无「声之」二字。
注「字林曰悁含怒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七字。
注「自放纵」:袁本、茶陵本无此三字。
注「吕氏春秋曰伯牙」下至「齐侯袭莒是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一百五十六字。
注「杞梁妻叹者」:案:「杞」当作「虬」,观下文可见。茶陵本误同。袁本「杞」上有「范」字,盖改「虬」为「杞」而两存,又误「虬」为「范」耳。
桀跖鬻博儡以顿顇:袁本、茶陵本云善无「以」字。案:此尤以五臣乱善也。寡妇赋注引此正无「以」字,亦其一证。
注「复惠复黠慧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六字。
注「埤苍曰彷徨犹仿佯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九字。
故闻其悲声:案:「闻其」二字当作「为」。袁本作「其为悲声」,云善无「其」。茶陵本云五臣有「其」。此既以五臣乱善,又误去下「为」字,添上「闻」字,乃误中之误也。
注「说文曰」:袁本、茶陵本无此三字。
注「歔欷悲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四字。
注「埤苍曰腲腇肥貌」:袁本、茶陵本无此七字。
注「尔雅曰蟋蟀」下至「今蝍??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十七字。
注「说文曰喘疾息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七字。
注「状声之状也捷武言捷巧」:袁本、茶陵本无此十字。
注「郑德曰跇度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六字。
注「又云波急之声」:袁本、茶陵本无此六字。
注「言箫中次诗」下至「尚有余音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十四字。
注「相击之貌」:袁本、茶陵本无「相击之」三字,「貌」属上句末。
舞赋
并序。按周礼,舞师、乐师掌教舞。有兵舞,有干舞,有羽舞,有旄舞。吕氏春秋曰:尧时阴气滞伏,阳气闭塞,使人舞蹈以达气。舞者,音声之容也。
舞赋
傅武仲范晔后汉书曰:傅毅,字武仲,扶风茂陵人也。少博学。建初中,肃宗博召文学之士,以毅为兰台令史。少逸气,亦与班固为窦宪府司马。早卒。
楚襄王既游云梦,使宋玉赋高唐之事。高唐赋序曰: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王曰:试为寡人赋之。将置酒宴饮,谓宋玉曰:云梦,薮名,在南郡华容县。高唐,观名。此并假设为辞。「寡人欲觞群臣,何以娱之?」左氏传曰:栾盈觞曲沃人。杜预曰:饮酒于曲沃。玉曰:「臣闻歌以咏言,舞以尽意。尚书曰:歌咏言。孔安国曰:歌咏其义,以长其言。毛苌诗序曰: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说苑曰:声乐易良而合于歌情,尽舞意。是以论其诗,不如听其声;谓言之不足,故咏歌之。听其声,不如察其形。谓咏歌之不足,故手舞足蹈也。言不如视其舞形。郑玄注乐记曰:宫、商、角、征、羽,杂比曰声,单曰音。激楚结风,阳阿之舞,张晏曰:激楚,歌曲也。列女传曰:听激楚之遗风。结风,亦曲名。上林赋曰:邬、郢缤纷,激楚、结风。文颖曰:激,冲激,急风也。结风、回风,亦急风也。楚地风既自漂疾,然歌乐者犹复依激结之急风为节。楚辞曰:宫庭震惊,发激楚兮。淮南子曰:夫足蹀阳阿之舞。又曰:歌采荑,发阳阿,郑人听之曰:不若延露以和。非歌者拙也,听者异也。高诱曰:阳阿,古之名倡也。材人之穷观,天下之至妙。噫,可以进乎?」孔安国尚书传曰:噫,恨辞也。郑玄注礼记曰:噫,弗寤之声。王曰:「如其郑何?」乐记曰:郑、卫之音,亡国之音也。恐其同于郑舞,当如之何?楚辞曰:二八齐容起郑舞。王逸曰:郑国舞也。玉曰:「小大殊用,郑雅异宜,韩诗曰:舞则纂兮。薛君曰:言其舞应雅乐也。弛张之度,圣哲所施。礼记,孔子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是以乐记干戚之容,雅美蹲蹲之舞,礼记曰:干戚羽旄谓之乐。郑玄曰:干,楯也。戚,斧也。武舞所执也。毛诗小雅曰:坎坎鼓我,蹲蹲舞我。一本或云旌旄之舞。礼设三爵之制,颂有醉归之歌。礼记曰:君子饮酒也,礼三爵而油油以退。郑玄曰:油油,悦敬貌。毛诗鲁颂曰: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于胥乐兮。夫咸池六英,所以陈清庙、协神人也。乐动声仪曰:黄帝乐曰咸池,颛顼乐曰五茎,帝喾乐曰六英。宋均曰:能为天地四时六合之英华也。毛诗曰:清庙,祀文王也。尚书曰:八音克谐,神人以和。郑卫之乐,所以娱密坐、接欢欣也。礼记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余日怡荡,非以风民也,其何害哉!余日,听览之余日也。怡荡,怡悦放荡也。尔雅曰:怡,乐也。毛诗序曰:风,教也。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