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影

  见面再谢。”进才答应去打发赏钱。不在话下。贾珍、尤氏等围着桌子看东西,贾珍拿起表来打开一看,连忙扣上。对尤氏笑说道:“薛老大这么大人了,还是这样淘气。”尤氏会意,说:“没出息的人,到老也不能改的!”正说着,见贾蓉进来,尤氏说:“看东西罢。”贾蓉笑道:“在那府里看见送琏二叔的,听见说和这里一样。”贾珍问:“都收了么?”贾蓉说:“原是不全收,送礼的人不依。听见送二太太的龙舟好极了。”贾珍道:“我也不管好不好。看看外头齐了,我可得走了。”贾蓉道:“都伺候着呢。”贾珍换了衣赏,上衙门去了。这里贾蓉接着说:“薛大叔带了两个广东人来,姓何叫何其能,儿子阿巧,现在跟班。他老子专会收拾钟表,要看龙舟须得他父子,别人不能。”
  正说着,见婆子带进王夫人那边两个女人,进来请了安,说:“太太问奶奶好,奶奶们请安。太太说:姨太太那里送了两只龙船,节下请奶奶、小蓉大奶奶,还教把姨娘们带过去看斗龙舟。”尤氏笑道:“还用太太这么说,横竖请节安也要过去的,何必又累你们一趟。”女人笑回道:“还请三姑奶奶、史姑奶奶、琴姑奶奶、李三姑奶奶,才我们来的时候,已竟打发人请大太太去了。”尤氏说:“你们喝点茶再去请客。”女人们笑道:“奴才们不喝茶了,好几家子呢。”尤氏说:“回去替我请太太安,问奶奶们好。初五供了粽子我就过去。你们到了各家,都替说请安问好罢。”二人答应去了。接连又有几家送节礼的。尤氏说:“初三薛大爷的生日,还得好好的送一份礼才是。”贾蓉说:“他原要在家里唱戏请客,姨太太不愿意,他请我们在城外吉祥会馆听戏。”尤氏说:听戏不怕,可别闹事。”贾蓉笑道:“他皆因吃了几回硬亏,如今安顿多了。”尤氏说:“听见如今和那姓柳的很好。”贾蓉笑道:“本来那柳二爷的样儿,不知道的就要看错了。太太不记得那年同着姨儿们在柳巷霍家听戏,那唱楼会的,人人都说于叔夜比穆素徽还好呢。去于叔夜的就是他。”尤氏笑道:“我听戏就是看热闹,那里留这神。”这里尤氏母子张罗节事不提。
  且说到了端阳佳节,荣国府各处门上插了蒲艾,悬了灵符。
  一清早,薛家就派了何其能父子来整理龙舟,请各家俱已到齐。
  早饭后,都过大观园来,女眷们在大观楼上,爷们在临水的大花厅上。远远望去,那上流头水中不知是板是布,作成一座彩画的龙门,只听叮叮当当一派洋乐,从龙门里出来一条三丈多长的黄龙,张牙舒爪,飞舞而来。龙背上是座玻璃小楼,竖着一根玻璃转花的桅竿,上面是琉璃珠穿成的宝盖,璎珞流苏,龙头上坐着个七八岁的孩子,拿着一面小黄旗,两边有二三十个美女划着画桨,船楼中作着换套的衣乐。那鳞甲都是蛤蚌作的,映着日光十分耀眼。这里王夫人觑着眼说:“那前后两嘟噜黑东西是什么?”众人笑道:“龙颏下是一颗带火焰的珠子,后头龙尾上是个孩子打秋千。”邢夫人笑道:“你们说了我才看出来了。”探春笑说:“本来大娘的眼睛比母亲的眼睛还花呢。”正说着,忽听一阵大吹大擂的,一条青龙赶来,龙头上的孩子将手中青旗一展,追着那黄龙抢珠子,两条龙在水面上追逐,十分有趣。李婶娘问道:“那孩子也是他们带来的吗?”难为他,也不害怕呢。”众人都大笑起来。湘云笑道:“都是薛大哥带来的。”宝钗说:“婶娘别理他,那都是些绢帛作的。”李婶娘笑道:“我说呢,这大姑奶奶还赚我呢。”湘云笑道:
  “不是薛大哥带来,难道好几千里他们跑来?那成了真孩子了!”
  王夫人道:“提孩子,他们怎么没看来?”玉钟儿道:“看了一早起了,才我过去取手巾,听见在那学舌呢。芝哥说:
  ‘苓哥兄弟不会说,让我告诉爷爷罢。’就滴滴搭搭的连说带比,把老爷乐的了不得。”正说着,贾芝、贾苓还有掌珠妞儿三个孩子,都是一样大红戳纱短衫,松绿戳纱裤子,老虎鞋,背后挂着许多节景,葫芦、五毒,粉额上抹着朱砂“王”字。
  王夫人笑问:“谁给你们画的?”贾苓说:“姐姐。”贾芝拉着王夫人的袖子说:“我叫姐姐也抹这个,他不抹。”王夫人说:“那么大姑娘也抹这个?”芝儿说:“妹妹怎么抹呢?”说的众人都笑了。尤氏问香菱:“你们妞儿怎么不来?”香菱笑道:“还没出过门呢。”薛姨妈说:“皆因那年添头生小厮时候,他不是迷过去了。说瞧见他父亲不知说什么来着。后来添了这妞儿,总不教他出门。”这里只顾说话,也不知那龙舟怎么收场。
  平儿说:“午酒摆在那里?”王夫人说:“稻香村罢,闹大奶奶去。”李纨笑着就同了平儿去预备雄黄酒,这里众人起身下楼。正走着,那日光正射在掌珠身上,如同打了个大闪,众人都吃了一惊。原来是他那宝贝映日放光,众人都说:“真是宝贝。”宝钗说:“明日真得看看他那光彩,这比龙舟又好看了,那究竟是人工作的。”说着已到稻香村,无非是饮酒行乐,不必细说。不知明日看那宝贝不看,且听下回分解。
  -------------------------

  第十四回 制瓜灯闺中斗巧 赏荷花席上联吟

  话说王夫人等在稻香村吃了果酒,都到上房吃晚饭,又闲谈了一回,各自回家。这里预备车,平儿送邢夫人仍过东院住去,李纨等各自回房安歇。过了些时,都到上房请安。早饭后,大家闲坐。王夫人问湘云:“你们太太总不出门,到底有什么病?”湘云笑道:“没病,就是不爱动,连娘家都不去。却很疼我,总说在家的时候姐妹们一处玩惯了,怕我闷的慌,又说这里叔叔、婶娘又疼我,可以多住些日子,散散心。”正说着,见尤氏进来给王夫人请了安,问了众人好。李纨道:“你这么早就来了!”尤氏说:“不是今日瞧宝贝么?”宝钗笑道:“天阴的这个样儿,还瞧什么呢?”小丫头们说:“掉点儿呢。”探春道:“趁着没下起来,咱们园子里看荷花去。”尤氏说:
  “你们去罢,我跟着太太。”探春道:“你可得去,云妹妹还要听你唱骤雨打新荷呢!”尤氏说:“嗳哟,我知道什么新荷旧荷的。”说的众姐妹都笑了。李纨道:“你明日请他到万柳塘,他才唱呢!”尤氏说:“又万柳塘了,是万柳庄!亏来还没说着。”说的宝钗、探春、湘云都笑起来。王夫人不知其故,也随着他们笑。平儿问:“我怎么没听见过?”这一问,更都哄堂大笑。
  见三门上的老婆子拿着根青竹竿,挑着个西瓜进来。一看,原来是玲珑体透的瓜灯,还有个小封套儿。说:“二姑奶奶给太太请安,问奶奶们好。此刻在姨太太那里呢。先教把这个送给姑奶奶、奶奶们瞧,少时还到咱们这里来呢!”宝钗接过封套。王夫人说:“赏他一吊钱,回去说请姑奶奶同姨太太一块儿过来罢!”探春向宝钗手里接过封套,打开一看,笑道:“这可是好东西,不给你们瞧。”不提防,湘云一把抢到手里,李纨、宝钗都凑来同看,原来是一张冰纹笺,上写着一首《鹊桥仙·咏瓜灯》:
  并刀细镂,千花万叶,费尽良工心思。柔枝缠绕,却分明更间着连环字。窗前巧制,檐前轻挂,消遣闺中游戏。夜深光暗,到天明剩几点盈盈烛泪。
  看完,大家称赞。李纨说:“好却好,只是收的太颓败些。”湘云、探春齐说:“这正是他见到的地方,本来如此。”正说着,见宝玉、贾兰下了衙门,一同进来请安。湘云拿着那词,向宝玉笑道:“请教请教。”宝玉接来一看,说:“到底琴妹妹有兴致,这几年咱们把这些事都掷下了。”回头看见瓜灯雕的甚好,说:“咱们也弄这个玩玩。”李纨说:“教外头作了,我们看罢。”宝玉道:“那没意思,还是我们自己作有趣儿。”李纨说:“叔叔,瞧他那手才有趣儿呢。”王夫人忙问:“手怎么了?”贾兰笑说:“昨日晚上就是作这个来着。走了刀,把左手大姆指头划破,洗了一盆血水。今日还裹着呢。”王夫人拉过来看看说:“这么大小子,还淘气。”只听人回:“姨太太、二姑奶奶都来了。”这里众人都迎接进来。湘云先说道:“好词啊!”宝琴说:“难道就许你有‘卷起半帘香雾’么?”别人听了还不在意,唯有宝玉听见这话,便想起那一年大家填柳絮词,未免暗触伤心,就搭讪出去了。
  这里众人坐了一回,探春说:“走罢,看荷花去,姨妈不去么?”薛姨妈说:“先请罢,回来找你们去。”王夫人道:“留下三奶奶伺候姨妈罢。”于是大家往园中去,将走到东跨所后角门,见静悄悄的掩着一扇。宝钗道:“想是都睡了,别把黄雀儿喂了猫。”众人便轻轻的进了角门,隔着花幛儿一看:原来袭人、麝月、莺儿三个人在廊下斗牌,小丫头翠香捣指甲花儿,宝玉坐在凉榻上弄玉簪花,双环蹲在傍边搧风炉,上面坐着个小银锅。宝琴低声说:“这样天气还弄火玩。”宝钗道:
  “又是蒸粉呢!”探春道:“走罢,别搅了他们的局。”说着径往园中走去。
  进了园门,就往藕香榭来。原来这藕香榭是向东的门,四面抄手游廊,院内堆着些怪石,种着几棵梧桐、芭蕉。南面的五间大敞厅正临着那一塘荷花。北边就是惜春旧住的绣阁。众人进了敞厅,见上面挂着“藕香榭”退光漆嵌蛤蚌的匾,于是众人倚栏坐下。不多时,稻香村的婆子送过茶来。湘云道:“叫个人去把藕香榭的旧主人请来,就说我们都等着呢。”李纨道:“别人不行,碧月去罢。”宝琴问:“怎么讲?”李纨道:“他和四姑娘最说的来。”探春道:“不好了,又一个疯子!”
  不多时,碧月回来说:“四姑娘说:完了事就来。”众人问:“作什么呢?”碧月道:“画画儿呢。”众人又问:“画什么呢?”碧月说:“瞧着上头倒像没什么。”众人正猜着,只见惜春扶了小丫头磬儿进来,都问了好。湘云问:“你画什么呢?”惜春说:“没画什么。”说着瞅了碧月一眼说:“又是你嘴快!”都知惜春的脾气,也就不往下问。
  只见李纨处的两个婆子拿着摄丝大捧盒走来,揭开看时,是几个蓝玻璃家伙盛着时鲜果品。李纨说:“就摆在大圆桌上罢。杏仁酪得了,给姨太太、太太送过一罐去,剩的用大银罐给我们冰上。”婆子答应去了,又抬了一大竹筐西瓜、香瓜,一小坛酒来。“随便都用些瓜果。”宝钗道:“今日你的东道,明日该我请了。”探春、湘云、宝琴齐说道:“既是如此,明日还是在这里好。”众姐妹说笑一回,都过王夫人处来。王夫人说:“二姑娘住下罢。”宝琴笑道:“是住下。”薛姨妈道:“没看见行李都带来了!”于是大家吃了晚饭,一宿晚景不提。次日早间,天色甚好。将到午初,王夫人说:“把他们都找来,趁天晴可要见世面了。”婆子们答应去请,不一时贾珍、贾琏、宝玉、贾环、贾蓉、贾兰并尤氏婆媳都来请安问好。王夫人道:“弄盆水来,把妞儿的宝贝借来。”玉钏儿说:“早就预备下了。”婆子们用大铜盆盛了盆水,问“放在那里?”探春说:“放在当院子里。”正说着,贾相国下朝进来,见这些人都站在廊下,院里又有一盆水,便问道:“看什么?”王夫人就将原故说了一遍,贾相国进房换了便衣也出来看。宝玉便将那物接来,放在水中。此刻正是万里无云,正顶上一轮赤日照在水里,只见那物在水里乱转,先不过在盆里虹霓似的一个圈子围着,后来就高出水面有三尺多长,忽然那日光被一片浮云遮住。王夫人说:“收了罢。”宝玉道:“我能放,却不知怎么收。”探春道:“捞起来就得了。”收了宝贝,要相国说:“实在稀罕!”便对湘云道:“好生收着,别随便给孩子玩。”湘云笑着答应,又对薛姨妈道:“前者大外甥送的那龙舟,里头就有人议论。”薛姨妈道:“外省里新鲜物儿多的很,到了京城里就有这些讲究。”贾相国道:“所以诸事不可不慎。”只听人回:“锦乡侯夫人来了。”贾相国带着子侄们出去,众姊妹也都往园中去了。这里王夫人会客,不提。
  且说众人到了藕香榭,早已摆设停当。看那荷花开的十分茂盛,结了许多莲蓬。宝钗教人采了几个莲蓬,湘云在席上用荷梗儿吸酒,众人说他的玩法总新鲜。探春道:“今日可别辜负这荷花了。”宝琴道:“是诗是词我都不怕。”湘云道:“颦儿死了,偏不许你独擅词坛。”忽听背后一人笑道:“那位是盟长啊?”众人一看,原来是宝玉。李纨问:“你打那里来?”宝玉道:“才听见里头传出去,三奶奶受暑,教请大夫。我才到了屋里,问他们,说都在园子里,我就找你们来了。”探春说:“到底是填词,还是作诗?是各人作各人的,是联句?”正在商量未定,忽然一黑,下了阵暴雨。偏是南风,吹的满桌上都是水。
  一时雨过天晴,满池荷叶擎着那水珠儿西歪东倒,一群小丫头在岸上扑蜻蜓,远远的见玉钏手里拿着个东西,后头跟着个人。一时玉钏进来捧着个荷叶式的翡翠盘子,盛着一盘茉莉花,盒子里是一碟水晶角儿,一碟豌头糕。说:“花儿是太太教给姑奶奶们送来的,点心是璜大奶奶孝敬太太的,太太教你们众位尝尝。”探春道:“咱们正没主意,茉莉花来就巧了,就用《爪茉莉花》调名联句如何?”宝玉问:“是多少字?”探春道:“这可不记得!”李纨说:“拿词谱一看就知道了。”宝钗教小丫头去告诉莺儿,把词谱第二套拿来,回头问:“客走了吗?”玉钏说:“客刚走,璜大奶奶就来了。此刻珍大奶奶、琏二奶奶都在上头呢。我还忘了一件事,告诉你们,众位不必过去,晚饭就在这边吃罢。”湘云递给他两个莲蓬说:“你走着吃罢。”玉钏说:“我见紫菱洲很好的菱角,为什么不采些来?”李纨道:“你就带个信叫他们采些送来。”玉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