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宫闱史

  其实生苗虽性情野蛮,起初与汉族并没什么仇怨,只不过是言语不通,装束有别,生苗是没知识的,见了汉族衣冠以为可怪,因怪生疑,恐汉人要加害他,他就先下手为强,似这样的互相误会,遂结成了世世不解之仇了。广西沿苗峡居住的汉人,懂得熟苗言语的甚多,他们喜欢和汉族往来,卖买都极公平。熟苗在汉族的市上交易,大都腰上系有一条红布,我们一望就晓得他是苗人,但懂得生苗话说的,百人中不获一个,有熟谙生苗言语的人,改装作生苗的模样,带了红绿绸布等,偷进峡去和生苗相卖买,倘是碰着幸运,一次上可以发财,一生吃着不尽了。以是进峡去虽是危险,冒险的人却是常有的。
  生苗那个地方,山岗瘴气极重,苗人是习惯的了,汉人触着气味便要身死的。那里虎豹毒虫又多,生苗进出都带着刀,也不甚畏死的,唯见了汉人的红绿绸布却异常欢喜,往往有胆大的生苗到汉人市上来抢夺,被汉人打死了。将尸首掷进峡中去,这样的事,一年中终有好几十次。
  汉人乖觉的,揣知生苗的心理,学了苗语,装作苗人,把红绿绸偷进峡中。苗人不知卖买,只拿宝石、珍珠、沙金、人参等东西来掉换,任他给与多寡不得争执的。苗人有金珠无用,汉人得着可以发财了。汉人贪利,做这项买卖的大有其人。不过进峡去有好几样危险的事,一逢到了一样就不得生还:譬如偷进峡去时,被峡中的苗瑶知道,照苗例不得和汉人往还。违者并汉人一起杀戮。或是撞着了无理的生苗,把你杀死了,将所有细布抢个干净,那叫偷鸡不着蚀把米,白白送了性命。又有一样是触着瘴气,或是遇见猛兽毒虫,自然是准死无疑了。
  有以上这几个缘故,利虽优厚,害也不小。如果要和生苗做卖买,非将性命置之度外不可,故去干这勾当的人,必是个无挂无碍的光蛋,侥幸获利回来,便娶妻成家,置产购屋。不幸死在峡内,只算是世上少生了这样的一个人罢了。
  生苗的居处习俗和汉族相去甚远,男女不穿衣服,上身披个树叶的坎肩,下体遮一圈紫叶就算是衣服了。居住的地方,大都是石穴洞府,并没有房舍屋宇,很有上古时风气。男女进出佩刀,一言不合便用性命相搏。夫妇极和睦,倘妇与别个男子嘻笑狎玩,本夫瞧见了也不以为意,唯不得碰着莲船。
  苗人妇女的双脚儿却非常贵重,除本夫外不得抚弄,否则就是看轻她了。妻子和人有私,本夫在侧并不禁止的。若一弄到她的双足,本夫便指为通奸,即抽刀与妻一并杀死。父母死后,子女毫不悲哀,转把尸首分解了,在火上薰一过,家人围坐着大嚼一顿,名称腹葬,将五脏六腑等给野兽吃,谓父母已仙去了。到了第二年的秋季,听得杜鹃在枝高啼苗中杜鹃,如汉人之燕子,春去秋来,以定时节,子女才痛哭道:“鸟已回来了,父母却仙去不回。”于是在空地上竖一块石头,算是坟墓的意思。
  女子到了春期见天癸至谓之春期,口吹芦管,在草地上跳舞,男子几十名跟随在后,女的看中哪一个男子,便和那男子双双到僻静的所在苟合,把芦管插在路口,苗人瞧见这枝芦管,就知道在这里面苟合,必须绕道他去。如走入芦管之内,是为破红败人好事的意思,由男的赶出来,把误走的那人杀死,不得索偿。这样的苟合之后,女的如其有娠,便由那男子迎归配为夫妇;如不受孕的,女子仍须吹着芦管另择男子去苟合,终至腹大便为止。夫妇中男女不得再醮,由亲族人等把寡妇杀了,倘夫死了是这样,与男尸一并抛入海里,叫作水葬。
  女的先死,丈夫即须自杀,自杀的法儿各自不同:有抱妻子尸首从高岩上跃下来跌死的,有拥尸投海的。又小孩生至五岁,便离了父母自入深山去找野食为活。
  友朋、亲戚、邻舍有不知睦发生龃龉的,便由忒朗判断是非忒朗是苗中的土官。谁是理短的,把刀插在耳根,也算罪名最轻的。犯罪稍重的,拿刀割去耳目口鼻,犯奸的削去肾囊,顶重的盗犯盗野兽等,就要刳腹洗肠,把肚子剖开取出肝心肺饲犬,而且要自己动手的,如未曾取出脏腑,人已痛倒在地时,便算不得喀喇苗语是英雄。苗俗的奇特,诸如此类的,真有不可胜纪之概。
  当时韩起凤破了黄牛峡,次日就攻进大藤峡,擒住牛鼻子和狮儿,杀散苗瑶,砍断峡口的藤梁,从此生苗不能再出。韩起凤因生苗不服王化,未易处治,所以也不深入。只封峡令汉苗隔绝,一面知照高雷朱勇,荔浦王强,即日班师。大兵一路北还,经过济南,不见济南府等来接,起凤很觉诧异,便召附近问保甲话,保甲回说:“现值汪公来此开府,大小官员都经更调过了,如今布政司、按察使等方伴着汪公在妓馆饮酒,以是没有闲工夫来接待过往官吏了。”起凤问汪公是谁,保甲叩头道:“就是讳直字的汪公公。”韩起凤听了大怒道:“汪直是一个太监,怎地开起府来了?待俺亲去拜望他。”说罢,命那保甲引导,吩咐云天彪将兵马扎住,自己带了那保甲直入济南城中。到了望江楼前,保甲遥指道:“那边红楼高墙的,是汪公歌宴的地方。”起凤见说,叫保甲侍候在那里,便独自向那高墙走去。远远闻得笙歌聒耳,杂着清脆的莺声,似在楼上弹唱,起凤不由地心头火起,就大踏步望着红楼直奔上去。不知韩起凤上楼怎样,再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四回拔赵易汉尚书娶丑女指鹿作马太后辨夫人
  花香满院,鬓影钗光,往来的都是莺莺燕燕,笙歌复奏,夹杂着一阵阵的笑语声,粉白黛绿地围满了一桌。那个开府大监汪直俨然地坐在正中,两边藩泉司及参政、知府、副使等在那里相陪。十几个姑娘,一个个打扮得袅袅妖妖的,各捧了金壶慢慢地斟着酒。汪直的身后,又是三四个绝色的姑娘,抱着琵琶弦索,顿开娇喉低低歌着小曲。汪直满面春风地左顾右盼,怕南面王还没这样的得意。
  正在志高气傲的当儿,忽听得楼下龟儿大嚷起来,楼便蹬蹬的一阵乱响,走进一个箭袍武士巾的丈夫来。汪直定睛细瞧,却又不认得的。原来韩起凤赴京时,汪直已受命巡抚山东,不曾和起凤见过面。起凤在徽王府中倒认识汪直,这时韩起凤已眼中出火,指汪直大喝道:“皇上命你巡抚鲁地,你倒带了阖城官史在此酒色逍遥,似你这种误国负恩的阉贼,也配作地方的治吏吗?”
  汪直听了,弄得摸不着头脑,不知他是何等样人。末了听见骂他阉贼,大凡做太监的人最忌人家说他是阉人,因此汪直也不由地大怒道:“你是何处的狂奴,敢来管咱的事,快给咱滚了!”说罢,连呼:“卫兵何在!”隔房早抢出二十多个护兵,各执着藤鞭木棍,望起凤头上身上似雨点般打来。起凤便霍地回转身儿,挥起拳头只一顿地乱打,打得那护兵东倒西歪纷纷往楼下退去。还有四五个来不及逃跑的,都被韩起凤掷下梯去。其时楼下瞧热闹的人已站满了一大堆,把一条很宽广的大街拥得水泄不通。街上人们纷纷传说,汪太监恶贯满盈了,今天在妓院中,给一个外路人打得落花流水。此刻护兵持着臬司大人的令箭,想是调兵去了,这外路人单身独汉,恶龙斗不过地头蛇,怕不吃个大亏吗?
  那保甲刘老二在望江楼下等候韩起凤,听得路上人的话说,知道韩起凤必然发火,深恐酿出大祸来,只得三脚两步忙忙地赶至妓院中。正值起凤按住了汪直痛打,藩桌司及副使、参政、知府等官员,见韩起凤来得凶猛,怕吃了眼前亏,就乘空溜下楼梯,巴巴地望救兵到来。刘老二抢上妓院,见了臬司罗成章,也不及行礼,只低声说了几句,又往外奔出去了。
  这里罗成章把韩起凤大兵过境,见无人迎送,因而动怒便亲自来闹妓院的话,对藩司周君平说了。君平大惊,成章也慌得手足无措,他如参政副使,知府,同知等更吓得目瞪口呆。
  又听得汪直在楼上已被打得力竭声嘶,连救命也喊不动了。罗成章见不是了局,拖了周君平硬着头皮上楼。一面劝住,一面向韩起凤再三地谢罪陪不是。韩起凤知两人必是本城的官吏,见他们这样地低首下气,心上愤气早平了一半。便把汪直只一推,一个倒翻斤斗,骨落落地跌下楼梯去,被护兵们接着救去了。
  罗成章和周君子即邀起凤入座,吩咐妓院中排上筵宴来。
  于是大家诘询姓氏,起凤才晓得罗、周还是藩臬两司,就也自谦卤莽。楼下的副使等陆续上楼来参见,起凤一并邀他们入座。
  不一会,那保甲刘老二也回来了,上楼侍立起凤的背后。酒到了半酣,周君平叫妓女们一齐出来歌唱侑酒。
  那几个粉头,当时见起凤动起武来,吓得她们魂飞天外,有几个往桌下乱钻,胆最小的粉头慌得她们哭了。此刻听得打已停止,又要唤她们出来,倒不好违忤,只好大着胆来侑酒,大家见了韩起凤尤是害怕。臬司罗成章忽然记起一件事来,忙唤保甲刘老二近前,附耳吩咐了几句,刘老二答道:“刚才小人出去就为的这事,现已止住了。”罗成章点点头,起凤便问什么事,成章很惭愧地说道:“适才汪公公命去调兵,如今是用不着了,所以叫刘老二去阻止。”起凤听说,微微地一笑。
  原来护兵持了臬司的令箭到参将衙门,参将王由基立刻点起了三百人马,风卷残云地赶来。劈头正撞见保甲刘老二,把韩都督班师过境的话细细说了一遍,吓得王参将屁滚尿流,竟带了兵士逃回衙中去了。起凤和罗成章等高饮到了日落,始各尽欢而散。第三天起凤拔寨起行,满城文武都来相送,只有汪直被起凤打伤了,不曾来的。起凤便重赏了保甲刘老二,别了众官统兵北进。
  不日到了京师,起凤把人马扎住在校场,自己和总兵官朱永入朝见驾,宪宗当面慰劳一番。又问起凤殴打汪直的缘故,原来汪直的草奏比韩起凤的大军早到五日,所以宪宗已经知道了。当下韩起凤将汪直在妓院行乐,并剥削山东人民,怨声遍道路的话从实奏闻,宪宗不觉大怒道:“朕只当他忠心为国,谁知这逆奴如此不法。”那时宪宗本很疑汪直,经御史陈兰、侍朗项朋等上章劾了几次,宪宗已有点不快,今又被韩起凤把汪直的坏处和盘托出,宪宗见起凤所奏,与项朋、陈兰等弹章中无二,知汪直罪名确实,不禁恼恨万分,便命起凤等退去,宪宗起驾回宫。
  明日圣旨下来,加抚宁伯朱永为宁远侯,韩起凤擢为将军,晋靖远伯,王强为都总管,云天彪擢为大将军,赠子爵,墨贝为丰台总兵,王蔚云授为参将,阵亡指挥朱英擢为都副使,谥封绥宁伯,其子朱云为指挥。所获苗酋牛鼻子、狮儿等九十三人及苗奴家属九十余人,一并斩首示众。巡抚汪直削去御前奏御官,追夺铁券,革去伯爵,废为庶人。
  这道上谕一下,山东一境人民欢声犹如雷动。汪直自觉无颜,带了行装黑夜出城,被人民查见了,大家一声吆喝,打的打,骂的骂,有的甚至痛咬,不到半刻工夫,把个势焰熏天的汪直太监咬得身无完肤,遍体是血,大叫数声吐血斗余而死。
  死后人民又将他的尸体挂在城边,剖出五脏六腑来悬在树上喂鸟。过了一个多月,汪直尸首已变风干的人腊,百姓才一把火烧他成了灰烬。宪宗又以济南藩司周君平,臬司罗成章等依附汪直,便下谕纷纷降调。
  光阴流水,转眼是宪宗成化二十三年的春季,宪宗因身体略有不豫,命大学士马文升代往祭天,宪宗和纯妃朝鲜大公主在宫中石亭上对弈,双方布成阵势,各按步位进攻,看看纯妃将输,被宪宗拦上一子,纯妃受困不得活路,左思右想,猛然悟到一着,纤纤玉指夹着一子下去。向着总隘上一摆,转把宪宗的一角活子围困起来,宪宗拍案道:“这一下可输了。
  ”纯妃志得意满,高兴地了不得,便莺声呖呖地大笑一阵。
  哪里晓得太喜欢过了分,这一笑竟回不过气来。两手紧握,杏眼上翻,花容渐渐惨变,娇躯儿坐不住金交椅,慢慢地蹲了下去。旁边的宫女慌忙来搀扶着,宪宗也亲自去扶持。再瞧纯妃时,朱唇青紫,瞳人已隐,肌肤冷得和冰一般,霎时香消玉殒了。宪宗一面垂泪,口口声声说:“没有死得这样快的,速去召太医来诊治。”内侍便飞也似地去宣了太医院院使,并太医院院判,及御医两人。先后诊了纯妃的脉搏,齐声说魂离躯壳往游太虚,不可以药救的了。宪宗见说,又是奇疑又是悲伤,含泪下谕:溢纯妃为孝德皇妃,命司仪局照贵妃例,从丰安殓,附葬寝陵。
  从此这位宪宗皇帝,好似有了神经病一般,每见宫人太监及文武大臣等,便睁着眼说道:“不信!不信!没有这般死得快的。”一天到晚只说这两句话。幸喜太子軏樘已经十七岁了,大学士马文升、尚书李省孜等上书请太子监国,由纪皇后下懿旨,令太子軏樘登文华殿视事。宪宗也渐渐卧床不起,夏末初秋,转眼已是香飘桂府,宪宗病症益重,只瞪着两眼不能说话。
  到了八月的十八那天,宪宗驾崩在朝鲜宫,在位二十三年。
  于是大臣奉了遗诏,扶太子軏樘正位,是为孝宗皇帝,以明年为弘治元年,晋母纪妃为皇太后,王妃为太妃,尊宪宗为孝纯皇帝,庙号宪宗。封弟軏杭为兴王,軏樗为岐王,軏榆为雍王三王皆王妃所生,晋大学士马文升为太傅,以吏部司郎刘大夏兼文殿大学士,都御史刘健为工部尚书。佥事李东阳,翰林院编修谢迁,孝宗在东宫的时候,已知道两人的贤能,此时继统,便召谢迁和李东阳奏对,很是称旨。即擢李东阳为礼部尚书,谢迁为兵部侍郎。过了几天,又擢谢迁为兵部尚书,以户部主事李梦阳为兵部侍郎。并斥佞臣万安、梁芳、李省孜等,群臣又交章弹劾,孝宗将万安下狱,梁芳腰斩,李省孜充戍边疆,死在半途。又革万贵妃戚党官爵,汰去侍奉官和冗职凡大小三千余人,朝中小人一清。这时孝宗励精图治,群贤毕集,如马文升、刘大夏等均是忠直老臣,刘健、谢迁、李东阳、李梦阳、戴珊等亦是一朝的名臣,时人称谢迁、李东阳、刘健为朝臣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