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野史

  ”
  西伯闻其言,有符婴儿之事,即抱婴儿度与云中子。曰:“先生所寻将星者,莫非此子乎?”
  云中子视而异之,曰:“贤侯从何而得此子?”
  西伯以雷震之事相告。云中子曰:“此子非俗,他日必能扫荡商家秽气。然民间不能鞠育,小道愿收入本山,抚养成人。教其演习兵机武艺,以候扶真主破妖魅,以援陷溺之民”。西伯曰:“然则可呼何名,以为他年相会之志?”
  云中子曰:“即从雷震而呼之。”
  西伯忻然曰:“先生命名最为合义。”
  遂相辞而别。
  车马至朝歌,时姜桓楚、鄂宗禹、崇侯虎陆续到京,四侯相会,约次日入朝。时都城百姓皆哀姜后死于非罪,而恶妲己立为正宫,议论纷纷。桓楚询知姜后被投摘星楼而死,放声大哭。次日,即具表入朝,数纣王斩正宫、宠妲己、嬖费仲、荒国政四事。纣王大怒,曰:“朕欲除老贼尚未降诏,焉敢先谤吾!”
  遂喝令斩却桓楚。惊得姬昌、鄂宗禹及满朝文武皆谏曰:“桓楚所谏皆是,大王不可加以重罪。”
  纣王犹豫未决。妲己在帘内忙告纣曰:“群臣皆桓楚之党,交抗王刑,大王若不醢桓楚之尸,何以示法?”
  纣即令醢桓楚为肉酱,贬其子姜文焕以守潼关。命杨越奇为东方侯伯,代守青州。鄂宗禹谓姬昌、崇侯虎曰:“吾等世食国禄,今主上溺于酒色,妄杀皇后而醢大臣,岂可惧死而陷君主乎?”
  时崇侯虎心本惧死,又恨前西伯专功受赏。次日,先奏纣王曰:“大王昨醢姜桓楚,群臣皆服王刑,独鄂宗禹与姬昌互相诽谤。且姬昌与其长子发、仲子旦皆圣人也,三圣合谋,王其虑之。”
  纣王怒,正欲令武士监捉,二侯正来谏。鄂侯言辞激切,与纣强争。纣喝令推出斩首。监斩押出二人,鄂宗禹大骂:“昏君,吾死无恨,可惜成汤宗庙变为丘墟矣!”
  群臣谏曰:“姬昌素有德政,以服西方诸侯。今大王一旦斩之,西土之民必然生变。万乞宽恩,以赦其罪。”
  纣王乃令斩鄂宗禹,解还姬昌。纣王谓昌曰:“本欲将尔同斩,念尔有德于西民,姑赦归国。”
  姬昌再拜出朝。崇侯虎谏曰:“久闻姬昌欲叛,且善理伏羲之数,能知未来之事。今赦其西归,何异纵虎归山?昌回,若不兴兵作乱,臣甘受妄言之罪。”
  纣王遂令雷开率数十刀斧手追捉姬昌。
  时姬昌已出城三十里,自思身有七年之厄,又何安乐而回?正疑思间,忽见后面一彪人马追至,知其必来捉己,乃停车候问。雷开曰:“天子有旨抽回。”
  西伯从容驱车,转入朝歌,与雷开见纣。纣王曰:“适闻尔知天数与朕之兴丧,尔知自己之数绝于何地?”
  西伯曰:“臣之气数过十二年后安床而死。”
  纣曰:“吾为万乘之君,尚不知死于何地,汝乃知安床而死,何其诬妄之甚!”
  喝斩之。大司徒胶鬲曰:“生死一系于天,西伯虽有轻言之罪,乃泥数孝之过,罪不至死,大王宜赦之。”
  纣曰:“姬昌妄言,岂合天数?朕今斩之,亦不为过。
  ”胶鬲曰:“大王必欲以昌之言为妄,可令其演目下吉凶。如准,宜赦之;如不准,再坐以捏造妖言之罪。”
  纣即命姬昌占朝廷今日主何吉凶,姬昌袖传一课,大惊曰:“以臣占之,今日酉时,成汤宗庙当有火灾。”
  纣王不信,命囚昌于南牢,以验凶吉。又令人打探太庙动静,不许人燃火入庙中。殆及黄昏,不见太庙火起。满朝文武正在惊疑之际,只听得半空中霹雳一声,山河震动。忽巡城兵马来报,果奏祖庙发火。纣王惊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遂尽发卫士救之。风威火烈,须臾之间,七庙皆成焦土。纣王默羡姬昌之神。次日,欲放西伯归,费仲又奏曰:“西伯精灵终成大患,大王不杀,亦请囚之。待其臣子来赎,然后赦回,庶可服其叛意。”
  纣王纳其言。
  次日,降诏囚西伯于羑里城。西伯谢罪以赴羑里。百姓闻西伯之圣含冤被贬,争相远接,咸愿上表陈其无罪。西伯止之曰:“吾罪当诛,赖天子圣明,免死以谪此羑里城,岂敢再渎圣旨?”
  于是,西伯入于城中。叹曰:“七年之厄,诚有定数。
  吾惟明天人之道,以顺受之矣。”
  因取伏羲氏六十四卦,次序而演之,为卦下之辞,垂世立教后人。钟伯敬诗云:七载艰难羑里城,卦爻一一变分明。
  玄机参透先天秘,万古留传大圣名。
  唐人韩退之作《文王拘囚琴操》:
  目窕窈兮,其疑其盲;耳萧萧兮,听不闻声;昼不日出兮,夜不见乎月与星;有知无知兮,为死为生。鸣呼!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
  却说那纣王自醢姜桓楚、斩鄂宗禹,又囚西伯侯,留崇侯虎在朝议政,满朝文武尽皆缄口不言。其所言者,独有崇侯虎、费仲、蜚廉、雷开、恶来一班佞臣而已。故纣王略无忌惮,无所不作,毕竟如何,且看下分解。
  第二十五回纣王作酒池肉林西伯侯脱罪归歧
  纣王每欲建造高台,广开花囿,又恐群臣谏议。先建宗庙,复遣蜚廉、费仲在都城南阳社圜三里之地,筑台高千尺,上造玉门琼台,尽饰金珠。白璧下建琼林御库,收贮货物。又令在都城建造钜桥大仓数千余间。费仲督并民力,府库财用皆空,三年未能成就。费仲乃回奏纣王,纣王不悦。崇侯虎曰:“以万乘之尊建一台榭,何忧不就?臣请将外郡粮税、户役各增一倍,在城百姓则赋役不增,但调其用正服役。如此财力俱备,不上三年,台榭可成,库藏亦满。”
  大王大喜,即出诏书重敛劳民。费仲、蜚廉将畿内之民三丁抽一,单丁独役。富者虽少壮,亦卖银而不调用;贫者虽老弱,亦必驱而用之。替换督工,昼夜不息。民不胜疲苦,劳死于台下者纵横枕籍无数。不胜重敛者,卖妻鬻子,至于逃亡。
  及至七年,始得成功。费仲、蜚廉请纣王游玩,纣王驾至台上。
  一见此台高耸广阔,尽饰琅玕白玉,皆络翡翠珠玑,忻然叹曰:“若非崇侯虎献谋,费仲、蜚廉效力,则朕又岂有高台之乐?
  ”遂名其台为“鹿台”。封崇侯虎为大司徒,费仲、蜚廉为镇殿大将军。使其重敛民财以充鹿台之库,厚收粟麦以实钜桥之仓。与妲己宴赏其上,自谓天下崇台美室皆不能及。然不知乃焚燎天下之财,疲苦万民之力,始能成就。后人冯犹龙有四六之词讥之云:台高接汉,榭耸凌云。九曲栏杆,饰玉雕金。光彩彩千层楼阁,影溶溶朝星映月。怪草奇花香馥,四时不卸;珍禽异兽声扬,十里传闻。游宴者恣情快乐,供力者劳瘁艰辛。涂壁脂泥,尽是万民膏血;华堂彩色,皆收百姓精神。绮罗锦绣,空尽织女机杼,丝竹弦歌,变作野夫啼哭。真个以天下奉一人,须始信独夫残万生。
  一日,纣王与妲己宴于鹿台,调六宫嫔妃赴于台下,令其尽脱去裙裥,裸身歌舞,互相欢谑。纣与妲己望见,鼓掌大笑,独有姜后宫中嫔御七十二人挥泪,不肯裸衣歌舞。纣王召问其故,众宫女但悲而不答。妲己曰:“此姜后之宫女,每怨大王杀其主母,欲谋作乱,以弑大王。妾始不信,今违王命,诚有此意。”
  纣王大怒,喝令斩之。妲己奏曰:“宫女谋乱,当要重责,以戒将来。”
  王曰:“斩刑极矣,又何更重?”
  妲己曰:“依小妾之见,可在摘星楼前挖地方数百步,深高五丈余,令取百般蛇蝎蜂虿之类,群聚穴中。将此宫女投入穴坑,与百虫嘬咬,号作‘虿盆’之刑,方可警众。”
  纣王大悦,即令费仲开成收聚百虫,将此七十二名宫女一齐投落坑中。只见众宫女赤身膊背,泪流满面,悲哀号哭,不忍见闻。纣王大笑曰:“非皇后之计,则不能灭此叛妾。”
  时太子殷郊闻知,忙来鹿台进谏曰:“天子,民之父母也;刑法者,国之治具也。民不可虐,法不可变。今众妾无谋逆之罪,而加以极惨之刑,此皆妲己蛊惑圣聪,使天下谈父王为无道,请斩妲己以正朝纲。”
  妲己忙奏:“太子与众妾同谋,故敢强辞,妄毁小妾。”
  纣王喝令捶死殷郊。王子比干闻知,慌忙入谏曰:“太子,国之根本,大王何忍加刑?”
  纣王俯思良久,令滴太子与姜文焕共守潼关。太子悲号,甘死不愿远出。
  比干又谏曰:“太子乃社稷之主,不可远谪边关。”
  纣王大怒,喝令不已。比干乃挽殷郊出朝,抚慰之曰:“君父之命,不可违忤。吾儿暂出潼关,他日父王回意,吾当保奏回朝。”
  太子泣辞比干。而忽出一人。叩住马头,谏不可去。众视之,乃大夫梅伯也。太子曰:“吾知不可出国,但君命已出,不敢有违。
  ”遂驱马出城,直奔潼关。
  于是,梅伯解下衣冠,延颈入见纣王曰:“皇后无失德而被刑,太子无罪过而遭谪。今大王若不追回太子,臣愿解还官诰,甘代其死。”
  时妲己又奏曰:“梅伯皆太子之党,故互为相救。”
  纣曰:“当如何可绝此党?”
  妲己曰“群臣轻侮朝廷,皆由刑罚轻薄故也。依妾之见,可铸铜柱,内煽焰火,外涂脂膏。令犯人梅伯裸身抱柱,即皮肉朽烂,筋骨立焦。如此臣下方畏惧,朝无奸党矣。”
  纣王曰:“善。”
  即立铜柱,涂膏燃火,将梅伯解衣抱柱。梅伯痛哭受刑,顷刻肉焦骨碎,化为飞灰。但见:炮烙当廷标,火威乘势热。
  四肢未抱搏,一胆先摧烈。
  须臾化骨筋,顷刻竭膏血。
  吾知纣山河,随此烟烬灭。
  梅伯既死,群臣皆心惊胆裂。而纣王大笑曰:“此刑极美,可号何名?”
  妲己曰:“可名为‘炮烙’之刑。”
  又曰:“‘炮烙’不可概用,可制铜斗,亦置火其中,名曰‘熨斗’,罪不至死者,令以手持熨斗,则手焦烂,方别重轻。”
  纣然之,即立铜柱、铜斗各数十号,置于殿前。但有罪者,便加此刑。
  满朝群臣皆缄口,畏惧而已。妲己见群臣畏刑不谏,乃恣意任为,与纣朝夕欢宴不息。
  一日,宴于摘星楼。又令宫人裸衣歌舞。风动罗裙,各相争戏。妲己又告纣曰:“此戏不足以尽圣欢,可在台下开二坑穴,一则中间垒糟为邱,四围引酒为池:一则悬肉为林,令各宫嫔妃裸衣戏于酒池,各相逐于其间,随他生死池中。”
  纣王即依其所行,令宫女戏逐。往来出没,死者浮沉,不计其数。
  纣与妲己抚掌大笑,曰:“此乐犹称吾意。”
  遂令费仲南距朝歌,北至邯郸,纵横数千里内,五里建一离宫,十里建一别馆,日与妲己乘逍遥车,丝竹歌乐拥于前后。宫中设立九市,令宫人卖酒贩肉,自与妲己昼眠夕宴。
  伯邑考不知今日是何日,以问左右。左右曰:“西伯当日离歧下之时,曾言有七年之厄。令群臣不得入朝。今七年灾将满,更待数月,可往赎罪。”
  群臣皆以为然,独伯邑考曰:“君父久困于外,臣子全无怜念之意,忍心害伦,大不可也。”
  遂携数从者出岐州。
  时姬发、姬旦向前阻曰:“父侯有未迟。”
  伯邑考不从,直投朝歌,具赎罪之表,先见纣王。纣王宣入伯邑考,令考御车,妲己随之。纣王曰:“汝赎父罪奚为?”
  伯邑考曰:“臣祖季历大勋,劳蒙先王赐圭瓒秬鬯,封为西伯。臣父总镇西方,西方诸侯称为仁德。今违忤天颜,囚系七年。臣痛父囚苦,愿以身代。”
  纣谓妲己曰:“此忠孝之士。”
  即令释西伯之囚。
  妲己曰“妾闻伯邑善弹琴,妾欲闻雅操,大王令其试操一曲,然后放回。”
  纣王然之,即回宫令取琴与伯邑考,曰:“朕闻汝善弹琴,汝今试抚一曲,何如?”
  伯邑考曰:“臣闻父母有疾,不御琴瑟。今父已囚七年,臣心痛如刀割,焉敢弹琴?”
  纣曰:“此皇后爱汝雅操,不必忤旨。试操一曲,即赦汝父西还。”
  伯邑考闻得此言,大喜,乃受琴置于膝上,十指尖尖,拨动丝弦。
  自思君王无道,因在琴中寓音以谏之。其词曰:明君作兮布德行仁,未闻忍心兮重敛烦刑。炮烙炽兮筋骨粉,虿盆惨兮肺腑惊。万民精血竟入酒海,四方膏脂尽悬肉林。
  机杼空兮鹿台财满,犁锄拆兮秬桥粟盈。我愿明君兮去谗逐淫,振顿纪纲今天下和平。
  妲己闻其曲音,奏纣王曰:“伯邑考所操,专刺时君,诽谤王非。若不除却此子,必助西伯为乱。”
  伯邑考闻言,唾面詈曰:“淫妒贱妇,蛊惑我王。我死青名不朽,但可惜成汤社稷矣。”
  欲以琴击妲己,妲己越席而避。纣王大怒,喝令斩之。
  妲己曰:“妾闻圣人不食其子,西伯素称先知,可将伯邑考醢为肉酱,作羹送与西伯。西伯不食,必是先知圣人,斩而勿放。
  倘其不知而食,则亦常人而已,放之西归。”
  纣即令醢伯邑考。
  伯邑考骂不绝口,顷刻死于乱刀之下。后人钟伯敬有诗叹曰:孤身抱忠义,万坦里探亲灾。
  末入羑里城,先登纣王阶。
  抛琴刺孽妇,顷刻怒心摧。
  可惜青年客,魂随动运灰。
  纣王乃令人赍肉羹入羑里城。时西伯囚系七年,杜门不出镇,日独演伏羲之卦。忽一日,有怪鸟鸣于庭前,西伯即演卦象,便知当损一子。顾谓从者曰:“数日以来,心惊肉颤,吾惧长公子入朝告赎吾罪,必中苏妃之计。”
  从者对答未终,忽报王使至。西伯迎接入堂,使者呈肉酱曰:“主上以侯伯无甚大过,拘于僻城数年,故特赐奇味,不日将复诏西归。”
  西伯接肉在手,心知是子之肉,又知是妲己试挟之谋,不得已,乃对使者尽啖其肉羹。使者辞回,以报纣王。纣曰:“世谓西伯有先知之圣,子肉尚不知而啖之,何足为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