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廷艳史

  这承乾太子,原是太宗的长子,长孙皇后所生;因生在承乾殿中,便取名承乾。在八岁时候,便能应对宾客,太宗十分宠爱。待年长成人,更能帮助太宗料理国家大事。那时太宗因高祖新丧,在宫中守孝,遇有国家大政,便由太子裁决,却颇知大体。从此太宗每有出狩行幸,便留太子临国。谁知这太子貌为忠厚,心实险恶。他见父皇不在跟前,便任性妄为,常逼着近侍,微服出宫,夜入人家,强奸民妇,见有绝色的女子,便令府中勇士,拿少许银钱去,把那女子强买回府来,充作姬妾。太子妃嫔,共有二百余人,教成歌舞,太子终日在府中,声色征逐。每在酒醉时候,便逼着众妃嫔,赤身露体地在大庭中,白昼宣淫,使宫女在旁鼓吹作乐。那民间被太子欺凌,忍无可忍,纷纷到有司衙门去控告太子荒淫无道。那官员收了人民的状子,也无可如何。孔颖达、令狐德棻、于志宁、张玄素、赵弘智、王仁表、崔知机这一辈,全是忠义大臣,常常用好话去劝谏太子。承乾却正襟危坐,议论滔滔,说的尽是微言大义,那班大臣听了,都十分敬服,都疑心百姓谎告太子,反帮着太子在太宗跟前分辩。太宗也认太子是忠厚君子,绝不疑他在外面有不德的事体。
  这太子又生成一种怪僻的根性,他在府中使奴婢数百人,学习胡人的音乐,结发成锥形,剪彩为舞衣,跳剑打鼓,歌声鸣鸣,通宵达旦,不休不止。又在阶下排列六大钢炉,烈火飞腾,使勇士在四处盗劫民间牛马,太子亲事宰割,夹杂在奴婢中,喧哗争食,以为笑乐。在府中又爱学着突厥语言,穿着胡人的衣服,披羊裘,拖辫发;在后苑中排列着胡人的毡帐,使诸姬妾扮着胡姬,与奴仆夹居在穹庐中。承乾太子装作可汗模样,腰佩短刀,割生肉大嚼。又装作可汗死的模样,使姬妾奴婢围着他跳掷号哭;正哭得热闹的时候,太子便厥然跃起,拍手大笑,随意搂住一个姬妾,进帐嬉乐去了。
  东宫中有一个娈童,名唤俳儿,面貌长得娇媚动人,又能歌舞欢笑,机敏胜人。承乾太子宠爱他胜于诸妃嫔,在宫中行动坐卧,都带着俳儿在身旁,谈笑无忌,行乐不避。有时这俳儿便夹睡在众妃嫔之间,互相扑掷,资为笑乐。俳儿又长成一身白净皮肉,太子常令俳儿脱得上下衣服不留,与众妃嫔比着肌肤。这俳儿也十分狡黠,觑着有美貌的妃嫔,便私地里和她勾搭上了,把个东宫弄得污秽不堪。太子妃颖氏,是一位端庄的女子,面貌虽也长得美丽,举止却很凝重。承乾太子却不爱她,便暗地里唆使俳儿去调戏颖氏,看颖氏的惶急样子,太子反在一旁拍手笑着。颖氏羞愤至极,便入宫去奏知太宗。太宗大怒!立刻着内侍到东宫去,把俳儿擒来缢杀在殿柱上。
  从此,太子和颖氏结下了很深的仇恨。颖氏也因太子行同疯狂,不敢留住东宫,常在贵妃宫中躲避。这太子也置之不问,只终日在东宫与一班蠢奴、武士戏弄,把宫中侍卫,尽改作胡兵装束,树起红旗,和汉王元昌,分领兵士,在后苑中学作两军战斗的样子,呐喊进攻。太子在后面执着大刀压阵,有畏缩退后的,便把他剥得赤身露体的,绑在树根上,用皮鞭痛打至死,轻的也把他的乳头割去。一场儿戏后,苑中竟杀得尸横遍地,血染花木。太子常说:“我作天子,便当任性作乐,如改劝谏者,吾便杀之,连杀至五百人,便没有人敢来劝谏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一回双美人搓脂摘玉一老妻结义守情
  承乾太子胡作妄为,太宗早已闻知。太子自从俳儿被太宗杀死以后,心中郁郁不乐,日夜想念着俳儿,特在府中建一座念儿室,面着俳儿的像,在屋子里供奉着。又私封他太子洗马官,悄悄地埋葬着。造一座高大的坟墓,墓旁立一座祠堂,太子常常到祠堂里去哭祭。一连三个月,不去朝见父皇。后来被太宗知道了这情形,唤太子进宫去,痛痛地训斥了一番,又着人平了俳儿的祠墓。太子失了体面,心中敢怒而不敢言。
  这时有太子的叔父汉王元昌,也是一个好色之徒;叔侄二人同气相投。元昌常常到太子府中来游玩,悄悄地告诉太子,说:“皇上近来颇宠爱四王子,俺从燕妃那里得来的消息,皇帝早晚要立四王子做太子,却把你的太子名位废去了,你却须小心些。”承乾太子听了大怒,狠狠地说道:“这老悖!看俺早晚把他从皇帝位子上推翻下来,待俺做了皇帝,再取这四小子的性命!”元昌听了,心中甚是欢喜,忙凑在太子耳边去,说道:“你倘若一朝做了皇帝,休忘了把那弹琵琶的宫娥赏给我呢!”太子听了,把头点点。
  原来太宗宫里,有一个善弹琵琶的宫女,名叫小燕。这一天朝廷大庆,营中排着筵宴,汉王随着众亲王进宫去朝贺。太宗见都是自己的子弟,便在内宫赐宴。汉王把酒喝得酩酊大醉,溜出席来,独自到御苑中去玩赏;看看鸟语花香,绿荫如幕,贪看园中的景色,不觉走到沉香亭畔来。耳中只听得弦索琤瑽之声,悠扬悦耳;那一带海棠花,密密地围在亭子四周。汉王从花枝桠杈中望去,只见六七个宫女,围着一个穿绿的,在那里听弹琵琶。看那穿绿的宫娥,云鬟低敛,杏靥含娇,竟是一个绝色的美女。汉王看了,情不自禁,便大声喊道:“快弹一曲与小王听听!”说着,便大脚步闯进亭子去。那一群宫女,蓦地里惊得四散奔逃;汉王正要追上前去拉那穿绿衣的,忽见小径中走出两个内监来,把汉王扶住,送回席去。从此,汉王心里念念不忘这个弹琵琶的宫娥,只恨平日无故不能进宫去。
  如今听说承乾太子要谋反,他便从旁一力怂恿着。这时候君集因贪赃得罪,被囚禁了三十日;中书侍郎岑文本上章,替侯君集求恩,太宗便下诏放免。侯君集自恃平西域有大功,今反见罪,心中常怀怨愤;汉王打听得君集也有谋反之意,便从中和太子拉拢着。侯君集也在太子府中,秘密商议过几次,太子便拣了一个日期,邀集了李安俨、赵节、杜荷、侯君集、汉王元昌,连自己六个人,在密室中,各人拿佩刀割臂出血,沥在酒中,饮血酒立誓结盟。约定齐王祐,在齐州起兵,打进京师来;太子亲率御林军,攻入西宫响应。
  谁知事机不密,齐王在齐州失败了,被李勣擒住,送进京师来,招认出太子和侯君集、汉王元昌一班人来。太宗十分震怒,一齐捉住,便派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勣、孙伏伽、岑文本、马周、褚遂良一班忠义大臣,会同审罪。太宗下诏,把承乾太子废为庶人,发配黔州;太子在路上受不住辛苦,便死了。其余人犯,一概赐死。独把侯君集提上殿来,亲自审问。
  太宗对侯君集说道:“朕不欲使刀笔吏辱公,故自加审问;如今谋反的证据确凿,卿尚有何说?”侯君集只是叩头乞死。太宗回头问左右大臣道:“回想昔时,国家未安,君集转战万里,实有大功;今虽有罪,朕实不忍置之于法。朕今为君集向诸公乞免其性命,不知卿等许朕否?”太宗话未说完,那左右大臣,齐声说道:“君集今日之罪,天地难容,请陛下明正典刑,以维国家之大法。”太宗听了,不禁拭着泪,对君集说道:“众怒难犯,非朕不赦卿也,与卿长诀矣!而今而后,但能在凌烟阁上见卿遗像矣!”说着,止不住落下泪来。侯君集也哭着叩着头,求皇帝保护他的家小。太宗下诏,送侯君集往京师大街十字待口斩首示众;一面下诏,查抄侯君集府第,所有男妇,都押入宫,只留一子,回乡看守侯君集田墓。把一桩天大的乱事,扫除得烟消云散。
  有一天,太宗在宫中,想起侯君集的家眷来,便悄悄地步行到下宫去。这下宫在御苑西墙外,一带平屋,甚是狭小,原是容留犯官的妻小所在。这时太宗御着便衣,到下宫中一看;只见小儿妇人,十分嘈乱,那一阵一阵的秽气,扑人鼻管,不能安身。太宗正要回身走时,瞥见那小窗里面伸出两只白玉似纤结的手来,卷着帘子;太宗看了,不觉怔了一怔。心想这污秽的地方,何来如此清洁的妇人?再看时,那帘子高高卷起,露出那女子的脸儿来。虽说是乱头粗服,却长得十分妩媚;那段粉颈儿,竟和雪也似白,玉也似润。太宗不觉动了心,忙唤管宫侍卫问时,是侯君集的姬人,姊妹二人,长得一般的娇洁的容貌。
  太宗查问明白了,便回到清心院,吩咐把她姊妹二人带进院来。一对璧人,肩并肩儿跪在太宗跟前,太宗笑说道:“你姊妹二人,长得如此清洁,真好似一朵并头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呢。”那一个年长一些的便含笑说道:“便请陛下赐俺名儿唤作莲花吧!”太宗听她说话伶俐,心中格外欢喜!便把她姊妹二人留住在清心院里,连着临幸了十多天。她姊妹二人,浑身长着洁白肌肤,在帐中看时,真好似玉雕的美人。太宗十分怜惜!年长的赐名琼,年幼的赐名玖,都封作美人。在闲谈的时候,太宗便问二美人肌肤何得如此洁白?那琼美人奏称,自嫁得侯公,得侯公十分怜爱,长年吃着人乳,少吃烟火食,因此得肌肤如此洁白。太宗听了,便传谕在清心院中,长年雇用乳母二十人,每日挤乳,供二位美人服食。消息传出宫去,那些王府中的妃子和大臣们的姬人,都学着样,人人家里雇用起乳母来服食着。顿时所有四乡的乳母,一齐赶赴京师来享用一份丰厚的俸钱,反丢得那穷家的小孩,个个因失了乳,病的病,死的死,民间颇觉不安。
  有一天,魏国公房玄龄入朝,谈罢了军国大事以后,太宗便问玄龄道:“先生亦有姬妾几人?”玄龄奏对道:“贫贱夫妻,不敢相负,是以未置妾媵。”太宗笑道:“先生为国辛劳,朕今赠美人二,早晚为先生夫妇抱衾与裯。”说着,当即传内侍在婕妤中选美貌处女二人,坐着香车,随玄龄入魏国公府中去。到了第二天,那玄龄又进宫来叩谢圣恩。太宗问二美人尚当意否?房玄龄奏对说:“天子之赐,臣福薄,实在不敢当,二美人昨夜与贱内相处一宵,今仍携入宫中,奉还陛下。”太宗听了,十分诧异,忙问敢是小妮子不听使令么?玄龄正容说道:“实不敢瞒陛下,贱内不愿因此分夫妇之爱,臣亦万死不敢受。”太宗也久知魏国夫人是奇妒的,听了玄龄的话,便命杨妃召夫人入宫,百般劝解;说天子之赐,义不当辞,况媵妾之流,今有常制,魏公身为大臣,为国宣劳,天子欲优恤暮??,不可辜负圣恩。无奈这魏国夫人,执定主意,不容丈夫有妾,便竭意谢绝。杨妃没奈何,便来太宗跟前复旨。
  太宗思得一计,吩咐在延庆宫设席,赐魏国夫人筵宴,饮酒至半,忽近侍报说天于亲赐夫人饮酒。那魏国夫人听了,慌忙下席来迎驾。太宗走至筵前,回头唤内侍拿酒过来,那内侍手中正捧着一个长颈酒瓶,倒出红色的酒来,斟着满满的一杯。
  内侍喝一声夫人听旨。魏夫人忙又跪倒,匍匐在地。太宗大声说道:“妒为妇人大罪,今有毒酒一杯,为天下妒妇而设,夫人速速自决,愿不妒而生,抑愿妒而死?”夫人听了,即奏对道:“臣妾宁妒而死。”说着,上去接过酒来,一仰脖子,咕嘟咕嘟地把一大杯毒酒,都倒下肚子去,立刻辞出宫来。回到府中,拉着魏国公,把天子赐死的情形说了一遍。夫妇二人,拉着手大哭一场。魏国夫人急急回到房中,香汤沐浴,更换朝衣,直挺挺地睡在床上候死。那魏国公也忙忙地署备衣衾棺橔,看看天晚,便也进房来,守在夫人床前;又把合府中的亲丁男女骨肉,唤进卧室去,候送夫人的终。夫妻二人,相看着哭一回,说一回,十分凄惨,乱哄哄地闹了一个通宵。夫人只觉醉醺醺的睡了一夜,到天明时候,依旧清醒过来,合府欢腾。第二天房玄龄进宫去朝见皇帝,太宗笑对玄龄说道:“尊夫人朕亦畏之,何况玄龄。”便留玄龄在宫中陪膳。
  当时陪膳的有长孙无忌、欧阳率更和尉迟敬德四人。那无忌和率更二人最喜嘲笑,虽在天子跟前,也不避忌的。二人酒醉饭饱以后,无忌便援笔写诗一首道:耸赙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阁上,画此一猿猴。
  写罢,又写“题欧阳公像”五字,掷给欧阳率更。欧阳公看了,不发一言,也援笔写一首诗道:索头连背暖,俒裆畏肚寒;只有心混混,所以面团团。
  太宗在一旁看着,摇着头说道:“欧阳询如此无赖,不怕皇后在地下震怒吗?”欧阳公听了,忙向长孙无忌长揖谢过!
  这时太宗乘着酒兴,登御床提笔写飞白屏风,笔饱墨酣,淋漓尽致。每写成一幅,被大臣们夺去,再叩头谢恩!这时,有一个散骑常侍刘洎,因身体矮小,屡次不能夺得,他一时性起忘形,便耸身跳上御床,从太宗手中夺得一纸。太宗见大臣争夺的样子,揎拳掳掌的煞是好看,把笔一掷,哈哈大笑!那时有许多还得不到御书的,心中嫉妒刘洎。便奏称刘洎登床劫夺,失却大臣风度,罪当处死,请陛下交付大法。太宗笑着说道:“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也是千古佳话,诸大臣看朕的面,便恕了刘洎的罪吧。”太宗接着又说道:“字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意,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朕临古人之书,实不学其形势,只须学其骨力。及得骨力,形势自能生动矣。”说着,又传谕各赐初拓王右军《兰亭序》一本。又说,“这兰亭真迹,在陈朝天嘉年间,为永大师得去。到太建年间,由永大师献与陈宣帝。到隋朝,有人献与晋王,晋王不知宝爱,便流落在民间,先父皇从民间得来。又有果大师向先父皇借去拓印,先父皇登极以后,忘却索还。果大师死后,落入他弟子辩大师手中,朕在秦王府中的时候,便爱好墨宝,见兰亭拓本,便诧为奇宝,日后方知原是吾家旧物,便使萧翊设法,向辩大师手骗得,如今藏在大内。他日朕千秋万岁后,诸大臣为朕作主,须将兰亭原碑,同葬陵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