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小说
- 唐代宫廷艳史
唐代宫廷艳史
曹后听了,叹道:“好一个多情的皇帝!”勇安公主问道:“听说吴绛仙秀色可餐,如今这人却在何处?”韩俊娥答道:“她听说先帝被难,便和月宾缢死在月观中了。”勇安公主又问:“十六院夫人,去了五位,那其余几位还在么?”雅娘答道:“花夫人,姜夫人,谢夫人,是缢死的了;梁夫人与薛夫人,因不从化及,也被杀死;知明院江夫人,迎晖院罗夫人,降阳院贾夫人,乱后也不知去向;如今只剩积珍院樊夫人,明霞院杨夫人,晨光院周夫人,三位还在聊城中。”曹后喟然长叹道:“锦绣江山,却为几个妮子弄坏了!幸喜也有几个死节殉难的,捐躯报恩,稍可慰先灵于地下!”又问:“这三位夫人还在聊城中,何不陪伴娘娘到乐寿来?”萧后不及回答,勇安公主却说道:“既已别抱琵琶,何妨一弹三唱!”此时萧后被她母女二人冷一句热一句,讥笑得实在难当。只得老着脸强辩道:“此中苦情,娘娘有所不知。妾原也不是贪生怕死之人,只因那夜诸逆入宫,变起仓卒,尸首血污遍地,先帝尸横枕席;若非妾主持,将沉香雕床改了棺橔,先殓了先帝,后再把那殉节的美人逐一收殓,安放停留。不然,那些尸首,必至腐烂,不知作何结局呢!”曹后听了,却忍不住说道:“前此苦心,原也难怪;但不知后来贼臣既立秦王浩为帝,为何不久便被他毒杀了?这时娘娘正与贼臣情浓意密,竟不发一言解救,是什么道理?”萧后答道:“当时未亡人一命悬于贼手,虽说了也无济于事。”曹后却冷笑着说道:“‘未亡人’三字可以免称,不知娘娘今日是隋氏的‘未亡人’乎,抑为宇文氏之‘未亡人’乎?”一句话说得萧后无地自容,只得掩面悲啼。
正下不得台的时候,只见宫人进来,报道:“主公已到,请娘娘快去接驾。”曹后一面起身,一面吩咐把萧娘娘送到凌大夫宅中去暂住。夏王窦建德,此次回宫来,带得隋宫中遗留下来的彩帛绫罗,以及宫娥彩女,却不计其数。提出十分之二,分赏给了功臣战士;余下的全数,收进宫去。曹后却笑着对夏王说道:“如今却还有一个活宝在此,不知陛下将置之何地!”夏王道:“御妻休认作俺也是好色之徒,只因怕萧后留在中原,又被别人奸污,于先朝面子上,太不好看,所以着女儿先把她带回宫来的。如今御妻既有疑朕之意,莫如立刻把萧后送到突厥启民可汗那里去,那义成公主和她有母女之分,想来决没有推却之理。”他二人商量已定,过了几天,便雇了一条海船,着凌敬送萧后飘海去了。从此便交代了隋宫的下场。
如今再说那唐王的次子秦王世民,他见夏国杀死了宇文化及,得了头功,便也班师回长安来,朝见唐主。父子二人,谈起国事,说刘武周和萧铣二人,占住西北地方,其势十分猖獗,俺们须设法灭去此二人,方可高枕无忧。世民道:“要用兵攻打刘、萧二人,必先结好王世充,免得瞻前顾后。”唐主听了,也连声称善。即由世民修书一通,著杨通、张千二人到洛阳王世充那里去投递。谁知王世充看了来信,拍案大怒,竟将杨通斩于阶下,张千再三哀求,被他割去两耳,只得抱头鼠窜,逃回长安来,哭诉一番。那唐主听了大怒,自欲提兵去剿灭世充。
秦王劝道:“父皇不必动怒,臣儿自有灭世充之计。”当下差李靖为行军大元帅,领兵十万,去扼住刘武周;世民自己统带一支兵马,前往洛阳进发,命殷开山为先锋,史岳、王常为左右护卫,刘弘基为中军正使,段志玄、白显道为左右护卫,自领一军居后。长孙无忌、马三保等保卫船骑。水陆并进,来到洛阳地方。王世充探知,亦领军于睢水列阵。秦王屯兵于睢水以北,两军无日不交战。当不起唐家兵精将勇,杀得世充大败,逃进城去,闭门不出。唐营了胜仗,便大排筵宴,犒赏三军。
秦王乘着酒兴,骑马到北邙山去游玩。这北邙山离城北十里以外,周围有一百里地面,帝王陵寝,忠臣坟墓,全布满在山上。当时世民便带了一个马三保,和十余骑亲兵,直奔山脚下打猎去。秦王看见高山上华表墓碑和石人、石马,不觉叹道:“此固一代雄主,只落得墓门宿草,狐兔纵横,想俺唐家天下,将来也难免这下场头,岂不可叹!”正说话时候,忽见一头白鹿,从树林中直冲出来,世民急扣满弓,一箭射去,正中鹿背。
那头鹿带箭向西逃去,秦王纵马追赶。跑过数里地面,转过山头,却不见鹿的影迹。秦王却不肯舍。放马四下追寻,不觉跑到一方大平原上来,远远望见那壁厢旌旗耀日,干戈如林,一座城门,日光照着,射出“金墉城”三个字来。世民猛想起这是李密的城池,马三保跟在身后,也劝说道:“此是魏主李密的地界,殿下请速回,若被他知道,便不得脱身了。”不提防那方守城兵士,早已看见,忙来报知魏主。李密听了,心下还有几分疑惑,认是唐兵诱敌之计。程知节听了,却忍耐不住踊跃向前道:“主公此时不擒,更待何时?”说着,也不候军令,手提大斧,跨马出城去了。秦叔宝在一旁看了,恐知节有失,随即赶出城去。
这时秦王听了马三保的话,正欲回马;只见一人飞马赶来,大叫道:“李世民休走!”世民横枪立马,问道:“你是何人?
”知节道:“我便是程咬金,特来捉你。”世民大笑道:“谅你这贼人,有多少本领!”知节也不听话,举起双斧,直砍秦王。秦王挺枪相迎。两人斗了三十余合,因马三保被秦叔宝接住,世民只得拨转马头逃去,三保抵敌不住,也保住秦王逃去。
秦王回过头来,看敌人追得很紧,便搭上箭,拽满弓,飕的一声,正射中知节盔缨。世民见射不中,心中着慌,纵马加鞭逃走。看看当前一座古庙,牌上书“老君堂”三字,秦王此时也顾不得三宝了,忙躲进庙门,把门关上,搬过一条大石板来顶住了门,把马拴在庙廊下,踏进殿去,向神像作一个揖道:“神圣在上,若能救得我李世民脱去此难,当重修庙宇,再塑金身。”祝罢,急向神座内一躲。此时程知节也赶到庙门口,上去把庙门乱推了一阵,却不见动静;正要回马,那秦叔宝也随后赶到,两人去抬了一块大石来,撞开了庙门;走到殿前,只见廊柱上拴着一匹马。他们认得是李世民的坐骑,便一拥进了殿。瞥见神台上帘幕摇晃,原来秦王见有人进殿来,便在帘幕中轻轻拔出剑来;知节眼快,抢步上前,把帘幕揭起,喝道:“贼子,躲着的不是好汉!”举起大斧,向秦王头上砍来。世民急用剑挡住,随即逃下神座来。斧来剑往,狠斗起来;夹着又是秦叔宝的双锏直压下来,世民一个措手不及,把手中的剑打脱了。叔宝喝叫手下兵士上去,把世民绑了,扶出庙门,推上了马,程知节、秦叔宝两人押着,直送进金墉城来。
到了府前,魏公李密升座,程知节把秦王推至阶下。李密在堂上喝道:“你这个猾贼,却自来送死!汝父镇守长安,坐承大统,吾居金墉,管理万民,原是各不相犯;如今你们却不知足,前已明取河南,今又暗袭金墉,是何道理?”世民只得分辩道:“叔父请息虎威,侄儿此来,并非窥觑金墉;只因洛阳王世充杀我使臣,故侄领兵征讨,打败了他的三军。世充闭门不出,侄故退兵千秋岭下,偶因乘醉出猎,不觉来到叔父的地界上,不意叔反疑侄儿有窥觑之意。”李密怒道:“你父子早晚觊觎我的地土,还讲什么交情?你既没有这个叔父,我也没有你这个侄儿。此番明明是来探吾虚实,如今被我捉住,还敢强辩么?”喝令武士推出斩之。此时一旁闪出一个魏征来,劝道:“此人杀不得。他父子两人,坐承大统,兵精粮足,手下战将如云,谋臣如雨,我若杀其爱子,他父亲李渊必要起倾国之兵,前来报仇。”李密听了这几句话,不觉把怒气减了几分,便问道:“依你意见如何?”魏征道:“莫若将他永远监禁在此。李渊怕伤了他爱子,便终生不敢来侵犯了。”李密听了,点头称是,便吩咐狱卒将李世民打入南牢。
唐主在长安,马三保回去报告此信,李渊急得坐立不安,亲自要提兵去讨李密,转心又想到刘文静和李密有郎舅之亲,便亲自修下书信,交文静带去交与李密。不料李密不但不肯放世民,反和文静变脸,要拿他斩首,亏得徐世勣在一旁劝解,便也打入南牢,拘禁起来。恰巧这时开州凯公校尉杀了刺史傅钞,夺了印绶,会合参军徐云,结连宁陵刺史顾守雍造反,大起人马,杀奔李密地界来;接连又见流星马报到说:“凯公计诱了洪州何定刺史,献了城池,合兵攻打偃师、孟津一带地方,甚是紧急。”李闻报大惊,便亲率大军前去抵敌,传令命程知节为先锋,单雄信、王伯当为左右护卫、留徐世勣、魏征、秦琼三人总理朝政。分派停当,立刻拔队往开州进发。这里徐、魏、秦三人照常每日管理朝政,不敢稍有怠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四回马上坠弓鞵世民结袜宫中正帝位李渊点妃
那秦叔宝是个重义气爱结交朋友的人,他虽亲自去捉了李世民来,暗暗地留神,知道世民确是一个英雄豪杰,他颇有结纳之意,当时碍着程知节的耳目,只得把世民捉来,关在监中。
如今程知节随魏主出征去了,秦琼便常到南牢里来探望世民、文静两人,又时时馈送食物,买嘱禁卒,不叫他受苦。那南牢的狱官徐扶义,又是一个仁心仗义的人,更兼他见高识广,眼力极精。他一见了世民,便知道不是寻常人物,便处处从优款待:南牢里的犯人,吃的是粗恶囚粮;徐扶义却每日备些精美酒菜,送进狱中去,给刘文静、李世民两人吃着。
徐扶义妻子早死,只留下一个女儿,名唤蕙英,年已及笄,尚未适人。只因自幼生成绝色,性格又十分聪明,又知孝顺父母。她父亲自然格外痛爱她些,请一位老儒在家教蕙英诵读诗书。聪明女儿,原是和书本儿有缘的;她一得了书中滋味,不论在梳妆的时候,或是在刺绣的时候,总是手不释卷的。到十四岁上,早已读得满腹诗书,又写得一手好秀媚的字;无事的时候,常常吟诗作赋,描龙绣凤。那时魏王册立正宫王娘娘的时候,广选天下绣女,进宫去替王娘娘绣袍;独有蕙英刺绣的本领,高人一等,绣来鲜艳夺目。王娘娘看了十分欢喜,当时便把蕙英传进宫去,试过她的文字,两人说话又十分投机;从此和王娘娘做了闺房知友。王娘娘每有为难事体,或忧闷的时候,必要把蕙英小姐宣进宫,去盘桓几天。因此把她父亲徐扶义升做了南牢狱官。这南牢狱官,并不是等闲的缺分,专管的是军国要犯,狱官每日可以朝见魏王。在徐扶义的意思,王娘娘既是如此宠爱蕙英,索兴拿她献给魏王,做一位妃子,岂不是父女都得了富贵;谁知这位蕙英小姐,却是有大志气的,她早看到魏王无天子之量,决不能久有天下,因此一任她父亲如何劝说,她总是推说孩儿只愿嫁得如意郎君,却不贪图富贵。
徐扶义是宠爱女儿的,便也不忍去勉强她。此番捉得李世民,关入南牢;徐扶义回家的时候,对女儿说起,如今南宋中囚着一个唐王的世子,品貌如何俊伟,人才如何出众,不觉打动了她一寸芳心,便和她父亲说妥。在夜静更深,狱中无人的时候,扶义带着他女儿,悄悄地走进南牢去,在窗外窥探。这时李世民和刘文静二人,正对坐在室中谈论天下大事,看世民脸上眉飞色舞,却一点没有忧戚的神气。蕙英小姐在窗外看出了神,不觉低低说了一句:“真英雄也!”扶义忙拉着蕙英走出南牢。
从此蕙英小姐一心在李世民身上,每日亲自烹调几色精美的肴馔,送进南牢去,给世民享用;又怕世民在牢中用的被褥不清洁,便把自己贴身盖用的一条绣花被儿,送进南牢去,给世民盖卧。这绸被儿上绣的是鸳鸯戏荷,那一对鸳鸯的毛色,和荷花的颜色,都绣得活泼鲜艳。李世民虽是盖世英雄,见了这娇艳的绣被,又从被中领略得一阵一阵的幽香,不禁引得他雄心跳动起来。又常听得徐扶义说起他女儿如何美貌,如何有才学,他便一心向往,时时挂念着。只因自己是铁铮铮的男子,这儿女私情,不好意思出得口。那徐扶义见女儿的神色举动,知道她情有所寄,便格外把世民和文静两人好看好待。再加秦叔宝、魏玄成、徐懋公这一班人,都是心向着唐王的,便也常常私地里到狱中来探望世民,用好言劝慰,玄成私地里对秦叔宝说道:“秦王龙姿凤眼,真是英雄;如今趁他在灾难之中,先和他结交,日后相逢,也好做一番事业。”叔宝原是和唐王有旧的,听了玄成的话,便说道:“我兄弟既有此意,不如趁主公不在朝中,大家备一席酒,到狱中去和他二人叙一叙交情。”当下便整治了一席盛筵,悄悄抬进南牢去;玄成、懋功和叔宝三人进狱去,邀狱官徐扶义四人,伴着李世民、刘文静二人,在监狱中浅斟低酌起来。
这时魏王带领人马,出去攻打开州凯公,朝廷大事,由徐世勣、魏征、秦叔宝三人主持;他们在南牢中公宴李世民,有谁敢透漏消息。六人一边饮酒,一边商议日后大事。秦叔宝有心要开放李世民,便和徐扶义商议,如何使李世民得脱身之计。
正计议的时候,忽见一个家人,匆匆走来,在徐扶义耳边低低地说了几句,转身去了。秦叔宝问时,扶义说道:“方才家人来报说王娘娘生了太子,传着懿旨出来,唤小女进宫去陪伴;小女特打发这家人来唤老汉回家去商议要事。如今老汉失陪了。”说着,便站起来,第一个退出南牢去。那徐、魏、秦三人,听说王娘娘产了太子,各人衙中有事,便也和李世民告辞,一齐出来。第二天,这个喜信传遍了金墉城,百姓听说魏王添了太子,便家家挂灯庆祝起来。当日王娘娘懿旨下来,大赦囚犯,只有南牢重囚不赦。秦叔宝看了这道赦旨,正在发愁;忽报徐扶义进府来,两人见了面,便谈起不赦南牢的事情。徐扶义说道:“将军不必忧虑,下官已有释放李世民之计,特来邀请将军今晚到舍下去共同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