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小说
- 唐代宫廷艳史
唐代宫廷艳史
炀帝蹑着脚绕出帘外看时,只见七八个宫女,围着一个宫嫔,听她唱歌,那宫嫔站在中央。炀帝心中暗想,杨花李花,一成一败,情见乎词,宫闱之中,如何有此不祥之歌?急上去唤那宫嫔问时,那宫嫔原是无心唱的,不期在这夜尽更深时候,被炀帝亲自出来问住,慌得众宫女惊惶无措。那宫嫔尤其吓得匍匐在地,不敢抬起头来;这炀帝平素在宫女身上不肯用大声呼喝的,忙安慰众人说,“不要惊慌。”又拉起那宫嫔来问道:“此歌是谁教给你唱的?”宫嫔奏对道:“此乃道路儿童所歌,非妾婢自编的。”炀帝问:“儿童之歌,你在深宫,如何得知?”宫嫔道:“贱婢有一个兄弟,在民间听得,因此流传入宫。”炀帝听宫嫔说出这个话来,便不禁大声叫道:“罢了!
罢了!这真是天意呢!”
在这半夜时分,炀帝忽然大惊小怪起来,早有人报与萧后知道。萧后急急赶来,再三劝炀帝回宫安寝。炀帝说道:“时势相逼而来,叫人如何安寝!惟酒可以忘忧!”吩咐快拿酒来!
宫人把酒奉上,炀帝直着颈子,一连五七杯倒下肚去。他越是痛饮,越觉怒气冲冲,站起身来,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又仰首向天,夜空咄咄,心中没个安排处。又坐下来捧着酒壶,向口中直倒。放下酒壶,胸中觉得有万转千愁,便提起笔来,写出一首词儿道:“琼瑶官室,金玉人家,帘珠开处碧钓挂。叹人生一场梦话,休错了岁岁桃花!奈中原离黍,霸业堪嗟!干戈满目,阻断荒遐。梨园檀板动新稚,深痛恨,无勘王远将,銮舆迓!须拼饮,顾不得繁华天下!”
写罢,自己又把词儿歌唱起来,歌声呜呜,声泪俱下。萧后忙上前来劝住,又拿酒劝炀帝饮着,直饮到迷迷糊糊,萧后亲自扶进帐去睡下。
第二天,从床上醒来,还未起身,便有王义头顶奏本,直走到御榻前跪下。炀帝随接过他奏本来看时,见上面写道:“犬马臣王义稽首顿首奉表于皇帝万岁:臣本南楚侏儒,幸逢圣明为治之时,故不爱此身,愿从入贡,幸因自宫,得出入左右。积有岁时,浓被恩私,侍从乘舆,周旋台阁,皆逾素望。臣虽至鄙至陋,然素性酷好穷经,颇知善恶之源,略识兴亡之故。又且往还民间,周知利害,深蒙顾问,故敢抒诚沥血次第敷陈。自万岁嗣守元符,休临大器,圣神独断,规谏弗从,自发睿谋,不容人献。大兴西苑,两至辽东,开元益之市,伤有用之财。龙舟逾于千艭,宫阙遍于天下,兵甲常役百万,士民穷乎山谷。征辽者百不存十,死葬者十无一人;帑藏全虚,谷粟涌贵,乘舆四出,行幸无时。兵人侍从,常役数十万;遂令四方失望,天下为墟。方今有家之村,寥寥可数;有人之家,寂寂无多。子弟死于兵役,老弱困于泥土;尸积如岳,饿殍盈郊。狗彘厌人之肉,鸟鸢食人之余,臭闻千里,骨积高原,血膏草野,狐兔尽肥。阴风吹无人之墟,野鬼哭寒革之下。目断平野,千里无烟;万民剥落,莫保朝昏。孤苦何多,饥荒尤甚!
乱离方始,生死孰知;仁主爱人,一何至此!陛下素性刚毅,谁敢上谏?或有鲠臣,又令赐死。臣下相顾钳结,以自保全,虽龙逢复生,比干再世,安敢议奏。左右近侍,凡阿谀顺旨,迎合帝意者,皆逢富贵,万岁过恶,从何可闻?方今盗贼如麻,兵戈扰攘;社稷危于春雪,江山险于夏冰。生民已入涂炭,官吏尽怀异心。万岁试思,世事至此,若何为计?虽有子房妙算,诸葛奇谋,亦难救金瓯于已破也!近闻欲幸永嘉,不过少延岁月,非有恢复大计,当时南巡北狩之神武威严,一何销铄至此!
万岁虽欲发愤修德,加意爱民,然大势已去,时不再来。所谓巨厦之倾,一木不能支,洪河巳决,掬壤不能救。臣本远人,不知忌讳,事已至此,安忍不言。臣今不死,后必死兵,敢献此书,延颈待尽。伏乞圣明采择,臣不胜生死荣幸之至!”
炀帝看完了奏折,便说道:“你的话虽有理,但自古安有不亡之国,不死之主?”王义听了,忍不住大哭起来,说道:“万岁时至今日,犹欲文过饰非;万岁常说当夸三皇,超五帝,视商周,使万世不可及。看今日时势,车辇尚不能回,还说什么富国强兵的话?”炀帝到此时,也撑不住流下泪来,说道:“汝真是忠臣,说话如此剀切,朕悔不早听汝之言也!”王义说道:“臣昔不言,诚恋主也,今既奏明,死又何憾?愿以此身报万岁数年知遇之恩!天下方乱,愿万岁努力自爱,勿以臣为念。”说罢,磕一个头,涕泣辞出。炀帝认他是悲伤感恩之意,也不在心意中。不料到了午后,忽有几个内相匆匆来报道:“王义在自己屋中大哭一场,自刎死了。”炀帝听了,顿足流泪道:“有这等事,是朕负王义了!”萧后在一旁劝道:“王义既死,悲伤亦无益。”炀帝说道:“朕看满朝臣子,皆高爵厚禄,曾无一人能如王义之以死谏,岂不可恨,岂不可惜!”
便传旨命厚葬王义。
从此炀帝在宫中每想起王义,总是郁郁不乐。萧后百般指使宫女歌舞,美人劝酒,在十分热闹的时候,炀帝总是长吁短叹的不快乐。袁宝儿在一旁劝解道:“如此年月,终日为欢,尚恐不足,况乃戚戚乎?”一句话点醒了炀帝,便又高兴起来。
命众宫女日夜歌舞作乐,自己拉住几个宠爱的夫人、美人饮酒作乐,片刻不许离开左右。传旨一切国事,不许渎奏,如有报两京消息者斩。从此迷楼里的人,终日戏笑歌舞,如痴如狂,所有外边烽火,遍地刀兵,他们都置之不理。炀帝更是彻夜欢乐,不到天明,不肯休息,弄成白昼高睡,夜半笙歌。越是夜深,炀帝越爱到各处去游玩。
这时初春天气,秦夫人院中梅花盛开,炀帝说月下看梅,更添韵致。传旨黄昏后在梅花树下开宴,炀帝披着重裘,带着十六院夫人,和众美人赴宴去。只见一轮寒月,映着花光人面,倍觉清艳。炀帝坐下,吃过几巡酒菜,命薛冶儿在月下舞一回剑,袁宝儿当筵唱一折歌,炀帝乘着酒兴,拉着秦夫人出席步月去。炀帝近日胸中烦闷,常爱离开众人,到清静无人的地方去走走。秦夫人也知道炀帝的意思,便也扶着炀帝,两人静悄悄地在月下走去,踱过梅花林,是一片空地,天上一轮皓月,正照当头;炀帝赞声好月色!吩咐秦夫人在一株梅花树下的石上坐着候着他,自己慢慢地向空地上踱去。他脚下走着,一面抬头望着天上的月儿,不期走到一丛荆棘面前。那荆棘忽地索索抖动起来,接着跳出一头长颈子的巨物来。炀帝原是心血淘虚的人,只叫得一声哎哟,急转身逃去,踉踉跄跄地逃到秦夫人跟前。秦夫人看炀帝吓得面貌失色,衣冠斜散,忙上去抱住问时,炀帝气喘吁吁地指着身后说道:“怪物!怪物!”秦夫人是女流辈,有什么胆识的。一听说怪物,早已吓得两脚打战,软绵绵的一步也行不得了。幸得有许多宫女太监,奉着萧后追踪寻来,把炀帝接回院去。一面命太监拿着兵器,去追捉怪物!
谁知众人在月光地下,空闹了一大场,也不见什么妖怪,只有几头长颈花鹿,在月光下吃着草游玩着,大家回来复旨。炀帝才知道月下所见的便是长颈花鹿,但这一惊也不小,从此一连卧床七八日不起身,待起得身来,也十分胆小,冷静所在,却不敢独自行走。
这迷楼宫殿,建造得十分广大,虽有三五千宫女,和许多太监住在里面,但这宫女和太监,都是阴性的人,胆原是十分小的。自从那夜炀帝在月下受惊以后,便大家疑神疑鬼,有的说在冷宫里看见妖魔;有的说在长巷中遇到鬼怪。一人传十,十人传百,顿时传遍宫廷,说得人人心惊,个个胆战。这宫院中闲空的屋子,原是很多,一到天黑,大家便不敢向空屋中走去,那冷静的地方,越觉冷静;荒凉的所在,越觉荒凉。大好楼台,任令狐鼠跳梁,一到夜间,空屋中的狐鼠,成群结党地啼嘶跳掷,彻夜不休,给那班宫女太监听得了,更加说得活灵活现,神鬼出没。传到炀帝耳中,他虽不信有鬼怪之事,但一想到皇室正在危急之秋,宫殿中因近来玉辇不常临幸,那荒凉的院落,越是多了,深怕有刺客大盗,乘此躲在冷宫里,做出凶恶事体来。炀帝想到这里,真有些不寒而栗,便把这意思和萧后说知。萧后便劝炀帝,把御林军调进宫来,在冷落的宫院中,分班驻扎,又可以防得盗贼,又杜绝了众人的谣言。炀帝听了萧后的话,便连称好主意!
次日传旨唤屯卫将军宇文化及进宫,这宇文化及,便是宇文士及的哥哥,士及是炀帝的女婿,尚南阳公主的,化及和士及弟兄两人常在宫中走动;炀帝和家人父子一般看待。化及在朝供职;也十分忠顺。炀帝因信托他,便把御林军归化及统带,随驾到江都来,保护皇室。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八回巡宫阙月下遇红颜坐锦屏裙边订白首
炀帝因宫廷中十分冷落,深怕有盗贼奸险匿迹在深宫里,便把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传进宫来,当面嘱咐他,要他把御林军调进宫来,在各处冷宫长巷里日夜看守盗贼。那宇文化及领了旨意,便去拣选了五百名少年精壮的兵士,亲自带领着进宫去,在各处冷静宫巷中驻扎看守。日夜分作四班,轮流替换,又派了四个少尉官,不时进宫查察。那少尉官,全是大臣的子弟们保举充当。
内中单说有一位少尉官,便是宇文化及的四公子,名叫宇文庆德,长得猿臂狼腰,清秀面目,自幼儿爱玩刀枪,射得百石硬弓,百发百中,宇文化及最是宠爱这个儿子,其余三人,都从军在外,只把这庆德留在身旁,当了这一名清贵的少尉官。
当时奉父亲的命,进宫去查察御林军。他们的军令,每夜在三鼓以后,直到五鼓,是巡查得最吃紧的时候。须这四个少尉督同手下的兵士,在冷落的宫巷中四处巡查。当时夜静更深,天寒露冷,在冷宫长巷中摸索着,原是一件苦事;但吃了皇上家的俸禄,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这一夜三更时分,宇文庆德正率领一队御林军,在衍庆宫的长廓一带巡查过去,才绕过后院,只听得东北角门“呀”的一声响,接着一盏红纱宫灯,从走廓上慢慢地移动着。宇文庆德见了,忙站住了,悄悄地约退兵士,吩咐他们退回前院去候着,他自己忙把手中的灯火吹熄了,隐身在穹门脚下。这时满天冷月,遍地寒霜,偌大一个院子,黑黝黝的,静悄悄的;那院子墙脚下一带花木,高高低低地蹲伏着,月光如水,照在树叶上,发出点点滴滴的寒光来。再看那走廓上一盏红灯时,却一步一步地越向眼前移来,院子里月光越是分明,走廓上却越是逼得黑暗。这时红灯离开得尚远,庆德用尽眼力望去,终看不出是何等样人。隋炀帝临幸宫女,常常爱在暗中摸索;宇文庆德是不曾见过皇上的,他想万一那来的是万岁爷,叫我却如何见得。想着,不觉心上打起战来。转心又想到万岁原是怕深宫冷巷中埋伏刺客,才叫俺们进宫来巡查的。前面那来的,莫非便是刺客?他一想到这里,不觉连身子上也打起战来了。又转心想到宫中近来常常闹鬼,莫非那来的便是鬼怪?他一想到这里,更不觉连两条腿儿也索索抖动起来了。看那红灯时,越走越近,由不得这宇文庆德急把佩刀拔在手中候着。
那红灯慢慢地移到月光照着的廓下,才看得出那人上下穿着黑色衣裳,一手提着一盏红灯,一手托着一只炉盘,袅袅婷婷地走着,原来是一个女身。再向她脸上看时,不由得庆德又吓了一跳;只见她高高的梳着气个髻儿,漆黑的一个脸面,也分辨不出耳目口鼻来。这明明是一个鬼怪,庆德这一吓,连两条腿也酥软了,急欲转身时,那两只脚,宛如被长钉在地面上钉住一般,一步也不能移动;那手臂要举起来时,又好似被十道麻绳,绑住在身子上一般,只睁大了两眼,向那鬼怪不转睛地看着。看那鬼怪,兀自不停步地向宇文庆德跟前走过去。庆德万分慌张,几乎要失声叫喊出来。又转心一想,我在同伴中自命不凡,如今见了这一个女鬼,便如此胆怯,我这一叫喊出来,一世的英雄名儿,扫地尽了。他急把自己的嘴扪住,又在自己胸口拍了一下,壮壮自己的胆。正在这个当儿,忽见那女鬼,却转身冉冉地步下白石台阶去,在庭心里站着,头望一望天上的月色。看她把手中的炉盘,放在庭心的石桌上,又慢慢地伸手,把那头上黑色的罩纱除下,露出一张玉也似白脸儿来。
看她点上三支香,俯身跪倒在地,一支一支地向炉中插下;又深深地拜着,站起身来。看她体态长得十分苗条,原来是一个宫女,并不是什么女鬼,宇文庆德这才把胆子放大,便手提佩刀,抢到庭心里去。那宫女听得身后有人走来,急把那黑纱遮住头脸,捧着炉盘,转身要逃去。谁知已被宇文庆德拦住去路,见他手中提着明晃晃的刀,吓得那宫女“哎哟”一声,把手中的炉盘摔在地下,那身子便不由自主地倒了下来。庆德手快,急抢上去,把那宫女抱在怀中。可怜那宫女,已晕绝过去了!
庆德伸手去,把她头上的黑纱揭起,露出脸儿来,月光照着看时,却把庆德吃了一惊!原来这个宫女竟是一个绝色的美女。
看她弯弯的眉儿,高高的鼻儿,小小的唇儿,圆圆的庞儿,映着月光,把个庆德看出了神,几疑自己遇着天仙了。
这宇文庆德,也是二十四岁的少年了,在他伴侣中,也算得是一个美男子,生平高自期许,非有美女子,他是不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