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廷艳史

  李靖夫妇送客出门,回进屋去,检点箱笼,尽是珍宝。从此李靖十分富有,又有虬髯客留下的兵书一箱,书中详说风角、鸟占、云祲、孤虚种种法术;李靖尽心攻读,颇有心得,从此用兵如神,料事如见。直到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东南蛮奏称,海外番目入扶馀国,杀主自立;李靖知道虬髯事已成功,便告知红拂夫人,两人在闺中相对沥酒,向东南方拜贺。这都是后来的事,且不去说它。
  当时李渊入踞长安,便奉代王侑为皇帝,即位大兴殿,改年号称义宁,遥尊炀帝为太上皇,渊自称大丞相,都督内外军事,自己加封为唐王;把武德殿改做丞相府,设官治事,仍用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台前尚书左丞李纲为相府司录,专管选事;前考功郎中窦威为司录参军,使定礼仪。一面上尊号祖父虎为景王,父昞为元王;夫人窦氏为穆妃,立长子建成为世子,次子世民为京兆尹秦公,四子元吉为齐公。从此李渊的势力,一天大似一天,那各处地方官的文书,雪片也似报到江都地方来;无奈炀帝左右的大臣,都是只图眼前利禄的,把所有文书,一齐搁起,不送进宫中去。
  那炀帝终日在宫中和众夫人、美人游玩着,昏天黑地的,也不知外间是如何的情形。这时炀帝因十分宠爱吴绛仙,不把别的美人放在眼里,那许多夫人和众美人不由得嫉妨起来,大家都在萧后跟前说绛仙的坏话。萧后也因为炀帝宠爱绛仙,待自己也冷淡了些,心中很不自在;只因自己是国母之尊,不便和别人去吃醋捻酸,便也暂时忍耐着。自从那天炀帝把已经赐给萧后的绫子,转赐了绛仙以后,便再也忍不住了,和炀帝大闹了一场,立逼着炀帝把绛仙贬入冷宫。炀帝看萧后正在气头里,又因她正宫的体面,便没奈何,暂时把吴绛仙贬入月观去,从此绝不临幸。但吴绛仙是炀帝心中最宠爱的人,日子隔得久了,难免两地相思。一日,炀帝独步迷楼,见远处春山如画,忽然又想起吴绛仙来,叹道:“春山如此明秀,宛如吴绛仙画的蛾眉;久不见美人,叫人十分想念。”
  心中正怅惘的时候,忽见一个太监,从瓜州公干回来,带得合欢水果一双,持进宫来献与炀帝。这水果外面重重包裹,上边嵌着珍珑花草,中间制成连环之状,所以称做合欢水果,看去十分工巧。炀帝大喜道:“此果名色俱佳,可速赐与吴绛仙,以不忘合欢之意。”便唤小黄门捧着水果走马到月观去赐与绛仙,立等回旨。那黄门领了旨,不敢怠慢,上马加鞭,飞也似地向月观中奔去。吴绛仙自贬入月观,终日以眼泪洗面;这一天也不梳不洗,悄悄地凭栏而立。忽见黄门手捧一物匆匆进来。绛仙问时,刃陨门说道:“万岁挂念贵人,今得合欢水果一双,特赐贵人,以表不忘合欢之意。”吴绛仙听了,顿把长眉一展,笑逐颜开,说道:“自从遭贬,已拼此身终弃,再无蒙恩之时;不意万岁尚如此多情,今承雨露之私,不可不拜。
  ”当即入内梳妆起来,排下香案,向北再拜;谢了圣恩,将合欢水果连盘捧来一看,不期黄门在马上跑得太急了,中间合欢巧妙之处俱以摇散。吴绛仙一看,不觉流下泪来说道:“名为合欢,实不能再合矣!皇上以此赐妾,是明明弃妾也!”黄门急解劝说道:“贵人不必多心,此果在万岁前赐来时,原是紧接相连;只因一时圣旨催促,走马慌张,以致摇散,实非万岁有意拿此破果赐贵人的。”绛仙说道:“既是好好赐来,到此忽散;纵非万岁弃妾,天意亦不容妾合矣!”说着只是淌眼抹泪的,一任黄门再三劝说,她总是悲咽难胜;黄门在一旁频频催着道:“万岁吩咐,立候回旨的。贵人有何言语,快快说来?
  ”那吴绛仙这里愁肠百折,无从说起,被黄门官一声一声催逼不过,便在妆台上提起笔来,写成一首诗,交给黄门官。那太监接着诗,飞马回宫去复旨。炀帝看那诗时,上面写道:“驿骑传双果,君王宠念深;宁知辞帝里,无复合欢心。”
  炀帝看了这诗,十分疑惑;说:“朕好意赐她合欢果,记念她昔日合欢之意,今看她来诗百种忧怀,尽流露在字里行间,何怨朕之深也?”那黄门官见问,知是隐瞒不过,忙跪倒在地,把在路合欢水果摇散的情形说了。炀帝听了,又拿绛仙的诗句细细吟咏,吟到出神的时候,不觉叹道:“绛仙不但容貌绝世,情思深长,即此文才华贵,也不愧于班婕妤左贵嫔之流。”
  正嗟叹间,忽背后转出一人,劈手将炀帝手中诗笺夺去,说道:“这淫娃又拿这淫词来勾引陛下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七回陈水戏灯火澈御沼步月光鹿影惊帝座
  炀帝正把玩吴绛仙的诗笺,萧后从背后走来,劈手把诗笺夺去,说道:“陛下尽看些淫词做什么!今日乃上巳良辰,有杜宝学士制成《水饰图经》十五卷,备言水中故事;又有黄衮所造水饰七十二种,上面都装着木人,那木人有二尺多长,穿着绫罗,内藏暗机,尽能生动如意。其他禽兽鱼鸟,无一件不穷极天下之巧,妾已令陈设在九曲池中,特来请陛下前去游览。
  不料陛下又正思念那妖精吴绛仙,未得有闲心肠去行乐!”炀帝听了,只得勉强笑道:“御妻又来取笑了,怎见得朕没有心肠?”说着,和萧后一同上辈,向九曲池来。未到池边,远远地见五光十色,堆垛得十分精巧。那许多太监和宫女,团团围住,看着笑着。
  炀帝下辇,走近去看时,原来那水饰是用十二只方船装载着,一船一船挨次在水面上行去。船上雕刻着生动的木人,有傍山的,有临水的,有据定磐石的,有住在宫殿里的,装成七十二件水上的故事。船身一动,那木人笙箫管弦,齐齐奏乐,曲调悠扬,十分动听。又能舞百戏,百般跳跃,与生人无异。
  又有伎船十二只,杂在水饰船中。那伎女也都拿木头制成,专管行酒,每一船有一木伎,擎杯立在船头,又一木伎捧壶站在一旁,另一木伎站在舟梢上把舵,又二木伎坐在船中荡桨。船慢慢地行着,每到客位前,便停船不去,献上酒来,候客饮干,方才移动,酒若不尽,终不肯去。机括都在水中,绝看不见,真是穷极机巧,化夺天工。
  这时炀帝和萧后同席坐在那池边,一面饮酒,一面把那水饰一样一样地玩赏;第一样,是神龟负八卦出河授于伏羲;第二样,是黄龙负图出河;第三样,是玄龟衔符出洛水;第四样,是鲈鱼衔箓图出翠妫之水,并授黄帝;第五样,是黄帝斋于玄扈,凤鸟降于河上;第六样,是丹甲灵龟,衔书出洛,投于苍颉;第七样,是赤龙载图出河授于尧;第八样,是龙鸟衔甲文出河授于舜;第九样,是尧与舜游河,值五老人;第十样,是尧见四子于汾水之阳;第十一样,是舜渔于雷泽,陶于河滨;第十二样,是黄龙负黄符玺图出河授于舜;第十三样,是舜与百工相和而歌,鱼跃于水;第十四样,是白面长人鱼身,捧河图授禹,舞而入河;第十五样,是禹治水,应龙以尾画地,导决水之所出;第十六样,是禹凿龙门;第十七样,是禹过江,黄龙负舟;第十八样,是玄夷苍水使者,授禹《山海经》;第十九样,是禹遇两神女于泉上;第二十样,是黄鱼化鲤,化为黑玉赤文;第二十一样,是姜嫄于河滨,履巨人之迹;第二十二样,是弃后稷于寒冰之上,鸟以翼覆之;第二十三样,是文王坐灵沼;第二十四样,是太子发渡河,赤文白鱼跃入王舟;第二十五样,是武王渡孟津,操黄钺以麾阳侯之波;第二十六样,是成王举舜礼,荣光幕河;第二十七样,是穆天子奏钧天乐于玄池;第二十八样,是猎于澡津,获玄貉白狐;第二十九样,是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第三十样,是过九江,鼋鼍为梁;第三十一样,是涂修国献昭王青凤丹鹄,饮于浴溪;第三十二样,是王子晋吹笙于伊水,凤凰降;第三十三样,是秦始皇入海,见海神;第三十四样,是汉高祖隐砀山,泽上有紫云;第三十五样,是武帝泛楼船于汾河;第三十六样,是游昆明池,去大鱼之钩;第三十七样,是游洛水,神上明珠及龙髓;第三十八样,是汉桓帝游河,值青牛自河而出;第三十九样,是曹瞒浴谯水,击水蚊;第四十样,是魏文帝兴师,寻河不济;第四十一样,是杜预造河桥成,晋武帝临会,举酒劝预;第四十二样,是五马浮滹沱,一马化为龙;第四十三样,是仙人酌醴泉之水;第四十四样,是金人乘金船;第四十五样,是苍文玄龟,衔书出洛;第四十六样,是青龙负书,出河,并献于周公;第四十七样,是吕望钓磻溪,得玉璜文;第四十八样,是钓汴溪获大鲤鱼,腹中得兵钤;第四十九样,是齐桓公问愚公名;第五十样,是楚王渡江,得萍实;第五十一样,是秦昭王宴于河曲;第五十二样,是金人捧水心剑造之;第五十三样,是吴大帝临钓台望乔玄;第五十四样,是刘备跃马过檀溪;第五十五样,是周瑜赤壁破曹操;第五十六样,是澹台子羽过江,两龙负舟;第五十七样,是留丘诉与水神战;第五十八样,是周处斩蛟;第五十九样,是屈原遇渔父;第六十样,是卞随投颖水;第六十一样,是许由洗耳;第六十二样,是赵简子值津吏女;第六十三样,是孔子遇浴河女子;第六十四样,是秋胡妻赴水;第六十五样,是孔愉放龟;第六十六样,是庄惠观鱼;第六十七样,是郑宏樵径还风;第六十八样,是赵炳张盖过江;第六十九样,是阳谷女子浴日;第七十样,是屈原沉汨罗水;第七十一样,是巨灵开山;第七十二样,是长鲸吞舟。形形色色,过了一船,又是一船。
  炀帝赏玩到欢喜时候,命众夫人传杯痛饮,正热闹快乐的时候,忽见一官员踉踉跄跄地闯进宫来,那左右太监忙上去拦阻也拦阻不住,那人直跑到炀帝脚下,伏地痛哭。炀帝看时,原来是东京越王杨侗的近侍赵信。炀帝问他:“何事如此凄凉?”那赵信奏道:“东京亡在旦夕,越王殿下,遣奴婢潜身逃遁,来万岁爷跟前告急。”炀帝是素来不问朝政的,如今听说东京危急,十分诧异,忙问:“东京有何危急?”那赵信奏说:“西京已被李渊占据,东京也被李密围困甚急,城破便在旦夕,望万岁速发兵去解围。”炀帝听了,吓得手中的酒杯落在地上,打得粉碎。叹一口气,说道:“朕久不问朝政,国事已败坏至此,如今大局已去,叫朕也无可挽回。”说着,宫女换上酒杯。炀帝说道:“朕且图今天的快乐,众夫人伴朕一醉罢!”说着,举杯向众夫人连杯痛饮。那赵信却兀自跪在脚下,不肯起身,口口声声说:“求陛下快发兵去救越王和代王!”
  炀帝笑对赵信说道:“朕江都富贵,享之不尽,何必定要东京!
  局势既如此危急,索兴置之不问罢了!”赵信听炀帝如此说法,便也不敢再奏,只得磕一个头,退下阶去。炀帝见赵信起去,忽然想起东京的景色,忙唤住问道:“我且问你,西苑中风景如何?”赵信奏道:“西苑自圣驾东游,内中台榭荒凉,园林寂寞,朱户生尘,绿苔绕砌,冷落萧条,无复当时佳丽矣!”
  炀帝道:“湖海中鱼鸟想犹如故?”赵信说道:“别的鱼鸟如故,只有万岁昔年放生的那条大鲤鱼,二月内有一天风雨骤至,雷电交加,忽化成一条五色金龙,飞上天去,在半空中盘旋不已,京城内外人皆看见。”炀帝听了,十分吃惊,说道:“大奇!大奇!这鱼毕竟成龙而去!”萧后在一旁说道:“曩日妾伴陛下游北海时,妾见它头上隐隐有角,便已疑心,故劝陛下射它,不料天生神物,竟是人力所不能害的。”炀帝接着又问道:“西苑中花木想也无恙!”赵信奏道:“别的花木都依旧,只有那年酸枣邑献的玉李树,近来越发长得茂盛;那晨光院的杨梅树,却在一月前枯死了。”炀帝听了,不禁拍案大叫道:“李氏当兴,杨氏当亡,天意有如此耶!”
  原来炀帝素来以杨梅合姓,卜隋室之兴亡。今听说杨梅枯死,李树繁荣,又听说鲤鱼化龙,他便认定姓李的要夺他的江山,因此失惊打怪。吓得个赵信汗流浃背,不知是何故。惟有萧后知道炀帝的心事,当时便劝说道:“无情花草,何关人事?
  陛下何必认真?”炀帝也觉萧后的说话有理,心里略放宽些。
  又想如今在江都的近臣,都没有一个姓李的,眼前量来总没有什么危险,心里更放宽了一层。便说道:“外面如此反乱,两京纵不残破,朕亦无心归矣!听说江东风景秀美,丹阳、会稽、永嘉、馀杭一带山水奇丽,朕欲别治宫室,迁都丹阳,不知御妻愿伴朕同去否?”萧后道:“江东地方虽僻,晋宋齐梁陈五代皆相继建都,风景想也不恶,陛下之言甚是。”炀帝大喜,到了次日,竟出便殿召集群臣商议。炀帝说道:“两京皆为盗贼所据,朕不愿复归,意欲退保江东以为子孙之计,不识众卿之意如何?”当有虞世基出班奏道:“退保江东,坐观中原成败,不独子孙万世之业,亦以逸待劳之妙策也。”炀帝听了大喜,便传旨丹阳,重治宫阙,接挖新河,以通永嘉、馀杭,限日要成此大工,当下工部大臣领旨前去,开河的开河,治宫殿的治宫殿;此时民穷财尽,万人吁怨,那地方官却一味压迫,只图工程早完。那炀帝也终日在迷楼中追欢寻乐,只待江东宫殿完工,早日迁都。那两京之事,早已置之度外。
  便是众美人也知道欢乐不久,没日没夜拿酒色两字去迷弄炀帝。炀帝身体虽寻着快乐,但因国事日非,心中终不免郁闷;再加他身体多年在酒色中淘磨过来,早不觉形销骨立。有一天,杳娘正临镜梳妆,炀帝从她身后走去,原想逗着杏娘作乐的,谁知从镜中照着自己容颜,十分憔悴,满脸都是酒色之气,自己不觉惊诧起来,说道:“何以消瘦至此!”萧后只怕炀帝伤心,故意凑馘道:“这正所谓渣滓日去,清虚日来。”炀帝对镜注视了半天,忽然自己抚着颈子,说道:“如此好头颅,有谁斩去!”萧后和众夫人听了,一齐大惊失色。萧后说道:“陛下何出此言?”炀帝只是哈哈大笑,笑罢,又索酒与萧后对饮,直吃到酩酊大醉,由两个美人扶着进帐睡去。无奈上床睡不多时,便又惊醒,醒来无可消遣,和两个美人调弄着,转觉乏味;忽听得窗外隐隐有女子歌唱的声音,腔调悲悲切切,十分凄楚。炀帝不觉从床上惊起,问:“谁在窗外唱这悲凉的曲子?”连问几声,没有人答应。炀帝耐不住,便披衣下床,走到帘栊之下,侧耳细听。那断断续续的歌声又起,却唱得字字清楚道:“河南杨柳谢,河北李花荣,杨花飞去落何处?’李花结实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