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宝卷


滴水难起千浪濆,粒火能少万家倾。

忽然两下来斗法,居民残害实伤心。

一郡生灵遭大难,这场罪孽不非轻。

后来夫妇归家转,与我骨肉两相亲。

数月之间儿出世,欢天喜地得奇珍。

正待我儿来满月,亲朋贺喜一齐临。

法海和尚亲身到,说你娘亲罪孽深。

金山水满民遭害,违犯天条罪非轻。

紫金钵盂如来赐,前来收服你娘亲。

梦蛟道:“母亲,后来如何?”许氏道:“儿呀,说也凄惊,那和尚金钵飞入楼中,罩在你母亲发顶之上,顷刻你母亲,化现蛇身,被他收去。故我不是你亲爹亲娘,原是你的姑娘。收你母亲之时,我也不信,只道和尚妖法,煽惑人心,怎肯与他罢休。后同了他到雷锋塔下,那法海将你母亲放出,照旧化了人身。你母亲与我情由,细细说明,故而我已明白,才得饶放禅师。”

我今是你姑娘身,与你侄儿两相称。

蒙你母亲来嘱咐,指腹为婚结下姻。

你父恨得命苦他方去,剪下发儿去为僧。

我今抚养你七岁,胜比亲生重几分。

两家香火全靠你,顶立家堂接宗门。

梦蛟听罢将言说,姑母连连叫不停。

侄儿承蒙来抚养,一重亲加两重亲。

恩深如海天来大,有日身荣请诰命。

只因我母藏塔底,不知父到何处去修行。

孩儿罪孽如山重,叫我怎不痛伤心。

可恨发海全无理,怎肯饶恕这妖僧。

千丈麻绳总有结,父母冤仇海洋深。

此仇不报非君子,狭路相逢不放轻。

父母冤仇不能报,那有心想读书文。

一品当朝稀甚罕,腰金紫衣枉劳心。

许氏道:“那法海禅师,四海云游未定。你小小年纪,往何处去寻?你且免悲伤,还须苦志攻书,若能有日金榜题名,那时报仇未迟。”梦蛟道:“侄儿被同窗嗤笑,有甚颜面,再往书房。”大娘说:“既然如此,叫你姑父另请先生,在自家中读了。”

梦娇纪念二双亲,纷纷流泪痛伤心。

大娘再三来相劝,梦娇无奈下楼行。

腹中暗暗生计较,那知另有一条心。

谁知哄骗身出外,一心要去见娘亲。

逢人便把西湖问,雷峰塔在哪方行。

一路叩问来指引,要请香烛祭娘亲。

说道:“我身边有五个铜钱在此,待我三文请了香烛,二文买了糖糕。一经来到西湖,雷锋塔下。

梦娇见塔好伤心,悲号啼哭叫娘亲。

撮土为香深深拜,糖糕红烛供埃尘。

娘亲苦楚无知觉,姑娘瞒我到时今。

今被同窗来说破,叩问姑娘知实情。

父亲落发为僧去,娘在此地受灾星。

枉叫他人为父母,可怜今日得分明。

空养孩儿年七岁,不孝之罪重千斤。

儿跪塔前声声叫,我娘塔下不知因。

非是孩儿来迟慢,皆因出世不知情。

何时得把冤仇报,方消孩儿一片心。

梦蛟外面来哭诉,里面娘亲听得明。

开言就把儿来叫,梦娇且自听我音。

为娘虽则藏塔底,我也安然有七春。

多蒙法海来指点,皈依佛法静修行。

我儿休得心悲戚,且听为娘说原因。

儿道为娘藏此苦,我到清净好修行。

我儿休为娘啼哭,速速回家读书文。

有朝一日登金榜,不枉为娘万苦辛。

父子相会总有日,娘儿异日再相亲。

你与碧莲完花烛,两家香火你当承。

姑父姑母恩义重,胜比娘亲重十分。

白氏说得多时候,梦蛟听得碧波清。

儿道娘亲无性命,那知静养好修行。

幸得娘亲身不死,孩儿才得放宽心。

可怜难以将身近,只闻声音不见人。

母子若要重相见,推到雷峰救娘亲。

虚空神道来帮助,分明孝感动天庭。

梦娇重重多啼哭,只望塔倒见娘亲。

许氏望儿等不归,传问学堂不见人。

大娘闻言心着急,将情说与丈夫听。

君甫连忙去寻问,查问街坊一众人。

有人路遇将言说,梦娇已出钱塘门。

君甫闻得心着急,三步当作两步行。

慌忙出了钱塘走,就到西湖边上寻。

六条桥边寻将过,行到塔前看分明。

那君甫一见梦娇,在塔前啼哭,叫声:“儿呀,你因何独自来到此地?你母亲在家着急,害我性急慌忙,寻到此间。你看天色将晚,岂不惊慌。今日同父回去,另日再来看你娘亲是了。”

君甫抱儿归家门,怨妻因何露风声。

以后出外宜防备,便差书童在后跟。

大娘此刻无言答,耸劝孩儿放宽心。

吃了夜饭房中去,与娘同睡且安身。

不表梦蛟姑娘事,再宣小青报仇行。

避难逃遁有七载,峨眉山上瘾修炼。妖僧害主冤如海,炼就飞刀报仇恨。我乃小青是也。今日来到金山,一见法海,就骂:“贼秃,我要与主母报仇。”那法海叫声:“孽畜呀,前番被你逃去,今日你自来送死。”小青一闻此言,就将飞刀与法海大斗。那禅师将刀尽已打下江心。小青见飞刀已破,就想脱身逃走。不想被禅师取出困妖索,望空抛去,将小青捆住,现出原形。

为主报仇一小青,七载功程一旦倾。

我今被捆皆为主,你在塔下可知情。

今日飞刀俱被破,未知何人做救星。

小青此刻早磨难,惊动观音下凡尘。

禅师叩道:“请问菩萨,法驾何来?”大士曰:“白妖已竟安镇在雷锋塔下。今闻禅师,奉佛收下青妖,你可交代与我,好去回复佛旨。”法海急忙交化,拱手而去。那龙女取出净瓶,将蛇儿与它化小,往瓶内攒了进去。大士叫声:“青妖,你必须要正心修炼,可以消除前愆,恐有出头之日。”那大士救了青妖,又救梦娇疾病去了。

梦娇思母患在身,病日沉重五年春。

求神问卜全无效,现请名医药不灵。

大娘常日纷纷泪,忽听外面扣门声。

见一年老婆婆到,白发苍苍进了门。

许氏问道:“老婆婆到此,有何贵干?”大士说:“我闻大娘好善,特来化斋。”许氏道:“既然化斋,请到里面少坐。”大士问道:“这位小官官是谁?”许氏说:“是侄儿,因为幼失父母,染成恶病,求神不灵,服药无效,自从八岁有病至今。”大士道:“我有丹药一粒,与他清茶吞下,就可为好。”那大娘接过手中,说道:“多谢婆婆。”那婆婆霎时不见,化作清风,驾云去了。

观音菩萨赐灵丹,霎时不见老年人。

那知化腾祥云去,经往南海紫竹林。

大娘急忙来跪下,叩头八拜谢神明。

许氏就把孩儿叫,灵丹吃下便除根。

梦蛟腹内香馥馥,满身清爽有精神。

只闻口内清香味,复旧还原病愈新。

那梦蛟病好,仍在书斋,殷勤攻书诗赋文章,过目不忘。年方一十二岁,深入黄门,不觉又到一十六岁,许氏叫道:“儿呀,今逢大比之年,待姑娘收拾铺陈,你可上京赴考,得中金榜回来,好报娘亲养育之恩。”梦蛟道:“侄儿谨尊慈命,还要禀告姑母,孩儿欲往母亲跟前,祭奠一番,随即起程。”大娘说:“儿呀,正该孝道如此。”到了次日,那君甫夫妻,整备素牲祭礼,船到西湖上岸,行往雷峰塔前,摆列素牲祭礼。梦蛟来到塔前,哭拜说道:“孩儿尊奉姑母慈命,要往京都求名,故来祭奠,明日就要启程。”

我儿此刻哭伤心,有言告与母娘亲。

海洋冤仇难以报,枉为男子世上人。

母子若得重相见,胜如金榜表题名。

父亲落发为僧去,不识云游何处停。

叫儿何处寻踪迹,啼啼哭哭好伤心。

白氏里面亲听见,开言吩咐我儿身。

娘在塔下多清静,坚修佛道炼真性。

我儿休得多悲戚,还须保重往帝京。

休把为母常挂念,此去金山认父身。

娘亲言语须紧记,回家保你喜相亲。

孩儿听说心才放,略把愁肠轻几分。

只道娘亲遭非命,口说异日再相亲。

忙唤家人来收拾,深深叩拜别母尊。

可怜硬了心肠走,含悲无奈落船行。

那梦蛟往雷峰塔,祭奠母亲,哭告一番。回家拜别姑父姑母。那君甫送梦蛟下船,拜辞而去。行了几日,来到金山寺边,那船家无意之中说道:“相公,此地前面,就是金山大寺。昔日白娘娘与法海斗法之处。”梦蛟听说,记得母亲,叫我往金山认父,即叫船家:“你将船泊住,我要往寺中进香。”吩咐书童:“小心看守船中。”

梦蛟移步到山门,金山寺内寻父亲。

低头躬身山门进,叩拜诸佛与众神。

当中弥勒哈哈笑,四大天王两边分。

护法韦驮提宝杵,金盔金甲显威灵。

将身又进大雄殿,三尊大佛殿中存。

两廊五百阿罗汉,檀香雕相尽装金。

梦娇跪在蒲团上,叩头八拜意虔诚。

祈求佛祖来指引,赐我父子好相亲。

那和尚一见,问道:“请问相公,贵府何处?”梦蛟道:“小生是钱塘县人氏,特来访问一位大师。”和尚说:“要寻哪一位大师?”梦蛟道:“一个法子。”和尚说:“莫如法海和尚,他三年前,云游别处去了。”梦蛟道:“内中还有一个和尚,我已忘怀法名。”和尚说:“相公若忘怀法名,难以查问。我寺中有五百余僧,各有单房,如何查得许多?”那梦蛟忽然想出个法儿,我叫五百余人之内,一个一个查问过去,哪位大师是杭州姓许的,可有着落。且说许宣,法名叫做道宗,自入空门,在昭庆寺居住三年。今往金山寺中,有一十三载。忽那心中想起,可怜白氏,收镇在雷峰塔底,好不伤感人也。曾记三年前,禅师说,我今年今月,有父子相会。我离家之际,孩儿满月到今,已有一十六载。此刻若还父子对面相逢,亦难认得,也是枉然,待我转过大雄宝殿,参拜大佛,又礼观音大士。已毕,抬头忽见一个年少书生,容颜非凡,相貌堂堂。

上前稽首来叩问,请问贵府姓何名。

有何贵干身到此,乞道其详说吾听。

梦蛟回礼道:“不瞒大师说,小生是杭州钱塘县人氏。因为上京求取功名,路过宝山,闻得宝刹,佛像庄严。一来瞻仰佛像,二来拜谒大师。”道宗说:“不敢,相公言重,请到客堂用茶。”

昔年父子两离分,今朝骨肉又相亲。

道宗前面来引路,梦蛟在后一同行。

二人步入禅堂内,躬叙分宾坐停身。

一番谦逊使茶罢,梦蛟启齿问原因。

梦蛟道:“请问大师,俗居何处?高姓大名?还是幼年出家?还是中年落发?”道宗说:“相公若说贫僧出家之事,一言难尽。”梦蛟道:“禅师缓缓请道。”

贫僧俗居宁波人,慈溪县内我家门。

双亲迁移杭州地,不幸父母早归阴。

留下姊弟人二个,姓许名宣字汉文。

我姊许配李君甫,钱塘县内做衙门。

只因家内多清淡,帮办药铺过光阴。

时逢清明正佳节,行往西湖祭亲坟。

路遇白氏多贤德,成其佳偶结婚姻。

我妻不是凡间女,千余修炼一蛇精。

道我许氏无后代,因为到此恋红尘。

患难相逢有三载,产生一子报前恩。

金山水满遭民害,违犯天条罪孽深。

因此收镇雷峰塔,说到此间惨杀人。

我因贤妻塔底镇,满月孩儿私抛行。

梦蛟道:“大师出家,这满月婴儿,交与谁人抚养?”道宗说:“我有一姊,许配李君甫为妻。只因我私自出门,未曾嘱托与人,谅必是姊姊抚养。”梦蛟问道:“你令郎叫什么名字?今有多少年纪了?”道宗说:“你且请听我们道来。”

我妻临产得奇情,梦见蛟龙缠妻身。

得此吉兆将名取,取名梦蛟我亲生。

算来年纪十六岁,未知长大可成人。

梦蛟听罢纷纷泪,急忙双膝跪埃尘。

叫声父亲梦蛟儿在此,特地前来认父亲。

道宗认了亲生子,抱头大哭实伤心。

儿无双亲真苦切,不见父亲十六春。

“啊呀儿呀,尔难得姑父姑母抚养,你要紧紧牢记在心,胜如亲母一般。”梦蛟道:“孩儿今去求取功名,倘然得中金榜,我要回到金山,接了爹爹回家,待孩儿侍奉晨昏,尽孩儿为子之道。”道宗说:“儿呀,父既出家,不能还俗去了。”

今朝父子来相亲,胜如平地雷一声。

须知养儿能傍老,送老归山尽子心。

父亲不肯回家去,不孝孩儿有罪名。

父亲执意不回去,孩儿同父在山林。

父为僧来子为道,父子一处共修行。

何苦把着功名赶,无忧无虑过平生。

道宗开口将言说,我儿说话欠聪明。

枉读诗书知礼义,枉为秀士入黄门。

只为许氏无后代,你娘堕落在凡尘。

可怜受尽千般苦,压镇塔下为你身。

我儿不必添悲戚,功名要紧莫留停。

梦蛟此刻真无奈,不敢违命逆父亲。

父子谈心有一日,金乌西堕月东升。

一夜话文说不尽,金鸡三叫已天明。

道宗说:“儿呀,考期已近,兼且风和日暖,天气阳和,你快快下船,进京赴考。”梦娇道:“孩儿谨遵严命,就此拜别。”道宗叫声:“儿呀,为父有句偈曰。”

此去青云得路行,首魁金榜受皇恩。

双亲有日重相会,祭祖团圆表古名。

梦蛟拜别父亲行,道宗相送出禅林。

山门外面来分别,父子分手泪沾襟。

道宗回转禅堂去,梦蛟步走下船行。

滔滔一路无耽搁,海不扬波天气晴。

幸喜顺风来相送,一路迅速到皇城。

奉旨开科招贤士,纷纷齐进宫辕门。

二月初二头场进,百花生日二场行。

主考乃是君皇点,为国求贤挑选人。

十五三场考已毕,龙虎吉日挂榜名。

头名状元许梦蛟,居住杭州钱塘人。

君皇御赐三杯酒,鹿鸣筵宴赐公卿。

参拜座师并主考,游街三日看皇城。

那梦蛟得中状元,次日五更三点谢恩,俯伏奏道:“臣许梦娇,蒙圣恩,叨居及第。臣母系一千余年修炼,与父许宣,有夙世之恩,结为姻眷。奈因臣眷属,居住江苏,开设药铺,苦度光阴。不料臣父,身遭飞祸之罪,遇金山和尚法海,引父到寺,强逼出家为僧。臣母到寺,接父回家。不料法海,将臣父藏隐,口出不逊之言,因而两下斗法,以致水漫金山,误伤生灵,皆因法海之故。臣眷属已归原籍,产生弥月。不料法海,复来滋扰。手持法钵。口称奉佛所差。说臣母罪犯弥天,将母收镇雷锋塔下。臣父见之心寒,因此出家金山。臣蒙姑娘许氏,抚养成人,得中魁名。请封官诰,报效抚养之恩。臣母埋镇塔底,伏乞圣恩降旨,拆毁雷峰塔,释放臣母出塔。望我皇降旨,命父归家,待臣侍奉,以全孝道。特此申奏,伏乞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