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四库别集
- 藏书纪事诗
藏书纪事诗
一五二、张应文茂实 子丑青父 国朝张秋塘
千羊不如一貉多,墨光纸质细摩挲。
淮南旧出清河舫,三百年来一刹那。
《乾隆苏州府志》:“张情字约之,嘉靖戊戌进士,福建兵备副使。张应武字茂仁,情子。”
《四库提要》:“《清秘藏》二卷,张应文撰。应文,昆山监生,屡试不第。其曰‘清秘藏’者,王穉登序谓取倪瓒清秘阁意也。”
《表毡杂志》:“张丑字青父,情之孙,父应文,字茂实,博综古今。与王世贞相善,自嘉定徙长洲。丑好法书、名画,搜讨古今,上自秦汉,下及当代,为《清河书画舫》十二卷。”
张茂实《青秘藏》:“藏书贵宋刻。大都书写肥瘦有则,佳者有欧、柳笔法,纸质匀洁,墨色清纯,为可爱耳。若夫格用单边,间多讳字,虽辨证之一端,然非考据要诀。余向见元美家班、范二《书》,乃真宋朝刻之秘阁,特赐两府者。无论所见《左传》、《国语》、《老》、《庄》、《楚词》、《史记》、《文选》、诸子、诸名家诗文集约千百册,一一皆精好。较之元美所藏,不及多矣。”
何焯《李贺歌诗编跋》:“方文輈从常州一士人借得北宋本《歌诗编》,有文柟端文补写之页。且记目录后云:‘此书半偈翁旧藏,今归青甫舅氏。’半偈庵,王百谷所筑精舍。青甫,则张丑也。”昌炽案:应文一号彝斋,青甫原名谦德。《清河书画舫》云:“谦德,丑旧名也,故字叔益。万历丙戌,先子获秦人张丑古印,而不腆实以丁丑生,遂易今名云。”又《式古堂书画考》:张情《奥旷巢记》,青父跋,题孙男牛郎丑。牛郎当是其小字。《艳艳春山图》跋,题亭亭山人,其别号也。又案:《士礼居题跋记》屡言得自张秋塘,其跋《淮南子》云:“余得诸颜家巷张秋塘处,云是其先世青父公所藏,然则清河世泽远矣,惜秋塘名不可考。”
一五三、盛时泰仲交
家住冶城西复西,笔踪苍润似迂倪。
得书岁月从头记,留与飞鸿证雪泥。
《无声诗史》:“盛时泰字仲交,号云浦,金陵人。王元美赠之诗:‘能令陆平原,不敢赋《三都》’。”
《列朝诗传》:“仲交才气横逸,善画水墨竹石。居近西冶城,家有小轩,文征仲题曰‘苍润’。以仲交画法倪迂,沈启南有‘笔踪要是存苍润,画法还应入有无’之句也。子敏耕,字伯牛,博学强记。诸生。”
《香祖笔记》:“遁园居士言,金陵盛仲交家多藏书,前后副页上必有字。或记书所从来,或记他事,往往盈幅,皆有钤印。”
《开有益斋读书志》:“《元牍记》者,明上元盛仲交碑帖跋语也。仲交有苍润轩,杨升庵为之记。维时姚汝循凤麓、司马泰西虹、黄甲首卿、李登如真、朱之蕃元价、黄居中明立,俱以收藏名。”
一五四、朱大韶象元 孙克宏允执
夜霜如月月如雪,玉楮银钩助我吟。
是虎是龙空一叹,已随宾客入秋琳。
《松江府志》:“朱大韶字象元,华亭人,由莘庄迁郡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选庶常,授检讨。以亲老,改南雍司业。未几,解任归。筑精舍,构文园,以友朋文酒为事。晨起登阁,手丹黄,点勘异书数页,始就栉盥,应宾客。骚人墨卿,履次于户。”又:“礼部尚书孙文简子克宏,字允执,以父荫为应天治中,擢汉阳知府。忤高拱,罢归。筑室北俞塘以老。”
《天禄琳琅》:“宋刻《六臣注文选》,赵文敏跋云:‘霜月如雪,夜读阮嗣宗《咏怀》诗,九咽皆作清泠气,而是书玉楮银钩,若与灯月相映,助我清吟之兴不浅。至正二年仲冬三日夜,子昂识。’又王徲登跋:‘琅邪长公所藏《汉书》,有赵魏公小象。此书有公手书,皆公邺架中本也。流传三百年,既免蠹鱼之腹,又不落雌黄之手,岂灵签秘笈,神物呵护之耶?今归朱司成象元,出示谛赏,视《汉书》亦犹蜀得其龙,吴得其虎矣。’”又:“《六经图》,孙克宏收藏,有‘汉阳太守印’。”
《逊志堂杂钞》:“嘉靖中,朱吉士大韶,性好藏书,尤爱宋时镂板。访得吴门故家有宋椠袁宏《后汉纪》,系陆放翁、刘须溪、谢叠山三先生手评,饰以古锦玉签,遂以一美婢易之。盖非此不能得也。婢临行,题诗于壁,曰:‘无端割爱出深闺,犹胜前人换马时。他日相逢莫惆怅,春风吹尽道旁枝。’吉士见诗惋惜,未几捐馆。”
《偃暴余谈》:“吾郡陆祭酒俨山,最称博雅,徐长谷、何柘湖、张王屋、朱察卿、董紫冈继之。朱太史文石广蓄宋板,而钞本书亦不下诸君。捐馆之后,散落人间,孙汉阳收得之。至今借读皆朱氏收藏印记。”昌炽案:长谷,徐献臣伯也;柘湖,何元朗良俊也;紫冈,董宜阳子元也;张王屋,名之象;朱察卿,名邦宪,并松江人。《千顷堂书目》有《华亭徐氏书目》一卷,疑出自伯臣家。《明画录》:“雪居工诗,居东郭草堂,列名迹于秋琳阁,槃礴觞咏,客至如归。”何义门《跋王半轩文集》:“王止仲杂文一册,本孙雪居旧书。蒋生子遵得之吴兴书贾。乃倦圃散出残帙也。”《铁琴铜剑楼书目》:“《通鉴外纪》、《详节》,有‘横经阁收藏图籍印’,末有朱文‘石氏’朱记。”又:“《通鉴》残宋本,有‘朱象元氏’朱记。”《皕宋楼藏书志》:“《鸡峰普济方》二十四卷,有‘文石朱象元氏’白文长印。”又:“《陆宣公集》,有朱文‘石氏’、‘华亭朱氏’印。”
一五五、华夏中父
吾服南禺著录才,按图一一索龙媒。
冰生于水寒于于,百宋遗文此脱胎。
丰道生《真赏斋赋》:“暨乎刘氏《史通》、《玉台新咏》(上有‘建业文房之印’),则南唐之初梓也。聂崇义《三礼图》、俞言等《五经图说》,乃北宋之精帙也。荀悦《前汉纪》、袁宏《后汉纪》(绍兴间刻本,汝阴王銍序),嘉史久遗;许嵩《建康录》、陆游《南唐书》,载纪攸罕。宋批《五礼》,五采如新;古注《九经》,南雝多阙。苏子容《仪象法要》,亟称于诸子;张彦远《名画记》,鉴收于子昂。相台岳氏《左传》、建安黄善夫《史记》、《六臣注文选》,郭知达《集注杜工部诗》(共九家,曾噩校),曾南丰序次《李翰林集》(三十卷),《五百家注韩柳文》(在朱子前)、《刘宾客集》(共四十卷,内《外集》十卷)、《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欧阳家藏集》(删繁补缺八十卷,最为真完)、《三苏全集》、《王临川集》(世所传止一百卷,惟此本一百六十卷)、《管子》、《韩非》、《三国志》(大字本,淳熙乙巳刊于潼州转运使公帑)、《鲍参军集》(十卷)、《花间集》(纸墨精好)、《云溪友议》(十二卷)、《诗话总龟》(百卷,阮阅编)、《经锄堂杂志》(八卷,灵川倪思)、《金石略》(郑樵著,笪氏藏)、《宝晋山林拾遗》(八卷,孙米宪刻)、《东观余论》(宋刻初印,卷帙甚备,世所罕见)、《唐名画录》(朱景元)、《五代名画补》(刘道醇纂)、《宋名画评》、《兰亭考》(十二卷,桑世昌),皆传自宋元,远有端绪。”又云:“斋中有白玉螭纽三印,改刻瓢印曰‘真赏’,方印曰‘华夏’,一曰‘真赏斋’,印扁,则李西涯八分书,以米元章有‘平生真赏’印也。嘉靖二十八年,南禺外史丰人叔为叙赋。”昌炽案:顾涧薲《百宋一廛赋》即自人翁赋脱胎,但后来居上耳。何义门《跋茅鹿门评王荆公文钞》:“内阁宋刻《临川集》,其行字卷帙与此皆同。惟华中父真赏斋所藏,独为一百六十卷,不知尚在人间否?以中甫之力,能重刻以传,而独私之,为斋中珍玩。吁,可慨已。”《天禄琳琅》:“明袁刻《文选》,有‘真赏斋图书记’。”迮朗《三万六千顷湖中画船录》:“仇十洲《钟夔图》,尾有‘华夔私印’,白文,引首印二,曰‘真赏斋印’,曰‘东沙居士’。”昌炽案:“夔”当为“夏”字之误。
一五六、姚咨舜咨 唐诗以言
皇象山人姚舜咨,石东居士亦吾师。
黄门遗训书绅佩,有阙先当为补治。
《明诗综小传》:“姚咨字舜咨,无锡人。有《潜坤集》。”
《无锡县志华察传》:“有姚咨者,字潜坤,与察善,多唱和之作。”又《著述类》:“《春秋名臣列传》,姚咨撰。”
《天一阁书目》:“《春秋五论》一卷,宋温陵吕大生述。故编修王尧衢懋中家藏本。隆庆改元,夏六月五日,皇山樗老姚咨重录。”又:“《漫堂随笔》一卷,明唐寅撰。卷末跋云:‘所载多元祐间事,杂以幽冥报应。余只摘其涉于伦理者书之。皇山人姚咨。’”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续谈助》三卷,茶梦斋主人手钞本,真奇书也。近得一《贵耳录》,续又得一手跋之《稽神录》,笔迹皆同,可称三绝。《谈助》卷二有一小印,其文云:‘《颜氏家训》:“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皇山人述。’”
《铁琴铜剑楼书目》:“马令《南唐书》,嘉靖辛丑,茶梦主人姚咨从洛川张氏钞本手录。叶心有‘茶梦斋钞’四字。咨字舜咨,亦号皇象山人,喜藏书,值善本,手自缮写,古雅可爱。”又:“《志雅堂杂钞跋》:‘友人石东居士唐以言诗钞以遗余。嘉靖甲子秋,七十翁姚咨识。’”昌炽案:士礼居所藏《纬略》亦有唐诗姓名。
《明诗综小传》:“唐诗字子言,无锡人。有《石东山房稿》。”
《皕宋楼藏书志》:“《庐陵九贤事实始末》九卷,姚氏跋题:‘嘉靖辛酉夏四月下弦,句吴后学姚咨识于鸿山华学士之西斋。时微雨洒窗,麦风荐爽,快然就简。’”昌炽案:山人藏书印,曰“茶梦庵”,曰“茶梦散人”,曰“茶梦主人收藏”。士礼居藏《小蓄集》,有“潜坤子印”。
一五七、顾起经元纬 顾宸修远
少年跌宕为书忙,晚岁牢骚叹下场。
付与豪家全不管,譬囗(饣胡)蚕箔衬牛筐。
《常州府志》:“顾起经字长济,无锡人。以国子生谒选,授广东监课副提举。弟起纶,辑明诸家诗,名《国雅》,为世所重。”
《无锡县志》:“起经,更字元纬。荣僖公可学弟子,为可学后。”又:“顾宸字修远,崇祯十二年乡举。有盛名,所至逢迎接迹,筐篚缟紵,踵于远迩。宸迹好书,所藏甚富。尝辑《宋文选》刻之,晚岁颓唐,缥缃尽矣。”
《池北偶谈》:“《蜀鉴》十卷,姚咨跋云:‘予得之罗浮外史顾元纬,元纬得之兵侍鄞范东明翁,翁又得之李中麓。’又云:‘梁溪顾氏书,至孝廉修远宸尤富。后归吴中丞兴祚。’”
《征刻唐宋秘本书例》:“锡山顾修远,宋板颇著闻一时,然不免归于豪家。”昌炽案:《读书敏求记》:“《考古图》十卷,《续考古图》五卷,《释文》一卷,北宋镂本。予得之梁溪顾修远,洵缥囊异物也。”又《爱日精庐藏书志》:“《昭忠逸咏》,陆敕先跋云:斧季购得顾修远家藏本。”据此则顾氏遗书流入琴川者不少,未必尽入延陵也。
一五八、周良金
七十老生周九松,真书上重篆下重。
炳蚀余明还矍铄,不教倒用等司农。
《楹书隅录》:“宋本《后汉书》,有‘毗陵周氏九松迂叟藏书记’、‘周良金印’、‘周氏藏书之印’、‘周诰之印’、‘伯雅私记’。又卷中每于字旁识以朱点,眉间钤一印。印作两重,上重真书,曰‘古义’,下重篆书,曰‘七十三老生记’,朱文。”又:“元本《四书辑释》,有‘毗陵周廷囗氏装潢印识’、‘周氏藏书之印’。”
《铁琴铜剑楼书目》:“《四书》宋刊本,有‘毗陵周氏九松迂叟藏书记’、‘周良金印’、‘周笈私印’。”昌炽案:九松藏印,见于各家书目者甚多。《天禄琳琅前编》元刊《柳州集》、《欧阳文忠集》、《新编古赋题》皆有其印。《续编》,《四书辨疑》有‘周笈私印’。诸周惟良金为明嘉靖三十年岁贡,光禄寺署丞。见《武阳合志选举类》,余不可考。
一五九、吴元恭 吴惟明康虞
太素终当胜雪窗,校文可补邵南江。
溪南亦有州来裔,翠带楼前系客艭。
阮文达《尔雅注疏校勘记》:“明仿宋刻《尔雅经注》三卷,嘉靖十七年秋七月东海吴元恭校刊,有后序。每页十六行,每行十七字。卷末总计经若干字,注若干字。间有一二小误,绝无私意窜改处。为经注本之最善者,必本宋刻。”昌炽案:《郡志选举》: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科乡试,吴县有吴元恭。又:“元椠三卷,无年代可考。首署‘雪窗书院校正新刊’八字,故称‘雪窗本’。”
《爱日精庐藏书志》:“《汲冢周书》,有‘吴元恭’及‘吴举沈瀹’两印。”
《皕宋楼藏书志》:“《贾谊新书》,有‘壬申十一月吴元恭校于太素馆’题字。”昌炽案:《天禄琳琅》:“《韩昌黎集》有‘元共’印。”共即恭字,刻印从古文省。监本《谷梁注疏》,有‘吴印惟明’、‘康虞父’、‘群雅斋’三朱记。余所见万历甲寅焦竑刊《横浦集》,吴康虞校,见竑《自序》。《式古堂书画考》孙虔礼《千字文》,有槜李冯梦祯题云“‘吴謇叔所藏。謇叔名士谔,友人康虞之子。万历乙巳夏,寓溪南吴氏翠带楼书。”又米元晖《五经图》,有‘吴謇叔’、‘吴士谔印’。”
一六○、何钫子宣 子允泓季穆
烂然朱鈢逢中黏,旧本相传自建炎。
重到西州长恸日,蠨蛸丝满邺侯签。
钱受之《故淮府左长史何公墓志铭》:“公讳钫,字子宣。嘉靖乙卯科举人,知温州之平阳县。升南京锦衣卫经历,准王长史。子三人:世滋、允澄、允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