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四库别集
- 石桐先生诗钞
石桐先生诗钞
泊高邮州
朝与隋苑别,暮向秦邮泊。堰草暝凄凄,湖天迥漠漠。
时愆晚春寒,岁歉繁城索。残月尚淹滞,昏星乍昭灼。
客宿未离舟,马行始闻铎。渐喜乡路近,犹感异州讬。
独夜警不眠,频听隔江柝。
淮上往清江浦
舍水寻乡路,长隄放霁晖。海天淮上望,齐客岭南归。
野店驴鸣过,烟村燕掠飞。故园知渐近,方语半依稀。
道旁儿并序
余行经淮上,有小儿哭行道旁,行人谓饥民之弃稚也。命仆将归客舍,仆曰:“饥!将不胜收。”噫!尽收安能?此呱呱者,余实遇之,又安得不顾?因歌以喻仆夫。
道旁儿,哭声悲,阿母饿死。阿爷负我逃,淮乞不得食。行抛儿呼爷,不应仰天啼。阿爷行疾,儿何能追?一解。问儿谁家子?儿不识姓名。乡里行人,聚观叹息耳。父子不相顾,谁其收哺育尔?二解。晚风寒,大路昏,关闭,人家依傍犬吠嗔,荒荒旷野多死人。三解。
宿江店
孤馆临江口,门前船火明。乍忻离水宿,犹听挽舟行。
店小镫常暗,年荒客易惊。频搜北来信,一倍惜归情。
沭阳道中
歉岁廑行路,路旁榆柳疏。冷春过榖雨,荒店宿桑墟。村名。
村夜少鸡犬,客餐珍菜蔬。北来谁马首?不敢问乡闾。
○石桐诗钞之还山集
潍县访韩公复
陶令移居处,城南住几家。荒村隔溪问,茅栋晓林遮。
对酒心还壮,论诗日又斜。不愁回路晚,明月戍楼赊。
送王熙甫登科赴济南
今日东门帐,亲朋尽出城。独惟从古学,人自重新名。
缁水吟诗渡,长山看月行。早知薄意气,不访叶儒生。
题自画《林泉孤赏小景》,寄赠方比部
良朋不相见,动经三十年。视君如飞鸟,一去薄九天。
我乃甘沉沦,独效鳞潜渊。渊天势虽隔,故旧不可捐。
荒荒散椽屋,历落秋水边。中有孤吟士,白发手一编。
兴来偶成画,非迂亦非颠。寄彼台省人,顾此幽林泉。
雪中望溪,寄族侄五星
埽径眺溪雪,雪中亭子孤。暝烟几家静,高鸟一枝枯。
水冻痕犹别,桥平迹尚无。由来冷味合,此兴未能俱。
与单丈仲温话旧
春阴连晓冷凄其,荒墅偎鑪醉此卮。
凋谢亲朋还賸几?飘零家室更依谁?
壮心销灭浑相似,早岁嬉游不可追。
非是雨多留客住,旧情除却莫能知。
哀邻叟
共是远行客,先归岂复惊?聊因属邻近,未免感平生。
几醉寒暄节,如闻语笑声。终知成寂寞,奈此惜今情。
过王希江故居
一从榻前别,不复过荒庐。当昼门还锁,盈阶草未除。
蠹侵墙有画,尘覆案无书。近日多疑义,何人更启予?
重展始祖墓感旧,示族众
稚齿曾同展墓田,城西树色忆当年。
垅头礼拜班常后,谷口忻奔归独先。
分派弟兄多不识,历朝翁仲尚依然。
松楸凋落无须恨,绿发童孙尽白颠。
单齐云殁于秦中
久客意何如?别时春水初。犹闻离洛浦,未答入关书。
病榻留僧舍,归魂到我庐。无坟生宿草,此恨恐难除。
莱州,赠林郎故人林鸣九孙
倚杖临风思渺然,柴公隄上月娟娟。
莺雏啼罢自飞去,城郭如斯悲昔年。
二
去日怀中呼幼字,今来海上震才名。
与郎三世为投赠,莫厌词场老瘦生。
留别翟照四
故人十年别,须发雪霜新。感慨多谈往,流连遂匝旬。
儿童还解恋,奴仆亦相亲。明日青山隔,离思又几春。
与子乔、海明子千溪亭饮宴
闲登此亭望,适乐同心赏。快谈积别多,长歌踞高朗。
蛮岭自迢递,松杉正苍茫。始悦夏风清,更当霁月上。
落落披襟袖,泠泠照宏敞。坐久夜无声,但闻水流响。
复理东亭,改“归云”,为感旧,示子乔
东亭,余所居村东松闲亭也,吾弟叔白所構名之曰“归云”。庚子(1780)岁,偕子乔南游,叔白殁于粤中。既归,亭遂荒芜,十年不治。今春,始稍修之,感伤赋此诗。
东皋结亭子,平远眺南陌。映窗植修篁,四面绕松柏。
阴晴作明晦,时有云气积。以此名“归云”,诗酒酬佳日。
王子希江沈幽士,微吟好独立。林君鸣九自潇洒,徙倚多风格。
任生子昇称善书,挥驰满东壁。张老远晖方外人,叔白之琴客。
无闲雪与月,亦复昼连夕。一去百越游,十载遂绝迹。
归来寻旧欢,诸君皆安适。松竹尽翦伐,栋宇亦倾侧。
稍复理荒秽,渐次事修葺。佳木会重栽,斯人宁再集?
更名为感旧,与尔抱长慼。
寄和子乔《湖亭宴集遇雪》,兼问历下诸老友
湖亭别几秋,梦里少年游。遥想当筵雪,还胜载月舟。
数行疏柳暮,一片远山收。故旧谁同赏?知应共白头。
东亭览旧,寄李五星、王熙甫
修除事已新,风光喜无减。值此冬景和,频上孤亭览。
寒云远汀散,斜照平冈敛。依然爱南山,吐岭三两点。
触物兴自发,缅旧情方黯。何当携手来,杯酒同一感。
送单子固游苏州
诗客耽游赏,南州几载还。古风出京口,停棹问吴关。
水宿春星阔,舟吟昼雨闲。知君选名胜,先上洞庭山。
冬夜酬单廉夫
对坐孤镫下,深斋夜向残。垂帘鑪火静,拥雪竹声寒。
胜事年今过,名场兴已阑。惟应冷僻句,寂寞共君看。
高士裘并序
李五星苦寒坚卧,其友王熙甫、单子庸为制羊裘,强起游眺。余闻其事,作高士裘。
洛阳城中三尺雪,袁生冻卧僵欲折。
俗令不惜故人怜,囊底尚有傭书钱。
持向东市得老羖,韦以大布宽于旃。
由来朱紫轻毳褐,此裘著敝誓不脱。
千金狐腋裹羶腥,羊若有知死胜活。
从此柴门昼不关,城西积素辉连山。
耻向泽中钓时誉,独揽登高吟晓寒。
幸语高士卫尔冰霜骨,慎莫负薪傲炎月。
东亭晚眺,怀南中友人
空山风雨收,夕曜满林谷。倚杖一舒啸,萧然寄高躅。
杳杳春波广,霭霭云树绿。故人不可期,寥天自穷目。
送子乔再官粤西,兼寄岑溪诸文士
早年弄柔翰,骋怀在四方。名场不见收,散置淹穷乡。
近益衰且疾,盛志日颓唐。子今气方壮,欲济有舟梁。
得位足明义,高卑岂复量?粤西我所游,地远而不荒。
民情昔已谙,再历形尤彰。所贵变其俗,莫矜折狱长。
离隔虽万里,同心犹一堂。庶酬平生志,勿结儿女肠。
行行过岑溪,辍棹少徜徉。士风近如何?吾道应更昌。
为我谢诸生,努力爱春光。读书期致用,无取虚文章。
熙甫晓雨寄《丹桂》诗见示,因感子乔南行,即示二子
昨日山村雨,幽眠未起时。侵帷寒乍觉,连夜晓还迟。
少别犹相忆,远愁宁得知?无因逢铎使,空与二难期。
宿南山村,赠新亭兄弟余不到南山又三年矣!
还同此堂醉,几载不相过。往迹亲知少,荒村风雨多。
宵深落镫灺,秋早战庭柯。莫惜弟兄好,共看须鬓皤。
过雨苍宋氏舅故居
晓日苍凉远水滨,萧萧落木下秋畇。
偶过旧宅频嘶马,直入空庭不见人。
压径颓垣垂野蔓,隔窗破榻积幽尘。
十年回首浮云散,徙倚西风泪湿巾。
送王熙甫始举进士,之官吏部
十载苦吟身,榜头名姓新。柴荆别山友,冠带入朝人。
雪积鹤厅曙,日长花院春。清曹咏诗好,莫厌寄子频。
哭单子庸有序
子庸名可墉,邑诸生。侍病母以孝闻,读书务实行,未见于世而卒,三十二,无子。
努力起周程,将观圣道明。非年此人死,在世耻予生。
积善仍无后,潜光未有名。安从叩冥漠,空复泪纵横。
孤山忆惜行
忆昔总角初成童,严亲携我游晋中。
同车兄弟婉变笑,山头指点名贤踪。
初谓一过行不再,辛苦求名三十载。
山上朝风寒复暄,山下暮云晴又晦。
朝朝暮暮行此山,山青如故朱颜改。
祗今十年不复经,踪迹疏阔梦常在。
偶然驱马出此途,往事闲闲语仆夫。
季去岭南叔也死,斜阳犹照孤山孤。
冯相国故园
知是丞相宅,候门无使通。画楼昏暮雨,高树落秋风。
池草连花径,山禽散竹丛。盛衰有如此,叹息古今同。
潍县访韩公复,出吟樱桃园,追寻不遇作
公复先生城南住,驱马东寻铁牛渡。
剥啄空林门不开。牧童指与樱桃树。
原头一径八烟微,每日先生扶醉归。
村村落照不知处,红叶满山秋雁飞。
雪中喜子乔书来,并《南行诗卷》,寄城中诸友
岁暮寒方盛,暝阴晓不开。愁中看雪下,岭外有书来。
乍睹平安字,频教引满杯。新诗更封裹,明日寄城隈。
腊日廿四日,携儿辈游村市,寄子乔
贫居远郊外,村市小溪口。除寒物象新,丰年人气厚。
鸡犬扰衢巷,烟火暖榆柳。祀灶须白餳,馈岁贵黄韭。
提携前村稚,伛偻东家叟。煖帽宽布裘,跨驴越陇亩。
长者引我前,少者逐我后。最幼不能行,佃客强之负。
出门眺平野,残雪耀林薮。相逢少衣冠,三五乡邻友。
儿童得所欲,吾亦视寡有。未夕忻然归,斜阳挂茅牖。
讬处既休暇,乘兴皆其偶。念子在边城,出入慎闲守。
得赵玉文书,即寄玉文
一纸凭谁寄,离愁岁月多。清贫还似昔,衰老近如何?
春草漫漫路,晴川杳杳波。无因重握手,盛事日消磨。
题画扇,赠单太守归田
钓游几处尚依依,城郭斜阳春草菲。
五马归来头似雪,青山不改故人稀。
二
不须重枉使君车,记取东皋暮雨斜。
扇底写来风景似,小楼深处是吾家。
王熙甫考功,自都门索画,为模王司农笔,并题此诗
麓台于为画,力将时俗矫。当时虞山王,举世竞传宝。
先生下视之,值不一钱少。念子岩穴士,学诗用此道。
常恐古人诃,不顾俗情恼。别我今一载,离梦山川绕。
搦毫思其人,拟此娄东老。自然性情合,投赠惬素抱。
独行古不容,冲襟良难保。勉旃善所守,慎勿学为好。
辛亥九日,寄弟并序
前一日,葬侄瓒,独行田野,俯仰悲啸,伤死别而感生离也。即有远行人书其意,寄子乔。
早年逢时令,兴趣偏豪狂。衰年逢时令,中情多感伤。
当此摇落辰,惨淡白日光。仰听哀鸿叫,俯视篱菊黄。
欲命樽酒酬,亲爱半凋亡。孤踪临旷野,徙倚眺崇冈。
时自念往会,涕泪沾我裳。我裳不胜染,两鬓尽成霜。
翘首嗟予季,栖栖在何方?荣名良可慕,晚途恐不长。
归哉莫淹滞,且愿守我旁。
题画,寄怀翟照四
苍苍山郭绿如烟,中有幽人埽叶眠。
梦里胜游浑似旧,纸窗风雨又三年。
雪后,归南村道中作
偶出耽清赏,巾车趁雪还。溪痕迷野渡,日色辨前山。
斜径孤樵晚,高枝并鸟闲。欲投烟际宿,荆户未昏关。
除前,病中,望岭外消息
卧病离愁切,严风逼岁除。闲思一年事,祗见两封书。
著体肉原少,添龄发益疏,不知猺岭外,瘴疠复何如?
病起,寄城中诸伴侣
壬子(1792)上元
病起心情少,闲阶移步难。乍忻晴日好,犹畏晚风寒。
冬雪积还在,腊梅开已阑。城中镫火盛,谁共到明看?
早春病后,闲步至天风埠,坐石桥上,见南去诸山,寄山中人
村边一闲立,仰爱春日煖。信步过东溪,行行不觉远。
遂至南埠下,小憩石桥版。积幽雪尚明,解冻流乍款。
轻飔飒林杪,余烈未全善。久坐不逢人,隔岭稍闻犬。
静中世味淡,病后众情遣。独复念旧游,南山方在眼。
书五星诗卷后
不忧贫饥死,恐学古人难。但使得诗好,即来寻我看。
座中镫灺尽,窗外雨声残。名姓莫愁隐,千秋著简端。
书宋生步武诗卷后
细数东斋伴,萧条独此生。眼中无字句,镫下十年情。
漠漠空山寂,潇潇夜雨声。吾衰不堪问,珍重异时名。
送族弟茨亭之京访王考功熙甫
山村夜来雨,草色陌头新。相劝一樽酒,将为千里人。
莺啼上林晓,花绕禁城春。为语鹤厅客,清曹莫厌贫。
刘明府正孚都门寄书,并新订诗卷,报以短韵
村外一鸠唤,小园花盛开。山人入城返,朝客寄书来。
忆别粤江远,闲居华发催。新诗进高格,不复骋狂才。
题单太守《崂山绿石》
谁凿东崂骨,巉岩一片分。宝光曾近海,山性欲生云。
压径迷莎影,临阶合藓纹。怪来最清澈,相对有虞君。
用南齐晋平太守虞王石事。
宿潍水村店,喜其泥壁新洁,为作画,并题此诗
背岭荒村晚,长途倦马尘。素心爱幽洁,野店喜初新。
此地常为客,拈毫赠主人。题诗示来者,泥壁莫嫌嗔。
哭犹子珩三首
死生有定数,夭寿亦同理。数尽寿而终,远客达乡里。
夭逝非其年,如行半途止。半途可奈何,不复保乡梓。
田州百粤地,孤庙临漳水。平生所娇爱,乃忍弃置此。
我梦无由见,啁啾杂蛮鬼。生人语不通,死悲向谁是?
儿兮莫怨归,渠爷在交趾。
二
精气尚俨然,孰谓今已亡。远书每难凭,所往何其荒!
胡然数行字,一一报我详。详言已非误,举室皆皇皇。
平时知去远,音容忽复忘。既念殒尔生,时时在我旁。
遂使平生事,推想及毫芒。文战虽未胜,诗句已成章。
不才尚足悲,况为群从良。
三
忆昔送尔行,洒泪不能去。期尔志四方,转悲反成怒。
宁知南浦别,竟无还乡路。尔父何颠沛,奔命不遑顾。
尔身不自保,岂能阴为护?逝者长已矣,生者讬何处?
长号向南陲,魂梦日惊怖。
八月十一日,渡潍水,观打鱼有感,题店壁,示东归入关客
问渡潍溪口,秋风水面生。半山斜日晚,一棹小舟轻。
驻马临渊立,何人举网惊?闲观惜衰老,无复羡鱼情。
送南行人去后,坐南陌上
天寒阴欲雨,木落峭含风。岭外去何远,原头望不穷。
闲思书未尽,转恐力难通。寂寞更无语,唯闻叫渚鸿。
中秋夜,寄子乔粤中
时,余与子乔各有丧子之痛。
凉宵新雨后,久坐未能眠。佳节情偏恶,当空月正圆。
独看转清汉,应去照炎天。那更伤心共,愁吟滞极边。
石枣村感旧
姨母适村王氏,年衰,夫亡子散,予来省视,题东堂壁。
停车石枣村,村舍旧知门。零落几家散,支离一老存。
积阴荒径湿,斜照古楼昏。往事自能忆,盛衰谁与论?
临水
临水闲独立,水流静无声。无复羡鱼志,聊爱秋波清。
泠泠白日照,皛皛天宇晴。林木动凄飒,凉风西北生。
渐衰忽不禁,悄然肌骨惊。年华逝如此,壮怀吁已平。
陈迹日积多,百感交中情。欲语谁能喻?偕俱唯海婴。
念我同心言,有弟在边城。
喜五星、步武、丹桂过访,置酒,因忆子乔南中
寂历荒村暝,群鸥喜并来。正当秋月满,才见桂花开。
各出袖中句,共倾镫下杯。因思宦游客,孤棹粤江隈。
石桐先生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