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四库别集
- 王肃敏公集
王肃敏公集
贫不能营葬具何如曰衣衾棺椁切于身者也苟贫也余不必具可也其甚也衣衾周体有棺而无椁亦可也子游问丧具夫子曰有无过礼苟无矣敛手足形还葬 【 还之言便也言已敛即葬不待三月】 悬棺而窆 【 悬棺不设碑繂不备礼也】 人岂有非之者哉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手足还葬而无椁穪其财斯之谓礼
没于远方何如曰力能归其柩正丘首而葬之礼也不能返其柩葬其地亦礼也曰世有火其柩而归其烬者何如曰斯悖缪之大者也且夫爱其亲之饥体故敛而藏之焚之是戕其亲矣何忍乎斯悖缪之大者延陵季子适齐其长子死即葬于嬴慱之间曰骨肉复归于土命也 【 言人之骨肉乃食土物而生今归入于土乃合自然之姓故日命】 若鬼气则无不之也 【 言人魂气游散于太虚之中盖无处而不可适亦不能不返乎故乡也】 孔子曰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必也不能归葬如季子之葬其子亦可也不犹逾于焚之哉
有故过期而葬者具礼何如也曰未葬不可受服 【 如既葬受葛经小祥受练服大祥受缟冠麻衣之类】 斩衰之丧周而葬者则以葬之次月小祥其大祥仍依再周之礼禫亦如之再周而后葬者则以葬之次月练又次月为大祥终月而禫即吉矣速葬者何如也 【 谓不待三月者】 曰葬之曰即虞三月而后卒哭哀不可遽杀也祥禫皆如其期焉久而不葬者何如也曰丧服小记曰久而不葬者唯主丧者不除其余以麻终月数者除丧则已谓尸柩尚存生丧者虽三年之不得祥除 【 主丧者子为父母孙为在父母承妻为夫】 其旁亲虽不得变葛皆以麻终其月数而除之至葬则友服其服虞则除之其既葬也何以除曰小记亦言之三年而后葬者必再祭其祭之间不同时而除丧谓未葬其亲虽当练祥之月不可除服必待葬毕而后除之然其除也又有渐焉必再祭而后除不可同时也故葬而虞卒哭而袝次月而练次月而祥再次月而禫可也
居丧见人乎曰记有之疏衰之丧既葬人请见之则见不请见人 【 言重丧不行求见人耳】 小功请见人可也大功不以执赘 【 执赘请见人之礼也】 唯父之丧不避涕泣而见人 【 居重丧人未请见虽涕泣亦可见之言至哀无饰也】 礼也将吊人乎曰三年之丧虽功哀不吊 【 功哀三年之练服也】 自诸侯达诸士如有服而将往哭之则服其服而往 【 言功衰虽不吊人若有五服之亲之丧将往哭之则制为彼亲之而往哭之亦不着已功哀往也】 礼也将遗人乎曰丧者不遗人人遗之虽酒肉受也从父昆弟以下既卒哭遗人可也礼也将食于人乎曰有服人召之食弗往大功以下既葬适人人食之其党也食之非其党弗食也礼也 【 以上见吊遗食四事皆礼之正丈】 曰父母之丧四者皆不行焉古之道也敢问今之人宜何如曰礼者以情制者也使宜于人情焉亦犹夫行古之道也是故士之居于乡也事有必见人者况庶民乎既葬焉不得已而有为虽见人可也见人而今食之虽食亦可也非以其召而食之也三年之内曾几之必请见人而人食之乎则夫食于人者亦寡矣非有事焉其党亦不得过而食之也礼有往耒人情之相望也久矣不可以徒受也若曰答其礼也既葬而遗人亦可也父母之丧既葬焉五服之丧服其服而哭之权也夫人之死也去而不可返之道也果吾之旧与友焉既葬而往哭之可也因以吊其孤亦可也
●策问六十首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
四十九
五十
五十一
五十二
五十三
五十四
五十五
五十六
五十七
五十八
五十九
○一
问有宋晦庵朱子象山陆子皆以道学倡鸣于时其始也有相异之嫌其终也其道合之雅今二先生遗文炳炳可指其所以先异后同之实言之乎说者曰朱子之论教人为学之常陆子之论高才独得之妙陆之学其弊也卤莽灭裂而不能尽致知之功朱之学其弊也颓惰委靡而无以收力行之効盖言学二子者其流有偏重不举之失矣果然乎抑所入之途虽异而所造之域则同乎夫学者所以学圣人者也合二子之道而一之将近圣人之軓与请言其用力之序
○二
问选举之法曰德行曰经术曰词章盖古今并用以求士者自今观之词章之学哗世散朴而不适于用不必论矣其大者范俗兴化莫先于德行而末流乃有矫言伪行以邀宠禄者故有嵩少仕途捷经之号甚至一岁所举半权幸之烟族然则德行可恃乎其次论道经邦莫切于经术而流弊乃至诵帖恬以侥幸故童幼能守一艺亦足中科其陋者至纪说尧典二字至十万余言然则经术可恃乎今之进士之科即古之经术也乃以程文求士故士于平居亦惟务中式之文以应主司之求而经术之学漫不之讲嘻此与词章何异而又何望于德行邪故有识者之所以切叹也今欲俾士之游于学者皆崇德行而谙经术其法何居幸相与告之
○三
问齐地在古号称沃野千里民殷物阜之区故昔人有云秦得百二齐得十二谓之东西秦者是也可谓盛矣今之青济登莱四郡即曩时之齐也何使轺所历逃亡之屋满前蒿莱之田盈望虽有安土之甿逋税抗今习成骄悍之俗有司缓急不能为用抑土地有今昔之变而民无以为生致此耶或者有司失抚缓之政而致之耶不然何古今悬绝如此今欲俾流亡复而荒田辟国税举而骄俗移以复盛齐之旧当何施而可
○四
问伊川程子倡道学于洛晦庵朱子倡道学于闽故当时及门之士渊源所渐多为名儒盛矣以程门言之若刘絇李吁谢良佐游酢张绎杨时尹焞吕大钧其尤著者也以朱门言之黄干李蟠陈淳黄灏张洽辅广蔡沉李方子其最佳者也夫弟子于师所以学其道德以淑诸已者也诸君子于二先生之德气其所养亦有相近者乎孔孟传心之学说者谓程子接不传之绪朱子衍朱坠之统皆足以继往圣开来学矣其能传二先生之道者又谁耶诸子仰学诸儒久矣宜懋昭之毋畧
○五
问汉儒修经术宋儒明道学孔孟以往此其最正者也然亦有达于治理之实効与夫君子之学所以为政而国家之养士亦欲其辅佐以经世也徒习之而不能推之谓之学道也何居今二代史籍炳炳诸儒学道用世之迹皆可稽而知也通经而能达于治修道而能适于用者谁耶夫今学校之士皆修经术而明道德者其平居何以致力临政何以施措必有一定之学以窃附于古人不徒曰举业文词而已也愿以所得者之毋诿曰学尚不逮
○六
问格物大学之首事非通于性命之故达于天人之化者不可以易而窥测也诸士积学待叩久矣试以物理疑而未释者议之可乎天之运何以机之地之浮何以载之月之光何以盈缺山之石何以歌侧经星在天何以不移海纳百川何以不溢吹律何以回暖悬炭何以测候夫遂何以得火方诸何以得水龟何以知来猩何以知往蜥蜴何以为雹虹霓何以饮涧何鼠化为鴽而鴽复为鼠何■〈虫羗〉蜋化蝉而蝉不复为■〈虫羗〉蜋何木焚之而不灰何草无风而自摇何金之有辟寒何水之有温泉何蜉蝣朝生而暮死何休留夜明而昼昏蠲忿忘忧其感应也何故引针拾芥其情性也何居是皆耳目所及非骋思于六合之外者不可习矣而不察也请据其理之实论之
○七
问古之王者以小宗入继大统其大要有二有出于毋后大臣一时之议而入者此谓之继统汉宣帝是也有出于先帝之意预养于宫中如子者此谓之继体汉哀帝宋英宗理宗是也然虽入承宗而天性之亲不能忘故于本生父母莫不致夫追崇之典宣则谥父曰考哀则尊之以帝理则封父曰王英则尊之以皇果孰近于礼乎继统与继体者亦有所分别否乎夫礼适子不后一子不后为其绝祀也假不得已而承大宗将即使其亲绝祀乎亦别有所处乎夫礼以义起以情制三代天子之礼无传也久矣汉宋之事亦可尽为准乎请以天地之大义大伦陈之勿曰以俟君子
○八
问君子欲有为于天下非才识之超轶不足以建集功业而懋乃德行者每于造次颠沛变朏出没之时窘于处措是才德若二涂矣而古今之论才者必曰非有德不淳非有道不正非更事不达非志定不成是又才必兼于德而后能济也然则君子厚于道德而终焉以无成者其故何邪谓不足于才而然邪而后世儒者有以王佐之才称者有以三代之才称者有以杰出之才称者有经纬天地遗才称者若可谓备于德而弘于才矣迹其平生功业之所就又皆不满人意此其故又何邪道德以立本才识以达用世恒以为全德而功业反不逮于常士此有志者之所以切叹也请言其实
○九
问财赋之制有国所不容已者汉文帝未甞理财也而京师之钱累巨万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后世入粟补官入货除罪筭及缗钱舟车塩铁如弘羊孔仅之徒非不能兴利也卒不补海内之虗耗唐太宗未尝言利也而真观之初天下殷富斗米三钱后世两税间架和籴括苖铸钱借商如杨炎赵赞之流非不聚敛也太仓所积卒无十日之供此其故何耶岂后世多事而财用故不足耶而文帝太宗之天下犹夫后世之天下也是果在此耶愿与二三子论之
○十
问君子欲立言以传世文之不可已者也载观唐虞三代之文见诸六经者典则驯雅邈乎不可久矣所谓文章之宗祖者也何今之士欲以文自见者不曰唐虞三代而曰先秦不曰六经而曰左氏国语其意何居夫文所以明道也于道有所发明上矣故曰文以载道辞达而已焉近世若周程张朱之言论可谓体道之文矣而世之论者必曰韩柳欧苏而于是四子无称焉此其意又何居邪岂倡而和之者趋向之殊涂邪抑四子本以明道而非有意于为文故不以文称邪而六经语孟为天地人之至文者此又何邪诸生慱学于文久矣请以所自得者陈之
○十一
问储蓄者恤民之大政也尧汤水旱民无菜色备之素故也遇荒而议济赈是犹泆西江而濡輙鲋鲜不及矣古之人如耿寿昌之常平长孙平之义仓持丰济凶用盈补缩天道作沴民实赖之矣我国家稽古建法天下郡县皆置预备仓以救凶歉处措于官赈给与民虽公私窘迫不得假贷可谓善法之最者也夫何近年以来名存实亡一遇水旱虫蝗之灾百姓便至流离转徒不能自存岂所司不得其人而行之未尽于善邪抑法久而弊邪或亦储蓄之政所济者浅而犹有所以裕民之术邪兹欲使民无冻馁之苦而岁之凶歉不足以为虑当何以致之
○十二
问学校之设所以养育人材以为济理天下之具者成周之时闾有塾党有庠州有序国有学大司徒颁三物而教之闾师书其敬敏任恤族师书其孝悌睦婣有学党正书其德行道艺而戒之州长考其德行道义而劝之乡大夫考其德行道艺而宾兴之是以当时之士平居则敦义兴行効用则治成俗美而比屋何封矣自夫科举以来在上者以文取士而士之为学者一切务为文词之工以应上之求虽日教以六经孔孟道义之实然不工于文则无进身之阶而士之习固自若也苟能言矣虽卑污苟贱者亦与其选苟能文矣虽浮薄轻佻者不在所乘天以斯人而登用之安望其化民而成俗哉此司教者日夜之所以兢兢也今欲不变当时科举之法而又德成周德行道义之士当何所施为而可
○十三
问君臣之义一也文王以服事纣既曰至德矣何武王伐商曰诛独夫纣兄弟之亲一也象曰杀舜舜不念其恶而封之曰仁人之于弟亲爱之而已矣管蔡谤周公周公则杀之何亦曰德音不暇功一也管仲之功既曰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功之所被亦大矣何又曰功烈如彼其卑德一也柳下惠既曰百世之师则德之所及亦远矣何又曰君子不由是皆拟议相戾莫可适从学者欲求其至当以为守道之要不知宜以何者为准请折衷之
○十四
问戡祸定乱资于兵养民裕国资于财虽圣帝明王未之或废者何今之儒者一涉于韬畧者则曰谈兵少及于理财者则曰言利视之不啻道德之荼毒仁义之奴虏拒绝之严不少假借何邪箕子洪范先食与兵孔子为政足兵足食是则圣贤之谈亦莫切兵与财尔而儒者摈之不亦自异乎以为非儒之所务邪而破斧缺斫作礼乐者主之九府圜法陈丹书制之以为非国政之急邪市人执兵而天子出幸廪无斗储而睢阳失守谓非急务不可也而儒者不屑言之其故安在岂国之政治尤有要于此者而学非所先图也邪皆未可据也诸生其懋陈之
○十五
问先儒曰论孟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今庠校之士孔孟之书无所不讲则于六经之旨宜无不达矣试以经之有疑者论之可乎今之易周易也先天图于今易之义何所发明乎说者谓图实伏羲本图藏于方外之士然乎伏羲至尧舜三代几千万年而图不见于经自周至今几千余年而图不见于传何至陈搏而始出之可据以为信乎仲尼之门羞称五伯何书取穆公之誓不几于称伯乎诗之体雅出于朝廷风出于民俗说者谓黍离降为国风而雅亡是孰降之邪抑别有义而说者固不及邪仲尼曰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说者谓春秋改用夏正然乎不几于反时王之制乎仪礼圣人之遗经也今之礼记多出于秦汉儒者之记载纯然圣人之言无几谓传可也而何以经目之如月令出吕览乐记出荀子其书至今尚在也而亦与圣经并列可乎请各陈其实以观尒治经学
○十六
问昔人云孟子没而仲尼之道不传是固然矣要之秦汉以下诸儒虽所造醇疪不齐而斯道托以不坠亦不可诬学者欲趋于孔孟之途不可不愽求于此以为学道之助也姑举一二之有疑者试相与论之可乎尊王贱霸增光孔氏矣而何以指为申韩之流潜心求道所道于圣人者多矣而何以谓其自不识道明道义而黜功利学之醇者也何以曰终未能窥大道之全仿古作经圣之修者也何以曰累于好高自大欲速之心玩心高明达于天地阴阳之化者而曰要之不可以治天下国家其意何居忠孝诚实天下无贤不肖浩然归重者而曰只是天资元不知学其说何指所著知言或以为胜正蒙矣又病其有过高之论然乎迹其平生见道之实果背于中庸邪天性高明独以孟子为师道术正矣又疑其有类禅之学然乎据其终身所得之妙果虽于圣人邪夫是数贤者举皆间代之豪杰矣其不缪于仲尼者谁邪自孟氏之后执可以继邪夫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不可也幸悉其说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