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元文集

颜子之通理。与子贡不同。子贡由多学而通理。颜子由博文约礼而通理。故能同夫子作终日之谈。又看孔子之通理。又能问礼。真是黄中通理。正位居体。发于事业。美之至也。今日我们学社。比颜子固然比不得。莫如学曾子。心中无我。以夫子为我。曾子所讲穷理之学。何也。如佛家闭关。万事不问。即释迦佛教罗汉六根清净。不染六尘。十八蕴界。既成罗汉。再学菩萨。菩萨学佛。即是黄中通理。此种学问。自古未传。佛家以衣钵为传。教人一念不生。无非穷理法门。不是黄中功夫。尧传舜。允执其中。倒是黄中功夫。舜得禹。加出后天功夫来。有人心道心之说。是黄中之教。数千年来未曾大开。今日我讲黄中。约有七日之久。有人闻之。开得正等正觉。我则教之。论黄中功夫。亦不希奇。即孔子教人智、仁、勇。仁即黄中。孟子云、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由仁用智。或由人生智。即去找仁。有仁通理。勇即到来。克己我们办不到。仁者人也。我们亦办不到。莫如从智、仁、勇、浅一层学起。此语我已常言。凡事先问良心。而后动作。真正黄中通理功夫。甚是深沉。如我们在四川办伦礼会。即用的是实礼。人皆言礼字有错。不知伦常是个实行之礼。后人立为伦理。多涉空谈。倒是错了。虽知实践伦常。非此礼不可。反躬自问。尚无实礼功夫。有名无实。与虚理何殊。次年故改为人伦道德研究会。由通理去复礼。学克己功夫。凡事自问通得过。通不过。今晚讲黄中通理。不过是个题目。凡成真作圣。皆由此过。否则修不成。不但修不成。不通理性。还是迂的。即如我现身说法。昔年我得的传授。即是黄中功夫。不过未明言是黄中。只是浅浅几句话。教我有智来即寻仁。寻仁之法。先问有益於我否。有益於我之身。我之心。我之性。我之命否。如佛家修道。先别父母。抛妻儿。只说我成道以后度父母。果以成道。犹可说也。若成不了道。问心不安。哀哀父母。有恩不报。论黄中通理。就该打入阿鼻地狱。昔年吾师教我百书不看。我即信此数语。守而行之。由信返性。即是黄中。又如有智来时。欲办某事。窃思我生今之世。成今之人。如此办去。成得了人否。又问此事於我身心性命有益否。於人有益否。推之天下万世有益否。如皆有益。此即是黄中通理了。凡是黄中。即能通理。譬如我屋内。四面镜子。镜子仿佛是理。站在当中。似个黄中。四面观镜。面面有我。镜中照镜。层层有我。是黄中通理。才有此美满变化。又如一灯照镜。四镜有灯。镜复照镜。灯灯不穷。一灯照出百灯。仿佛是礼。现出华严。究竟何灯是真。灯灯皆假。中一是真。无此一灯。不能现百。一灯不中。通不过理。亦不能现。可见黄中是真。不是灯真。有了黄中之真。便有虚玄境界。论来虚玄是我常讲。虽然神妙。却不是幻。今之人有上天见神仙者。或暗中有见。辄以为是。试问我之躬行实践。配与神仙谈话否。能与实礼境界相通否。又如降乩之人。常言某某圣贤来云。信以为真。试问我平日做事。是否圣贤之心。恐怕沙盘一舍。做事损人利己。焉能与圣贤通往来。譬如今之车夫。亦云我见了大总统。大总统与我如何说。究竟是真是假。你信得过信不过。虽说是民国总统。还是要有官级。今之人没有躬行实践。黄中功夫。断不能与神仙见面。圣贤往来。
我前晚在虚玄中。觉出同人何以尊我如是。因我平日实行黄中。将一切虚理实礼完全通过。我通过黄中。即受生等之尊敬。生等果能通过黄中。将来留名千载。馨香百代。方不愧尊我一场。又忽见立终。忠信。黄中。三层字样。合为一体。忠字功夫。还好做。黄中则四面无依。而由中发出。则四面包罗。故神妙莫测。凡是元音。皆由黄中而来。因缘不由黄中来。元音之人。不管信不信。始终如一。虽是黄中。还是要实行。人能立终。抱住忠信而行。不是元音。也是元音。黄中在先天为无为真主宰。为天地公共之性。公共之仁。在后天说为人之灵机。灵机一发。便找良心。找着良心。便有很心。很者恨也。恨我就不能吗。自然有勇。作事有恒。凡有勇有恒之人。皆是黄中之实。今日我们办道德。即是办的黄中。不愿天下糜乱。要有实在办法。无有办法。还是无有黄中。未能打破世间。焉有实在办法。有了黄中。尚看通理与未。反之黄中办事。即是道在办事。这个法子。将来传得几人。不落理障之中。办事不似老学究。迂腐拘泥。只是作书劝人。自己尚未通过。通过之人。安然自得。有美在中。能说能行。究竟得了黄中。有何好处。如我从师。百书不看。讲出道理。人人听着。倒还不错。果真得了黄中。天地生成。了然如见。我前日在虚玄中。一物俱无。不见天地。觉得这天地。是如何而生。见得先由一画开天。生出五老。黄中即是头一老。一点在中。然后四面之气。混合成一。而变得五行。所以佛说四大假合而成。不假黄中而合。焉成天地。既成天地。化出五行。各有其主。东南西北中。青黄赤白黑。渐渐化出。既成五老。确有其形。如何其形。此义前已讲过。似人非人。怪而不怪。不怪而怪。一切有形有色。由此而出。十二万八千卦爻。皆在其中。人在后天。被此五行缠缚。牵牵连连。不得出去。惟有黄中在中。不被牵缠。可以出去。不然、终身陷在五行之中。生克制化之内。被五行所用。任你修仙修佛。如何苦修苦炼。逃不出去。有了黄中。五行不相克而相生。昔日太上称为老子者。即由黄中一点真精化出。我们学道。找着黄中。不但成道。成真作圣。代天行道。能够修齐治平。还能旋乾转坤。真正道德仁义。就是这个法门。
真通黄中必有四信
民国十一年十一月初五日
今日乃冬至日。阴极阳生。太阳之宫度。又要从此回转过来。足见天地内。不但人要有信。即天地日月之大。其所以能长久不坏者。赖有信也。设若今日今时。太阳仍往南移。一天仍短一天。则将不知伊於胡底。乃每逢冬至阳生。日即回转。昼时亦不再短。丝厘毫毛。不敢失信。亘万古如一日。天、地、日、月、尚如此。何况于人。所以说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盖无信则东风东倒。西风西歪。犹如秋风落叶。已是魂飞魄散之人。那还能够在世间上立得住脚。作得成事。故信为人生紧要关头。而在修持人为尤要。人有信。则凡事必能彻始彻终。即是还了自己本性矣。故曰信者得救。今接讲黄中通理功夫。亦即是由信下手。但如何信法。亦有法门。不得其法门。到底信不过。吾又现身说法。将吾当年秉受师教之经过。详为叙述。俾易明了。当日受教伊始。并不晓得何者是道。师因问曰。尔要修道。尔知天地间有道无道。答曰不知。师曰、尔既不知道。还信得过有道否。答言信得过有道。师曰、尔如何信得过有道。究其所以然。吾即对答不出来。师曰、如此说信道。只是顺口答应。信还是假信。还是自欺欺人。自以为道是什么希奇物件。可以顺口骗得来。非真信也。尔如何信得过天地间有道。还有个信法。人不见道。试仰观天地之大。生生不已。化化不穷。再思日月寒暑。往来不息。一定不移。四时八节。风云雷雨。各有节序。谁为为之。孰令致之。其中必有个真主宰。真主宰即是道。设无真主宰之道。则日月星辰。四时八节。当不知如何错乱。那还能成世界。既成个世界。知必有道。必有个真主宰。故尔丝毫不能错乱。(西人动谓某行星、将与某行星相撞。又某行星、将与地球相撞。全是妄想推测。不知天地间有道。以为之真主宰也。)既知有道。以为之真主宰。其主宰当有个地所。地所何在。即是北辰。所以统天地万物。日月星辰。四时八节。皆有常轨。皆听号令。无为而无所不为之真主宰也。必如此一步一步的切实推究。仔细寻求。然后去信道。庶几可以信得过。师又问曰。信得过天地间有道。还说远了。究竟信不信得过尔自己。答曰、如何信不过自己。师曰、谈何容易信得过自己。如果真信得过自己。凡谈一句话。必先自己切思。我既如此说。究竟自己能不能如此行。若只能言不能行。口是心非。则是自欺的学问。自己先信不过自己。世人多以为只管当面说得好听可以欺骗得人。不顾实行不实行。殊不知欺人即是自欺。盖说假话之先。自己先明明知道是假。昧着良心去说。是不是自欺。是不是自己信不过自己。自己且信过不自己。又焉能取信于人。纵或偶然能骗人一时。终必败露。为人所不齿。结果还是自欺。答曰、我今怎么说。便当怎么行。师曰、此仍是一种口头禅。仍是自欺欺人的话。盖凡学道的人。最初求师发誓愿。谁不有点真诚心。往往事过境迁。或竟忘其所以。或又事后追悔。皆是自己信不过自己。真信自己。必要切思自己当为何许人。当办何等事。舜何人。予何人。有为者。亦若是。先立终而始行。有恒不变。乃算有真主见的人。有自信力的人。然如此自信。犹是下乘说法。或勉强而行之。真正说到自信。必要知道天地有个真主宰。统天地而育万物。而日月星辰。四时八节。才不错乱。人身中亦有个真主宰。统一身而应万事。而四肢百体。视听言动。才有作用。故必找到了身中真主宰。乃算找到了自己。身中之真主宰。即是本性。找到了自己本性。即是识得本来真面目。方知身是臭皮囊。自然凡事由本性作主。由本性发出。内不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挟持。外不为色、声、香、味、触、法、所移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乃真算得自己信得过自己。传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苟有明信。涧溪沼禬之毛。苹蘩 藻之菜。筐 釜之器。潢汗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即申言人必明见本性中有主宰。无时无地无事。不可自信之义也。吾当下细思前言。确系至理。禁不得五体投地。真心拜服。师乃察吾至诚。进而教之曰。人身中之真主宰。亦有个地所。即是身中北辰。与上天北辰。原是一气相贯的。佛家谓之灵山塔。道家名为些子玄关。又为灵明窍。吾今为尔指出。好好的栽培涵养。一旦明见本性。即是有了黄中。真个能自信矣。
师又进曰。信道难。自信难。信师尤难。尔究信不信得过我。答曰、信得过师。曰尔我素不相识。如何信得过。答曰、吾前不知道。因师言而知有道。前不明自己本来。因师指示本来。是吾之所以信道者。由师而信也。所以自信者。亦由师而信也。则是师即道。道即师。又师即我。我即师。故能深信实为我师。师乃莞尔笑曰。孺子可教矣。因益进而谓之曰。既信得过我。尤当信我所说虚玄之定礼。当今这轮甲子。天下又大乱。尔能受我之托。办挽回世道。救正人心。开万世太平之大事业否。答曰、未来之事。其实难信。但惟笃信师言。至於我能如师所言。办得到。办不到。则尚未有把握。不敢自欺。师曰、无论尔办得到。办不到。尔能信有此虚玄未来之事。即是尔黄中有了萌芽。只要能立个终。照此前行斯可矣。尔既相信玄虚。凡事在天成象。必然在地成形。则此经天纬地。一番大责任。吾即交付与尔。将来舟车人力。四海环通之时。吾所言必事事见诸实际。现在地球。仍不过东西相通。待大道弘开。然后南北亦通。前言益信而可徵矣。过了几天。切思要办如此大事业。不知要如何大力量。如何造学问。才可以能办。师曰、一信字可成。我如何说。尔即如何行。自今以后。造学问。可以百书不看。果然尔能信得过。一到其时。至其境。凡所发挥。自然与往古来今之圣贤仙佛经传相符合。盖道即黄中。本来无言。可意会不可言传。凡发为言诠者。比体也。真正见了自己本来。则知圣人之文章。皆糟粕也。故曰得诀归来不看书。然圣人文由中出。足以载道。亦惟真正见了本来。又知圣人之糟粕。亦合乎道。故曰得诀归来好看书。但道者到也。必亲到其地。方知究竟。吾于是信守师言。百书不看。果到于今。百讲不穷。何以不穷。凡所讲说。皆有本源。本源即由黄中。黄中即是无字经。又是无尽藏。讲得出者。吾即直讲。讲不出者。设法比拟之。虽云糟粕。亦是实事。与袭取皮相者。大不相同。要皆信之所发皇也。自古圣人经典。外虽文章。其本源皆出自黄中。皆是实事。故其文足以载道。足以传世。譬如某地方有好景致。必亲到其地的人。绘画出来。纵不好看。大旨总是不差。故足宝贵。若未至其地。但听人言。而乃意想绘出。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纵然点缀得好。而事实迥不相符。一遇识者指破。分文不值。今之文章家。自己未有黄中。但摩仿圣人之文章。而不明圣人之实德。文章虽作得好看。行为大相背驰。亦犹是也。前数日与某君谈天。彼谓昔有某人自作一画。画出二牛角斗情形。宛然毕肖。见者莫不称赞。自己亦以为得意之作。悬之中堂。任人观览。后遇一农夫见之。以为其画大错。谓牛斗则尾必紧夹。今画上牛尾竖立如锥。姿势虽好。但与事实不符。画者闻言。羞惭无地。不敢再以其画示人。足见未亲见过牛斗。而但以理想绘出。一经指点。破绽立见。吾因某君此言。遂又感动一事。吾乡曾有人藏一明末名画。至为宝贵。其画系画北京风景。各种点缀。甚是出色。见者亦人人称好。惟其画煤山。则画山上有大黄果树。午朝门外。则有大牌楼。两边都是青狮白象。向南则有数十高峰朝拱。煞是帝王都的模样。后因到过北京的人见之。以为画此画的人。并未到过北京。并不知北京风景如何。其画全凭理想得来。按之实景。则大错谬。夫未到北京。而画北京风景。纵画得热闹。多非事实。遇着到过北京的人见之。其丑毕现。绘画如此。文章亦然。今世会作文章的人。提起笔来。说得天花乱坠。问其所以。则尽茫然不知。以为圣人之文章。亦不过如是如是。但凭理想抄袭得来。而不知其皆由黄中发出。皆有本源。皆是事实。故自来文章家。无论其著书千百卷。注述数百家。皆是理想之辞。皮肤之见。自以为是。而不知其违背真道德实远。纵能欺人一时。终不能欺天下后世。总是通不过。犹之画牛斗者。只可以欺书生。而不可以欺农夫。画北京者。只可以欺乡人。而不可以欺京客。故必见过牛斗。而后画牛斗。到过北京。而后画北京。虽不尽其神情。亦不至於荒谬。有了黄中。而后发为文章。虽不能从容中道。毕竟其则不远。吾今所讲者。亦不过略言其大概。尔等笔记起来。不过是为道画个影子。作个草案。但虽说是画个影子。却不是含沙射影。皆从实地得来。犹如有源之水。混混不绝。有本之木。生生向荣。一切可以通得过。例如西游记。是一部小说。相传为邱长春所作。其中所言事迹。多涉荒唐。人人知道是假设之辞。但其文系属道况。言言有本。语语着实。外面虽假。内绘道象。故其书足以传世。其象即以佛比黄中。以唐僧比良心。以猴子比人之真意。上天下地。无孔不入。唐僧为黄中发出之本质。故为长老。为个好人。孙猴子道号悟空。喻人之通理。但其一斤抖打十万八千里。犹不出佛之手心者。通理而不由黄中。总有通不过的。必待见了佛祖。取得无字真经。即是有了黄中。而后用不着打斤抖。自然无入而不自得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