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元文集


真讲修持。要先将贪嗔痴爱扫除净尽。如何能扫除净尽。人心如猿猴。必要找个桩子。把他拴住。故旁门虽不可与言道。然苟能用之于正。亦可藉以收心。用之不正。即遇神仙亦无成就。我从前讲内圣外王。大半是红尘富贵中事。真修持。要九辈状元十辈天子的福命。才换得来。大道不开。丹经虽皆口诀。然未说明。因天时未至。故人有所不知不能。即知之亦多半说不出。纵说得出。也不敢明说。纵敢明说。人亦未必知道。如此说来。修持岂不甚难。然虽难而实易。前人有谓遇着明师一点便成者。有谓得了口诀立地成仙者。固不能人人如此容易。然苟知修持有先天后天之分。大道小道之别。道与法不同,道法并行之妙用,能认清去做,成仙作圣却也不难。吾今不敢言得道有法。不过就身中所经验者。为生等约略言之。如谓得了口诀即可成仙。是欺人之说。我则不敢以之自欺欺人。我所知者一百零八道口诀。三百六十个阴阳。即尽同生等一时说完。生等未能做到。还是不成。必要做到一层。始得到一层。循序渐进。今讲儒家下学上达之工夫。佛学之小乘法。道家之丹经下法。从法说出道、从道说出法。有人问修道如何修。我云闭目凝神。是修道之小乘法。其善者可以却病延年。但千年不死。不过一守尸鬼。不能成仙作圣。在道上讲是法子。在性命上讲是凡命工夫。讲真修持要躬行实践。讲真炼性。要如曾子所言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不明真道者。不但欺人。且自欺。任何旁门。只要他能教人为善。无奸盗邪淫。我即不辟。因其仍是道之一化。足以引人入胜也。若非道非法。专以损人利己为事者。乃是地狱种子。永劫不复。其稍胜者如得法。不得道。得命功。不得性功者。一万年不死。终是愚夫。四川老人村中。寿延数百岁者不少。然亦是活造孽。我们要将性命道法辨清。凡有形相者。皆命功。性功则不仅在身上。身内有一层。身外有一层。不内不外有一层。内外合一方是道。我之丹经。是破除迷信。但人无迷信。又不能作成一事。故要迷而不迷。其中生出天智。今说出万教归一之丹经。性命双修。道法并行之方法。如何可以却病延年。如何可以成真作圣。若徒打坐参禅。谓即可成神仙。则纯阳何必下世度人。三丰何必久不了道。李仙何必借尸修行。凡专讲静坐功夫。只可以诱掖一般名缰利锁束缚之人。使之入胜。待身内现有景象。则贪嗔痴爱之念。亦可藉以稍减。迨到有了至诚。必遇明师。但要有根器、有功德。否则魔障横生。即遇明师。亦难免不失之交臂。

修持人要知道生天地人物的源头。方可返还本来。今试略述浅中之粗。太上道德经开首原是三道字。其第一道字。连无极都没有。不惟不可言说。并不可思议。第二道字。是无极。第三道字。是太极。是无为无所不为之主宰。神妙莫测。无地不在。无时不在。太极含有阴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道即是道可道。有阴阳则有变化。变出非常道来。虽不可思议。然由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内藏五行。却有实迹可以考证。伏羲本河图而画卦。即是由无为以显有为。太空有真光。变为日月星辰。又有微尘。变为山河大地。迨万物满盘各成其形。然后才生人。人得大道精华之全。故为道体。而与天地并为三才。若仅以人之躯壳与道比较。尚不及沧海中之一粟。微尘中之一尘。因其为道体。为万物之灵。能弘道。能位天地。能育万物。语大莫载。语小莫破。故为上天之爱子。为万物所尊仰。因道生人后。道之精华。全付于人。故人又能生人。人由三个人成。一凡躯。是父母所生。二灵魂是物禀天地阴阳之气而成。三真性。是道之精华。此三个人。是修持人必知之件。不知此则不必讲修持。何以要知。知凡躯则知借假修真。知凡躯从何而来。则知有父母当尽孝道。知真修持则知要敬明师。要尽弟道。知真性便知本来面目。故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又申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本即还我本来之本。天地间无不忠不孝之神仙。无无功无德之圣贤。有用之精神。要作有益之事业。不为名利富贵所牵缠。不办朝生暮死之事。一国之元首。可谓富贵之极品。前有一卸任总统在病中。有人劝他讲修持。他答以十年后为期。讵料一转瞬间。富贵荣华。如梦泡幻影。人为名利。千事劳心。万事劳形。得寸思尺。得陇望蜀。迨到命终。犹然不能餍其奢心。真是可怜。岂知人生在世。不啻大梦一场。无常一到。不怕你兵将多。银钱广。他要你三更死。不得延迟到五更。民国成立。不满九年。四个总统。已死去两个。无怪顺治帝云。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流落帝王家。顺治以盛世之君。尚云流落。若不讲修持。则必堕落。要讲修持。必藉凡躯办实事。使生死由我。灵魂不堕地狱。九玄七祖。不虚生我。若不知真修持。只落得虚度数十寒暑。大限一到任你恩爱的夫妻。孝顺的儿女。知交之良友。富有四海。贵至王候。战将千员。都不能救你。只有修持可以自救。但仍不能离命功丹经小法。灵魂与凡躯。虽是两个。然无灵魂。则凡躯无用。无凡躯则灵魂无依。但灵魂从何而来。非从父母而来。是由道生物。物化而成。天地阴阳变化十万八千卦爻。各有其形。或由天仙而成。或由地祗而成。或由山精石怪而成。迨其与凡躯合一。则只知凡躯。不知何为灵魂。灵魂尚找不着。安能找着道。今日不过略言灵魂与凡躯之关系。灵魂与凡躯。极相亲爱。凡躯因距道甚远。灵魂去道还是不近。但找着灵魂。则知修道是真的。至于找凡躯。则要在三纲五伦中找。所谓识得本来真面目。方知身是臭皮囊。不过此乃后天关系。非先天关系。今天我讲。生等听。抑知是凡躯听。是灵魂听。是道听。是凡躯讲。是灵魂讲。是道讲。要知此能听能讲。非是凡躯之能力。是灵魂之能力。究是道之能力。试仔细考之。不必灵魂离体。凡躯始归无用。即如人在梦寐之时。已不见人凡躯之作用。但灵魂非道。是灵根种子。秉道气而灵。因人落后天认不清。讲修持、要将凡躯与灵魂分而二。合而一。来找道。方找得着。不然凡躯固找不着道。灵魂依然找不着道。要找道。如何找。如我传授之北辰。道家为些子玄关窍。所谓惟有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此窍为灵魂所依据。其中有仁。此仁即为性。即是性中之仁。至圣所云。未见蹈仁而死之仁。即是指此仁。能修持则此仁不死。此仁是无为之主宰。一变而为人。此人原与北辰同属一仁。落后天变为人。则是灵魂种子之人。人是好的。因其与灵魂相亲。故为人之良心。修持人。先要找着良心。人身中之良心。即是一切之发动机。仁是良心之主人翁。找着人之良心即是升堂。更进一步。找着仁则为入室。故孟子曰。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人有良心。即有知觉运动。遂与灵魂相亲。与凡躯打成一片。而成为人。但成为人后。又只知有凡躯。不知有原为良心之人。故山精石怪。转变人身。欢喜而言曰。吾在洞中修了数千余年。方转人身。无任欢喜。每每忘乎羞耻。而失却良心。孟子曰。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几希即指良心。存则为人。失则为禽兽。今日所讲是修持之根本。凡是静坐矜奇好异。妄想成仙。则如佛家云。一切有形皆是幻。故真修持要找着本来面目。

三月二十日讲

修持人有四个字最要得紧。即是谨言慎行。此四字真能记得清。讲得明。行得到。不是圣贤也是君子。人之言行真难。非过即不及。至圣云、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但是真为智者便是圣人。真不易得。人太热心则每每失言。我自问常失言。我凡见着人便望他好。不觉得便要说。苟有所问。必欲使之彻底澄清。遂易失之于过。以讲学说。从先天讲太高。难明。从后天讲太俗。听者往往作为老生常谈。又恐与一般人程度不合。讲低了略有造诣者不愿听。讲高了初学不知道。非失人即失言。故要得中。现在所讲乃为知者道。从前讲内圣外王。自上星期始变过来讲万教丹经。道生天地一节。已大概说过。今略讲天地间事确有主宰。道不可见。可即其主宰见之。如日月星辰出没有定。四时八节。寒往暑来。数千年如一日。毫无差异。苟无主宰焉能如是。主宰是谁即是中国圣人所言之惟皇上帝。能独一无二的。西人还是讲上帝。上帝是一个。然仅说一个上帝。不易明白。要知上帝有三个。第一个即是太上所言之第一道字。无声无臭。不可思议。不但为这个天地之主宰。实为万万个天地之主宰。在万万个天地之上。在万万个天地之中。无为无不为。万万个天地均是此上帝所生。我们这个天地亦归此上帝管。这个天地亦有个上帝。这个上帝有地所。即至圣所言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之北辰。为这个天地之机纽主人翁。主宰这个天地之上帝。释迦所言之三千大千世界都由他主持。知有一天地。则知有一上帝。还有一个上帝。创世纪所言站在水面上。说声生天就生天。说声生地就生地。说生物就生物。说声生人就生人。即是此上帝。无形而有形。无为而有为。即是中国圣人所言之上帝临汝。无贰尔心。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可以祀上帝之上帝。知天地有三个主宰。才知天地之所以成。天地之所依归。有了第三个上帝。故万物生生不已。从先天讲。上帝之名。亦是无以名之。强名之曰上帝。天地中有上帝主持。日月星辰。四时八节才不乱。修持人要知人是一小天地。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人身中又是三个上帝。人身苟无三个上帝。则不能成人。无知觉运动。讲修持亦不能成道。故太上曰一气化三清。三个上帝变为五行。为五个上帝。位五方。司五气。东青帝。南赤帝。西白帝。北黑帝。中央为黄帝。各有其能。三个上帝原来一贯。至善无恶。变为五个上帝。则有相生相克。犹人有和睦不和睦。五帝和睦。则五气调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否则金木水火土五行。制化冲克。驳杂不纯。乃有气数演出瘟疫水火、刀兵、盗贼。世界遂成为红尘苦海。释迦知其苦。故教众生脱离。人所见天下不平之事。如富者衣绸缎。食珍馐。贫者粗衣淡饭。尚虞不足。非上帝不公。是五行上帝所司。各人之遇合不同。遇着上帝好。即丰衣足食。遇着上帝不好。则缺衣少食。命有不同。境遇各异。至圣云、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人之俗命。即是五行之阴阳造成。星相家、即天干地支可以推知。常人逃不脱。君子方能逃。人网在五行之中。朝生暮死。迷昧无知。为名缰利锁所陷。修持人要返还本来。脱离五行上帝。归一上帝。故孟子云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此天即苍天。即惟一之上帝。五行变化。各有生克。常人逃不脱。遂作轮回客。人之万病从心起。从口入。亦是五行之相生相克所致。修持人要脱离五行。找着三个上帝。则我有主持。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传之心法。闻之寻常。人往往以为非道。以为道是一点便成。不知是乃引人入胜之说法。实无如是便宜的事。但真功行圆满。间亦有之。人人身中有个上帝。道家云惟有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佛家云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上修。玄关窍。灵山塔。即是我身中上帝所住之处。不知此中真义者。入山惟恐不深。可笑亦复可怜。孟子之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丹经家亦有以之做功者。以为血肉之心是心。头上有玄关是性。有泥丸是天。亦属丹经之一部。其实孟子所言之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是身内身外各有功夫。可以合外内方为道。昨言性中有仁。即是上帝在我心中之中。即孟子所言之性善。至善无恶。又即佛家所言之佛性。人人皆有。直言之即是人本来面目。此性流露后天则有情。生出贪嗔痴爱。故要尽其心。心尽即佛家一念不生全体现。

我传之心法。收心放心。收心是收人心。所谓要得仁不死。除非死个人。人心不死。与凡躯扯不脱。则仁不生。死人生仁。仁即至圣未见蹈仁而死之仁。仁生即是还了本来。修持人到此地步。则明心见性。心要收在腔子里。些子玄关窍。北辰中。此数者名异而实同。为不生不死之地。语云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知栽培之地。才能死人心。犹如猿猴找着桩子。收心则人心死。放心则道心生。收心所以隔断叉叉人。故要万缘皆了。万念皆空。如佛家之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至圣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放心放在那里。放在黄中通理。美在其中之处。即所谓丹田。黄庭中央戊已土。命根。命蒂。太极。丹经有云。太极中间一点红。即是放在那个地方。放心即是知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太极即后天知止之地。即大学所言在止于至善之地。但是后天之至善。非先天之至善。先天之至善。在些子玄关窍。先后天之分。即是性命之别。故要合而为一。性命双修。命中又有仁。如桃杏核中之仁。是保全凡命。养活此命。可以长生。若将先天性养活。真可不生不死。故讲性命双修。要保全后天命。先天性。借假修真。返还先天。先天性圆陀陀。光灼灼。故曰玄之又玄。妙之又妙。无而有。有而无。是以真空不空。妙有不有。凡人在母腹。受父母之呼吸。天地之阴阳。大道之精华而成人形。一离母腹。便与先天扯脱。先天是真命之根。故云人有两重父母。四个阴阳。生我形骸者。是有形之父母。头上还有一重无形之大父母。故曰孝堂上之父母易。孝头上之父母难。修持人要知天地有性命。我亦有性命。静坐可以还本来。以真性为父母。以天地为衣胞。凡事要合中。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此是静坐之要诀。即是尧舜允执之中。此中与上帝连为一体。如孟子云斋戒沐浴。可以祀上帝。至圣所云丘之祷久矣。方是性命双修。方是万教金丹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