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傒斯全集

  蘅薇蔼其树芳兮 【芳,四部丛刊本无。】 ,山嶚■〈山票〉而窈深。泉潺湲而转石兮,交灵禽之好音。桂巃嵸而蔽天兮,虎长啸而龙吟。仙之归不归兮,何缭绕而滞淫。
  □□□□□□□,□□□□□□。衣彤霞之襜襜兮,布列星以为冠。佩长剑之陆离兮,驷八鸾之安安。海若惙而怛妖兮,夔罔窜而莫干。仙既有此灵德兮,曷不归悯乎下人。□□□□□□□,□□□□□□□。
  昔留侯之纯懿兮,佐炎汉而兴刘。惟戒覆以保终兮,托赤松而远游。既载此神裔兮,世承烈而绍休。帝屡降夫嘉泽兮,沛汪濊而下流。忍独弃此明君兮 【明君兮,四部丛刊本作「君兮明」。】 ,不余顾而少留。仙其归兮,毋使予忧 【予,四部丛刊本空缺。】 。

  △祭赵供奉文 【供奉,据正文似应作「应奉」,见元史百官志。】
  维延佑元年岁在甲寅,十月某朔十日某甲,翰林学士承旨程巨夫等谨以清酌柔毛之奠,致祭于故翰林应奉赵君景渊之灵。
  谓天至仁,仁不可知。谓神至明,明不可依。善者短折,贤居冗卑 【卑,四部丛刊本误作「早」】 。孝不获养,忠不获施。谓为数耶?数理而已。贤必尊荣,善必寿祉。孝必终养,忠必行志 【「忠不获施」七句:四部丛刊本仅作「忠志」二字,漏抄二十六字。】 。此理之常,今胡不尔?惟君之生,茂懿粹和。力乎诗书,以承厥家。惟君之生,舂容廓深。一翶天庠,再骤词林。燕笑语言,如金如玉。期君九霄,望君百禄。去年一疾,咸不能起。余曰斯人,必不止此 【止,四部丛刊本作「至」。】 。其危一发,勿药有喜。咸喜相谓,必寿且昌。云何露电,一夕遽亡。孰无父母,君养不足。孰无妻子,君不得育。孰无兄弟,君不得友。孰无友朋 【友朋,四部丛刊本作「朋友」。】 ,君不得守。蔼蔼公侯,君止下僚。万物芒芒,君不复朝。知君所憾,惟此数者。命也如斯,莫如何也。所不必憾,秦公内姻。棺椁衣衾,克周于身。凡我同僚,其情孔亲。故乡虽遥,安卧而臻。人皆有死,岂必牖下。官无崇庳,在永终誉。灵輀将举,落叶如雨。率众哀号,永诀千古。尚飨!

  ●揭傒斯全集文集补遗
  李节妇传
  桂阳县尹范君墓志铭

  ○李节妇传 【此篇及下桂阳县尹范君墓志铭均辑自苏天爵编元文类,故除以四部丛刊本校勘外,复校以元文类。】
  李节妇者,姓冯氏,名淑安,字静君,大名人,山东廉访使时之孙,湖州录事汝弼之女,山阴令东平李如忠之继室也。如忠初娶蒙古氏,生子任,数岁而卒。继室以冯氏,生子仕,一岁而寡,有遗腹子,父殁两月乃生,名之曰伏。讣至东平,李及蒙古之族相率至山阴,尽取其赀及其子任以去。冯乃卖钗钏,质衣服,权厝二丧于山阴蕺山下 【权厝,原作「权立」,四部丛刊本同,此依元文类改。】 ,独携二子庐于墓。时年始二十二。唯布衣蔬食,羸形苦节,躬织纴为女师以自给。居二十余年,教二子皆成学,遂迁二丧,反葬汶上 【反葬,四部丛刊本作「反丧」。】 。邑人王毅以中书平章政事在告,为亲临其丧而铭其墓。齐鲁之人闻之,莫不咨嗟叹息 【咨嗟,元文类作「嗟咨」。】 ,有为泣下者。李及蒙古之族,皆大愧悔,羞见冯母子。冯视子任反出己子上。中书参知政事王士熙、侍御史马祖常、礼部尚书孛朮鲁翀、翰林学士吴澄、集贤学士袁桷、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国子司业李端、太常博士柳贯辈,争为文章,盛夸道之。山东、浙东羣有司,交上其事于朝,请褒异焉。其子仕、伏事母极孝 【其子仕、伏,原作「其子任、伏」,四部丛刊本同,此依元文类改正。】 ,皆掾太府,有廉直声而好学不倦。
  史氏曰:李之初丧也,其族及其妻之属,能扶其二丧,携其母子,返乎汶水之上而抚存之,其义孰加焉。乃不远二千里而来 【二千里,原误作「二十里」,依四部丛刊本、元文类改。】 ,直利其财也,当时亦岂欲挟其数岁之子以去,恶其无名耳。以二族之人,生长邹鲁之邦,乃不如一寡妇人,哀哉!冯氏其亦早有家教乎!

  ○桂阳县尹范君墓志铭
  大德中,勋臣楚国公之季子帅湖南,有所爱掾庐陵范君元亨,其强敏之才,廉正之节,风动千里,人不畏帅而畏元亨。时余在长沙,数与之遇而不敢一诣门,恐溷君也。后二十七年,会其从子汇于京师,则君没十年矣。乃录其行请铭。
  君讳元镇,字符亨,其先蜀人,今居安福之清化里。祖岩,生二子,皆为太学生,季曰景材,是为君父。君早孤,母刘及其兄元方教育之。至元二十五年,监察御史举廉能为江西宪掾。居五年,去之京师,辟徽政掾,又辟大司徒掾,皆不就。元贞初,诏求能书金经者,君在选中,经成,补湖南掾。秩满,授瑞州税使,改武冈录事,摄绥宁令,进郴州桂阳尹。累阶承事郎,卒官 【卒官,胡思敬校云:「『卒』下当有『于』字。」】 。
  君所至当官而行,无所阿避,禄入不足,则归卖田宅以给之,往往初多忤而后反见知者。其行事之尤著者,则在帅府。有田千户者死,其子曰田■〈艹巳〉,■〈艹巳〉幼弱,其弟田仁袭其官,据其业,而奴畜■〈艹巳〉。■〈艹巳〉长 【长,四部丛刊本作「尝」。】 ,愬于有司,数年不决。事上帅府,复多右田仁。君抱牍方力争,帅怒,目左右捽君 【目左右,四部丛刊本作「自左右」。】 ,且下吏,梁木坏,几压帅,帅乃止。田仁恐,求援行省权相,数日,使逮君甚急,且喻之曰 【喻之,四部丛刊本作「谕之」。】 :「汝不用汝头,汝来;汝爱汝头,勿来。」皆谓君往必死。君竟往,极言田仁罪,反复无所顾,不能屈,乃与■〈艹巳〉。在武冈,民张氏欺胡氏寡弱 【民,四部丛刊本作「氏」,误。】 ,占其产,倪万户胁张惠以罪,取其田,皆夺而归之。许文炳兄弟争财,二十年不决,召其兄弟涕泣而理喻之,许乞罢归。在绥宁,王永明诬舒八杀人,实蓝姓杀之,永明伏辜。诸峒饥疫大起,死者过半,下令宽征赋以恤之,诸峒向化。在桂阳,民白有盗其牛者,踪迹无所得,方疑所捕,二猫嗛牛耳 【牛耳,四部丛刊本作「牛且」,「且」字属下。】 ,鸣号于庭,求猫主索之,果得牛,立命偿其牛而正其罪。且桂阳侧陋,供给与大县等,民力雕耗,一以宽济之。故其卒也,民无远近皆缟素会哭,哭尽哀,犹不忍去。前后被行省及部使者檄,诘责诸郡邑,邑三百余 【邑三百余,元文类作「凡三百余」。】 ,莫不称允,而不及大用以殁,悲夫!
  君之卒,实至治元年十月二十有五日 【至治,四部丛刊本阙「治」字。】 ,年六十四。以明年十二月二十有一日葬所居东北龙唐之原。初娶吴氏,再娶刘氏 【刘氏,四部丛刊本、元文类无「氏」字。】 ,无子,以兄之子肇开为之子,年六十一乃得子,曰性传。女三人 【三人,原作「二人」,误。依四部丛刊本、元文类改。】 ,长适大都路固安州儒学正刘蒙德,次适徐经远,次适萧信之。孙男三,寿骏、文豹、天霓,女一。铭曰:
  此孳孳,称所施,而止于斯,彼巍巍兮。

  ◇揭傒斯全集辑遗◇
  诗
  文

  ○诗
  题明皇出游图应制
  题季安中白翎雀
  寄题武宽则湖山堂
  题信上人春兰秋蕙
  周氏慈云庵
  题花鸟图
  海棠
  四爱题咏
  望云道中
  望云感秋
  题玄妙观
  开元宫碑诗
  开元宫图诗

  △题明皇出游图应制
  明皇八骏争驰道,还是开元是天宝?长安花发万年枝,不识韶华醉中老。奎章阁下文书静,冕旒端拱唐虞圣 【冕旒端拱,海山仙馆本作「衮衣高拱」。】 。此图莫作等闲看 【「此图」句:海山仙馆本作「莫言此画徒尔为」。】 ,万古君王作金镜 【万古,海山仙馆本作「千载」。】 。
  【(录自四部丛刊本卷三及海山仙馆本卷三)】

  △题季安中白翎雀 【季安中,海山仙馆本作「李安中」。】
  白翎雀,白翎雀,每见滦河河上飞。平生未识百禽性,不敢笼向江南归。
  【(同上)】

  △寄题武宽则湖山堂
  祝融九千七百丈,六月飞雪洒洞庭。攸舆学者武宽则,石鼓斋中穷六经。气横潇湘波浪白,思入嵩华烟云青。四千余里到京国,倒插五色凤皇翎。河西猛将今太尉,一见握手坐广庭。立呼爱子俾受业,岂独汝学我亦听。猿肩虎头日侍侧,长刀大剑罗青荧。动陈忠义破肝胆,众目睒■〈目易〉开心扃。丈夫乖遇岂偶尔,纵不我听我则宁。嗟予官冷材力薄,每辱奇俊哀竛竮。天晴风静辄过我,如病得瘥醉得醒。不为湖山劳梦寐,不为富贵疲心形。始知卓识出天性,岂彼狗苟蝇营营。方今夔皋满廊庙,洪恩屡降无滥刑。长材用世何不可,大夫列卿如拾萤。君如得位立行志,慎勿学我空惺惺。我今老矣何所称,白云深谷寒烟汀。
  【(同上)】

  △题信上人春兰秋蕙
  孤芳不作干,奕叶自含滋。白石苍苔路,落花流水时。
  山深风露冷,何处有花开?直入云林去,香沿石涧来。
  【(同上。原题四首,此乃其二、三,余已见卷八。)】

  △周氏慈云庵
  韩阿松柏野烟飞,丞相文章入凤池。华屋青山春掩冉,浮云流水暮逶迤。哺鸟时拂岩花落,驯鹿长环宰树悲。唯有慈孙禁垣里,年年南望不胜思。
  【(录自元文类卷七)】

  △题花鸟图
  吴中女儿颜色好,洗面看花花为悄。调朱弄粉不自施,写作窗间雪衣鸟。
  绿窗沉沉春昼迟,半生心事花鸟知。花残鸟去人不归,细雨梅酸愁画眉。
  【(录自皇元风雅前集)】

  △海棠
  嫣然无不在凝脂,绝世东风彩笔奇。却问太真曾睡否?还应长睡马嵬时。
  【(同上)】

  △四爱题咏
  莲菊梅兰共一堂,父兄子弟爱无忘。对花便拟书征士,学道唯求接素王。孝友家传人所羡,横斜句好兴偏长。百年心赏千年意,一种风流四种香。
  【(录自皇元风雅后集)】

  △望云道中
  南连鹘谷北龙门,一带风云际塞垣。草树每迎天仗过,河山高揖帝畿尊。两都形胜司津要,九域轮蹄据吐吞。谁道古阳居僻陋,圣道今日是中原。
  【(录自畿辅通志卷一百五十八古迹五城址五)】

  △望云感秋
  天涯节序去怱怱,秋色人情特地同。昨日轩窗犹酷暑,今朝庭院已凄风。苍凉短发侵晨镜,牢落覊怀怯候虫。乡国三年归未得,又将愁眼送归鸿。
  【(同上)】

  △题玄妙观
  谁道钱唐非昔日?神宫仙馆参差出。天庆已开玄妙门,桃花犹结千年实。仙人岩客题诗处,道士着经曾姓褚。旧人虽有马先生,年几一百犹童孺。永昌门外浙江潮,趁潮暮暮复朝朝。仙人一去不可招,蓬莱愿往那能桥?炼师归领祠宫事,净洗尘心养真气。满城煨烬犹哭声,空有吴山千丈翠。
  【(录自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十二)】

  △开元宫碑诗
  噫嘻钱唐,何王所基?由汴革命,播都南陲,定鼎临安,协于神龟。元兴龙翔,大拓疆土,四海八荒,咸觌其主。噫嘻钱唐,故宫禾黍,帝子之居,是为开元。以栖百神,踰三纪年,神弗顾依,将事吉蠲。回风却扫,冯怒荧惑,宣阴导阳,去秽除慝。以来清风,以专静嘿。革故者天,鼎新者人,矧我真人,皇人之真。亦曰多才,能事鬼神。身为玄师,行仁有勇,一倡百和,风起水涌。神宫告新,曾不旋踵,■〈目冉〉■〈目冉〉楼观,仡仡垣墉。俨乎天人,象帝之宫,风驭飙轮,于焉从容。荐我明馨,考我钟鼓,于皇万年,受天之祜。碑诗扬休,石以永固。
  【(同上卷二十一)】

  △开元宫图诗
  香台遥对紫皇家,阴洞潜回七宝车。景气未收春梦断,新宫月冷诵南华。
  【(同上)】

  ○文
  诗宗正法眼藏
  傅与砺诗集序
  送傅与砺序
  欧阳先生集序
  吴澄神道碑
  金台集后序
  潞阳郡公墓志铭略
  王顺神道碑记

  △诗宗正法眼藏
  五言、七言,句语虽殊,法律则一。起句尤难。起句先须阔,占地步要高远,不可苟且。中间两联,句法或四字截,或两字截,须要血脉贯通,音韵相应,对偶相停,上下匀称。有两句共一意者,有各意者。若上联已共意,则下联须各意。前联既咏景状,后联须说人事,两联最忌同律。颈联转,意要变化,须多下实字,字实则自然响亮,而句法健。其尾联要能开一步,别运生意结之,然亦有合起意者,亦妙。世之学者,多用意中间两联,而不知首尾起结尤为难也。
  诗句中有字眼。两眼者妙,三眼者非。且二联用连绵字,不可一般,中腰虚活字,亦须回避。五言字眼,多在第三或第二字,或第四字,或第五字。
  字眼在第三字:
  鼓角悲荒塞。 星河落晓山。 江莲摇白扇。 天棘蔓青丝。 竹光团野色。 舍影漾江流。
  字眼在第二字:
  屏开金孔雀。 褥隐玉芙蓉。 碧知湖外草。 红见海东云。 坐对贤人酒。 门听长者车。
  字眼在第五字:
  两行秦树直。 万点蜀山尖。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市桥官柳细。 江路野梅香。
  字眼在第二、五字:
  地折江帆隐。 天清木叶闻。 野润烟光薄。 沙暄日色迟。 楚设关河险。 吴吞水府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