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四库别集
- 宝晋英光集
宝晋英光集
大山大泽,神明之封,而郁堤之山,唐侍御王公主而祠之。夫百神受职于帝。帝曰“尔,义方节,义所婴挺单寡,力折奸逆臣,宜主是山,以捍巨海。”不然,曷以寥寥四百年,英爽如一日,弭灾捍患,父母此邦也。
绍圣丁丑,丹阳米芾,窃席是邦,政不中民,夏旱四月晦,斋戒请雨。翌日,雨降浃尺,方惧应之速,惕惕益料政僻,弗契于神,灾且随至。父老海客,载沉水百两诣牙门,曰“神应。公其谢雨于神”。余答曰“神,父母汝乆矣”。于是斋一日,出郊耆穉,万人以从。萧芗满宇,薫燎达天。一人跽曰“某为堂”。一人跽曰“某为庑”。已而庙成。翼翼殖殖,威仪肃然。正宁位神,东室位贤母。西室位宋小君。尊卑有叙,神明安穆。维侍御竒节卓行,着于史氏,播在乡曲;其感通之妙,纪于“叅知政事髙绅翰林学士”王禹偁、“端明殿学士”钱明逸、“虞部员外郎”胡若,此得略也。方是时,四民列古今之绩,请额于朝。芾且薫濯笔砚,以俟制诏,为公表焉。
净名斋记
带江万里,十郡百邑,缭山为城,临水为隍者,惟我丹徒。重楼参差,巧若图刓。地灵极倪,而云霞出没;星辰挂腹,而天光不夜。髙三景小万有者,惟吾甘露。东北极海野,西南朝数山者,谓之多景。然台殿羽张,宝堵中盘,五州之后,与西为阻。若夫,东眺京岘,西极栖霞。平林坡陀,淮海之域;远岫隠见,滁泗之封。洪流东折白沙之云涛如线,大碛南絶中澪之屃赑蔚起。笮山之隙,岧嶤双耸;五州之外,崚嶒千叠。黄鹤宝势,珠捧于豆;长山异气,龙矗于天。晨曦垂虹,时媚于左;长庚纎月,每华其右。千林霜落,万岭雪饶。春郡于西郛,而秋留于南岩者,惟吾净名。
天下佳山水固多矣,在东南,则杭,以湖山障其境。洪,以西山弥其望;潭,以岳麓周其区。皆一山也。而望两邦,逮穷荒,迢逓发周羽皇之叹者,有之矣。百川汇流而赴北,既浚既渊,亦沃亦荡也。多山引岭而趋东,且列且驱,各羣各丑也。
吾斋在万井之中,半天之上,乃右巻而一揖焉,此其所以得山川之多,而甲天下之胜也。至若,水天鉴湛,而博望弭槎;葭苇榔鸣,而詹何投饵。洪钟动而飞仙下,疾飙举而连山涌。地祇听法,水怪效珍,或,鹏云压山,海气吞野。纎云漏月,清籁韵松。兜罗宻而灵光生,阴雾合而大霆走。瑰竒忽怳,又不可得而详言之。
襄阳米芾,字符章,将卜老丹徒,而仲宜长老,以道相契会。内阁蒋公颕叔以诗见寄,云:
京尘汩没兴如何?归棹翩翩返薜萝。
尽室生涯寄京口,满床图籍锁岩阿。
六朝人物风流尽,千古江山北固多。
为借文殊方文地,中间容取病维摩。
于是,宜公以其末句命名余居,亦冀公之与余同此乐也。余今来也,岁时在其间去也。自笔藏为图念老矣,无佳句压其胜。后之登吾斋,览吾胜者,得不为吾赋乎。
元符纪元八月望日涟漪郡嘉瑞堂书
明道观壁记
大中祥符既降,(阙)天子本尊祖之义,范金为容,奉于玊清髹木之式,安于明道,背负干冈,面奠大丘,坤震两山,左盘右纡。浊■〈氵迅〉清演二流,前媚起坎朝巽。美哉吉土。后八十三年,观宇隳,徒弗虔,吏弗视,壬申八月,伻图以请,明年九月,始得钱三十万。乃完。
元佑甲戌正月五日令臣芾谨记
章圣天临殿记(新添。见羣玊堂帖)
章圣天临殿者,“真宗膺符稽古成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之御座也。炜哉!建隆根滋,雍熈干挺。祥符之后,蔚然垂阴。太平休气,被于无垠。天子于是讲汉唐之弥文,绍帝王之絶业。升岱报天,临汾礼地。问道泰清,旋轸兴王,肆觐省方,六飞还都,勾陈络跸,建杓弭车,重瞳天临,绣黼下照,庆赐是邑,此其所也。已而,云气常绕,神灵宻卫,天屣有响,皇威凛然。及臣之至者,八十三年矣。方今,加惠万灵,蕃字育养,以增方来之隆,而欲追已,覩之盛臣。芾于是丹垩其上,兾修封之后,有是举也。谨刻石以俟。令臣芾谨记。
○赞十三首
书法赞
去颜肉,增褚骨,发天秀,助神物,敢窃议,增骨突。
十六罗汉赞。
巍巍释能儒,十六大果士。每于垢浊世,见此无相身。追貌自楚工,磷玊妙呉匠。种种出道韵,二幻与佛同。在处为道场,五浊化净土。
法云佛国禅师白如来真赞
频瞻玊座,再奠金田,一般獦獠,敬备人天,不落此相,莫下名言。
李邕帖赞(并序)
右,唐秘书李邕“字泰和”,《书光王琚“元宗皇帝之子、濮王峤太宗皇帝之曾孙”》,故紫微舍人石昌言所藏。元佑丁卯过甬上,遇紫微孙夷庚“字坦夫”,以张萱六画、徐浩二古帖易得。尚有《厉少府求地黄帖》、《白麻纸》在石氏坦夫。幼安长子书画,号翰苑林,苏子瞻为之序。此帖飘纵,后帖严谨。予欲此帖,坦夫惜不与。幼安程夫人于户间,使以归余焉。六月甲申,南都舟中,装赞曰:
蓬(阙)皇皇,才髙气方,张说妬善,杜甫扬光,子敬储逸,僧虔与详,润分玊莹,秀溢春芳。
晦堂心如来真赞
此是晦堂,更无佛祖,百尺竿头,谁敢进步,无限众生,为此老误。误不误,陜府铁牛跳出土,两脚搥胷呌寃苦。
王谢真迹赞(有序)
家藏晋王谢真迹五轴。唐文皇而下名书甚众。王谢帖,唐梁御府物,玺跋宛然。每开卷使人目动神惊也。尝作谢公赞云。
山林妙寄,岩廊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有赫太帝,天造翰艺,末下龙迹,震惊天地(有我太祖跋也)。
唐文皇手诏赞(有序)
余以右军帖于王晋卿家易唐文皇手诏,因赞之曰:
龙彩凤英,天开日升。亟戡多难,力致太平。云章每发,目动神惊。
王畧帖赞
昭回于天垂英光,跨颉歴籀化大荒。烟华淡浓动彷徉,一噫万古称天章。鸾夸虬引鹄序翔,(数字皆有此形势)洞天九九(八十一字)通辽阳。茫茫十二小刼长(自晋至今十二代),玺完神诃命黻藏。
欧阳询《度尚》《庾亮帖》赞(有序)
右,“唐弘文馆学士兼太子率更令银青光禄大夫渤海县开国男”欧阳询“字信本”书《度尚帖》。
元丰己未,余官长沙,获于南昌魏泰《庾亮帖》。
壬戌岁,过山阳,获于今中散大夫锺离景伯,各着半,古印适合缝文,曰“清河图籍之印”乃昔一书也。
究延平之化,岂不有神参孔壁之遗?孰云“致误”?元佑庚午,冬至萧闲外舍装。赞曰:
渤海光怪,字亦险絶。真到内史,行自为法。庄若对越,俊如跳踯。后学莫窥,遂趋尫劣。
王献之《苏氏宝帖》赞(新添。见英光堂帖)
右,《苏氏宝帖》,故连右军《快雪时晴帖》,元丰甲子获于子羙、子志。东探玄子,国老孙也。印二分在《快雪帖》合缝,四角亦有褚氏印。崇宁元年五月十五日,易跋时,甘露下吾家宝晋斋,碧梧廿本。
猗太宰秀,当代灵襟。踈冲韵迈,一笔落两。行带云龙,廷走百怪。惊电掣断,兕快盘偃。蹇意无在,藐百川会。北海人那,知冠千载。
褚摹《右军兰亭燕集序》赞(有序)
右,米姓秘玩,天下《兰亭法书》第一。唐太宗获此书,命起居郎褚遂良、检校冯承素、韩道政、赵模、诸葛政、汤普澈之流,模赐王公贵人,着于张彦远《法书要録》。此轴在苏氏,题为“褚遂良橅”。观其意,易改误。数字真是褚笔,皆率意落笔。余字皆钩填,清润有劲,秀气转折,毫铓与真无异。非深知书者所不能到。世俗所收或肥或瘦,乃是工人所作。正当以此本为定。壬午六月九日,大江济川亭,舣舟宝晋斋,艎对紫金浮玊羣山,迎快风消暑重装。
耀耀客星,岂晋所得。养气泉石,留腴翰墨。戏着谭标,书存马式。郁郁昭陵,玊盌已出。戎温无类,谁宝真物。水月何殊,志专用一。绣缫金鐍,瑶机锦綍。猗欤。元章守之勿失。
王右军《穉恭帖》赞
混沌破,龙蛇出。大荒子,鼓神物。纵怪变,造怳忽。起洪水,稽天骨。大道惊,戮狂勃。时蛰引,无惮率。神禹符,镇罅窟。
黄龙真赞(新添。见英光堂帖)。
的的曹溪一点开,从兹驴足踏尘埃。黄龙若不三玄接,争得东林八转来。
○偈
临化偈
众香国中来,众香国中去。人欲识去来,去来事如许。天下老和尚,错入轮回路。
○铭
坐石铭
进退有命,去就有义。仕宦有守,远耻有礼。翔而后集,色斯举矣。
章圣天临殿铭(新添。见英光堂帖)
五伪既扫,真符锡宝。晏晏太平,物茂人好。告岱垂统,省方呼宋。天步所及,泽浃植动。我先大夫,颁庆观酺。平箱载酒,号太平输。帝功不载,衍衍衎衎。年流忍住,臣职司护。不扫不污,下有帝武。宗岳极坤,穹碑触云。祖烈耀焞,留俟后昆。陛下承业,万国一摄。德广翕协,穼文可法。颂碑瑑牒,臣笔日渉(在雍丘,壬申岁制)。
卷七
○碑
真宗大中,祥符甲寅,封润州焦山大圣——焦公明应。公,名光,字孝然。
汉髙阳侯蔡邕赞曰“猗欤,焦君!尝此玄黙。衡门之下,栖迟偃息。泌之洋洋,乐以忘食。鹤鸣九皋,寅亮帝侧。乃征乃用,将受衮职。昊天不吊,哲人遘慝。不遗一老,屏此四国。如何穹苍,不诏斯惑。惜哉朝廷,丧斯旧德。恨此学士,将何法则。”
汉维既絶,焦公同德。作者孔圣,复生不与易也。去一千三百年,英灵炳然,感通着于祥符;圣制穆如,素履详于魏史。
芾尝铭曰:
水清石白,焦公之宅。妙道谁测,能语而黙。俟河之清,乃通帝夣。殖殖瑶坛,万灵是拥。眄馨远浊,以祚道宋。公德不荤,客必茹素。拥徒驾御,必以风雨。明德感神,神应可呼。勒铭津涂,以肃薄夫。
惟公为神主,虽久护佛正法,肇自梁室,崇宁膺厯。元圣当天,忠直充朝。道化周行,四海同文。五纬不愆,百嘉生柔。
惟深禅师,开大法席。披蓁易朽,作新是宇。金地宝构,千五百架。东南信士,报上及亲捐金供宝,不可胜数,天人咸嘉。
大縁用立,恍然化人之居。金鳌负背,出于海上。来者如入,净土兜率。威摄精进,脱弃尘葆。师于髙广坐中,作狮子吼,度得度者,如佛在时。
芾,自基讫成,目覩其事。赞曰:
古佛留法度大心,种种威摄现胜相。
大心众生摄威德,求度倾身及众宝。
冥阳咸会精诚通,正法是归大缘集。
我今稽首佛陀僧,永奠海山作津筏。
我今稽首明应公,永护宝车炳威德。
悉化大心依净土,一世咸如今佛日。
三光不愆四序调,主圣臣忠载万亿。
五谷蕃生土地肥,万灵常跻仁寿域。
颜鲁公碑阴记
鲁公为卢杞所忌。李希烈反,杞首议遣公,谏者甚众。德宗问杞。杞对曰:
真卿,朝廷重臣,忠义闻天下,谁不慑服?臣尝父事之。今遣,使不为贼,惮则辱国。纷纷之言,岂足听!陛下当自断之,无惑众议。
德宗不能夺,遂遣之。人知公不还矣,亲族饯于长乐坡。公既饮,乃跃上梁跳踯,谓饯者曰:
吾昔,江南遇道士陶八八。得刀圭,碧霞饵之,自此不衰。尝云“七十后有大厄,当会我于罗浮山。”此行几是欤?
次汜水,怳遇陶,笑谓曰“吉!吉!”指嵩山而去。后,公死于贼。贼平,家人启瘗,状有金色爪髪,皆长如生人,归塟偃师北山先茔。后有贾人,至罗浮山,遇二道士奕,即而观之。问曰“子何所来?”贾人曰“洛阳”。其一笑谓曰“幸托书达吾家”。贾人许诺,即札书付之。题曰“付洛阳偃师县北小颜家”。及往访之,则茔也。守塜苍头识公书。大惊问状,皆公也。因与至其家,白之家人,大哭。卜日开圹发棺,已空矣。呜呼!杞欲害公之人而不能害公之仙也。希烈、杞等,贼耳。贼之杀人有常刑,公死,且不朽。又况仙耶?
元佑三年九月,余游呉兴,适覩郡人新公之祠,因得谒拜。公像,其英气仙骨,凛然如在。尝阅《洛中纪异》,载公前事。考史所载,杞拜公于中书,与对德宗之言,奸人表里,无忤则公之仙,复何疑焉。公之大节,纪载甚多,而论次于林公之文为备,固已“激忠义之頺风,沮阴邪之羞魄”。至仙真事,吾又以刻于碑阴,以贻续仙传者。
襄阳漫仕米芾记并书
戴公之碑(崇寜甲申文)
南宋隐士戴颙,字仲若。父逵。遐作髙蹈,不婴晋,故栖宅山林,腐臭轩冕,君皎皎之操,履其遁身,皇皇辟君,莫得师臣,百辟乡风,薄夫用敦,神超之后,女子舍宅,八百年间,依律净住具。梁简文皇帝撰碑,凛凛神爽,以时来舍。山有北庵,多乐禅寓,戒或不严,毒螫立至。岂徒憍陈之护法,葢亦山祇之禀,戒我之枌,榆实公故,山想清凉之尝,枕对蕙帷其如在。乃刻正石,用诏来古词曰:
猗猗嗟嗟,皎皎戴君,錬丹超神,晋故汤火沸,濯清泉冷滨,我来八百后,坐石不扫尘。不扫尘,公来下,唳鹤吟猿朝复夜。
露筋之碑,天地之间,虽大体:阳况君子,阴比小人,而五行交相为功,各有正位。其龎杂者,亦交处于阴阳之间,葢乱臣贼子之所禀,妇人女子之所羞。虽其粉饰(阙)时班,域圣贤明,未即察而阴谴,亦不旋踵,则泽国之女,噆肤露筋,不就有帏之子氏,不显于一时,祠方揭于千古,庸夫庸妇之所传,称有如昨日,是幽显之所共信,而古今不可得而议者,然则,伯夷叔齐之节,不必俟圣人万世,所自知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