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藏外
- 真诰
真诰
敬父名{甫方}。公府掾。
敬第五子名光字少张。尚书郎巨鹿太守少府卿。过江。値吴初。为光禄勋。(妻戴氏。同葬今句容安成里。墓为{井刀}造之始。县人传呼云许光禄墓。今坟碑显然。并甲向)
光第二子名阙字季优。有才学。吴尚书郎。长水校尉。(妻戴氏。同葬墓次)
阙第三子名休字文烈。优游道素。高尚其气。
州辟别驾。不就。(前妻晋陵华氏。后妻同县葛氏。侍中葛相女。同葬墓次)
休长子名尚字符甫。有才学令闻。吴凤凰三年。为中书郎。年五十亡。(妻同郡陶氏。即荆州剌史陶浚女。同葬墓次)
尚第二子名副字仲先。庶生。即长史之父也。
淳和美懿。州郡所称。为晋元帝安东参军。又征北参军。带下{丕邑}太守。后为宁朔将军。与孔坦讨沈充。封西城县侯。出为令。有风化。与谢奕兄弟周旋。値苏峻乱。又携亲族往。事平。还拜奉车都尉。年七十七亡。(前妻晋陵华氏名转。御〈吏〉[史]中丞华{玉奇}妹也。后妻应氏名来子。竟陵太守应彦徽女。同葬县北大墓也)
副有八男。第一奋。一名守。字孝方。庶生。有文武才望。出继叔父朝。为何次道参军。后为所后弟夷吾所谮。康帝诛之。年三十六。(妻王氏。〈墓〉[同]葬县北大墓。有曾孙荟之。位至三府)
第二{火召}字行明。正生。承嫡袭封。通济有当世局度。亦为何次道参军。南台侍御史。淮陵太守。年七十一亡。(妻游氏。别葬县东合留村)
第三群字太和。正生。明爽有才干。为虞谭参军。年四十四亡。(妻历阳邵氏。同葬县北大墓)
第四迈。即先生也。
第五某。即长史也。并同正生。别记在后。
第六茂玄。庶生。早亡。(母姓陈也)
第七{石霍}字义玄。小名嗣伯。庶生。(母姓朱也)出后伯父捷。梗概有大度。好学。出为桓温杨州从事。
谢安卫军参军。随谢玄讨符坚有功。封都乡侯。尚书苍部驾部郎。正员郎。通直常侍。后患风不能言。隆安二年亡。年七十。(妻宣城纪氏。同葬县北大墓)
第八灵宝。庶生。早亡。(母亦姓陈)副有四女。(长女名姜。正生。
早亡。第二女名娥皇。正生。出适同郡建康令黄演。第三女名修容。庶生。母姓张。出适安固令晋陵弘升。第四女名晖容。与{石霍}同生。出适同郡纪诠也)
副弟名朝字杨先。勇猛以气侠闻。历为襄阳新野南阳浔阳太守。后与甘卓谋讨王敦。事觉卓死。朝自裁。年五十三。(还葬县北大墓。妻葛悌女。枹朴姊也。
初养奋。后自生夷吾高子。并又亡。无后)
先生名迈字叔玄。小名映。清虚怀道。遐栖世外。故自改名远游。与王右军父子周旋。子猷乃修在三之敬。按手书授六甲阴阳符云。永昌元年。年二十三岁。则是永康元年庚申岁生也。而谱云。永和四年秋。绝迹于临安西山。
年四十八。此则永宁元年辛酉生。为少一年。
今以自记为正。绝迹时年四十九矣。娶吴郡孙宏字彦达女。即骠骑秀之孙。既离好。无子归宗。先生得道。事迹在第二卷中定录所喻被试事。已具载焉。
长史名谧字思玄。一名穆。正生。少知名。儒雅清素。博学有才章。简文皇帝久垂俗表之顾。
与时贤多所俦结。少仕郡主簿功曹史。王导蔡谟临川辟从事不赴。选补太学博士。出为余姚令。入为尚书郎。郡中正。护军长史。给事中。散骑常侍。虽外混俗务。而内修真学。密授教记。遵行上道。挺分所得。乃为上清真人。爵登侯伯。位编卿司。治仙佐治。助圣牧民。按泰和二年丁卯岁。司命所告云。丙子年当去。时年七十二。此则永兴二年乙丑生。太元元年去也。而谱云。孝武宁康元年去世。年七十一。
此为泰安二年癸亥生。为多二年。今以真为正。(顾云。宁康元年。七十二。又非也)
妻同郡陶威女。名科斗。兴宁中亡。即入易迁宫受学。(同葬县西北二里旧墓)长史三男一女。长男名{田川}。小名揆。庶生。郡〈公〉[功]曹。妻刘氏。少子名凤游。
郡主簿。凤游子道伏字明之。明之少子静泰字元宝。为海平县令。久居会稽禹井山。颇遵承家法。传受经书。皆{莫手}写而已。静泰妻同郡葛氏。唯有一子名灵真。戊午生。今犹在会稽。
亦敦尚道业。善能符书。自长史后。唯有此六世孙一人而已。
中男名联字符晖。少名虎牙。正生。敦厚信向。
郡主簿功曹。谢安为护军。又引为功曹。除永康令。卫尉丞。晋康太守。不之官。又为辅国司马。安帝元兴三年。于家去世。年六十八。则成帝咸康三年丁酉岁生也。(顾云。咸和三年生。亦大谬)妻晋陵华{玉奇}孙。名子容。(同葬江乘界新安里中)子赤孙字玄真。笃实和隐。郡主簿功曹。年七十四亡。有四子及孙。并早亡。今无后也。小男名{岁羽}字道翔。
小名玉斧。正生。幼有珪璋标挺。长史器异之。
郡举上计掾主簿。并不赴。清秀莹洁。糠秕尘务。居雷平山下。修业勤精。恒愿早游洞室。不欲久停人世。遂诣北洞告终。即居方隅山洞方原馆中。常去来四平方台。故真诰云。幽人在世时。心常乐居焉。又杨君与长史书亦云。
不审方隅山中幽人。为己设坐于易迁户中未。亡后十六年。当度往东华。受书为上清仙公上相帝晨。谱云年三十。而不记去岁。按二录。泰和二年丁卯。时年二十七。则是咸宁七年辛卯生也。(顾云。咸和六年生。又云。司徒辟掾。皆为非实)自泰和三年已后。无复踪迹。依谱年三十。即是庚午年去世。(又真诰云。从张镇南之夜解。而未审张解之法。耆老传云。掾乃在北洞北石坛上。烧香礼拜。因伏而不起。明旦视形如生。此坛今犹存历然。则是故求隐化。早绝世尘也。事别在第二卷中)妻建康令黄演女。即姑娥皇之子。名敬仪。生黄民。乃遣还家。后离绝。又出适宛陵令戴耆之。长史一女名素薫。庶生。出适越骑校尉晋陵华瑛子名广。
掾子黄〈名〉[民]字玄文。升平五年辛酉生。时掾年二十一。仕郡主簿。察孝廉。司农丞。南蛮参军。
临沮令。宋元嘉六年亡。年六十九。妻西阳令葛万安女。(万安是抱朴子第二兄孙也)
黄民长子荣〈第〉[弟]。一名预之。宋元嘉十二年亡。
不知年几。有女名道育。隆安元年丁酉生。宋孝建〈元〉元年甲午岁。于任{土棣}山亡。(世谓之许大娘。
卧尸石圹。不殡。常有芳香之气)
黄民小子名庆。宋泰始五年己酉岁。亦于任{土棣}山亡。不知年几。有女名神儿。一名琼辉。
元嘉六年己巳生。齐永明四年丙寅岁亡。(世谓许小娘。东关道士多有识者)
右所承长史后如此。今唯有揆玄孙灵真而已。
杨君名羲。成帝咸和五年庚寅岁九月生。本似是吴人。来居句容。真降时。犹有母及弟。君为人洁白。美姿容。善言笑。工书画。少好学读书。该渉经史。性渊懿沈厚。幼有通灵之鉴。与先生长史年并悬殊。而早结神明之交。长史荐之相王。用为公府舍人自随。简文登极后。
不复见有迹出。(顾云。是简文师。或云博士。杨乃小简文十岁。皆恐非实也)
按真诰云。应以太元十一年丙戌去。又云。〈苦〉[若]不〈奈〉[耐]风火。可修剑解之道。作告终之术。如此恐以早逝。不必丙戌也。得真职任。略如九华所言。当辅佐东华。为司命之任。董司吴越神灵人鬼。一皆关摄之。杨先以永和五年己酉岁。受中黄制虎豹符。六年庚戌。又就魏夫人长子刘璞。受灵宝五符。时年二十一。兴宁三年乙丑岁。众真降{口受}。年三十六。真降之所。无正定处。或在京都。或在家舍。或在山馆。山馆犹是雷平山许长史廨。杨恒数来就掾。非自山居也。
右杨君事。大略如此。须传出更记。
按真诰中有云凤巢高木素衣衫然者。配况长史名也。曾参出田云云者。离合长史字也。
许仙侯许卿者。得真位也。给事常侍者。在世官也。
有云许朝者。即长史叔南阳也。
有云寅兽白齿者。是虎牙也。亦直云寅兽者。
亦云寅客。亦云许虎许牙也。许主簿者牙位也。华新妇者牙妻也。似云名厚。即所谓许厚。
华侯华书吏者。牙妇弟也。
有云琼刃者。譬训掾小名也。即青录所载若锋者矣。企望人飞云云者。即离合掾官名也。
有云许{犬托}子。似是揆小名也。
有云易迁夫人及斗者。即掾母陶科[斗]也。
有云勿忧嗣伯之诡者。即长史〈第〉[弟]小名也。
有云来子虽善于尔者。即长史后母也。
有云当奈张者何者。即长史父妾也。
有云黄娥者。即长史娥掾妇母也。出适黄家。
故曰黄娥。本名娥皇。
有云演小子耳者。即娥皇壻黄演也。
有云赤孙者。即虎牙儿也。
登升者三人。(先生长史掾也)
度世者五人。(虎牙。黄民。荣弟。大娘。小娘。寻虎牙云。遂得不死。过度壬辰。必是度世之限。其余无迹显出。黄民传奉经业。道育亡。有异征。恐或预例。其二人亦可更在后世子孙。若必以七世为限。则灵真之子寔锺斯庆)
长史妇陶威女。虽入易迁。恐此自承陶家福耳。不必关许氏五人之数也。
有云李东者。许家常所使祭酒。先生亦师之。
家在曲阿。东受天师吉阳治左领神祭酒。
华侨者晋陵冠族。世事俗祷。侨初颇通神鬼。
常梦共同飨。毎尔。辄静寐不觉。醒则醉吐狼藉。俗神恒使其举才用人。前后十数。若有稽违。便坐之为谴。侨忿患。遂入道。于鬼事得息。渐渐真仙来游。始亦止是梦。积年乃夜半形见。裴清灵周紫阳至。皆使通传旨意于长史。而侨性轻躁。多漏说冥旨。被责。仍以杨君代之。侨后为江〈城〉[乘]县令。家因居焉。今江乘诸华。皆其苗裔也。(华与许氏有婚亲。故长史书与裴君。殷勤相请也。若如前篇中有保命所告。则侨被罪也。今世中周紫阳传。即是侨所造。故与真诰为相连也)
真诰卷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