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诰

  时或有龟山宾共集。高会真仙之日。宁可暂登伏龙之乡。以礼拜于灵岫邪。可示许侯令知之(此亦应是中君。仍前十二月一日言也。东宫上人即青童君。龟山宾即西王母。
  上卷亦有此告。令登伏龙以望山礼拜。便异乎陟岭。非必以近易为言。恐当宜然也)昔有一人好道。而不知求道之方。唯朝夕拜跪。
  向一枯树辄云。乞长生。如此二十八年不倦。
  枯木一旦忽然生华。华又有汁。甜如蜜。有人教令食之。遂取此华及汁并食之。食讫即仙矣。如是用心精诚之至也。枯木尚能生紫华。
  濯甘津。况三秀之灵阿。五芝所播植。而不能数恭山岫。洗拔滓秽者。良可悲也。世人所以({人巉}此一字。非真)毎不得如意者。亦如子所不得如意耳。岂异邪。昔有刘少翁。曾数入太华山中。拜礼向山。如此二十年。遂忽一旦得见西岳丈人。授其仙道(禁山符有西岳君。西岳公不知是此丈人邪)昔有一人。数旦旦诣河边拜河水。如此十年。河侯河伯遂与相见。与其白璧十双。教授水行不溺法。此人见在中岳得道。(河侯河伯故当是两神邪)左慈初来。亦勤心数拜礼灵山。五年许。乃得深进内外东西宫耳。(前云三月便得进。与此大殊。恐以深进为异也)学道当如山世远。去人事如清虚真人。步深幽当如周紫阳。何有不得道邪。(世远传未出。其舍家寻学。事在谶书。即尹公度弟子。已得为太和山真人。清虚王君。紫阳周君。各自有传)建志当令勤。
  研神令虚。所为所作当令密。(青童戒。南真亦云。学道唯须勤密。勤即昼夜而勿怠。密则非我而不知。今中君复说此。实为至谕。可谓一言以蔽之)右定录君所道使疏。(此一条又有杨书)夫望林者。岂不想易迁之若人。羡彼子之濯景邪。可谓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长史妻既已在易迁。为长史今眺望林岭。岂无羡想之怀。
  昔自谓胜之。今翻在后。盖以劝激长史之辞也)
  右南岳夫人言。
  张姜子西州人。张济妹也。(济后汉末西凉州人。为董卓将。后攻穰城。被射死。即张绣从叔也。其妹不显外书。不知出适〈末〉[未])李惠姑齐人。夏侯玄妇也。(玄魏末人。与李丰俱为晋文王所诛。不知妇亡在玄之前后。李丰乃是冯翊人。非齐人。不知此是李谁之女)施淑女山阳人。施绩女也。(施绩吴兴人。孙皓时为骠骑将军。守西陵。今云山阳。恐女或出适。取夫家郡。不尔则乖)郑天生{登邑}芝母也。({登邑}芝字伯苗。南阳新野人。在蜀为刘禅车骑将军。后行见{虫爰}抱子行。引弓射杀。因感念而亡。母不知郑谁之女)此数女子昔世有仁行令问。并得在洞中。洞中有易迁馆含真台。皆宫名也。计今在易迁馆东厢中。此馆中都有八十三人。又有协辰夫人者。九宫之女也。太上往遣来教此等法。皆以保命授书。协辰夫人主教领之也。夫人汉司空黄琼女黄景华也。韩终授其岷山丹。服得仙。(黄琼江夏人。字世英。汉顺帝时司空司徒太尉。年七十九亡。父名香。章和帝时为尚书令。救活千余人。琼子{玉宛}司徒太尉。为李权所杀。夫人亦不知出适〈末〉[未]。今此诸人或称女。或称妇。或称母。
  盖各取名达者而言之。非必因附其功福所及也)含真台是女人已得道者。隶太元东宫中。近有二百人。(前云八十三人。
  止是易迁耳。含真既为贵胜。当须迁转。乃得进入也)此二宫尽女子之宫也。又有童初萧闲堂二宫。以处男子之学也。(其男女名氏又出后。并是略称标胜者也)计与数人共止。最于{登邑}伯苗母相亲爱。余亦厚耳。(伯苗母即郑夫人也)设床待灵。诚孝子之长想也。计亦已为其儿作惠益也。计前与尔杯布。殆相与为赠。当往洞室之际耳。仙官有禁。不得道实。故假以他惠也。
  此亦意之至也。其亦欲设床寝。令精气之往有所栖者也。可密诸。其儿道如此。(此令告掾也。其事皆有指趣。不容显注之。从定录官寮来凡三十一条。并有掾写注之一卷相随)
  真诰卷之十二。
  真诰卷之十三。
  稽神枢第三。
  地下主者。复有三等。鬼帅之号。复有三等。并是世有功德。积行所锺。或身求长生。步道所及。或子弟善行。庸播祖祢。或讽明洞玄。化流昆祖(洞玄即大洞玄经。读之万{彳扁}。七祖已下。并得鍊质南宫。受化胎仙。非今世所称洞玄灵宝经也)夫求之者非一。而获之者多途矣。要由世积阴行。然后皆此广生矣。鬼帅武解。主者文解。俱仙之始也。度名东华。简刊上帝。不隶{宫。不受制三官之府也。(又别云。心勤于事。欲兼味于清正。华目以随世。畏死而希仙者。亦多作文武解主者)其一等地下主者。
  散在外舍。闲停无业。不受九宫教制。不闻练化之业。虽俱在洞天。而是主者之下者。此自按四明法。一百四十年。依格得一进耳。一进始得步仙阶。给仙人之使令也。(依剑经。主者大有品秩。迁转年限。{贝余}促悬殊。此等数之目。异于品名。反以多为贵。如此阶秩矣)其二等地下主者。便径得行仙。阶级仙人。百四十年。进补管禁位。管禁之位。如世间散吏者也。此格即地下主者之中条也。李东等今在第一等中。(李东曲阿人。乃领户为祭酒。今犹有其章本。亦承用鲍南海法。东才乃凡劣。而心行清直。故得为最下主者使。是许家常所使。永昌元年。先生年二十三。就其受六甲阴阳行厨符。既相关悉。聊复及之耳)其第三等。地下主者之高者。
  便得出入仙人之堂寝。游行神州之乡。出馆易迁童初二府。入晏东华上台。受学化形。濯景易气。十二年气摄神魂。十五年神束藏魄。
  三十年棺中骨还附神气。四十年平复如生人。还游人间。五十年位补仙官。六十年得游广寒。百年得入昆盈之宫。此即主者之上者。
  仙人之从容矣。
  张姜子等先在第二等中。亦始得入易迁耳。
  鬼帅之位次。亦如此矣。(主者之位。亦不限男女。按此年限。得棺中之骨。便得出生世中。亦往往有此。改变隐适。难已意量。殆入不可思议之境耳)易迁童初二宫。是男女之堂馆也。其中间静。东海青童君。一年再游。校此诸宫。观见群辈也。(一年再游。似依传中曰。而前书云。正月二十三日。东宫上人来。便是不必复有定期也)赵素台在易迁宫中。已四百年。不肯徙。自谓天下无复乐于此处也。赵素台是赵煕女。汉时为幽州刺史。有济穷人于河中。救王惠等于族诛。行阴德数十事。故其身得诣朱陵。儿子今并得在洞天中也。煕恒出入在定录府。素台数微服游行道巷。{目分}山泽以自足矣。(赵煕汉书不显。微服游行。盖谓在洞天中耳。不应乃出世中也)易迁中有高业而萧条者。有窦琼英。韩太华。刘春龙。王进贤。李奚子。郭叔香。此数人并天姿郁秀。澄上眇{进貌}。
  才及拟胜。仪观骇众。此则主者之高者。仙官之可才。其次及得张善子辈。{登邑}伯苗母有善行。故后来人多宗{艹比}之。窦琼英者窦武妹也。
  其七世祖有名峙者。以藏枯骨为业。以活死为事。故祚及于英身矣。(窦武字游平。窦融玄孙。峙则应是融祖也。
  武亦恒以财物散施天下贫乏。灵帝时为大将军。与陈蕃俱被诛。其母产武时。并产一蛇。
  蛇出即走上南山。至母死。无何而来。哀泣良久又去。亦所以为异。但未解俱承七世之庆。
  兄戮而妹仙当)非道家之北斗也。鬼官别有北斗君。
  以司生杀尔。(按孙皓败将张悌军人柳荣病死。已三日。且忽起大呼云。至北斗门下。见人缚悌来。因是惊误。尔日晩。悌战死。如此即应是第四宫也。今第五第六宫不显所主者。恐是考责之府也)
  鬼官之太帝者北帝君也。治第一天宫中。总主诸六天宫。余四天宫。其四明公。各在其中治。(虽云各治一宫。又不显各在何宫。宫既并列。复不得依位作四方言之。寻其公次第高下。则第二宫名为西明公治。第三宫东明公治。第四宫北斗君治。及次南次北也)
  二天宫立一官。六天凡立为三官。三官如今刑名之职。主诸考谪。常以真仙。司命兼以总御之也。并统仙府。共司生死之任也。大断制皆由仙官。(道家常呼三官者是此也。而消魔经云。岱宗又有左火官右水官及女官。亦名三官。并主考罚。今三茅君通掌之。大君为都统。保命为司察矣。所以隶仙官者。
  以为天下人不尽皆死。其中应得真仙。则非北帝所诠。或有虽死而神化反质者。如此皆在真仙家简录。故司命之职。应而统之也)鬼官北斗君。乃是道家七辰北斗之考官。此鬼一官。又隶九星之精。
  上属北晨玉君。(天上北斗有所司察。故鬼官亦置此职。以精象相应。统领既关{玉旋方}{玉几}。是以仰隶太上之曹也)□□□□□□□□□□府耳。未必尽径来也。别更一二密可示尔同气。令知斗处幽间之泰也。道业可不勖哉。(此三人外书并不显。后汉有李云。亦为白马令。以直言忤旨死。令示同气者。谓以告长史掾也)
  七月二十四日夜。保命君告。(按前受。长史司马诸人。虽定录所告。而应是初说洞中事。是丑年十一月。今此说杂人。乃宜继后。反为七月。复不应是寅年。进退拯难详。从地下主者来凡十四条。并有掾写。共一卷也)含真台洞天中皆有。非独此也。此一台偏属太元府。隶司命耳。其中有女真二人总之。其一女真是张微子。汉昭帝时将作大匠张庆女也。微子好道。因得尸解法而来入此。亦先在易迁中。微子常服雾气。自云。雾气是山泽水火之华精。
  金石之盈气也。久服之。则能散形入空。与云气合体。微子自言受此法于东海东华玉妃淳文期。文期青童之妹也。微子曾精思于寝静。诚心感灵。故文期降之。授以服雾之道也。
  服雾之道授微子。微子亦时以教诸学在含真易迁中者。我昔尝得此方。乃佳可施用者也。
  服雾法。常以平旦。于寝静之中。坐卧任己。先闭目内视。仿髴如见五脏。毕因口呼出气二十四过。临目为之。使目见五色之气。相绕缠在面上郁然。因又口内此五色气五十过。毕。
  咽唾六十过。毕乃微咒曰。太霞发晖。灵雾四迁。结气宛屈。五色洞天。神烟合启。金石华真。
  蔼郁紫空。鍊形保全。出景藏幽。五灵化分。合明扇虚。时乘六云。和摄我身。上升九天。毕又叩齿七通。咽液七过。乃开目事讫。此道神妙。
  又神州玄都多有得此术者。尔可行此法邪。
  久行之。常乘云雾而游。(此服雾法。已别抄用。事在第三篇中。今犹疑存此与本文相随也)其一女真是傅礼和。礼和是汉桓帝外甥侍中傅建女也。北地人。其家奉佛精进。女常旦夕洒扫佛前。勤勤祝誓。心愿仙化。神灵监其此心。亦得来此。久处易迁。今始得为含真台主也。常服五星气以得道。礼和善歌。歌则鸟兽飞聚而听声焉。
  右定录君言。(张傅二人。外书不显。或应各在家谱中)
  又一条有杨书。又掾写。
  王衍为晋武帝尚书令。其女字进贤。为愍怀太子妃。洛阳乱。刘曜石勒略进贤。渡孟津河。
  于河中欲妻之。进贤骂曰。我皇太子妇。司徒公之女。而胡羌小子敢欲干我乎。言毕。即投河中。其侍婢名六出。复言曰。大既有之。小亦宜然。复投河中。时遇嵩高女真韩西华出游而愍之。抚接二人。遂获内救。外示死形。体实密济。便将入嵩高山。今在华阳宫洞内易迁之中。六出时年二十二三许。体貌亦整。善有心节。本姓田。渔阳人。魏故浚仪令田讽之孙。
  讽曾有阴德之行。以及于六出耳。(晋书云。王衍长女名景风。貌美。贾后为弟谧娶之。少女名惠风。以配愍怀太子。恨之。如此则不甚美也。永嘉五年六月。王弥刘曜石勒破洛。贼欲逼妃。妃拔刀曰。我太尉公之女。皇太子之妃。有死而已。
  终不为逆虏所辱。遂见害。家人收葬于城西南洛水之北。追谥曰贞定妃。与此说小异)
  范幼冲辽西人也。受胎化易形。今来在此。恒服三气。三气之法。存青气白气赤气各如{丝延}。
  从东方日下来。直入口中。{手邑}之九十过。自饱便止。为之十年。身中自有三色之气。遂得神仙。此高元君太素内景法。旦旦为之。临目施行。视日亦佳。其法虽鲜。其事甚验。许侯可为之。(此法亦以重抄书。在第三篇修有事中)范监者即其人也。昔得为童初监。今在华阳中。(又别云。曾为汉尚书郎。善解地理。以冢宅为意。此亦在第三篇。右三条并杨书)河内李整。昔受守一法并洞房得道。初在洛阳山。近来入华阳中。又主诸考祟民间之事。整往为常道乡公傅。受道入山时。已年六十。(不知李作何位。亦应是监职。常道乡公。魏元帝本封也){网正}山东北有穴。通大句曲南之方山之南穴。姜伯真数在此山上取石脑。石脑在方山北穴下。繁阳子昔亦取服。(此{网正}山犹是大横山。故后云。掾恒与方山五人往来。但不知有路通洞天中不尔。繁阳子即鹿迹洞中何苗也)此北伫山中亦有此物。(未详伫山在何处。今句曲北鹿迹山西有名伫角山。
  似当是其处也)石脑故如石。但小斑色而{车而大}耳。所在有之。服此。时时使人发热。又使人不渴。李整昔未入山时。得风痹疾。久久乃愈耳。此人先多房内事。殆不同今者疾之轻薄也。(石脑今大茅东亦有。形状圆小。如曾青而质色似钟乳床。下乃皎白。时有黑斑而虚{车而大}。服之乃热。为治亦似钟乳也)罗江大霍有洞台。中有五色隐芝。(此则南真及司命所任之处也)华阳洞亦有五种夜光芝。(此则司命所请以植句曲内外者也)良常山有{茔火}火芝。此物在地如{茔火}火状。其实似草而非也。大如豆形。紫华。夜视有光。得食一枚。心中一孔明。食七枚。七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