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藏外
- 庄子集释
庄子集释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一】。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二】。
【一】【注】夫螳螂之怒臂,非不美也;以当车辙,顾非敌耳。今知之所无柰何而欲强当其任,即螳螂之怒臂也。
【疏】螳螂,有斧虫也。夫螳螂鼓怒其臂以当轩车之辙,虽复自恃才能之美善,而必不胜举其职任。喻颜阖欲以己之才能以当储君之势,何异乎螳螂怒臂之当车辙也!
【释文】《不胜》音升。◎庆藩案御览九百四十六引司马云:非不有美才,顾不胜任耳。释文阙。
【二】【注】积汝之才,伐汝之美,以犯此人,危殆之道。
【疏】积,蕴蓄也。而,汝也。几,危也。既傅储君,应须戒慎,今乃蕴蓄才能,自矜汝美,犯触威势,必致危亡。
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一】;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二】;时其饥饱,达其怒心【三】。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四】。
【一】【注】恐其因有杀心而遂怒也。
【疏】汝颇知世有养虎之法乎?猪羊之类,不可生供猛兽,恐其因杀而生嗔怒也。◎家世父曰:几矣,言其怒视螳螂,几近之也。此不自量其才者也。虎之怒也,而可使驯,马之良也,而使缺衔毁首碎胸以怒,无他,勿与撄之而已。螳螂之撄车辙,奚所利而为之哉!
【释文】《为其》于伪反。下同。
【二】【注】方使虎自啮分之,则因用力而怒矣。
【疏】汝颇知假令以死物投兽,犹须先为分决,若使虎自啮分,恐因用力而怒之也。
【释文】《分之》如字。
【三】【注】知其所以怒而顺之。
【疏】知饥饱之时,达喜怒之节,通于物理,岂复危亡!
【四】【注】顺理则异类生爱,逆节则至亲交兵。
【疏】夫顺则悦媚,虎狼可以驯狎;逆则杀害,至亲所以交兵。媚己之道既同,涉物之方无别也。◎家世父曰:达其怒心,自有作用。所谓顺者,非务徇其欲也,无使杀焉而不导之以为怒也,无使决焉而不纵之以为怒也。苟无撄其怒而已,其心常有所自达焉,则顺矣。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蜃盛溺【一】。适有虻仆缘【二】,而拊之不时【三】,则缺衔毁首碎胸【四】。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五】!”
【一】【注】矢溺至贱,而以宝器盛之,爱马之至者也。
【疏】蜃,大蛤也。爱马之屎,意在贵重。屎溺至贱,以大蜃盛之,情有所滞,遂至于是也。
【释文】《盛矢》音成。下及注同。矢或作屎,同。《以蜃》徐市轸反,蛤类。《溺》奴吊反。
【二】【注】仆仆然群着马。
【释文】《》音文。本或作□,同。《虻》孟庚反。《仆缘》普木反,徐敷木反。向云:仆仆然,虻缘马稠穊之貌。崔音如字,云:仆御。◎王念孙曰:案向崔二说皆非也。仆之言附也,言虻附缘于马体也。仆与附,声近而义同。大雅既醉篇景命有仆,毛传曰:仆,附也。郑笺曰:天之大命又附着于女。文选子虚赋注引广雅曰:仆,谓附着于人。(案今广雅无此语。广雅疑广仓之讹。)《群着》直略反。
【三】【注】虽救其患,而掩马之不意。
【释文】《而拊》李音抚,又音付,一音附。崔本作府,音附。
【四】【注】掩其不备,故惊而至此。
【疏】仆,聚也。拊,拍也。衔,勒也。适有虻,群聚缘马,主既爱惜,卒然拊之,意在除害。不定时节,掩马不意,忽然惊骇,于是马缺衔勒,挽破辔头,人遭蹄蹋,毁首碎胸者也。
【五】【注】意至除患,率然拊之,以至毁碎,失其所以爱矣。故当世接物,逆顺之际,不可不慎也。
【疏】亡,犹失也。意之所(在)〔至〕(一),在乎爱马,既以毁损,即失其所爱。人间涉物,其义亦然,机感参差,即遭祸害。拊马之喻,深宜慎之也。◎家世父曰:人与人相接而成世,而美恶生焉,从违判焉,顺逆形焉。如是而大患因之以生,谓人之不足与处也,而乌知己之不足与处人也!处己以无用,斯得之矣。德荡乎名,知出乎争,为此一篇之主脑。篇尾五段,去名与争,乃可出入于人间世。
【释文】《率然》疏律反。本或作卒,七忽反。
【校】(一)至字依正文及郭注改。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一】。其大蔽数千(一)牛,絜之百围【二】,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三】。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四】。
【一】【疏】之,适也。曲辕,地名也。其道屈曲,犹如嵩山之西有轘辕之道,即斯类也。栎,木名也。社,土神也。祀封土曰社。社,吐也,言能吐生万物,故谓之社也。匠是工人之通称,石乃巧者之私名。其人自鲁适齐,涂经曲道,睹兹异木,拥肿不材。欲明处涉人间,必须以无用为用也。
【释文】《曲辕》音袁。司马云:曲辕,曲道也。崔云:道名。《栎》力狄反。李云:木名,一云:梂也。◎卢文弨曰:梂,众本作采,讹。今从宋本正。
【二】【疏】絜,约束也。栎社之树,特高常木,枝叶覆荫,蔽数千牛,以绳束之,围粗百尺。江南庄本多言其大蔽牛,无数千字,此本应错。且商丘之木,既结驷千乘,曲辕之树,岂蔽一牛?以此格量,数千之本是也。
【释文】《蔽牛》必世反。李云:牛住其旁而不见。《絜》向徐户结反,徐又虎结反。约束也。◎庆藩案文选贾长沙过秦论注引司马云:絜,匝也。释文阙。《百围》李云:径尺为围,盖十丈也。
【三】【疏】七尺曰仞。此树直竦崟岑七十余尺,然后挺生枝干,蔽日捎云。堪为船者,旁有数十木之大。盖其状如是也。
【释文】《十仞》小尔雅云:四尺曰仞。案七尺曰仞。崔本作千仞。或云:八尺曰仞。《旁十数》所具反。崔云:旁,旁枝也。◎俞樾曰:旁读为方,古字通用。尚书皋陶谟篇方施象刑惟明,新序节士篇方作旁,甫刑篇方告无辜于上,论衡变动篇方作旁,并其证也。在宥篇出入无旁,即出入无方,此本书假旁为方之证。诗正月篇民今方殆,郑笺云:方,且也。其可以为舟者方十数,言可以为舟者且十数也。释文引崔曰,旁,旁枝也,盖不知旁为方假字,故语词而误以为实义矣。
【四】【疏】辍,止也。木大异常,看者甚众。唯有匠石知其不材,行涂直过,曾不留视也。
【释文】《观者》。古奂反,又音官。《匠伯》伯,匠石字也。崔本亦作石。◎庆藩案文选何平叔景福殿赋注、王子渊洞箫赋注、嵇叔夜琴赋注、司马绍统赠山涛诗注、张景阳七命注,并引司马云:匠石,字伯。释文阙。《不辍》丁劣反。
【校】(一)世德堂本无数千二字,与释文同,阙误引江南李氏及张君房本有。
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一】?”
【一】【疏】门人惊栎社之盛美,乃住立以视看。自负笈以从师,未见材有若此(怪)大也。〔怪〕匠之不顾,走及,遂以咨询。
【释文】《厌》于艳反,又于瞻反。
曰:“已矣,勿言之矣【一】!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二】,以为器则速毁【三】,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四】。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五】。”
【一】【疏】已,止也。匠石知大木之不材,非世俗之所用,嫌弟子之辞费,诃令止而勿言也。
【二】【疏】栎木体重,为船即沈;近土多败,为棺椁速折。疏散之树,终于天年,亦是不材之木,故致闲散也。
【释文】《散木》悉但反,徐悉旦反。下同。《则速》如字。向崔本作数。向所禄反。下同。《腐》扶甫反。
【三】【疏】人闲器物,贵在牢固。栎既疏脆,早毁何疑也!
【四】【疏】樠,脂汗出也。蠹,木内虫也。为门户则液樠而脂出,为梁柱则蠹而不牢。
【释文】《液》音亦。《樠》亡言反。向李莫干反。郭武半反。司马云:液,津液也。樠,谓脂出樠樠然也。崔云:黑液出也。◎李桢曰:广韵二十二元:樠,松心,又木名也。说文:樠,松心木。段注云:疑有夺误,当作松心也,一曰木名也。陆所据是说文古本。按松心有脂,液樠正取此义。谓脂出如松心也。此庄子字法之妙。疏与释文义俱不明。又广韵释□曰松脂,段云即樠为松脂之误。余疑□为樠之或体。《蠹》丁故反。
【五】【注】不在可用之数,故曰散木。
【疏】闲散疏脆,故不材之木,涉用无堪,所以免早夭。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一】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二】,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三】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四】,为予大用【五】。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六】?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柰何哉其相物也【七】?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八】!”
【一】【注】凡可用之木为文木。
【疏】恶乎,犹于何也。若,汝也。予,我也。可用之木为文木也。匠石归寝,栎社感梦,问于匠石:“汝将何物比并我哉?为当将我作不材散木邪?为当比予于有用文章之木邪?”
【释文】《见梦》胡荐反。《女将》音汝。《恶乎》音乌。下同。
【二】【疏】夫在树曰果,柤梨之类;在地曰蓏,瓜瓠之徒。汝岂比我于此之辈者耶?
【释文】《柤》侧加反。《橘》均必反。《柚》由救反。徐以救反。《果蓏》徐力果反。
【三】【注】物皆以自用伤。
【疏】夫果蓏之类,其味堪食,子实既熟,即遭剥落,于是大枝折损,小枝发泄。此岂不为滋味能美,所以用苦其生!毁辱之言,即斯之谓。且春生秋落,乃尽天年;中涂打击,名为横夭。而有识无情,世俗人物,皆以有用伤夭其生,故此结言莫不如是。掊,打也。
【释文】《泄》徐思列反。崔云:泄,泄同。◎俞樾曰:泄字之义,于此无取,殆非也。泄当读为曳。荀子非相篇接人则用曳,杨注:曳,牵引也。小枝曳,谓见牵引也。诗七月篇,取彼斧斨,以伐远扬,即此所云大枝折也。又曰,猗彼女桑,即此所云小枝曳也。郑笺云:女桑,少枝。少枝即小枝矣。猗乃掎之假字。说文手部:掎,偏引也,是与曳同义。《苦其》如字。崔本作枯。《掊》普口反。徐方垢反。
【四】【注】数有睨己者,唯今匠石明之耳。
【释文】《几死》音祈,又音机。下同。《数有》音朔。《》普系反。《睨》五系反。
【五】【注】积无用乃为济生之大用。
【疏】不材无用,必获全生,栎社求之,其来久矣。而庸拙之匠,疑是文木,频去顾盼,欲见诛翦,惧夭斧斤,邻乎死地。今逢匠伯,鉴我不材,方得全生,为我大用。几,近也。
【六】【注】若有用,(必)〔久〕(一)见伐。
【疏】向使我是文木而有材用,必遭翦截,夭折斧斤,岂得此长大而寿年乎!
【七】【疏】汝之与我,皆造化之一物也,与物岂能相知!柰何哉,假问之辞。
【八】【注】以戏匠石。
【疏】匠石以不材为散,栎社以材能为无用,故谓石为散人也。炫材能于世俗,故邻于夭折;我以疏散而无用,故得全生。汝是近死之散人,安知我是散木耶?托于梦中,以戏匠石也。
【释文】《而几死之》绝句,向同。一读连下散人为句,崔同。
【校】(一)久字依世德堂本改。
匠石觉而诊其梦【一】。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二】?”
【一】【疏】诊,占也。匠石既觉,思量睡中,占候其梦,说向弟子也。
【释文】《觉》古孝反。《而诊》徐直信反。司马向云:诊,占梦也。◎王念孙曰:向秀司马彪并云,诊,占梦也。案下文皆匠石与弟子论栎社之事,无占梦之事。诊当读为畛。尔雅云:畛,告也。郭注引曲礼曰,畛于鬼神。畛与诊,古字通。此谓匠石觉而告其梦于弟子,非谓占梦也。
【二】【注】犹嫌其以为社自荣,不趣取于无用而已。
【疏】栎木意趣,取于无用为用全其生者,则何为为社以自荣乎?门人未解,故起斯问也。
曰:“密!若无言!彼亦直寄焉【一】,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二】不为社者,且几有翦乎【三】!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四】,而以义(誉)〔喻〕(一)之,不亦远乎【五】!”
【一】【注】社自来寄耳,非此木求之为社也。
【疏】若,汝也。彼,谓社也。汝但慎密,莫轻出言。彼社之神,自来寄托,非关此木(栎)〔乐〕为社也。
【二】【注】言此木乃以社为不知己而见辱病者也,岂荣之哉!
【疏】诟,辱也。思此社神为不知我以无用为用,贵在全生,乃横来寄托,深见诟病,翻为羞耻,岂荣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