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洞神部
- 玉诀类
- 南华真经注疏
南华真经注疏
命之曰旧人。苜人者,人必反苗之,
〔注〕适不信受,则谓与己争名而反害之。
〔疏〕命,名也。卫侯不达汝心,谓汝苜害於己,既遭疑贰,叉被反苜故也。
若殆为人蕾夫。且苟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
〔注〕苟能悦贤恶愚,闻义而服,便为明君也。苟为明君,则不若#7无贤臣,汝往亦不足复奇;如其不尔,往叉受害。故以有心而往,无往而可;无心而应,其庆自来,则无往而不可也。
〔疏〕殆,近也。夫,欺也。汝若往卫,铃近危亡,为暴人所灾害,深可欺也。且卫侯苟能悦爱贤人,憎恶不肖,故当朝多君子,屏黜小人,己有忠臣,何求於汝。至於彼,亦何异彼人。既与无异,去便无益。
若唯无韶,王公必将乘人而国其捷。
〔注〕汝唯有寂然不言耳,言则王公爻乘人以君人之势而角其捷辫,以距练饰非也。
〔疏〕诏,言也。王公,卫侯也。汝若至#8卫,唯当默然尔不言,若有箴规,爻遭戮辱。且卫侯恃千乘之势,用五等之威,饰非距谏,阙其捷辫,汝既恐怖,何暇匡扶也。
而目将荧之,
〔注〕其言辩捷,使人眼眩也。
〔疏〕荧,眩也。卫侯虽荒淫暴虐,而甚使辫聪明,加恃人君之威,陵藉忠谏之士,故颜回心生惶怖,眼目眩惑者也。
而色将平之,
〔注〕不能复自异於彼也。
〔疏〕纵有练心,不敢显异,颜色靡顺,与彼和平。
口将营之,
〔注〕自救解不暇。
〔疏〕卫侯位望既高,威严可畏,颜生恐祸及己,忧惧百端,所以口舌自营,略无容暇。
容将形之,
〔疏〕形,见也。既惧灾害,故委顺面从,击腮曲拳,形述斯见也。
心且成之。
〔注〕乃且释己以从彼也。
〔疏〕岂直外形从顺,亦乃内心和同,不能进善而更成彼恶故也。
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注〕适不能救,乃更足以成彼之盛。
〔疏〕以,用也。夫用火救火,猛燎更增;用水救水,波浪弥甚。故颜子之行,适足卫侯之暴,不能匡劝,可谓益多也。
顺始无穷,
〔注〕寻常守故,未肯变也。
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於暴人之前矣。
〔注〕未信而练,虽厚为害。
〔疏〕汝之忠厚之言,近不信用,则虽诚心献替,而叉遭刑戮於暴虐君人之前矣。
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枢批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
〔注〕居#9下而任上之忧,比干,非其
事也。'
〔疏〕镒法,贼民多杀日桀,残义损善日纣。姓关,字龙逢,夏桀之贤臣,尽诚而遭斩首。比干,殷纣之庶叔,忠谏而被剖心。偃扮,犹爱养也。拂,违#10戾也。此二子者,并古昔良佐,修饰其身,伏#11行忠节,以臣下之位,忧君上之民,臣有德而君无道,拂戾其君,咸遭戮辱。援古证今,足为龟镜。是知颜回化卫,理未可行也。
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
〔注〕不欲今臣有胜君之名也。
〔疏〕挤,坠也,陷也,毒也。夏桀殷纣,无道之君,不自揣量,犹责令誉,故因贤臣之修饰,肆其鸩毒而啖#12之。意在争名逐利,遂至於此故也。
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
〔注〕夫暴君非徒求恣其欲,乃复求名,但所求者非其道耳。
〔疏〕尧禹二君,已具前解。丛枝,胥敖,有扈,并是国名。有扈者,今雍州鄂县是也。宅无人日墟,鬼无后日厉。言此三国之君,悉皆无道,好起兵戈,征伐他国。岂唯责求实利,亦乃规觅虚名,遂使境域丘墟,人民绝灭,身遭刑戮,宗庙颠现。责名求实,一至如斯,今古共知,汝独不闻也。
名实者,圣人之#13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
〔注〕惜名食欲之君,虽复尧禹,不能胜化也,故与众攻之,而汝乃欲空手而往,化之以道哉?
〔疏〕夫庸人暴王,责利求名,虽复尧禹圣君,不能怀之以德,犹兴兵众,问罪夷凶。况颜子匹夫,空手行化,不然之理,亦在无疑故也。
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
〔疏〕尝,试也。汝之化导,虽复未弘,既欲请行,必有所以,试陈汝意,告语我来。
颜回曰:端而虚,
〔注〕正其形而虚其心也。
〔疏〕端正其形,尽人臣之敬;虚豁心虑,竭匡谏之诚。既承高命,敢迷所以耳。
勉而一,
〔注〕言逊而不二也。
〔疏〕勉励身心,尽诚奉国,言行忠馑,终无差二。
则可乎?
〔疏〕如前二衍,可行以不?
曰:恶。恶可。
〔注〕言未可也。
〔疏〕恶恶,犹於何也。於何而可,言未可也。
夫以阳为充孔扬,
〔注〕言卫君亢阳之性充张於内而甚扬於外,强御之至也。
〔疏〕阳,刚猛也。充,满也,孔,甚也。言卫君刚猛之性满完内心,强暴之甚,彰扬外适。
采色不定,
〔注〕喜怒无常。
〔疏〕顺心则喜,违意则啧,神采气色,曾无定准。
常人之所不违,
〔注〕莫之敢逆。
〔疏〕为性暴虐,威猛寻常,练士贤人,诅能逆#14。
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
〔注〕夫顽强之甚,人以快#15事感己,己陵籍而乃抑挫之,以求从容自放而遂其侈心也。
〔疏〕案,抑也。容与,犹放纵也。人以快善之事箴规感动,君因#16其忠谏而抑到之,以求快乐纵容,遂其淫荒之意也。
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
〔注〕言乃少多,无回降之胜也。
〔疏〕卫侯无道,其来已久。日将渐渍之德,尚不能成,况乎鸿范圣明,如何可望也。
将执而不化,
〔注〕故守其本意也。
〔疏〕饰非合主,不能从人如流,固执本心,谁肯变恶为善者也。
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诅可乎。
〔注〕外合而内不訾,即向之端虚而勉一耳,言此未足以化之。
〔疏〕外形擎腮,以尽足恭,内心顺从,不敢訾毁。以此请行,有何利益,化卫之道,庸诅可言乎。斯则斥前端虚之卫未宜行用之也。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
〔注〕颜回更说此三条也。
〔疏〕前陈二事,己被抵诃,今设三条,庶其允合。此标题目,下释其义,颜生迷己以问宣尼是也。
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薪乎而人善之,薪乎而人不善之邪?
〔注〕物无贵贱,得生一也。故善与不善,付之公当耳,一无所求於人也。
〔疏〕此下释义。析,求也。言我内心质素诚直,共自然之理而为徒类。是知帝王与我,皆禀天然,故能忘贵贱於君臣,遣善恶於荣辱,复矜名以避恶,求善於他人乎?此虚怀,庶其合理。
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
〔注〕依乎天理,推己性#17命,若婴兄之直往也。
〔疏〕然,如此也。童子,婴兄也。若如面#18说,推理直前,行比婴儿,故谓之童子。结成前义,故是之谓与天为徒也。
外曲者,与人之#19为徒也。擎腮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
〔疏〕夫外形委曲,随顺世问者,将人伦为徒类也。擎手腮足,罄折曲躬,俯仰拜伏者,人臣之礼也。而和同尘垢,污隆任物,人皆行此,我独不为耶。是以为人所为,故人无怨疾也。
是之谓与人为徒。
〔注〕外形委曲,随人事之所当为也。
〔疏〕此结成#20也。
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
〔注〕成於今而比於古也。
〔疏〕忠谏之事,乃成於今,君臣之义,上比於古,故与古之忠臣比干等类,是其义也。
其言虽教,谪之实也。
〔注〕虽是常教,实有讽责之旨。
〔疏〕谪,责也。所悚之言,虽是教迹,论其意旨,实有讽责之心也。
古之有也,非吾有也。
〔疏〕敻古以来,有此忠练,非我今日独起箴规者也。
若然者,虽直而不病,
〔注〕寄直於古,故无以病我也。
〔疏〕若忠练之道,自古有之,我今诚直,亦幸无忧累。
是之谓与古为徒。
〔疏〕此结前也。
若是则可乎?
〔疏〕呈此三条,未知可不?
仲尼曰:恶,恶可。大多政,法而不谍,
〔注〕当理无二,而张三条以政之,与事不冥也。
〔疏〕谍,条理也,当也。法苟当理,不俟多端,政设三条,大伤繁冗。於理不当,亦不安恬,故於何而可也。
虽固亦无罪。
〔注〕虽未弘大,亦且不见咎责。
〔疏〕设此三条,虽复固陋,既未行李,亦幸无咎责者也。
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
〔注〕罪则无矣,化则未也。
〔疏〕胡,何也。颜回化卫,止有是法,才可独善,未及济时,故何可以及化也。又解:若止而勿行,於理便是,如其适卫,必自遭殆也。
犹师心者也。
〔注〕挟三衍以适彼,非无心而付之天下也。
〔疏〕夫圣人虚己,应时无心,譬彼明镜,方兹虚谷。今颜回预作言教,方思虑可不,既非忘淡薄,故知师其有心也。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
〔疏〕颜生三行,一朝顿尽,化卫之道,进趣无方,更请圣师,庶闻妙法。
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而#21为之其易邪?
〔注〕夫有其心而为之#22者,诚未易也。
〔疏〕颜回殷动致请,尼父为说心斋。但能虚忘,吾当告汝,必其有心为作,便乖心斋之妙。故有心而索玄道,诚未易者也。
易之者,皞天不宜。
〔注〕以有为为易,未见其宜也。
〔疏〕《尔雅》云,夏日皞天。言其气皞旴#23也。以有为之心而行道为易者,皞天之下,不见其宜。言不宜以有为心斋也。
颜回日: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若此,则可以为斋乎?
〔疏〕茹,食也。荤,辛菜也。斋,齐也,谓心迹俱不染尘人也。颜子家贫,儒史具悉,无酒可饮,无荤可茹,箪瓢蔬素,已经数月,请若此得为斋不。
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疏〕尼父答言,此是祭祀神鬼献宗席,俗中致齐之法,非所谓心斋者也。
回日:敢问心斋。
〔疏〕向说家贫,事当祭祀。心斋之术,请示其方。
仲尼日:若一志,
〔注〕去异端而任独也。
〔疏〕一汝志心,无复异端,入寂虚忘,冥符独化。此下答於颜子,广示心齐之术者也。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疏〕耳根虚寂,不凝官商,反听无声,凝神心府。
无听之以心而钥之以气。
[疏〕心有知觉,犹起人#24缘;气无情虑,虚柔任物。故去被知觉,取此虚柔,遣之又遣,渐阶玄妙也。
听止於耳,
[疏〕不着声尘,止於心听。此释无听之以耳也。
心止於符。
〔疏〕符,合也。心起缘虑,必与境合,庶令凝寂,不复与境相符。此释无听之以心者也。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注〕遗耳目,去心意,而付气性之自得,此虚以待物者也他
〔疏〕如气柔弱虚空,其心寂泊忘怀,方能应物。此解而听之以气也。
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注〕虚其心则至道集於怀也。
〔疏〕唯此真道,集在虚心。故知虚心者,心斋妙道也。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
〔注〕未使心斋,故有其身。
〔疏〕未察心斋之教,犹怀封滞之心,既不能隳体以忘身,尚谓颜回之实有也。
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
〔注〕既得心斋之使,则无其身。
〔疏〕既得夫子之教,使其人以虚斋,遂能物我洞忘,未尝#25之可有也。
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
〔疏〕夫子.向说心斋之妙、妙尽於斯。
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
〔注〕放心自得之场,当於实而止。
〔疏〕夫子谓濒生化卫之要,慎莫据其枢要,且复游入蕃傍,亦宜晦迹消声,不可以名智感物。樊,蕃也。
入则鸣,不入则止。
〔注〕譬之官商,应而无心,故曰鸣也。夫无心而应者,任彼耳,不强应也。
〔疏〕若也#26道狎卫侯,则可鸣声匡救;如其谏不入耳,则宜缄口忘言。示勿#27。强显忠贞,必遭於祸害。
无门无毒,
〔注〕使物自若,无门者也;付天下之自安,无毒者也。毒,治也。
〔疏〕毒,治也。如水如镜,应感虚怀,既不预作也。
一宅而寓於不得已,
〔注〕不得已者,理之必然者也,体至一之宅而会乎必然之符也。
(疏〕宅,居处也。处心至一之道,不得止而应之,机感冥会,非预谋也。
则几矣。
〔注〕理尽於斯。
〔疏〕几尽也。应物理尽於斯也矣#28。
绝迩易,无行地难。
〔注〕不行则易,欲行而不践地,不可能也;无为则易,欲为而不伤性,不可得也。
〔疏〕夫端居绝逵,理在不难;行不践地,故当不易。亦犹无为虚寂,应感则易;有为思虑,涉物则难。其理铃然,故与斯譬矣。
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注〕视听之所得者粗,故易欺也;至於自然之报细,故难为也。则失真少者,不全亦少;失真多者,不全亦多;失得之报,未有不当其分者也。而欲违天为伪,不亦滩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