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洞真部
- 玉诀类
- 悟真篇注释
悟真篇注释
俗谓常言合圣道,宜向其中细寻讨。能将日用颠倒求,大地尘沙尽成宝。
真铅、真汞不离常言、俗语、日用之间,颠倒修之,大地俱成至宝。古诗曰:朝朝只在君家舍,日日随君君不知。
天地盈虚自有时,审能消息始知机。由来庚甲申明令,杀尽阴尸道可期。
天地盈虚有时者,盖天地相去八万四千里,冬至日地中有一阳之炁上升,一日升四百六十里二百四十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三炁为一节,二节为一时,即春分日也。计九十日,阳炁共升到天四万二千里,正到天地之中,此时阴中阳半,为泰卦,其炁变寒为温,万物发生之时,为春。自此之后,阳炁升入阳位,亦如前说,渐渐升到夏至之日,并前计一百八十日,共升八万四千里,乃到天也,此时阳中有阳,为乾卦 ,纯阳也。其炁变温为热,故曰夏。万物茂盛盈满之时,故曰盈也。夫热极则阴生,故夏至日一阴自天降,亦一日降四百六十里二百四十步,亦五日为一侯,三候为一炁,三炁为一节,二节为一时,即秋分也。计九十日阴炁共降四万二千里,正到天地之中,此时阳中阴半,为否卦。其炁变热为凉,万物结实之时,为秋分。自此之后,阴入阴位,亦如前,渐渐降到冬至之日,并前计一百八十日,其炁降八万四千里乃到地,此时阴中有阴,为纯阴坤卦 ,其炁变凉为寒,故曰冬。万物收藏之时也,故曰虚也。天地盈虚,因月而见。月从日生,初三日震庚生形,初八日兑丁成弦。十五日乾甲周满,天地盈之时也。十六日巽辛受统,二十三日艮丙守弦。三十日坤乙消灭,天地亏之时也。圣人消息天地,盈亏之机,移一年炁侯在一月之中,以初一日为冬至,分两日半为三十时,以当一月炁候。故初三日,月现蛾眉於庚上。初八日上弦,阴中阳半,即春分日也。至十五日,得四月节炁,为纯阳,故月圆满,阳炁盈轮,故曰盈也。此夕月出甲方,至十六日一阴生,渐缺没於庚上,为夏至。二十三日为下弦,阳中阴半,象秋分日也。至三十日得十月节炁,为纯阴炁满轮,故曰虚也。此日之旦月转在甲,与日相交,复生阳光,循环不已。运动阴符阳火,一一依天地盈虚、升降,循环六十四卦,由庚及甲圆缺之理,运转抽添,亦犹人君申明号令,故曰杀尽阴尸道可期也。
欧冶亲传铸剑方,耶溪金水配柔刚。炼成便会知人意,万里诛凶一电光。
欧冶先生铸剑,天地遣神女为之侍炉,制以金水配以柔刚,炼成诛剪妖邪,一电光顷,其灵如此。圣人铸鼎亦如之,以天地为炉冶,以阴阳为水火,配以五行,制以神炁,炼成之后,能曲能直,能柔能刚,能善能恶,能圆能方,心有所思,意有所适,飞扬诛剪,一电光顷,此乃自然神剑也。修丹之士若无此剑,犹取鱼兔而无筌蹄也。仙翁托欧冶而言之,实谓玄珠罔象也。
异名同出少人知,两者玄玄是要机。保命全形明损益,紫金丹药最灵奇。
经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又曰: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方其无也,真一之炁为汞,不可见也,故为天地之始。及其有也,真一之炁如黍现於空玄,为铅而可见也,故为天地之母。在天曰离、曰汞,在地曰坎、曰铅,其本则同,其出则异,谓玄之又玄。上士至人执此两玄之机,以明损益,以治诸身,则形可完,命可保也。所谓损者,五行顺兮,常道有生有灭是也。所谓益者,五行逆兮,丹体长灵长存是也。吁,纯阳紫金立乎天地之始,出乎天地之母,故曰紫金真药最灵奇者,当知先师叹羡不尽之意也。
虚心实腹义居深,只为虚心安识心。不若炼铅先实腹,且教守取满堂金。
虚心则无我,无我则万法皆空,丝毫不立。实腹则炼铅乾汞,汞乾形化,与道冥一而无形矣。二理俱妙,殊途同归,非大圣人不能识此。守取满堂金者,乃一身中之精炁神也。修真之士,未炼铅以乾汞,其腹未实,其心未虚,则无摇汝精,精少,还丹不成也。
大药修之有易难,也知由我也由天。若非积行施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绿。
魔障在天,修持在我。阴德不施,触途有碍。
黑中有白为丹母,雄裹怀雌是圣胎。太乙在炉宜慎守,三田聚宝应三台。
铅中取银,即为丹母。砂裹取汞,乃是圣胎。二物感化真一之炁精,结
在炉中,惟要精明炁候,恪守规模,不得毫分差忒,故得三性聚会,结成丹宝,上应三台也。
长男乍饮西方酒,少女初开北地花。若使青娥相见后,一时开锁住黄家。
震为长男,即龙也。兑为少女,即虎也。北地,即阴物也。花阴炁,即虎之弦炁也,谓之铅火。青娥,姹女也,即龙之弦炁,谓之汞火也。此言修丹之士,驱龙乍来就虎,故曰乍饮西方酒也。虎即开阴户之花以就龙,若运青龙汞火与白虎铅火相恋之后,一时封锁会於黄家,而产真一之精也,故曰若使青娥相见后,一时关锁住黄家也。
偃月炉中玉藻生,朱砂鼎内水银平。只因火力调和后,种得黄芽渐长成。
偃月炉,阴炉也,中有玉藻之阳炁,即虎之弦炁也。朱砂鼎,阳鼎也,中有水银之阴炁,即龙之弦炁也。金丹只因此阴阳二弦之火,调停和合之后,种得真一之芽,长在黄家,结成黍米也。
梦谒西华到九天,分明授我指玄篇。其中简易无多语,只是教人炼汞铅。
高象先曰:思神不觉魂升玉京,上帝矜之,命西华夫人指示丹诀,其篇略曰:叔通从事,魏伯阳相将,笑入无何乡。准《连山》作《参同契》,留为万载丹中王。首日乾坤易门户,乾道男兮坤道女,时人不识真阴阳,茫茫天下寻龙虎。其言甚多,只是教人明真龙、真虎,炼铅汞而已。
华池燕罢月澄辉,跨个金龙访紫微。从此众仙相识后,海潮陵谷任迁移。
华池,丹也。饮罢,功圆脱胎神化,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形容如秋月,御炁乘云,游手无极,饱观尘世,海变桑田,桑田变海也。
未炼还丹莫隐山,山中内外尽非铅。此般至宝家家有,自是时人识不全。
龙不在东溟,虎不在西山,家家自有,逆而修之,还丹可冀。山中阴寂,内外非铅,铅乃真阳之物,即不遥远也。
纵识朱砂及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大都全藉修持力,毫发差殊不作丹。
金丹造化,全藉金公。毫发有差,千里悬隔。是以圣人传药不传火也。
休泥丹灶费工夫,炼药须寻偃月炉。自有天然真火养,不须柴炭及吹嘘。
叶文叔指两肾中间为偃月炉,谬哉。靡肯自思己错,更将错路教人,不揣之甚邪。此炉之口仰开如偃月之状而名之,乃北海也,元始祖炁存焉。内有自然真火,何柴炭吹嘘之有。
一阳才动作丹时,铅鼎温温照幌帷。受炁之初容易得,抽添运用慎防危。
一阳才动,乃初九潜龙之位,急宜运用,克期可成,只一时内,又何在九年三载。孰不知下工之初,即赫赤金丹,大如黍米,收入黄庭,养成至宝也。铅鼎者,乃洞阳金鼎,存於虚无杳冥之间,乃自然之鼎也。铅者,先天虚元中物也。下手之后,铅鼎温温,如火之攻,如云之敷,和畅情性,弥漫海岳。铅若是真,不失家臣。是以铅为宗祖,居玄牝之内,为天地之根,虚静不能成,作用不能得,其道至妙。照幌帷者,修炼时精光发溢,行持后秋毫可镒,观有藏府。受炁者,受炁之初,阴极阳生,得在受炁。防危者,失在抽添。知其幽隐,子细详酌,无忽于时,运用防危,不可轻敌,故有抽添之患。天地妙炁,《易》象之法,岂不闻甲剑一挥,魔军皆散,有调和也。
玄珠有象逐阳生,阳极阴消尽剥形。十月霜飞丹始熟,此时神鬼亦须惊。
金液还丹,暖之有象者,自冬至一阳子时进阳火,所以逐阳而生真精。夏至一阴午时进阴符,剥至十月霜飞之时,还丹始熟。脱胎神化为纯阳之天仙,鬼惊神伏矣。
兔鸡之月及其时,刑德临门药象之。到此金砂宜沐浴,若还加火必倾危。
兔二月为德,鸡八月为刑。此两月为沐浴之时,即宜罢火,加叉倾危,还丹走失矣。
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着於文。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仙仔细论。
《火记》六百篇,篇篇相似,出入贯串,与天合符。天之所秘,圣莫传文。须遇真师,无自卤莽也。
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至人莫强猜。只为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
千经万论,惟布枝条。至道不繁,独传心印。未遇真师,纵聪明过於颜闵,徒自揣量,终不能凝结圣胎也。
要知炼养还丹法,自向家园下种栽。不假吹嘘并着力,自然果熟脱真胎。
此道甚近,家园下种,其近可知。若求非类,愈求愈远。同类易施工,何着力之有。
四象会时玄体就,五方行处紫光明。脱胎入口通身圣,无限龙神暗耸惊。
龙虎才交,即五行四象皆会矣。五行四象会合之时,真一玄体结成黍米,紫色光明。然后密运赤龙,夺归入仰,吞入丹田,立通神圣,天地龙神尽失惊矣。
金公本是东家子,却在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将姹女作亲情。
此意已在前四韵第九篇中,今不欲重秆。都在作用法象之内,有阳中之阴复阳而又阴者,有阴中之阳复阴而又阳者。又有内药阴阳水火,外药阴阳水火。内三性,外三性。内五行四象,外五行四象。又有内外阴阳互用法象,反反复复不可名状,吾侪默识心通可也。如未逢真旨,莫能洞晓其端。仙翁作是诗,明者举一隅斯足矣。
万物芸芸各反根,反根复命即长存。知常反本人难会,妄作招凶往往闻。
经曰: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夫人未生之前,冥然无所知,混乎至朴。及其生也,察之阴阳,受之父母,逆而修之,夺先天一炁以为丹母,贼阴阳真炁以为化基,炼形反入於无形,炼炁复还於至朴,炼神与道而合真,故曰归根复命即长存也。能知常道而反其本者,圣人也,是以长生焉。不知常道,众人也,是以妄作招凶往往闻也。
赤龙黑虎合西东,四象交加戊己中。复媾自然能运用,金丹谁道不成功。
东,赤龙之弦炁也,名曰姹女。西,黑虎之弦炁也,名曰金公。二物亦犹砂中汞、铅中银也。赤龙、黑虎合两弦之炁,即是南北东西四象交加於戊己中,结就一粒黍米。服归丹田,却运火自复卦子时起,首进阳火。至媾卦午时起,首进阴符。复媾是阴阳之元,为冬夏二至之节也。阴符、阳火自此笔始,抽添运用一一依法,勿令差殊,孰谓金母不成耶。
未炼还丹须急炼,炼了仍当知止足。若也持盈未己心,不免一朝遭耻辱。
光阴迅速,时不待人。未炼还丹,急须下手。既已炼了,十月功圆,却须抱元守一,持盈守城,不须用火。若不知足,持不已心,则反招祸辱矣。故锺离公曰:丹熟不须行火候,若行火候叉伤丹。到此果能诚心见性,如达磨面壁九载,则道成矣。
始因有作人争觅,及至无为众所知。但见无为为要道,岂知有作是根基。
世有学释氏修性之道,执一切有为皆是虚妄之语,以毁老氏修命之道。此知其一不知其二,窥见其门未升其堂也。焉知修命之道,始则有作,炼外药而化形。中则有为,炼形而化炁。终则无为自在,谓之抱一以识其心,以见其性,炁自归神,神自合道,故形与神俱妙而不测,神与道合真而无形。形既无矣,何得谓之有形、有作、有为、有幻乎。安知其命非性耶,安知其性非命耶。.强自分别,曰性、曰命,混而一之,未尝有异。故知有作乃至无作,有形乃至无形,斯道至矣,非中下之所知也。仙翁作是诗以勉后学,但见无为为要妙,而不知有为有作,实无为之根基也。一本云:筌蹄在手,莫我知也。到岸不须船,十月俄瞠视。凡圣杂朝市,鱼龙混通衢,懊恼世间人,对面不相遇。
鉴形闭炁思神法,初出艰难后坦途。倏忽纵能游万国,奈何居旧却移居。
鉴形、闭炁、思神之法,初学甚难,及至习熟,坦然无碍,瞬息之间,遍游万国,盖其阴神善爽灵妙如此,奈何其形属阴,易弊难固,不免投胎夺舍者也。
投胎夺舍及移居,旧住名为四果徒。若解降龙并伏虎,真金起处几时枯。
投胎、夺舍、移居之法,谓之四果,修行属阴神,为鬼仙,非阳仙也。若能驱龙、驾虎,炼饵金丹,化形入於无形而为阳仙,始得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自不枯矣,岂比他阴神耶。故崔公云,灵光归去入幽寂,死作阴冥善爽鬼是也。
释氏教人修极乐,亦绿极乐是金方。大都色相唯兹实,余二非真谩度量。
释氏化人修极乐冷土者,修妙色真金之象也。近世诵佛号化人,谓之净土,此为中下设耳,实大根大器之尘垢也。殊不知真极乐净土,固在西方,咫尺不远,彼处产育真金,其金一粒大如黍米,重一十六两,故释氏有丈六金身。人能炼此真金饵之,立超圣地,化有形入於无形,聚则金相堂堂,散则入於空寂,变化无穷,着龟莫测,随缘应感,无所不通,而其真身寂然未尝有作,故谓之西方极乐。所以云大都色相唯兹实,余二非真谩度量耳。佛自周末时入灭,数百年至汉明帝时,遣使取得骨来复埋在凤翔,唐宪宗又掘出一经骨,岂知轩皇驾龙升天之至道者欤。
恍惚难求中有象,杳冥莫测是真精。有无由此自相入,未见如何想得成。
恍惚之中有物者,龙之弦炁也。杳冥之中有精者,虎之弦炁也。二弦有炁无质也,恍恍惚惚,杳杳冥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者,真一之炁有灵而无形也。真一子曰:无者,龙也。有者,虎也。无者,汞炁也。有者,铅精也。是知二弦之炁相交,故有因无感而生灵,故无因有激而成象,故得有无相因,递互相入,乃得真一之炁凝结而成黍米,悬于空中,霞光照日。彼之兀兀坐思,尘埃心地,岂知此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