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洞真部
- 玉诀类
-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云上九都,飞生自骞。
八字,堂耀天内音。云上者,飞天神王内讳。开龙汉劫,启赤明运,敷自然之书,立· 天地之根也。九都者,三象既分,而有九层之台,处乎玉京之上,焕乎空玄之中,飞天神人常散百和之香,流五云之华,以观飞天真人。台上有太真玉郎,一日三回,执十绝之旛,一周则诸天上帝三朝玄台,绕台三匝。学士常诵洞章,则飞生为开不死之路,流长生之炁,下炼五魂,则八景存焉。骞者,骞林也。学士得上升玄台,游於骞林,身佩天书,口咏洞章,久则上朝玄都之宫也。
那育郁馥,摩罗法轮。
八字,端靖天内音。那者,天中侍郎之名。主天四时之炁,梵行虚无之纲,以正端靖天中分度。育者,天关空轮之名。郁馥者,斗中灵童名。常运育轮以召天真,天关十转,则十方大圣上朝玉京,万神齐到,而郁馥唱礼。摩罗者,天中大魔内讳。郁馥一唱,魔王束形。学士知四时之炁,十转之关,则八法轮之门,驾舆升乎玉清,上朝紫微之台也。
霐持无镜,揽姿运容。
八字,恭庆天内音。霐者,天上都监神内名。持者,龙渊之名。众龙蟠其中,运东井之华,以灌天真,即月中黄华之精,沃注东井之流也。无镜者,飞天神王也。出无色之光,总生死之籍,开度学人。观复曰:申时至於庚时,名曰水半斤,阴归阳室,末来投铅,其质已消而成,白银是也。揽姿者,三界门名也。人知此号,则魔王为开长夜之府,技九幽之魂,以度三界门也。运容者,玄和玉女名。人得度三界之门,运容则以朱陵之炁导之於形,太和之津灌之於神,上升福堂。
馥朗廓奕,神缨自宫。
八字,极瑶天内音。馥朗者,天中玉京玄台别号。西灵真人常诵洞章,以游其上。廓奕者,天中神公内名。与元始同生,为玄炁之范,教学仙之人。能明八字之音,则神公为开长夜之户,入更生之门,而登玉京之台也。神缨者,紫微灵童也。主灭度之尸,若得神缨歌无量之章,则返形於三炼之房,受自然之炁,乐无穷之遐龄也。
西方八天
刀利禅猷,婆泥咎 音皋 通。
八字,孔升天内音。刀利者,南方无极世界之号鱼禅是刀利国,亦曰禅黎。其国有洞阳之宫,流火之庭。灵文始於流火,受炼,既明之后,刀利国改为福德之堂。猷者,南上好生君内名。婆泥者,火炼池灵童名。若人得度洞阳宫,皆诣火池受炼,更生福德之堂。咎通者,刀利世界魔王之神,常遏人生路。人知好生君名,及诣灵童受炼,即更生福德之乡,则魔王之神奉焉。人能诵八字之音,则刀利世界元极灵官侍卫其身,径造南宫,仙人伺迎,三年必能策丹霞之轮,升三炁之天。
宛薮涤色,大渺之堂。
八字,皇崖天内音。宛薮者,皇崖天帝内名。主开太漠之经,以明八字之文。涤色者,色界飞天真人名也。常乘车驾龙,出入玉清之中,开度善根之人。大渺之堂者,即化生之堂,空洞之化,结自然之章,坦然广大,开度万生之历也。学人通八字之音,则飞天真人降云车,载兆身,上升化生之堂也。
流罗梵萌,景蔚萧嵎。
八字,极风天内音。流者,天王内名。罗者,月女之讳。主游宴之仪,流辉极风之天,洞照九玄之真也。梵者,飞天真人名,主回九天之关。萌者,元始天神名,正梵炁,开度天人、保固极风之根。观复曰:艮者,土也;生成之本,造化之根是也。景者,景皇也。是四极上真人也。蔚者,蔚秀景霄仙人也。并理玉京台,历校长夜之中,开度善根之魂。萧者,仞也。白素元君之宫。嵎者,萧仞之嵎,对宾之所也。人能常诵洞章,乃得驾九色之云,上升景黄之台也。
易邈无寂,宛首少都。
八字,孝芒天内音。易邈者,孝芒天王之号。无寂者,虚无寂寂之庭也。言此天王从龙汉而来,至赤明而出,居乎虚无之内寂寂之庭也。宛首者,太上道君内号。道君常以元始玄奥,演大法以度人。少都者,日中灵童君之名,常散日精以灌身流,飞华以拂尘。学人知八字之音,天王飞景云之舆,降三素之軿,度身三界之上,而进入寂寂之庭也。
阿褴郁竺,华漠延由。
八字,翁重天内音。阿褴者,天王隐名。常乘景霄之轮,游九层之台,处玉楼之上,唱洞章以伏众魔。郁者,郁默天中魔王隐名。竺者,欲界也。魔王郁伯常在欲界之上,诵咏空谣之章。华者,色界光华。漠者,欲界渺漠,不可寻也。延是束鬼之庭,由是禁鬼之房。天王登云楼之上,咏无量之章,则天魔应响而束身,群鬼遇由而伏形,奉之者九祖开泰,修之者灰骸更生。
九开自辩,阿那品首。
八字,江由天内音。九开者,大演之初,天地未判,轮转三炁,开为九分。九度既明,九位乃列。阴阳万品於是而生,自然明辩也。阿者,阿丘天王内名,常乘龙軿登龙山之岭,游观九玄之中。那者,那邪飞天神人隐名,飞行三界,历校长夜,拔度善人之魂。有知八字之音,则天王品度兆身,入飞天之众首,化朽骨成童子之颜矣。
无量扶盖,浮罗合神。
八字,阮乐天内音。无量者,天中无量大神之始神也。总统飞天之神,人皆受其品量而得升迁也。扶者,更生真人内名,常校幽夜之录,简善恶之根。盖,玄中福堂之号。浮者,幽夜之魂,受真人开度,谓之浮。罗者,大罗也。开大千世界,召更生之宾,上诣大罗天,定籍削死。合者,合庆也。神者,神公也,乃大罗之相。人能知八字之音,与神公合庆,受度为更生之宾。
玉诞长桑,栢空度仙。
八字,昙誓天内音。玉诞者,昙誓天中玉都之名。长桑者,天中骞林,亦名桑林。骞林覆荫东华之宫,叶上有大洞之章,紫书玉字,焕乎上清,神风一鼓,洞章成音。故曰柏空。度仙者,飞天神人也。简学仙之人生死录籍,开度九幽之魂,升入法轮之门也。
北方八天
玃无自育,九日导乾。
八字,霄度天内音。玃无者,龙汉之时,飞天之神。元始始开之炁,溟涬无色之中,玃无乘运而出,凝炁而立。九霄既立,自抗不终之劫。育者,霄度天王内名。九者,育王乘象轮之车,游九玄之门,转九机之度,应劫会之期。日者,天中日童导引和炁,天运之终,日童停光,拔度学者,灌以水母之精,导以太和之炁,洗炼五神,进入朱宫。观复曰:乾者,万物之始,虚无自然,纯精真一之炁,名曰空炁金胎。喻为银矿,藏於肾中,谓之元神。因一炁化归中宫,而为丹母,金公推运。金者,先天自然之炁,金胎也。火者,日用发生之阳炁也。返本还元,是为银也。
坤母东覆,形摄上玄。
八字,元洞天内音。坤母者,太阴之都候,九灵仙母也。理东海扶桑,旸谷之渊,常总地机,轮转元炁,上应天关。天关转,地机动,周天一度,水则涌溢三千三百度。则天地炁交,九海溟蒙,一水则弥天。东者,东海受会,制其河源也。覆者,水神也。理於昆仑山,填固巨海,遏断东井,则地机不沦,保劫长存。观复曰:坤者,万物之成,受胎之后,神藏肾中,是曰坤宫。即性即铅,运归中宫。化机乃日用发生之阳炁,以为丹基。药祖收摄砂汞而为丹质。夫造化者,从无生有,故坤因乾而立,乾因坤而成,乾坤互相生成,初无先后。譬如铅因银而生,银因铅而成也。形摄者,是定交之时,坤母形出东海之上,摄召鸟母,以凤车迎学仙之人,上昆仑之墟。鸟母,乃水候之神。上者,坤母上诣帝君,申劫会之期,度学仙之人,言名於玄都也。观复曰:一阳来复,妙化之炁,自坤宫而发生。真阳上升,如日之象,至於中宫,金母收摄,是为砂也。砂者,木也;木者,龙也。此青龙受符也。
陀罗育邈,眇炁合云。
八字,妙成天内音。陀者,天帝内名。与妙成天俱在云阿之岭。罗者,月始生之名,阿在云岭之上,抱月而明。育者,妙成天神王名。又:育者,生也。总召十方飞天之神。邈者,天中羽林监神名,神王常使匡御三界,简人间生死之籍,令魔王保举得道之人。眇者,眇眇,高远也。人得保度,诣羽林监,受符升天,眇眇行於云宫。炁者,云炁也。合者,合景也。既入羽林,结云炁以成衣,上升朱宫,遂与诸天合景而上飞也。
飞天大丑,总监上天。
八字,禁上天内音。飞天者,十方飞天神王也。天中飞玄之炁,结成空洞之经,飞天神王常诵之,以接学人。大丑者,三界之都录,主生死图籍。丑者,伯也。三界大魔,受事於大丑。学士能知此音,则魔王保真而身腾三清矣。总者,飞天都统之官,主摄八会之炁,以促天地之运;主领长夜之官,开度九幽之魂。人知天中之音,则魔王列言,大丑,勒录仙都,而上升禁上天也。
沙陀劫量,龙汉瑛鲜。
八字,常融天内音。沙者,天中沙兰之宫。乃紫微之别馆。陀者,陀丘山也。陀丘之众,有巨亿万人,并是新得道受度之人。功德未备,停散其中。劫量者,至劫运一交,此陀丘之众,计功量德,升朱陆受福而仙也。龙汉者,初劫之名。瑛者,初劫飞天神王名也。常开度幽魂,升沙兰宫中。鲜者,南宫之童。学人得度,仙童引炼於朱陵之上矣。
碧落浮黎,空歌保珍。
八字,玉隆天内音。碧者,玉隆天中常生碧霞之炁。落者,飞天神名。一日三时,引天中众圣,上朝七宝官。浮黎者,天王内名,众圣上朝则天王称庆。空者,天中侍宸名。歌者,洞章之曲,侍宸一啸,灵风协奏,音成洞章,故曰空歌也。保珍者,学人知此八字之音,则升南宫,为飞天之宾,保此不终之劫,珍其自然之文,故曰保珍也。
恶奕无品,洞妙自真。
八字,梵度天内音。恶奕者,天王内名也。当龙汉之中,诸缘并尽,过度三界,升太虚之馆,受九仙之箓,登大圣之号。至赤明开运,元始锡为梵度天王。无者,太无真人也。受天王之符,度长夜之魂。品者,品量幽魂之罪福。洞者;洞明宿对。妙者,妙化之堂,恶缘并尽,宿对既解,升入妙化之堂。自者,与也。真者,天真也。至是与诸天合真也。
元梵恢漠,幽寂度人。
八字,贾奕天内音。元梵者,元始大梵之炁,高而洞浮,悬而不落。恢漠者,浩而无穷,远而无碍,有而若无。幽者,幽寥也。寂者,空寂也。杳冥恍惚,不可闻见。其中有真,真中有精,是以普度天人也。
默庵曰:《灵书》义极玄奥,本难寻详。然每方各六十四字,总六十四句,其自然之数,正与大易八八六十四卦之义合。乾坤为易之祖,故独出乾坤二字,见天地万物万事之变,举不能逃乎《易》,则天地鬼神造化之迹,亦不外乎《灵书》。盖可以类推矣。况河出图,义皇画而成易,云篆太虚,而出玉字,天真皇人书而成文,其神道设教之妙,本有不约而同者。愚按天真皇人曰:诸天内音、自然玉字者,皆结飞玄之炁,合五方之音,其文宛奥,难可寻详。则灵书玉字出自大梵之炁,结空而成文,皇人按笔,演而成章,是为天地之根,万汇之本。其与太易阴阳动静之机默合,盖万有之理,莫不具夫河图生成之数也。故内修之,以炼己;外施之,以度人;道同乎一本而已矣。
道言:此诸天中大梵隐语,无量之音,旧文字皆广长一丈。天真皇人昔书其文,以为正音。有知其音。能斋而诵之者,诸天皆遣飞天神王,下观其身,书其功勤,上奏诸天。万神朝礼,地只侍门,大勋魔王,保举上仙,道备克得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默庵曰:旧文,玉字初出时文。今所传天篆是也。此乃道君末序灵书之妙也。大梵者,诸天自然妙炁结而成文也。隐语者,天帝之隐讳隐名也。无量之音者,空洞自然之音、响彻诸天,功资无量也。旧文者,当元始说经之初,皇人按笔之始,皆诸天梵炁结而成文。故字皆广长一丈,玉字金书,八角垂芒,即后所传之天篆也。是曰:旧文。昔书其文以为正音,今之所传,皆后世译出而成篇章,即昔之正音也。有知音而斋诵者,其感诸天遣神王下观书,其功勤上奏,然后万神敬礼,地只侍卫,虽魔王之重,亦保举上证仙品矣。道备者,侍其功圆行满,克得游行三界之上,升入金门,臣事三境,日侍帝侧矣。观复曰:其中虚实相通,象数可见。以九日导乾推之,理无遗矣。夫乾始於北者,即阳生於子也。甲配乾,子为黄锺,故甲子始於冬至。还丹者,循环大梵而修耳。四象五行、三元八卦、日月龙虎、砂汞铅银,隐语之中俱备。至於阴符阳火、温养抽添,非依卦爻升降,甲子循环,何以取则?故乾坤坎离四卦,象天地日月,包囊万物,为鼎器药物枢纽根宗。余六十卦以应六十甲子之数。准则春秋推移,寒暑分二十四炁,譬七十二候,以应一年十二月之节。归於一月之内,以一月之候,促於一昼夜十二时中,定刻漏、正时晷、明子午、按阴阳、通晦朔、合斤两,依天地之大数,叶阴阳之化机。故卦有三百八十四爻,火有三百八十四铢,以是万物由虚而生,大梵之理,其实与大易同也。此其诸师之论默合,而丹易未尝殊途也。学士能究灵书之微奥,则丹基易道得矣。
此音无所不辟,无所不禳,无所不度,无所不成。天真自然之音也。故诵之致飞天下观,上帝遥唱,万神朝礼,三界侍轩。群妖束首,鬼精自亡。琳琅振响,十方肃清,河海静默,山岳吞烟。万灵振伏,招集草仙。天无氛秽,地无妖尘。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