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苑编珠

  啸父乘火,师门发烟。
  《列仙传》:啸父者,少北曲周市上补履人。不知年几,唯见不老。有人求其衍,不告也。唯梁母得其作火法,因上三亮山,与粱母别,乘数十炬火而升天也。师门者,啸父弟子也。得火衍,好食桃李花,为夏孔甲龙师。孔甲杀而埋之,一旦风雨迎去,而山林问烟火自发也。
  伟道心定,黄观试全。
  《真语》云:金伟道者,学仙在墦冢山十二年,仙人试之,以石重十万斤,以白发悬於空中,使伟道外於下。伟道心定无疑,外其下十二年,遂赐神丹,白日坤天。黄观子者,少好道,斩朝礼拜,求长生。积四十九年,后入瞧山中,仙人以百四十事试之,皆全,遂得金丹,而诵《大洞真经》白日升天。
  子主佣顾,瑕丘弃捐。
  《列仙传》:子主者,楚语而细音,诣江都王言:宵先生顾我客作三百年。问宵先生所在。云:在龙眉山上。遣使往见先生,毛身广耳,被发鼓琴,谓曰:子主是吾比舍九世孙也。瑕丘仲者,宵人也。卖药於宝百余年。忽地动,合坏数十家,屋临水皆败。仲死,人取其尸弃於水中,收其药卖之。仲乃被裘诣之取药,弃仲尸者叩头求哀,仲曰:吾恨汝使人知我耳,吾去矣。后却为胡王驿使来至宵,北方谓之谪仙人也。
  阴生丐乞,酒客万钱。
  阴生者,渭桥下乞人也。常於市中乞,市人厌之,以粪洒之,衣且不污。长史试收系之以极桔,而复在市中乞。俄而洒粪家屋自坏。故人歌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酒客者,粱市上酒家酿酒人也。酒美,日收万钱。酒客佯作过失,酒家逐之而酒酸败。贾人多以女迎之。或去或来,百余岁却来为梁丞,教民种菜,云三年当大饥。果如其言。忽解印绶而去焉。
  王质柯烂,徐公醉眠。
  《传》云:王质者,西安乡里人也,性颇好棋。因入山探樵,见二仙人於石桥下棋,质乃以斧柯谭坐观棋,局终乃起,斧柯已烂。归家,数百载矣。今衢州斓柯山是也。徐公者,金华乡里人也。入山见数人#1道士饮酒,乃与公州杯,饮讫醉外。觉来见其地成一湖水。归家已数代孙子。至今金华山中有徐公湖也。
  商仙游火,太一浮莲。
  《仙传》云:商丘开者,晋人也。幼好道,居姑射山,能蹈水火而身不焦溺。或救覆舟,或叹水而灭大火。善丹青,然身常贫。客隐范氏家,诸客见商丘开,莫不狎侮欺饴。范氏一朝家大火,诸客莫能救,商丘开独入火取锦,往还埃不漫,身不焦。火大炽,而复对诸客叹水即灭。众方疑其神人,惹谢於商丘开。后入禽山不出。又太一者,《汉遗史》云:武帝元狩中,有日者奏太一星不见。时帝召东方朔问其由,朔奏曰:是星不见则道於世,为君民福寿。帝又问:何以验焉?朔奏曰:陛下使人於巽方江海之滨设礼祭而迎之,或乘舟,或控鹤,特异於世人者,则为验。见则斫竹建坛,醮谢上帝。帝如朔奏而迎之。是月果有会稽郡守奏海中有一人,丫角,面如玉色,美髭髯,裸身而腰蔽机叶,乘一叶红莲,约长丈余,偃外其中,手执一黄书,自束北浮来。臣等焚香迎拜,俯及百步,俄为云雾所遮。后雾散,而不知所之。遗其黄书,飘至岸侧,获之,略不濡湿。其字光明,皆天篆也,莫有识者。遂进於帝。帝令朔验之,曰:此上界火珠经也。或曰连珠。
  李生服玉,桂子癞痊。
  李生者,名伸甫,丰邑中阳人也。学道於弘农王君。得服玉法,行遁甲隐形步斗衍。年百余岁,每与客对语,但闻声而不见其形。后入西岳不复出。又桂子者,不知名,任徐州刺史。病癞十余年,众医不愈。冥心念道,后遇道人于君,使休官为于君役者。养马三年,心不退。君与其丹及书一百五十卷,挂服之癞愈。年百九十岁,色若童子,自货药於成都。复归西岳不出。
  方平道蔡,子玄师涓。
  《神仙传》:王远字方平,得道,在太尉陈就家三十余年,一旦托形蝉蜕。后东入括苍,过胥门蔡经家,知经有仙分,遂告以要言而去。、经亦蝉蜕。后十年却还家,以七月七日王君后来,神仙音乐,仪仗羽盖,云车排空而至。王君既坐,遣人召麻姑。姑既至,各进行厨,金盘玉杯,肴胜多是诸花,香气闻於内外,擘脯而行之,云是麟脯也。麻姑自叔接侍已来,见束海三为桑田。适来蓬莱水乃浅一半也,当复为陆地乎?酒尽,乃命使者往余杭阿母求酒,使回,得一壶,五斗许。麻姑乌爪,经心中云:好爬背?闻空中行鞭,鞭经背也。《苏君传》云:君字子玄,初师琴高。又师仇先生,授以松脂方,云:吾服已二千七百岁也。后师涓子,授以制尸虫方,行三一之道,守泥丸九宫之要。以汉元帝神爵二年三月六日乘云驾龙望西北而升天,为玄洲上卿矣。涓子即剖鱼获字者。
  三茅弟兄,二许子父。
  《登真隐诀》云:大茅君字叔申,年十八入怛山学道,师西城王君。诣龟山得九转还丹。至汉元帝时,仙官下降,授玉皇九锡,为太元真人、束岳上真卿、吴越司命君,治天台赤城洞。弟字季伟,服太极九转丹,为吴越定录君,弟字思和,所学与中茅同,为三官保命君,封掌川源,监植芝英也。晋护军长史许穆字玄一,南岳元君使杨君授上清诸法,得道为左卿仙侯、上清真人。子名刻,字道翔,亦杨君授经,得道为侍帝晨、上清真人。
  茅蒙驾龙,萧贞驱虎。
  《道学传》:茅蒙字初成,即三茅君之高祖也。师鬼谷先生,以秦始皇三十一年於华山乘云驾龙,白日升天也。萧康贞入遗山学道,年四十,唯饵柄叶,探诸花为丸。又取桑叶杂黄精木煎等服。年八十,白发黑,落齿生。常诵《黄庭经》,每有虎伏在床前,欲起,先以秋子驱虎,如犬前行。
  冯长遇彭,彭宗师杜。
  《楼观传》:冯长字延寿,周宣王辟为柱下史。年四十一,退官入道,诵《五千文》,服天门冬。居终南山,遇彭真人驾白虎降於道室,授以《太上隐书》。以平王时升天,为西岳真人。彭宗字法先,年二十,师於杜君,授丹经《五千言》、雌一之道。修之有应。常有神灯数枝,浮空照室。能三日三夜通为一息,能一气诵《五千言》两遍。年一百五十岁,厉王时升天,为太清真人。杜君讳冲,字玄逸,闻尹真人得道,后乃居其宅舍二十五#2。於此修行二十余载,感展真人降於寝室,授以仙方。合而服之,身生玉光。周穆王时年一百二十岁升天,为太极真人者也。
  王探云升,周亮禽舞。
  王探字养伯,汉文帝称为逸人。时年三十六,怛诵《五千文》。每散金帛拯济饥寒,投财要路。预是舍生,皆沾惠润。感赵真人化作狂人累岁求乞,心无厌怠。真人哀之,授以神方。又於终南遇太玄仙女授以藏景化形之衍,遂能与日月同光,云霞合变。有故人谓曰:闻法师善於变化,试为一戏乎?乃化身为一树,其人乃持斧斫。又化为一石,复以火烧之。又化为波水,复以土壅之。又化为火,复以水沃之。又化为一乌,复以网罩之。又化为猛虎,复以刃击之。又化为死人,故人惧而走。至数里闲,复见探如旧,乃礼谢之。复化为浮云高升,莫测其道也。周亮字太宜,母孕,经十五月而生。年十九,身长八尺。师姚坦得道卫。王子晋召与鼓琴吹笙,同游伊洛,响金振玉,百禽率舞。年一百九十周烈王时升天。
  东海麻姑,余杭阿姥。
  事具王远、蔡经篇中。
  葛仙灵宝,王君上清。
  《灵宝经》云:咸仙公名玄,年十八,於天台山精思念道,感三真人降授灵宝诸经、金录黄录斋法。今修斋所请三师,即是此降经三真人也。《上清经》云:王君名襄#3,字子登。父楷为汉殿三老君。年三十一入华山学道,感西梁真人降授青精讯饭方。后入西城山,师总真王君授上清诸法,得道为清虚真人。
  天师正一,于吉太平。
  《正一经》云:张天师讳道陵,学道於蜀鹤呜山。时蜀中人鬼不分,灾疾竞起。感太上老君降授正一盟威法,以分人鬼,置二十四治,至今民受其福。有戒鬼坛见在。《神仙传》:于吉,北海人也。息癞疮数年,百药不愈。见市中有卖药公姓帛名和,因往告之。乃授以素书二巷,谓曰:此书不但愈疾,当得长生。吉受之,乃《太平经》也。行之,疾愈。乃於上虞钓台乡高峰之上演此经成一百七十卷,至今有太平山干溪在焉。
  九鼎王长,七试赵升。
  《神仙传》:王长,张天师入室弟子也。天师告诸弟子:尔等俗态未除,其九鼎之要唯付王长也。又有赵升,求为弟子。天师乃以七事试之,皆过,遂得入室。后与王长俱升太清天中也。
  少君委化,伯道丹成。
  《神仙传》:李少君闻汉武好道,故往见之。乃密作神丹。丹成,谓武帝曰:陛下不能绝奢侈,远声色,杀伐不止,喜怒不除,万里有不归之魂,市朝有漂血之刑,神丹大药未可得成,乃托疾而化。帝恨求少君不勤也。《真诰》云:毛伯道、娄道恭、谢稚坚、张兆期共合神丹,丹成,毛先服而死。娄次服,又死。谢、张见之,弃丹而出。回顾,见毛、娄二人行在山上,谢、张悲愕。告之,得灰苓方,服之皆数百岁,无复升天也。
  桂君养马,尹轨辟兵。
  《神仙传》:桂君者,徐州刺史也。忽病癞,医不愈。闻干吉得道,乃导从数百人诣之。吉曰:子欲病愈,乃可尽去将从,驻养马乃可。桂君乃去官,驻养马三年,并不见医治,不知病之愈也。乃授以道衍。年一百九十仙去。尹轨字公度,常服黄精花,日三合,世人累代见之,计已千岁。晋永康中,过洛阳,投宿,明旦,谓主人曰:明年当有大兵,死者过半。与卿一丸药,带之可免。明年果有赵王之乱,死者数万,此人独免也。
  郭文探虎,娄冯盗惊。
  东晋郭文字文举,隐余杭大辟山。尝有一虎来文前,大张其口,文知其骸,以手入喉中探去其骨也。《神仙传》:娄冯学於稷丘子,服石桂英、中岳石黄,年三百岁。尤精禁卫,於路逢诸贾客,被劫贼数百围合,冯谓贼曰:汝徒急散,不尔当杀汝辈。贼不听,大放弓箭射诸贾客。冯乃喝箭,皆反中贼身。须突大风技树,飞砂走石,天地陡暗。贼众一时顿地,反手背上。贼乃求哀乞命。冯即勃天兵放之而去。
  孔安有志,范蠡易名。
  《神仙传》:孔安常行气服铅丹,年三百岁,色如童子。尝谓弟子曰:吾昔事海滨渔父,乃越相范蠡也。蠡数易姓名,哀我有志,授我秘方五篇,以得度世也。李根眼方,子皇齿生。
  《神仙传》:李根字子元,人世世见之不老。寿春吴太文师之,得作金银法。又能变化,入水火,致行厨。太文常说根两眼瞳子正方。《仙经》云:八百岁也。陈子皇者,年七十余,发白齿落,乃依方饵木,断谷三年,发尽黑,齿更生。年二百三十仙去。
  御妾娄景,烧炭严青。
  娄景者,汉文帝侍郎也。从张君学道,得云母朱英丸方,服之,百三十岁,如年三十人。传其丸与王公子,年七十,服之,御八十妾,生二十儿。日行三百里,饮一斗酒,年二百岁。严青者,会稽人。家贫,常在山中烧炭。忽遇仙人云:汝骨相合仙,乃以一卷素书与之,令以净器盛之置高处。兼教青服石脑法。青遂以净器盛书置高处,便闻左左#4常有十数人侍之。每载炭出,此神便为引船。他人但见船自行。后断谷,入小霍山去#5。
  常在娶妇,仲甫变形。
  李常在者,蜀人也。少学道,人世世见之,计已四百岁而不老。每娶妇,有兄乃去。去后三十余年,人见在地肺山更娶妇。有儿后,七十余年又忽去。人见在虎寿山下,依前娶妇,有儿也。李仲甫,丰邑人也。师王君服水玉,行遁甲,能隐形。年三百岁,转少壮。其隐形或百日,或一年。与人相对饮食,但闻其声,不见其形。有相识人相去五百里,以张罗为业,一旦罗得大乌,视之乃仲甫也。在人问三百年,入西岳仙去。
  帛和视壁,赵瞿降灵。
  帛和字仲理,师董先生,行气断谷服水。又诣西城山师王君。君谓曰:大道之诀,非可卒得。吾暂往赢洲,汝於此石室中可熟视石壁,久久当见文字。见则读之,得道矣。。和乃视之,一年了无所见。二年,似有文字。三年,了然见《太清中经》、《神丹方》、《三皇文》、《五图》。和诵之上口。王君回,曰:子得之矣。乃作神丹,服半剂,延年无极。以半剂作黄金五千斤,救惠贫病也。赵瞿字子荣,得癞病将死。其家恐相传染,乃以粮食送於深山石室中弃之。瞿昼夜涕泣,百余日,忽见三人入石室中。瞿号泣求救,神人乃以松子、松脂各五斗赐之,告曰:服此不但疾愈,当得长生。瞿乃服之,疾愈。服至二年,夜问满室有光如昼。夜外,见面上美女一人,长三寸。至三年,长大如人,常在左右。闻琴瑟之音。三百年,入霍山仙去。
  甘始门冬,黄敬赤星。
  甘始者,善行气,不食,服天门冬,在世一百八十六年,入王屋山仙去。黄敬,字伯严,学道於霍山,思赤星在脑中如火,以周一身。二百余年仙去。
  陈长祭水,宫嵩着经。
  陈长者,在苎屿山六百年。每四时设祭,亦不饮食,亦无所修。人有病者,与祭水饮之皆愈也。官嵩者,大有文才,着道书二百余卷,服云母,得地仙道。后入苎屿山中仙去。
  太宾鼓琴,傅生钻石。
  《真诰》云:周太宾有才艺,善鼓琴。昔教麋长生、孙广田独弦孑弹而成八音,真奇事也。得仙,今在蓬莱为左卿。昔有傅先生,少好道,入焦山石室中七年,遇木极老君与之木钻,使穿一盘石,厚五尺许,云:此石穿,便得道。生乃昼夜钻之,积四十七年,钻尽石穿,得金丹,升天为南岳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