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正一部
- 太平御览道部
太平御览道部
又曰:九天真女戴玄黄七,称进贤之冠。
又曰:上清真女戴玉冠,着九色之绶,居太幽宫中。
又曰:太极帝妃冠无极进贤之冠,衣五色凤文之绶,在太清极玄宫中。
又曰:太上君戴三宝玉冠,着九色之绶,在无极真宫中。
又曰:启明天君冠青精进晨玉冠。
《太一洞真玄经》曰:三素老君服锦衣,建龙虎冠。
又曰:太一、公子、白元、司命、桃君五人皆着朱衣绛巾,典主符籍,在太微紫房宫中。
《登真隐诀》曰:太玄上丹霞玉女戴紫巾,又戴紫华芙蓉巾及金精巾、飞巾、虎文巾、金巾。
《龟山元箓》曰:元始皇上丈人冠九气紫曜之冠,衣九光锦袍,佩九色无缝自然之绶,带六山火玉,在上清之上。又带九天仙炼之剑,衣九色斑文袍,常乘十二飞麟,带金虎凤文之绶。
《金真玉光经》曰:元景道君曳玄黄之绶,建七色玉冠。
又曰:元景道君衣丹锦之绶,戴进贤玉冠,乘玄景绿与参驾凤凰。又太阳上府紫微宫中,道君曳绛锦丹绶,戴玉冠,蹑九色之履,执制魔之章。又元景太一君曳玄黄素绶,戴七宝冠,执命神之策,乘玉辇,五采盖,紫云车,骖驾六龙。
又曰:桐柏山真人王子乔年甚少,整顿非常,建芙容冠,着朱衣,以白珠缀衣缝,带剑,多论金庭山中事,言於众真。
《太上素灵经》曰:太上神仙戴飞晨宝冠,又戴青精辰玉冠,游云宝冠,玉精宝冠,通天玉宝冠,三玄宝冠。上清仙公并建扶华杳霞大冠,道君冠九德之冠。
《太极左仙公起居》注曰:太上三天锡仙公芙蓉晨冠。
《灵飞六甲经》曰:上清琼宫东极玉真,建九气通精之冠;玉京真人戴通阳玉晨冠;少阳真人戴通曜之冠;太素三元君建宝琅扶晨羽冠;紫素元君建太真晨缨之冠;三角髻余发散之於腰。
《太极金书》曰:元始建洞天之冠;上君建青精天玉之冠;太真丈人建三宝玉冠;三天童建三华宝曜洞天玉冠。
《太洞玉经》云:紫元真人被朱锦之服,巾绿霞之冠。
《五岳真形图》曰:东岳太山戴仓碧七称之冠;南岳衡山戴九丹日精之冠;中岳嵩山冠黄玉太玄之冠;西岳华山建太初九流之冠;北岳恒山建太冥灵阴之冠;青城丈人戴盖天之冠。
《升玄经》曰:昔有仙人豆子明建黄褐玄巾。
帻
《紫书金根经》曰:九天元父戴七称珠玉之帻。
《敷齐经》日:正一功曹冠朱阳之帻
帔
《太极金书》曰:元始天帝被九色罗帔丹绛之锯,珠绣霞帔。
《太极左仙公起居》注曰:太上三天锡仙公丹锦绣帔。
《灵书紫文经》曰:青童大君衣飞青翠羽龙帔。
《雌一五老经》曰:太素三元君服紫气浮云锦帔,又紫绣毛帔,又凤文锦帔。
《无上真人内传》曰:九色锦绣,华文之帔。
《太元真人茅君内传》曰:绣羽紫帔。
《九真中经》云:青玉、锦帔、绛玉、素玉、玄玉、黄玉、锦帔。
又云:青华丹蕊玉白琳,四出龙帔,玄玉九道,云锦被黄,云山文锦帔。
褐
《仙公请问经》曰:太极真人曰:夫学道当洁冷衣服,备巾褐制度,名日道之法服。
《灵宝真一自然经诀》曰:至具已得道人披九光七色法服。
《灵飞六甲经》曰:南极玉真着绯罗法服。
《上清紫宸经》曰:修七转之道者,上皇君以法服飞仙羽章授之,仍戴以紫元飞霜七色之冠。
缡
《上清经》曰:高上玉皇衣玉文明光,飞蕾买之缡。
《龟山元录》曰:九天玄母衣霜罗九色之缡,又衣青罗之缡。
《五岳真形图》曰:五岳使者服绯缡。
《三元布经》曰:紫素元君衣紫锦挟缡。日素元君衣白锦光明之缡。
《龟山元箓》 曰:九色飞云锦缡;九色自然之襢;玉文明光飞锦之缡;九色珠绛云光锦缡;丹锦七色文光之缡。
袍
《太极金书》曰:元始披霜珠之袍
《上清经》曰:三天玉童衣青黄锦袍。
《五岳真形图》曰:东岳君服朱光袍。
《龟山元箓》曰:有明光飞锦珠袍,五色云罗之袍,七色凤云之袍,九色斑文羽袍。
《茅君内传》曰:有赤霜之袍。
裘
《大洞玉经》曰:司禁真伯乘日月之饼,披虎文之裘。
《八表经》曰:白素元君衣黄绿曜光云文之裘。
《五帝内真经》曰:有玄文明光之裘九色斑裘。
《龟山元箓》曰:有云文丹锦之裘。
衣
《三道顺行经》曰:玉景真人衣玄蕾买锦衣。
《老子历藏中经》曰:东父者,清阳之气,万神之先,衣五采衣。
《龟山元箓》曰:有明光锦九朱飞文法衣,三素飞文锦衣,五色斑衣,九色龙衣。又有青黄紫三色羽衣。又有九色凤衣,亦有九天凤衣。
佩
《大戒经》曰:太极真人曰:凡谨事法服则者冠冕玉佩。
《三元布经》曰:六山大玉之佩。
绶
《八素经》曰:太素元君衣流光云文绶,始素元君衣紫光云文素绶,玄素元君衣飞云九变绶,紫素元君衣玄黄九色素罗之绶,黄素九君衣飞云素锦之绶。
《三元布经》云:紫素元君交带灵飞大绶,白素元君佩文琳华之绶。
《太上飞行羽经》曰:九铃之绶,飞灵紫绶,六山飞晨之绶,九光之绶。
《金真玉光经》云:紫青之绶,丹锦之绶,绛丹绶,玄黄素绶,白文素灵之绶,玄灵五色之绶。
《元始经》曰:九天玄母带流苏紫绶。
又曰:九元光延紫绶,灵飞紫绶,交灵素绶,九色自然之绶,金虎凤文之绶。
又曰:太上九气命灵之章带翠羽文灵之绶。
板
《升玄经》曰:太上日:十方奉经,真官五帝,真事符童,传言谒者,皆冠带垂缨,齐执玉板,罗列卤簿,对我前后左右。
笏
《升玄经》曰:太上劝陵阳监受教稽首而起,执笏户束面西而立。
裙
《太上飞行羽经》曰:上君衣凤衣斑文虎裙。
《太上素灵经》曰:太上神仙衣青锦单裙,青绫裙,云锦绛章丹裙,绛衣飞帮,黄云锦裙。
《三元布经》曰:太素三元君服九色龙锦羽裙,紫素元君衣飞霜罗裙。
《太极左仙公起居》注曰:太上三天锡仙公绊罗裙。
《龟山元箓》曰:有丹锦飞裙,九色龙锦羽裙。
《太上飞行羽经》曰:七色夜光云锦裙。
《九真中经》曰:苍华飞羽裙,丹华飞羽裙,白羽飞华裙,亦有黑羽黄羽飞华裙。
又曰:翠龙华文飞羽帮,朱华凤帚,素羽写章裙,黑羽龙文裙,绿羽凤华绣裙。
铃
《移度》曰:南方真皇君垂灵霜凤华,龙铃带虎书,建玄晨之冠,飞青锦衣,乘丹霞绛舆。
《龟山元箓》曰:有玉铃,又有晨光明月之铃。
《列仙传》曰:北元中玄道君李庆宾女为灵昭夫人,着紫锦衣带神虎符,握流金铃,有两侍女。侍女年可二十许,夫人年可十三四。闻呼一侍女名隐晖。侍女皆青绫衣,捧赤玉箱二枚,青带络之,题白玉检,日太上章。一捡日太上文夫人带青玉色绶,如世人带章囊状,隐章当长五丈许,大三四尺。
又曰:太极有四真人,中黄君处其左,佩神虎之符,带流金之铃,执紫毛之节,顶金精之巾。
又曰:仙道有紫绣毛被,丹青飞裙,翠羽华衣,金铃青带,曲晨飞盖,御之自飞。
杖
《龟山元箓》 曰:冬三月,三天玉童化为老人,手把九节金杖,洞耀玉清之中。
《圣纪经》曰:有老人握青竹杖,与老子谈天地之数。
《赤书玉诀上经》曰:当取灵山向阳竹,令长丈有七节,作神杖,使长上下通直。甘竹乃佳印,以元始之章动息坐起,恒以自随,有五帝真符吏辅翼上真。
《茅君传》曰:朱官使者把绿节杖琼干羽旄。
又曰:太素真人把八景飞杖,九色之节,出入上清。三天玉童头连三角黄巾,手把九节金杖。
节
《列仙传》曰:太元真人杖紫毛之紫微王夫人与一神女俱降,神女着云锦缡,上丹下青,文采相照,腰有绿绣带,带系十余小铃,铃青色黄色更相参厕。左带玉佩,佩如人间佩,佩但几小耳。衣服倏倏有光,昭映室内,如日中视云母也。蕾买发须鬓,整顿绝伦。髻在顶中,垂余发至腰。指着金环,白珠约臂,视之年可堪十三四。左右两侍女,其一侍女着朱衣,带青章囊,手中又持一锦囊,囊长尺余以盛书十余卷,以白玉检上刻字云玉清神虎,内真紫元丹章;其一侍女着青衣,捧一白箱,以绛带络之。箱似象牙箱形。二侍女年可堪十七八,整饰非常。
又曰:裴真人从者持青毛之节,一童带绣囊;周君从者持黄毛之节,无囊。二君各有六童。又曰:东卿大臣见降侍从七人,一人执紫毛节;一人执华婶,一名十绝灵婶;一人带绿章囊;三人捧牙箱;一人握流金铃。侍者并朱衣。东卿形甚少於二弟,二弟着青锦绣裙,紫毛被巾,芙容冠。二弟并同来倚立,东卿命坐,言语良久。时乙丑岁,晋兴宁三年七月四日,降於杨君之家也。
履
又曰:以给仙人。先道有三十七种色之节,
《九真中经》曰:凡学道者,勿令人犯屐。履行道尤多禁忌。
《金真玉光经》曰:有五色、九色师子之履。
《玉光八景经》曰:东北始阳宫,牛元景足蹑五色履。
舄
《龟山元箓》曰:领仙王奉元始命,使资晨缨玉冠,凤云之舄,给上真仙母。又有神蕾买凤舄。
《列仙传》曰:安期先生卖药海边,时人言千岁翁。秦始皇召见,与语三日,夕赐金璧数千万出於息乡亭,皆置去留书,以赤玉舄一量舄报,曰:后千岁求我蓬莱山下。始皇即遣使者入海,未至蓬莱山,辄风波而还。
《上真元箓》曰:九天元父曳神云凤乌,带素云之绶。
帷帐
《神州经》曰:九河帝君坐玉林,五色帷帐,内外光明,玉佩千垂。
席
《玉佩金珰经》 曰:仙人郑段者坐玉华之席。
道部十七竟
道部十八
简章
《玉帝七圣玄记》曰:七圣定简,五帝记名。
《登真隐诀》曰:小有天王太素清虚真人登白空山,诣紫虚太真三元君,受流金火铃豁落七元八景飞晨策玉玺。
又曰:太一有玉玺、金丹、虎符。
《玉清隐书》曰:有太上飞行九晨玉经金简内文。
又曰:玉玺、凤函、金真、玉光、紫文、单章在其内。
《九幽经》曰:帝尊在三元宫中,总校图箓。
又曰:善功注名黄箓,金格玉简,陈列三清四极。
《明科经》曰:若有玄名帝图紫简绿字,千年得传也。
又曰:五老宝经,青绿为字,以书其章。又八素真经,太上之隐书也。八色采笔,金阙帝君自书之,为致真之法,以付太虚真人。南岳赤松子使下授学道,宿有真金玉字刻在金阁。当为真人者,不得越传地仙。又五符经一道通书以南和丹缯,封以金英之函,印以玄都之章,付震水洞室之君。又灵宝真自然经。众真佩此经者,以黄锦为地丹金书之,永谷道真享之无期也。元始说经中所言并是,诸天上帝内名隐韵之音,非世之常辞也。
又曰:雌一玉检五宝经秘在九天之上,大有之宫太玄灵宝台玉房之中,紫金为素,以撰其文:青绿为字,以书其章。
又曰:有妙经刻玉为简,传於天帝君。
《太上八素真经》曰:司命着藉,玉简丹书,编以金缕,缠以青丝,千亿万年,无所复疑。
又日:太上吉日即以三元之章,又印以太玄之章,又印以高皇之章,又印以中黄之章。
又曰:西华官有琅简蕊书也。
又曰:太上以白玉为简丹玉书,亦用青碧玄玉黄金为之。
《八素经》曰:八素真经玄文生於太空之内,见于西龟之山,玄圃之上,积石之阴。高玄羽章,众真宴礼称庆上清。
《上清经》曰:三天玉童带朱精禁天之章,高玉皇佩丹皇玉章。
又曰:紫映九霄真玉佩金凤玺。
又曰:太素三元君有云琼之板,九变虎书。
又曰:高灵九帝带元光紫绶,流精飞琼之章。
又曰:三天玉童带九天之章。
又曰:高上虚皇君佩丹皇玉章。
又曰:玉真九天丈人佩九元通真之策。
又曰:紫灵皇上元皇佩封灵召真玉策,带流光凤章。
又曰:上皇玉虚君佩丹文紫绶。
又曰:三元大明上皇君带神虎紫章。
又曰:皇上万始先生佩金虎凤文,带丹皇紫章。
又曰:皇上帝君带神虎玉章。
又曰:上极紫皇君佩六山玉带,神精交蛇之章绶。
《太霄琅书》曰:太微天帝君以紫简结紫度经篇目也。
又曰:有帝章之印。
又曰:琼文帝章当刻书枣心之木,受於绝岩之中。
又曰:太霄琅书乃九天飞霄之典琼,文帝章乃上文也,并以元始生於自然空洞之中,灵皇玉帝受於九玄,铸金为简,刻玉结篇,金缕玉字,以明宝文秘於九天之上。
《洞神经》曰:有三都印、三皇印、九天印巨天下。
又曰:有三皇玉券,一名金契。
又曰:受三皇法须玉简,长一尺二寸,广一寸,厚三分。无者槿桐准也。
又曰:通谒三皇之简,以青玉作之,赤金为字。
《金根经》曰:金简玉札出自大上灵都之宫,书以朱文,编以朱绳。
又曰:有神华玉门真人投金简之处。
又曰:领仙玉郎赍金简紫籍,来於东华青宫校定玉名。
又曰:玉皇刻降丹精、玉芝、金玺、凤章也。玉宝青宫之内,有金章凤玺。
又曰:青宫北殿上有金章、凤玺,真人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