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正一部
- 太上大道玉清经
太上大道玉清经
尔时,次有南方丹天之中诸天子等,焰光天子而为导首,与其眷属八亿大地微尘之众,为听法故,赍丹天之宝、供养之具,烧香散花,作天妓乐,乘天宫殿,建持丹节、丹幡、丹盖、丹霞之座,浮空而至。以道神力入微毫内,围绕天尊歌颂赞叹,作礼问讯,陈列威仪供养之具,却止南方俨然而坐。 尔时,复有西方皓天之中诸天子等,素真天子而为导首,与其眷属六亿大地微尘之众,为听法故,赍皓天之宝、供养之具,烧香散花,作天妓乐,乘天宫殿,建持素节、素幢、素幡、素盖、素霞之座,浮空而至。乘道慈力,入微毫内,围绕天尊歌颂赞叹,作礼问讯,陈列威仪、供养之具,却止西方,俨然而坐。 尔时,复有北方玄天之中诸天子等,冥慧天子而为导首,与其眷属五亿大地微尘之众,为听法故,赍玄天之宝、供养之具,烧香散花,作天妓乐,乘天宫殿,建持玄节、玄幢、玄幡、玄盖、玄霞之座,浮空而至。乘道慈力,入微毫内,围绕天尊,歌颂赞叹,作礼问讯,陈列威仪、供养之具,却坐北方,俨然不动。 尔时,复有八海大神、龙王水帝为听法故,乘大波涛,汹涌滔天,以道神力,浮空而至,居毫四方,犹如大云。次有五帝、地只与其眷属五万亿大地微尘世界,其中各有山陵、河海、国土、人民,一一世界具足诸有,乘道威神,为听法故,具来会所,在微毫外,与八海神王重立虚空,湛然而止。 尔时,中天大圣元皇道君虚无天尊为影响法故#1 ,与十方大圣无数亿万来会空中黄云之上,去此微毫五百余仞,二会之所陈列以毕,於是中央道君即呼神风激籁,演出空洞微辞、步虚灵章,以会众真三万七千种契,九十九日吟咏始毕。
尔时,玉清大悲天尊於微毫之中,即命太微中仙九亿万众挥反魂拂魔之章六万四千八百四十二契阴生之曲,调理群数八十八日,众音乃毕。 尔时,天尊成就二事,委曲毕已,与诸圣众默然而坐。是时八海大神与五帝地只忽怀疑惑#2,生不信心。天尊知其疑惑,即以慈力令此地水互翻互覆,七反上下。复令此大地震动坼裂,碎成微尘,倏忽之间,还令合聚如一芥子#3。又令八海波涛四散,忽然乾竭,其水帝、鱼龙皆悉露形,须臾之顷,令此八海成一滴水,大如针锋,吹着空中。倏欻之间,复令平复。时地只与八海大神睹此威力变化自在,悉皆自失,虽乘道力,未能辩了诸法性相。何以故?地水体阴,神心不聪,是故不达。久久之间,神心小悟,即於毫外北方礼悔自责,五体投地,犹如山崩,通身血见,悲泣良久。於是地只自天尊前而作是言#4:臣以冥生窈霭,职当持地,滥知九土,未尝迟息,乘道正气,生育万物,助善兴化,不敢有劳,为诸尘故,不能达道。惟愿天尊大慈怜愍。言毕悲泣,不能自持。次及八海大神、龙王眷属、水族之类,其数无量。骊珠龙王性最聪敏,为诸水神唱导之首,凌波而出,上白天尊而作是言:臣以多幸,职掌水府,济度舟航,下润一切#5,助道兴化,荡垢涤尘。虽有微劳#6,心无恃赖,日夜沉溺,漂没波涛,粗身巨大,无由轻举,与诸浊气相继。然以见闻狭劣,未造玄微。翘仰至尊,积有年岁。今乘道神力,为欲闻法而来会此,微毫之外,而不得入。心自孤疑,不能决定。惟愿天尊大慈悲力,赐见接引,令得入微。言毕自责,濆薄溢溃,波浪滔天,悲嗟沸涌,黯然而出哭声,哀叹悲切,流恸苦毒。须臾之顷,一切河海悉皆血沸,五帝地祖震动大地,同其悲苦,金石流泪,草木拥雾,源泉逆流,大地出声,殷殷如雷。地中众生心意战栗#7,目不能瞬,飞鸟堕落,走兽自扑。五帝地只两眼流血,遍洒大地。地及河海一时变赤,犹如丹霞,足经八月而色始变。
尔时,复有诸大神王,天神、地神、电神、雷神、风神为听法故,飘动风雷,霹雳刚坚,惊作深蛰,倾拔诸根,吹去埃尘,来会四方,空中而止。尔时,复有地中杂类诸王,大山之王、香树之王、神药草王、鱼王、龟王、鸟王、马王、牛王、师子之王、风兽之王、猛兽之王,天麟、天禽、天马、天鹿,如是诸王皆随大地来至会所,耳虽闻法,口不能宣,见诸神精悲号苦恼,皆悉哀鸣,眼中流血,各各伏地而不能起。 尔时,天尊愍诸神精沉滞秽浊,不闻正道,悲苦如此,即以雷音而告之言:善哉善哉,汝等今当知此会之所、本起因缘之事,以言龙中劫之后六百万岁,天地福尽,灾害兴作,我不忍见,与诸大圣临四天下,保镇劫数,更生万物#8,应运度人,故来会此。我以自在神力,令汝等来。汝今当知此会大众皆是十方天地无量道境来入毫中,尚不迫窄,而汝等众唯乘五万亿大地微尘世界、八大海水,何足为多?疑此毫中不能纳受,是汝神精浊恶邪见,志度#9狭劣,未能深信无上大道威神之力。汝欲来入此毫中者,应除杂想、烦恼、恩爱、贪嗔痴等颠倒邪见、种种疑惑、尘劳覆障,断诸结习,乃能入微妙之会。若必存见闻,分别善恶,怨亲憎爱,继有缚着,永不得入微妙会中。 尔时,天尊以方便力,为降伏神精而告之言:汝等众精罪业深厚,浊恶垢滞,未得入此微妙会中。汝应思共远尘离垢,当来见我。天尊说此语已,即从毫东云门之中出见,左手团此大地,和以海水,如一芥子,掷向上方空虚之中,经八万大劫,湛然不动。 尔时,天尊在此毫中为诸大众说微妙法,经八万劫说讫已,乃於上方虚空之中接取芥子,安着毫端,还令大地大海平复如本。地只、水帝、人王、兆庶、一切众生都不觉知。 尔时,天尊知此诸神心中未悟,即见大身满虚空中,从毫左边安庠而出,以一针锋,乘此大地及以大海引入毫中,安着北方玄虚之中。譬如大空有一微尘,都无妨碍。是时八海龙神与诸地祇入毫中,围绕天尊,穷劫不匝。又以飞行,亦不能匝。方始觉悟,叹未曾有。其大地之中,国王、臣民、异类之属从地入者不觉不知,无去来相。此毫之中有无边道境,天天相次;一一道境备诸所有天地日月、山川河海、国土人民无数亿万,总有三万六千人天种性。时有中桹之人一万二千种,中有一长者名曰慧命,与诸大众睹此神力,心意不了,互相携奖,来至会所,恭敬作礼,上白天尊:不审天尊初从天中下降之时,宫阙城台、高妙楼阁及莲花之中,天尊大圣并初闻道之人,其身心之中各有天尊演说妙法,及慈悲天尊从其心中安庠而出,宝树周匝自然天乐,及此微毫之中,国土城邑、幡幢宝盖,座座高妙,种种变化,奇特如此。不审是事为有常邪,为无常邪?
天尊答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当谛听,吾为汝说。我从天中下降凡夫,应变七种微妙之事。汝今当知无上大道常以七觉圣道而下化世,以应自然微妙七气,以成七变之法,以世有限,故大道应之以名数,所言名数,皆应自然微妙之法。善男子,汝所问此妙致,为有常邪,为无常邪。善男子,汝等当知,大道之法无生无灭,云何问常之与非常?善男子,大道神力无种不为,无所不在,无所不适,无所不应。真化无穷,凝神深根,俯悼群品,应化官殿,小小因缘,不足疑问。欲有即有,欲无即无,欲常即常,欲断即断。以道神力,无所滞碍。又问莲花中天尊是我真气,流布广大,还是我身#10,非为他圣。又问初闻道之人,身心之中出妙法音,此是人王第一闻道,深信淳熟,不受诸有。即此之身而为法身,百骸九窍俱受道气,此人之身与道不异。会中诸人亦复如是,是故大道慈悲,见其身中。善男子,汝又疑此微妙会中种种奇特。汝今当知,而我大道以此毫中为一道境,以一道境为无量道境,道境亦常。何以故?凡夫之人谓之无常,常道大圣故名之为常。何以故?凡夫者寿命不定,以不定故,即谓大道为非常道。常道大圣长存绵绵,明了常道。善男子,汝今当知,若为凡夫说常道者,心即狐疑,颠倒邪见,增长不善。是故大道隋缘逗机。何以故?下界凡夫多有不同,心性各异。上品闻道,专心修行,身得真仙,永不退转,为冥说常。中品闻道,未能淳信,心有上下,或为说常,或说无常。下品闻道,诽谤横起,为说无常,示见亦尔。微妙众中,天真大圣名之为常,所说之法或常、无常。何以故?天真大圣为此会中诸魔鬼神及杂类众生所说之法,名为无常。善男子,微毫亦尔。凡夫之人不见常道,不达妙理,不能得至微妙真际。虽乘道力,暂入精进,恐后退坠,名之无常。天尊大圣心无结缚,出虚入无,常不滞碍,名之为常。善男子,妙道威力不可思议,以不可思议故,能令十方天地一切所有尽入毫中,无有迫窄。善男子,无上道力若可思议者,则天地万物不能得入微妙会也。善男子,汝等当知我诸圣众能入会者,皆是住不可思议、解脱知见。何以故?入此会者,亦非身入,亦非心入,亦非身作,亦非心作,亦非理入,直以大道慈悲忍辱之力而能得入微毫之会。 尔时,慧命长者与其眷属一万二千种人微尘之众闻天尊所说,心开意解,重复礼谢天尊而作颂曰:
稽首冥慧虚无尊,稽首归命重玄主。
裁成天地无得称,悉为众生作恃怙。
慈济五道转轮魂,哀救三涂地狱苦。
归命金阙天中尊,归命六度慈悲父。
归命玉清无上真,以离生死长绵绵。
出有入虚无所待,能令枯朽变成仙。
千劫万劫难一遇,为众广说业因缘。
回骸起死永长存,使我形神无变迁。
尔时,慧命长者说此颂已,举体投地,礼谢天尊而作是言:不审天尊成道以来,于今几劫?修何功德?巍巍如此,修何业缘而得不死?以何功德济地狱苦?
天尊答言:我成道以来,如十方天地微尘之数,不可计劫。譬如虚空,不可度量。善男子,我修大慈大悲,愿度众生,常以忍辱柔弱,不失中和,故能不死,常以六度而济地狱。善男子,我虽成道,犹故不离慈悲忍辱,而况凡夫。於是慧命长者与其眷属一万二千种人俱闻天尊所说,庆快欢喜,重复叩头,稽首天尊而作是言:我等宿福深厚,生逢道化,面睹慈尊,耳闻法音,心先暗昧,领受秘要,多所忘失;虽以愚蒙而心好道德,恐身朽迈,不得久留,常虑一旦奄同蝼蚁,身谢长冥,无由见道,一失命根,万劫流转。幸逢高圣,愿得济度,乞受长生久视之道。唯愿慈尊赐垂生活。说此语已,五体投地,自叩悲泣,遍体流血。天尊默然而不许可。於是一万二千种人微尘之众闷绝擗地。 尔时,天尊愍之勤勤,自起引接,良久乃苏。天尊告曰:子等诸人往劫以曾供养虚无真仙、道德众尊,庆流今身,名着左契。又复我等法众劫劫下化,是因缘与我相遇。子当勤心,屏除杂累,退斋思失。三月后来,我当授子真道长生之要。诸人闻说,欢喜踊跃,礼谢天尊,各还其家,洗除尘累,内外清洁。三月讫已,各赍香花、供养之具,来诣会所。是时会中微尘世界所有国王、王子、臣民、男女不可计数,闻慧命长者欲请道要,皆各同声,上白天尊而作颂曰:
冥契本无偏,随机应业缘。愿得长生道,散着我心田。六度清源水,流澎无涯边。
是时大众说此颂已,一时伏地,同请受度。尔时,五帝大魔见此诸人伏地请法,各奏弦歌鼓乐,良久乃止。於是青帝大魔而作颂曰:
修道须积功,入试由天魔。莫令身缺犯,劳我空中歌。倏欻收汝形,谁能奈我何?先当遣所欲,盥漱名山阿。勿作尘中人,遑遑逐世波。
赤帝魔王颂曰:
炎宫映丹霄,朗朗光气浮。邪风鼓浊尘,氛氛长不休。我界难可度,临去及淹留。功过自分明,非魔强欲求。
白帝魔王颂曰:
银宫出太虚,圆罗烛夜晖。万遍演灵章,游魂逐气归。背道入冥墟,苦雾长霏霏。恩爱丧精神,沉骸绝望飞。我界不肯度,令魔空里哀。
黑帝魔王颂曰:
玄滋秀琼根,玉液练真仪。落景回扶桑,形神长不衰。何事叛道德,朽烂常怀悲。六天谁欲保,临安反更危。
黄帝魔王颂曰:
云宫窈窕出丹霄,浮空飞盖上初朝。
密契灵源腾六气,虚中真宰自相招。
郁郁天衢雰紫雾,诜诜玄路上霞猋。
孰知我界沉沦苦,何事踌躇不肯超。
世自依依入长夜,非关魔众强相邀。
是时五帝大魔唱此歌已,各放身香,以熏众人;又奏邪音五百余种,以惑众心;又建邪幢以乱众目;或作美女,种种相邀;或作异相,非世所识;或出身光,照曜百里;或出恶声,闻者毛竖;或头上出火,或足履虚空;或入地中,或变形老少,善作幻惑,气息冲人;或以身触人,或化作人形,或作人亲识故旧,种种谄媚;或入人身中,令人得定,眼能洞观,心知二世生死业缘。威仪殊特,善说法要,惑乱人心。於是此会大众以道神力,专志不散,魔不能败。须臾之顷,五帝大魔与其眷属摄其威神,却北面立,侍从天尊,为听法故,俨然不动。 尔时,东方始青天中诸天子等为闻法故,欢喜踊跃,以道神力并助赞成后学之人#11,令其坚固。而作歌赞,以畅其心,令得真道,而作歌曰#12:
扶桑启初晖,郁郁吐青牙。神气浮圆罗,灵禽曜紫霞。自得长生道,冥寂至真家。
次复南方丹天之中诸天子等而作歌曰:
炎气浮丹天,真光秀神符。飞霞焕八琼,灵液化霜珠。九光晖宝器,流彩曜玄都。尘劫如瞬顷,形魂终不枯。升身入太微,九祖出长涂。
次复西方皓天之中诸天子等而作歌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