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正一部
- 上清道宝经
上清道宝经
南岳夫人
紫虚元君内传
三界六天
鬼神魔王官属也。
合小道者,致小神;合中道者,致中神;合大道者,致大神。元者,天地之元也。为三界所举,五帝所明,五宫结气,六藏生真
九府洞明太上九赤斑符。
研天精之妙觉,绝万累之近想
雌一五老
百奏生绝宇
散风和玉籁,飞烟骋六辔。设兹遗万系,逍遥天地之问,极云八员之外,与道为邻矣。
先觉悟后觉
反流归一源。
劳多获少
终乖大乘。
四达
一日升达,有金苏珠玉,七宝官殿,同如玉京;二日身达,体相具足,金刚无倾;三日命达,年祚长短,一委三宝;四日诚达,凶吉善恶,祸福苦乐,物我双忘,出登三清之上。
元形之状
善能窥。
智慧行六度
能超三界,度九幽苦,故名六□ 。一日能勤,二日能信,三日能雌,四日能终,五日能炼冷,六日能奔酒色。《消魔经》
故能解三罗
吐纳养云芽。
一通之人
百字不治。二通之人,千言不改;三通之人,万字不获;四通之人,十方不易;五通之人,百方不拘;六通之人,千万大默。非斯六人,不可制作。不入正法,皆谓邪文。
六通
一日眼通,为洞视,视於三尊,不乱五色,无阴无阳,无小无大,无所不见。二日耳通,为洞听,听受三宝,不滞五音,无清元浊,无缴元昧,无所不闻。三日鼻通,为洞空,无故无新,无沉元浮,无不知别。四日口通,为洞虚,愿尝甘露,妙法尤丹,不耆腥荤,无惧无畏,无刚无柔,无不辨行。五日身通,为洞微,无广无狭,无内无外,元不究悉。六日心通,为洞清,灌溉五神,荡涤十欲,无尊无卑,无道无俗,无不究明。染之不着,以无上药治疗狂邪烧。
六觉之气,常通六慧
天洞视,地洞听,东洞空,西洞虚,南洞清,北洞浊。
此子致太极玉名
独步玉京,超凌三界,巍巍乎太山仙公之任矣。玄都所涂,谅不虚也。《本愿戒》
元中有妙
炼伪成真。
天设阴阳
三皇。
天帝君、南极上元君、太微天帝君、后圣九玄金阙帝君
清斋三月,玄思感於太寂,积念启於上清,逐□英停晖,九□纆经,隐芝结秀,宝光夜生,□淫落爽,元道进朋,咀爵太和,惠畅玉篇。《太上素灵》
初来玉女非真也,使之
第四来玉女,鼻上有白玉如黍米许,真玉玄也。
灵皇鉴尔之用心,太极已注子於玉札
绿字紫虚之官,金书束华之阁,刻名上清丹文锦籍,为紫虚元君上清司命,又加名山之号,加封南岳夫人。
巍巍大真德,寂寂因无生
百竞烟起,万流分折,玄中觉德,自成圣真。
大运之来大权
随时
受三天命
为世师者,皆行正法,受六天命。为世师者,皆行龙法,无大无小,各有天命。
随世敦化,依时行藏,念念在心
九年精进,为太素真人,分形易体,千万须臾。
增成篇章
皆致深殃。《琅书》
无无日道
义极玄玄。
玉京太上玉经
众经之祖。太上令传诸仙公、仙王、仙伯、仙卿。
大法
四万劫传一人。吾 受经成真,命三积授四人,并子五人矣。《真一自然经诀》
金钱
传经法信写一通,传与一人、十人、百人、千人,卿本犹存。《定志》
百万人中
有一人得此文,有仙文,有仙录,宿命也。听四十年,传以此文,入诸名山,八极周游,天下鬼神无敢当之。上士升仙,下士尸解。《三皇》
侍经仙童
仙公请问。
受道不敬存师,则三官笑人
檀泄则七祖囚於狱,身履三恶之考。
王侯奉经
保宗庙,安国家。
九微太真
传知惠经太极大法师,不太极高仙王。
无信而传经
谓之越天道。无门而传,以泄天宝也。
法则天地
何等不生?何等不成?法则江河淮海何水不流?何川不行?
上有仙相
中有人孝,下有才明,然后可受经。
一至之感
人神同开。
龙汉已来
至於赤明,九幽长夜,得解脱者,南陵官九都上格,悉有其名。
削灭九阴气
记上东华名。
八道望玄霞,七转纬天经
太上八素真。
一天之中
一人成太上,一人成帝君,一人成老子,一人成天师。
出三界,外济九天中
仙公得道,三师来度,如七宝山为日所照。
心开意解,香油纸笔
奉上福田。
盛德君子
斋金宝奉真文。
三洞法师一人
胜黄赤道十一千。
丹晖映云庭,紫烟曜玉林
焕烂七宝笔,璀璨摇灵音。官商自相和,清香散人襟。
积道成仙
龟山。
丹皇飞玄紫文
泡玉毋所宝。
真道之名
帝图玉箓。
迥天九霄,白简青箓
上圣帝君受於九空,结飞玄带气自然之字,记后学得仙之名,刻书广灵之堂,自非上圣,莫能通读。七十年后,题昆仑之密北洞之源,字方一丈。
仙阶
九都之上,主格玉书题得道人名。
学者名参青宫,但无金简玉字
领仙侍郎典录玉司,其能勤尚,皆奏名玉皇,三元东华太上当遣授其真经,后圣众真莫不先奏金简於束华,投玉札於上清,然后得受《大洞真经》。未学之徒,青篇无金录之名,玉格无玄文之字,神经不可得披,玉女不卫身矣。
学真人受玄清八素经
皆有太帝,录名西华官,有琅简药书於紫官,当为真人未生前五千岁已有玄定录,当遇此书。
八素金髓玉骨,高玄之妙道,玉清之秘篇
皆授金名玉字,高仙之人。
天王玄鉴,七圣刻篇,西龟定录,东华书名,玄图帝简,名书青宫
九天王遣四极真人下授琼文帝章。
南极上元
宝秘玉检之文,无金简玉髓,名录帝图,不得见篇第。
无金名兰台
丹字紫房,不见其文。
上皇民籍定真玉录
三天正一先生所佩,以定得仙之名也。
青童君日
天录显於青官,气候诊於躯形,绿字彰於太极,心神正於紫房。
有金阁主名
则眼有日光,青齿白血。其为人也,仁慈而乐仙,明颖而秀拔。
上清有金书玉录
则背有如河魁,胸前有偃骨。
太极有丹简青文
则手有累人倒大之字。
方诸有玄素紫名者
则眼有四规中有紫光。
太清有玉籍绛名者
则声有玉音,口方日圆。
太清有琼简金书者
则白志於腹,口中有紫气。
南极有丹文紫录者
则头生五气,上接重楼之云。
斗中有玄玉录籍
丹心紫孔,黄华绕胃,口中香气,齿多玉液。少好视日月之流霞,乐星辰之光象。
玄都丹台有白玉金字
则青肝紫络,苍肾绫文。其膺精溢,身体香软。
三元宫有琳札青书者
紫脑锦舌,玄志鬓际,绿肠朱髓,方天圆额。阴有伏骨,孔门三关;眼有流光,青精凝液。掌文曲菌,齿牙三锷,爱水怀山,宝魄养魂,诸有此相,叉上仙也。
其次鼻上有玄山黑志是也
又当腹有玄丘,以对其山。赤黑志也。
青骨
乐闻五香之气,好学神仙之事。
鹄行龙趋
项生,忌枕耳后。伏晨肺下有青志,体生络文,心真胆静,耳坚气宽。玄州亦有黄金刻名之籍。
其次太山三宫
玄录白籍有生之乡,不注有死之地。太阴诸死生有黑录白簿赤丹编简。真数得六千简,辄注一人无死地。
景林真人语华存日
今见子之质,霄景高焕,圆精重照,凤骨贯脑,九色宝曜,五藏紫结,心有明文,是以形栖辰霞,神交灵肆。《紫虚元君内传》
上清道宝经卷之一竟
上清道宝经卷之二
天品第三
玄象灵文,莫过三五
日月北斗为三,五星为五。
一大
为天字,即大一也。天覆地载,万物生其中间也。
天地,大道之常
天常一天,道常一道,气变为九,故曰九天,天八十一天。
天有三玄
日月星也,上为三精。
紫天精之天
处太元之中,三元之气在上景之衢。
三光在上
为天文字。
灾有三品
一火、二水、三风。天下无常,岂有坚固?大变已后,四日、五日出时,江河枯,大海竭。复六日出,万物皆尽,譬如脂膏,天地破,绝阴阳。九后复更生,大风从他方日月天地问来,持云上第十一天,上下大如两车轮。数千万岁,天雨积水上至第十一天,下四面皆有大水,又有大风围守,持之令不溢,大风吹水,数千亿万岁,水生厚沬,化为七宝:一黄金,二白银,三瑠璃,四水精,五珊瑚,六好玉,七砗磲。乱风吹其七宝,上至第十一天上,下至第十三天下,造作九重天,天人所居处。后乱风吹水,波沬凝作七宝,乱风聚於天中,造作须弥罗宝太山,高三百三十万里。复聚七宝,水精黄金,造日王城郭七重。复聚二宝,白银瑠璃,造月王城郭七重。复聚一宝,名水精,持上行高四十万里,造诸天下神所居处。大风制持而行之,譬如浮云,名之为星。大者围四百八十里,小者四十里。复聚七百须弥罗宝太山,四方造八重宝山,黄金白银等,乱风以余水化作厚土,其上沬化作刚铁太山,高六百七十二万里,即三皇官。
大圣尊神
尚不知五十有五天,但说四十有九重天也。分上六天寄於道气,道乃在三天之上,罗天之外,从下初得一天,名益天,号日清明。三天最上天,名太上元极大道高益天,号日元上三天。
玉京台
在乎无上大罗之上,若存若亡,若有若无。
大罗夭
琼琳翼冲玄,日月焕灵干。飞天梵绿气,驾景乘紫烟。郁郁拔出文,纷纷灵宝仙。
三清之天
在三界之外。仙人居太清,真人居上清,圣人居玉清,各有自然官殿。
三天
大赤天,号太清,洞虚之气接下品;
禹余天,号上清,紫虚之气接中品;
清微天,号玉清,玉虚之气接上品。
出生死海,登无漏山
到太请岸,领正法流,四望玄绝,故名洞玄,望中之极,难可宣示。
行玉清之道
出则诸天仙卫轩,给玉童玉女,建五色之节,驾紫云耕十二琼较,前导凤歌,后从玄剑,六师启涂,飞龙翼较,位准高仙。
行上清之道
出则五宿侍卫,给玉童玉女各八百人,建五色之节,驾龙舆飞烟,前啸九凤,后吹八鸾,白此启导,太极胜轩,故真中有高下,升玄有阶次。
太元连玉清,三曜洞高明
八风回晨风,金映冠天精,玉华结五老,紫烟运霄耕,乘气荡玄房委顺技出经。
逍遥上清
十万劫若诸天之一日。《真一自然诀》
竦身凌太清,超景逸紫霄
万劫犹昨夜,千桩如晨朝。戒智弘太混,玄阶兴扶摇。
三气生三
故号九天。九天之根,以三为尊。
九天之天,与上三天合为十二气。第一无上元景无色天,玄清
上气天。
玄梵
玉虚天。
上虚
赤天。
大梵
玄元天。
玉空
玄洞寂然天。
宝梵无色
玄妙天
云梵
流精中元天。
玄上
无崖天。
大梵
玄精青天。
紫虚
上元天。
大梵
九天中无道德天。
九灵
气天。
无名至极
梵声天。
蝉然
天。
空梵
中天。
太极无崖
紫虚洞幽天。
绿梵
自然天。
四天
之音
三十六天
同名生於空洞元气之先,题於昆仑之山,高上音其玉文,上相集其妙篇。上标玄图,中纯六司三十六音,下总九地三十六土皇。灵篇洞畅,玉音灵鲜,皆天王之游歌,空玄之宝章,六六韵合,四四齐真,九九帝分,号三十六天,上极无崖无极,下极洞源洞渊。诸上真飞仙不禀玉音,不得游观无崖之文。有得其文,玉书书名,刻字紫札,结录玉晨,三十六年,刻得上仙,上登元色之天,下洞九地之源。
如银如玉
得冷色身。
六天魔王
一赤虚天,二泰清都天,三浩天,四太玄天,五太玄苍天,六太清天。
混洞太无元高上玉皇之气,赤混太无元上玉虚之气,冥寂玄通元上玉虚之气
年殊号异,本同一也。无光无象,无形无名,无色无绪,无音无声,积阳成天,积滞成地。三气为天地之尊,九气为天地之根。三合成德,天地之极。
五行列位
纲维八极天地长短。
上气日始,其色正青;中气日元,其色正白;下气日玄,其色正黄。太和之气太冥
在九天之上谓冥气,极远绝,平九玄,唯读大洞玉经可以交接,然后玉帝乘丹霄而启道,太冥披绿霞而朗焕,金堵之馆既盈,云珠之庭受真矣。
三元宫中
有三华之气生,似芙蓉之晖,玄采虚空之中。元辰之中有金阙,其中有上景之气。气色郁郁,紫烟雾焉,晖照十方,云荫金阙,乃后圣之所会。
结气成紫如晖
丹霄映监天,罗布西南回。三晨明七曜,列宿朗太微。
三一元君
各有真气,结成千乘万骑、云车羽盖也。
二十四神之正气
散之则为云雾,合之则为形影,出之为仙化,入之为真一,上结三元,下结万物。
二气离合,理物有期。三道亏盈,出处因运
后圣九玄道君列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