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正一部
- 上清道宝经
上清道宝经
正月七日
长斋诸天,书名黄苏尚简,削死入生。
元始灵宝西北天大圣,众至真尊神,无极大道上帝真皇老人
月一日,上会灵宝玄都西北山紫微上官,劲斗下与三官考品四部刺奸,周行天下,有奉修斋,三官除罪。
北天大圣,太上老君
月八日,上会灵宝玄都比上玉山阴元台,劝北斗司杀鬼下与八极司录周行天下。其日奉斋,三官削罪,名三天,记仙录,天地神祇营卫,万灾不干。
东北天圣,众太上万度万生神皇上玄老君
十四日,上会玄都玉山通阳青微官,勑太一使者与北邓都伯周行天下,司察人神,有修斋立德,勒录九天,配名仙籍。
东天大圣,众太清玄元无上三天大道太上老君,青灵上真天帝君,太帝君,九老仙都君,九气丈人等千二百官君,太清玉陛下,束极老人,青华大神,上相司马,青童金阙后圣帝君,灵宝九仙,青和玉女,主仙玉郎
月十五日,上会太玄都玉女青华玉陛官,天帝自下,日月星宿天上天下五岳四渎神灵,参龙俱下,其修齐五帝保举神圣侍卫。
东南天大圣,众南上老君、丹圣南极真人、太和玉女
十八日,会玉山洞灵丹台。其日烧香行道,万愿从心也。
南天大圣,众南上赤帝、丹灵老子、南极度世君、万福君
二十日,上会玉山洞灵元阳之馆,劲太一使者与三官考召,周行天下,伺察天人。其日奉经烧香,地官营卫也。
西南天大圣,众天人、老人、南极元真君、洞阳太灵
二十四日,会玉京朱官考校三官九府五岳太山二十四狱,劲北辰下与三官考召,水部刺奸,周行天下。
西天大圣,西华金堂玉仙真母、金阙后堂圣上相帝君、四极真人
二十八日,会玉京金阙七宝官,太一下历,漩玑、玉衡参候,俱下天关之门
下元天大圣,众下元玄黄洞渊洞灵万仙、五帝四司真人
二十九日,会黄天玉关黄房中,太一与三官九府九部刺奸,周行五岳。
上天大圣,众上下中央四面八方太上
无为大道诸君丈人,道气元先,寥廓无端,混沌无形,虚无自然。道中之道,神明之君,万万亿亿,无鞅数众,道德诸君丈人,众仙天官大神
三十日,上会七宝紫微官,朝天真万帝,算校大劫,小劫小百六。其日遣上太一下其中,诸天星辰日月、漩玑北斗俱下,与五帝、五岳四渎、水帝考召、地上神祇,周行天下。其日修斋,名上仙簿。
太玄上官北帝
庚申日,制天正三尸,录人罪状,上奏帝君。此日修斋,记名青契也。
太玄上宫至真尊神
甲子日,遣太一中台大使周行诸天地,检校神只。其日烧香,奏上三天,即除为监天领地,书名玉历。
太玄上宫高真大神
立春日,会诸尊大圣於太极上官,算
校玉札金名,应得仙人。
太玄上官太素真人
春分日,会诸仙官於昆仑瑶台,校定
灵宝真经。
太玄上宫五帝
立夏日,会仙人於紫微官中。
太玄上宫天上三官
夏至日,会司命上官。
太玄上宫五岳诸真人
立秋日,上诣中央黄老君於黄房云
庭,会仙官检校天下神图灵药。
太玄上宫上皇太上帝
秋分日,上登上清灵阙太微之馆,会灵宝真神、太上五老君、北极真公。
太玄上玄阳台真人
立冬日,会仙官玉女於阳台之上。
太玄上宫真众仙
冬至,上东华青华仙,会於东海青童金开,止相至真大神校定众仙名录。
思神录气,习法登名
为斋太上八道命。
升天无云梯,飞步无星气
比学而不斋。
清斋一日,增寿十旬;清斋十旬,增算一纪;清斋千日,加岁百年。隐德藏明
招神求应。
金黄二录
灵宝众斋威仪。
斋法有六
金录、黄苏、明真、三元、自然、修身。
离合之府开关之门
为度生之官。
六天之宫
落子死名,开关之府,度子之身。
有非即改悔,有是即坚行
内外相涉,胜负相倾,前后相关。《太上宿命图》
洗心首过
轮愆送失,不怨天地,不恨人神,改德修来,三年刻获神仙。积善为垣墙,天网如霜雪。
三皇
自非玉虚之胤,皆孕於混然气,系於夺秽。《九真明科》
披露三光,散发叩齿
然后清斋百日,奉受宝经,下先自首,师及弟子同受风刀之老。魂魄十苦八难,身没幽泉。
上品人
淡然无欲,如水对镜。无滞无虑,不着不求。
中品人
少思寡欲,战战兢兢。
下品
敬信道法。
誓心三光,弥纶万劫
精无退转。
道陵誓为天人五道作师
应时五岳诸山悉平,地如流璃。
十二上愿
太上真文要解。
四运和平,万愿成就。光照诸天,浮云聚烟,荫覆玄玄
隐则无为,散则弥天。
帝君五愿
一愿,身与三光齐轮。二愿,身处太空之上,琼室王房之中,朝与玉帝同宴,夕与玄母同己,渴喷浪井洪泉玉芝,饥纳龙胎琼腴、绛树赤子。三愿,身生万端七十二光,奇毛异骨,出入帝官,众庆来臻,万寿无量。四愿,与气俱生,与气俱死,死而又生,封掌十天,总领韦仙主。五愿,一切众同保日月三光有道之人,七玄九祖上升南官。四方五愿,并会福堂。
太微天帝日正月一日
当祝天罗地网曰:我独游上十方九天之罗,敢得降络我身。我将游下十方九地之网,敢得继我身。我将游太上,升宴适华堂泉曲之府,勿复留我魂。
恭事图文朝礼威仪
存太一真君
在玄丹室中。
身着鸿毛
上升太清。
存日月在面上
从鼻孔入洞房、金华官,光明出项后,作九色圆像薄入玉枕。日从鼻左入,月从右入。《太极隐注宝诀》
存道降神、玉姿金相
心相齐,所谓太玄之都,目见堂中玉京之山。
柏成子、广成子、青真子、谷希子
念存斗星之气,共与身并入莲实之中,忽见莲内有千里玉山,万顷官台,盖亦连云朱木结实,紫华生菌,碧笔玄黄,三素八轮。四子遨游,不觉莲实之上。
五念既立
则见道相。
道之所在,万物皆辩;道之所易,万物皆来
思神政神,思真致真,思仙致仙,思道政道,思多政多。圣人之精,思贤政贤。人之思来佑之。
念念相续.
心不一,则千虑臻。
一十二念
一十二报。
五灾
三灾九厄,天官导从,地神奉迎。
驱驰六甲
运走星辰。
呵役三皇
走使鬼神,寿骨日生。
专心默念
元老授玉符於南阳,皇上度紫名於丹灵,刻录西台之馆,定乐束华之房,合变於三素之气,仰披晨灯之光,八景运身而升飞,周手七十四方。
泽流九泽
福庆冲其玄素。
九天生神章
乃三洞飞玄之气,三合成音,结成灵文,混合百神,隐劫内名。天宝诵之,以开天地之光;灵宝诵之,以开九幽长夜之魂;神宝诵之,以制万灵;太一诵之,以度身神;九天诵之,以生。人诵之一过,声闻九天、金楼玉堂、十二重门、紫户玉阁、三万六千关。太一授符,元君授生,仙童玉女役使东西,驰骋龙驾,白日登晨,九天生神。
道德五千文
上士受韵为太上仙王,中士受诵为飞仙,下士受诵转轮圣王。天帝灵车迎其魂神。上赞元给自虽之新,下庆神真大慈之教。此径每上乞五章,大帝灵篇,读五千文万这,太上云龙下迎。未去者,一月三读。《太极隐注宝诀》
月朝半本命日、八节日、日中夜半待
受五千文读之,托形太阴之日,不经太山五官地狱考罚,上生天帝之前,下生侯王之家,相好具足,灵烦华晔。
靖念玄房
建立福台。
入室诵经
皆五帝束带,四司部迎。《四极明科》
尹喜诵一卷经万遍千日
耳洞听,目洞视,诸天各奉莲华高座天送宝盖覆之,飞龙啸吃,师子侯门,诸天神王五通,神人散花,烧香供养。
太上道君说上清大智慧文
金阙帝君侍坐,闻之以告青童曰:上相可以告道士。后告南岳赤险子,於金华山中得病。所谓天宽鬼以病乱其真,扶病讽诵,满三千违,太金阙为太庐真人。同时称善福进三皆。
十方真人
朝卫灵文於玉山之中,步虚透行五山中,一迎诸天称善也。
道不贵,当贵有能,龙变七魄之阴,名身中之渴鬼
制七魄法:月朔、月望、月晦夕一。《灵书紫文》
太初混黄,三气清分
金华洞房号日景元。
拘魂制魄之术,养神修命之法
太上丹简墨录。
五真安镇
外鬼。
太洞真经,上皇玉帝,非一不济,非一不成
与一为一,此为上上之人。中中已上,当存三元,生镇三官,三尸必落,三元又妙。勤行五德,万善日积。
不生者不生
长死者促死。
一者,元气所起
一者,天之纲纪。
必欲长生,三一当明
思一至饥,一与之粗;思一至渴,一与之浆。至迟不疾,一安其室。能晦能豫,一乃不去。求之不已,登彼九室。
天能守一,覆而不举;地能守一,静而能处
岳能守一,不避寒暑。晦能守一,流而不还。人能守一,叉得升仙。
卫戒将军
二十四大神以相卫护。
柏成钦生请问云房之道、三真之诀
玉皇白二清者,一身之帝君,百神之始真也。若夫辅独审正,三皇内宁,太一保胎,五老使精,一居丹田,司命护生。一居绛官,紫气灌形。一贵洞房,三素合明。明堂云官,紫户玉门,黄阙金室,玉城朱窗,帝一之内宅,三真之宝室。於是云房一景,混合神人,上通昆仑,下临清泉,云盖嵯峨,林竹葱蓓,七灵回转,三色缠绵,层楼万重,三岁成烟,玉阙虚静,七门幽深,金扉玉柜,符籍五篇,浑一成形,呼阳召阴也。
三一者
一身之灵宗,百神之命根,津液之山源,魂精之王室,胃池体方以受物,脑官虚圆以适真。万毛植立,千孔生咽,德备天地,位同太玄。两眉间上,丹田官也赤子居;心,中丹田官也,真人居;脐下三寸,下丹田宫也,婴兄居;合三丹田也。夫头有九官,两眉问却入三寸为上双丹田,却入一寸为明堂官却入三寸为洞房官,却三寸为丹田宫,却入四堂上一寸为天庭官,洞房上一寸为寸为流珠官, 却入五寸为为玉帝。明极真官,丹田上一寸为玄珠官,流珠上一寸为太皇官。两眉间上,其中有黄阙紫户、绛台青房,共构立守寸青房大神名正心,字初方。丹田官中恒有帝君,守寸恒有大神。太上曰:真人所以贵一为真一者,止一而已矣。一之所契太无感一;一之变通,天道冥合。上一为身之天帝,中一为绛官之丹皇,下一为黄庭之元王。而一之真并监统身中一十四气,上应太微二十四真。真气徊和,二物成形,玄神混分,紫房杳冥。上一真帝之极,中一真王之至,下一真王之妙。天皇得上成皇极,地皇得至上成一,人皇得妙上成众妙之
居。涓子授
苏林守三真元一之道,告林我被帝君召补中黄四司大夫,领北海。公后留一纸,书云:五斗三一,太帝所秘,精思二十年,三一相见。授子书矣。能守三一,名刊玉札。如存洞房为上清公加知三元为五帝君,后圣金阙帝君所以乘景迅云,周行十大林。以汉元帝时,告弟子周季通日:我昨被玄州召为命真上卿太极中侯大夫,明日有云车羽盖参驾龙虎、侍官数千人迎。林即日登天,冉冉西北而升,云气履之。故三皇世人学道,皆贵守一者,当令心朴神凝,体专诚感,百念不生,精意不散。但有三月内视注心,一神参见,则神光化生,缠绵五藏,自朴散真二之后,华伪潜兴,一不卒感,神不即应,首三一之法,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真书之首篇,高上之至道,神仙之津涂,众真之妙诀,子身进退,千端万事,当常念一。
泥九置魄营,中元抱一宫
丹田二灵府,混合生神王。三关统九大,呼吸日月光。五星与之滋,流臣六肖先,静思万气归,神安形亦芳,三部八景真,携我入大官。
丹书万卷
不如安一。
宝斋存精修天形体而万物育焉
智士元思虑之变。
上皇时人
深知天地之至精,得天地心意。
不学之时
若夜视骯,东西南北,越於其室。
乘风凌空,驾龙骋虚
观身
清清玄道宗
潜想三素官,微微至道通。
十折九辱
犹怀谦恪为一智。导三元五神为二智。周流八方,一清一浊,一沉一浮,为三智。展转九年,中至二十四年,上至三十二年,其智四矣。十折万忍,其智五。
色观
气观神观,元始知虑,正观解脱。
晃晃金刚躯
超超太上仙。
知真而得真
勤求而获真。
神元妙接,逸观常流
日华变运,紫庭照躯,道悟上真,七灵洞符,神机颖达,八皇定书,名奏帝堂,羽籍太元,身宴绿房,飞行玉虚。
外学绿有达元
内学自元通有。
匡辔明霞上
流精曜玉支,顾盻无中有,混合以婴儿。
战战如履冰剑
升玄。
空空如也
自合道真一太上紫书录籍。
子欲升天,当行七灵,既登北极,又入紫庭
有刻太极北璧津字云:咸阳茅盈,受步刚经师法。试火烧衣形,口虽不言,色犹天军行太极,自登上清,于今九十八年,始补帝皇之卿,乃知鉴纳之诚。《太微金简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