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正一部
- 三洞群仙录
三洞群仙录
王卿白兔,吕公青蛇。
《原化记》:王卿为天师守丹电,窃发其封而窥一白兔跃出,众皆曰:丹已去矣。一道士化为鹤飞去,须突擒兔来复投莆中。
《青琐》:贾师雄郎中有古铁镒,甚宝之,久欲淬磨,有回处士言善磨镒,笋中取药堆鉴上、曰:药少顷归取之。既去,久不至,遣人询其宿止,乃在寺中,题诗寺门上:手内青蛇凌白日,洞中仙果艳长春。须知物外烟霞客,不是尘中磨镜人。公视镒上,药已飞去,一点表裹光明。又赠张洎云:朝游南越暮苍梧,袖裹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高吟飞过洞庭湖。
钱真飞练,女褒洗纱。
《茅山记》:女真钱氏二姊妹依止茅山隐陶居诵《黄庭经》,积三十年,一日告别,先生曰:何之。答曰:上宾金阙。先生以诗赠之云:道士送仙客,送到大茅束。太华十万里,远望杳冥鸿。真人答诗曰:师住好师住,劳师远相送。仙籍有仙名,名在蓬莱洞。即时飞练入洞,及女弟至,则洞已肩矣,即今燕洞是也,有紫莒蒲、碧桃焉,故田霖有诗云:燕洞龙泓气象清,钱真此处有遗灵。仙兄去后师犹在,女弟回时洞已肩。云片尚如披白练,泉声长似说《黄庭》。碧桃花发莒薄紫,留与人间作画屏。
《仙传拾遗》:褒女者,汉中人也,居泸、沔二水之闲,幼慕冲寂,既升,因洗纱於水际,云雨晦冥,若有所感而孕。父母责之,忧患而疾,临终谓其母曰:死后当以牛车载送西山之上,即所愿也。言讫而终。父母置之於车中,未及驾牛,而车自行,瑜汉、烬二水横流而渡,直上平原山岭。家人追之,但见五云如盖,天乐震空,幢节导从其女升天,视车中,空棺而已。
张白饮酒,樵青煎茶。
《括异志》:张白字虚白,自称白云子,好沉静,博学能文,两举不第,每沉湎於酒,会亲丧,乃泣曰:禄以养亲,今亲不逮,干禄何为。遂辟谷养气全神为事,因脱去儒服为道士。入郾中,多行诟马,切中人微隐之事。风雪苦寒叉破冰深入水中安坐,气如蒸炊,指顾之问,悉以乾燥。居常饮崔氏酒肆,尝题其壁云:武陵溪畔崔家酒,地上应无天上有,南来道士饮一斗,醉外白云深洞口。其后解去。
《腔说》:张志和有奴日渔童,婢日樵青,或问其故,曰:奴使捧钓取纶,芦中鼓松,婢使樵兰薪桂,竹裹煎茶。
王老打麦,张泊破瓜。
《神仙传》:王老,房州宜君县人也,居於村野,颇好道爱客。一旦有缢缕道士造门,王老与妻延礼之,居月余,道士俄遍身恶疮,王老为求医看疗益勤,道士言不烦以几药,但得美酒数斛,浸之自愈。王老乃为造酒,及熟,道士命贮以大瓮,自加药浸之,遂入瓮,二日方出,须鬓俱黑,颜复少年,肌若凝脂焉。仍令王老饮之,王老时方打麦,与其妻子并打麦人共饮,皆大醉,道士亦饮,云:可上天去否。於是祥风忽起,彩云如蒸,全家人物鸡犬一时飞去,空中犹闻打麦之声。今宜君县西有升仙村存焉。
《杨文公谈苑》:张洎家居城外,有一隐士乃吕仙翁姓名,洎倒展见之,索纸笔,八分书七言诗一章留与洎,颇言将相鼎鼎之意,其未句云:功成当在破瓜年。俗以破瓜字为二八,洎果得六十八,乃其识也。
巫山云雨,姑射冰雪。
《集仙录》:云华夫人,王母第二十三女,名瑶姬,尝游束海,还过江上,有巫山焉,峰昆挺技,林壑幽丽,巨石如坛,留连久之。时大禹理水驻於山下,大风卒至,崖谷振陨,力不可制,因与瑶姬相值,拜而求助,即敕侍女授禹策召鬼神,因命其神助禹斩石疏波,次塞道阮,以存其流。禹尝诣之於崇嗽,顾陌之际化而为石,或倏然飞腾,散为轻云,或悠然而止,聚为夕雨,或为飞龙,或为翔鹤,千态万状,不可亲也。其后楚大夫宋玉以其事言於襄王,王不能访其道要以求长生,筑台於高唐之馆,作场台之官以祀之。宋玉作《神女赋》以寓情荒淫,托辞秽芜,高真上仙岂可诬而降之也。
《庄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掉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元嘉六举,素卿三绝。
《朝野会载》:唐元嘉少聪俊,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口诵经史,目数韦羊,兼成四十字诗,一时而就,足书一绝,六事齐举,时号神仙童子。
《实宾录》五代蜀道士张素卿画献神仙十二轴,欧阳炯为赞,水部员外郎皇居东八分题之,号三绝。
乐巴斩狸,长房诃鳌。
《神仙传》:乐巴闻庐山庙有神与人语於帐中,巴未到十数日,庙中神不复作声,遂逃,不知所在。巴自行逐·捕鬼,乃化为书生到齐,齐太守见其姿容妖丽,又有才辩,乃峡女妻之,生一男。巴到齐,谒太守:闻卿有好女,婿明於五经,可得见否。太守遂令婿出,婿拒辞不出,巴求之不已,婿告妇曰:今日出叉死,如之何。女怪之。巴知其不出,乃以符付太守,婿得符涕泣而去,巴厉声诃之,为狸,遂斩其头。子亦化狸,并杀之矣。
又,费长房为市橡,遇壶公得道,能治鬼。汝南郡中常岁鬼怪每来,时导从威仪如太守入府,打鼓周行,及去甚悲。后长房诣府而正值此鬼,长房厉声呼使捉来,鬼乃下车叩头,乞得自改,长房呵曰:不念温良,无故导从唐突郡守,复汝真形。须突成一大氅,长房令持符送与葛陕君,流涕而去。使人追视之,至陂鳌死矣。
雷剑冲斗,尧查贯月。
《晋书》:斗牛之问有紫气,雷焕曰:宝剑之精,上彻於天。云在豫章丰城,乃掘狱屋基,入地四丈,得石函中有双剑,一日龙泉,二日太阿。焕得剑,送一与张华,一自佩。及华诛,失剑所在。及焕卒,其子众持剑行经延平津,忽於腰下跃出堕.水,使人入水,见两龙盘合光照水而去。焕曾云:灵异之物终当化去。果然。
《仙传拾遗》: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於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昼灭。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查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日贯月查。
张哥呼蝶,初平叱羊。
《散仙传》:庆历间有张九哥者,在京师,有道卫。燕王一日登楼上,命呼之,尝赐以酒,九哥曰:某有小侠,欲以悦王可乎。王曰:何仗也。九哥曰:借王帛一疋并金剪一柄。王悉与之。取罗碎剪为蜂蝶状,随剪皆飞去,莫知其数,或集王衣,或聚美人钗锻上,王惊顾大喜,九哥曰:恐失王之帛。乃呼之,一一皆来,复为罗。一端罗中间一缺似一蝶之痕,乃一蝶为官人所捕也。王曰:此一蝶可复归乎。曰:不可也,若随呼而来即可,既久即已亦留此为异也。乃别去。
《神仙传》:黄初平家使牧羊,有道士将入金华山不归,兄初起求之不得,后於市中见一道士,问之,道士曰:金华山下一牧羊小兄非是耶。初起随道士往见其弟,问羊何在,初平曰:羊在山束。起往视之,但见白石,初平叱之,白石皆化为羊。
顺兴辟戎,进贤骂羌。
《丹台新录》:李顺兴年十一与道士籍,一日有飞仙千数集空中,神光照室,命侍经仙郎开九色流霞之蕴,出经二卷以授之。魏文帝尝召入都城,朝野钦信,称为李炼师。年三十八,大统六年,托疾告终。葬日,有侄遇於骊山道中,谓曰:若天子尚未忘我,则可於此作吾像,北向居之,当为国家辟北戎之淫俗也。侄还家,方知已化,遂以实奏。遣使发视,则空棺而已,乃立祠於沙苑,号李圣。
《真诰》:王衍为晋武帝尚书令,其女字进贤,为愍怀太子妃。洛阳陷,刘曜、石勒掠进贤渡孟津,於河中欲妻之,进贤骂曰:我皇太子妇,司徒公之女,而胡羌小子,敢干我乎。言毕即投河中,其侍婢名六出,复言曰:大既有之,小亦宜然。复投河中。时遇嵩高女真韩西华出游而愍之,抚接二人,遂获内救,外示死形,体实密济,便将入嵩高山,令在华阳官洞中易迁之官。六出时年二十二三,体貌亦整善,有心节,本姓田,渔阳人,魏故浚仪令田讽之孙。讽曾有阴德之行,以及六出耳。
孟钦风旋,丘林云翔。
《晋逸史》:孟钦得左慈、刘根之法,百姓归向之。时符坚恶其惑众,欲诛之。俄而钦至,坚留之。饮酒酣,令左右执之,钦化为旋风而去。有告在城东,忽前汉水不能渡。
《真诰》:范丘林在华阳官为保命丞,善长啸,如百鸟之杂呜,或如风激众林,或如伐鼓之音,须臾云翔其上,冲气动林。
休复妓侮,徐姑僧僵。
《仙传拾遗》:陈休复者,号陈七子,尝於巴南太守筵中为酒妓所侮,休复笑视其面,须突妓者髯长数尺,泣诉於守。守为析谢,休复呢一枉酒使饮之,良久如旧。
《广记》:徐仙姑者,北齐仆射徐之才之女也,年数百岁,状貌常如二十四五岁。善禁呢之卫,名山胜景无不周游,多宿岩麓之中。寓止僧院,忽为豪僧数辈微辞巧言侮之,姑马之,韦僧激怒,色愈悖,姑笑曰:我女子也,而能弃家云水,不避蛟龙虎狼,岂惧汝鼠辈乎。姑即解衣而外,遽彻其烛。僧喜,以为得志。泊明,姑理策出山,诸僧一夕皆僵立尸坐,口不能言。姑去数里,僧乃如故。
淮南八公,田谷十老。
《神仙传》:淮南王刘安折节下士,有八公者诣其门,门吏曰:王上欲延寿命以期长生不老之道,今公皆老矣。公曰:若王叉欲见少年谓之有道,谨以少矣。言讫皆化为童子,色如桃花。
《高导传》:法师.严达字道通,幼有方外志,与王延、苏道标、程法明、周化生、王真微、史道乐、于长文、张法成、伏道崇等十人以道衍相忌,同於出处,世号十老。
赵升取桃,田师降枣。
《神仙传》:汉天师将诸弟子登云台绝岩之上,下有桃一株,如人臂傍,生石壁下,临不测之渊,桃大有实,天师谓诸弟子曰:有人能得此桃实,当告以道要。於时伏而窥者二百余人,股战流汗,无敢久临视者,莫不却退而还,谢不能得。升乃从上投掷木上,足不蹉跌,取桃实满怀。天师乃分赐诸弟子。后授以至一道,白日上升。
《高道传》:田法师者名仕文,古郎人也,授三洞经法,服饵炼气,斋戒修奉,未尝少辍。每与人析福及救疾,无不通感,即获平愈。陈纲尝请作醮,忽神降枣数颗在坛,食之则非人间所有者。
梦昌戴花,子韦被草。
《郡阁雅谈》:伊梦昌,不知何许人,因梦两日,遂立其名。唐末不仕,披羽褐游山水散逸,爱载花。又《青琐后集》:梦昌尝题攸县司空观仙坛云:唯有青松空弄日,更无云鹤暗迷人。题黄蜀葵云:露凝金盏滴残酒,檀点佳人喷异香。梦昌后尸解,人发其棺,无尸。
《太平广记》:宋景公之世有善星文者,许以上大夫之位。处层楼延阁之上,以望气象,设以珍食,施以宝衣。忽有野人被草负茨叩门而进,请见景公,公延之崇堂,语则及未来之兆,及已往之事,万不失一。夜则观星气,昼则执算披图,不服宝衣,不甘奇食,景公谢曰:今国丧乱微君何以辅之。曰:德之不均,乱将及矣。修德以来人,则天条之祥,人美其化。景公称善,遂赐姓日子,名之韦,即子韦也。
万传八音,韦赠三宝。
《仙传拾遗》:万宝常者,不知何许人也,幼达音律,因於郊中遇十许人,车服鲜丽,麾幢森列,召之上帝以子天授音律之性,将传八音於季世,故将坏之乐然正始之音,子未备知也。命坐,乃教以历代之乐,治乱之音,靡不周迷。宝常毕记之,由是韦仙凌空而去。宝常自此人问之乐无不精究。
《神仙感应传》:韦拿字景昭,因下第,游蜀至郑氏园亭,见仙子数十,左右侍卫,华裙丽服,非世所赌,谓予有新曲,名日紫云,今天子奉尚神仙之道,吾欲以此乐授与吾子而贡於圣唐之君,以此相托可乎。食某儒生耳,素非知音,固不可为也。美人既不能,余当寓梦以授於天子也。然子已至此,亦道分使然,愿以三宝为赠,其售之可以毕世而富。命侍者出一杯,谓之碧瑶杯,又出一枕,似玉而粟其纹,又出一紫玉函,皆光彩莹彻,俱受於拿,拜而谢之,即别去。回顾,失向亭台矣。
叔隐仙伯,周颛鬼官。
《丹台新录》:秦叔隐今在华山为仙伯。
《真语》:周颤为鬼官司帅。注云:周颠字伯仁,汝南安城人,仕晋,过江,位至尚书仆射。元帝永昌元年,王敦南下,遣收於石头南门被害,年五十四岁,追赠光禄开府,镒康侯。
贾耽偷书,神通窃丹。
《逸史》:贾就一日令健卒入枯井中取文书,果得数轴,皆道书也。遂遣十余人写才毕,有道士突入,呼贾公姓名叫骂争敢偷书。耽逊谢,道士复持去。
《高道传》:辅神通幼孤贫,为人牧牛以自给,每於牧所见一道士往来,久而稔熟,谓神通能为弟子乎。日:可。乃引入水。汝宜随之,无惮。既入,见所居严洁,有药囊、丹电,使神通看火,兼教黄白衍。经三年,神通辄思人问,会道士出,乃窃丹别贮之。既归,问丹所在,则隐而不言,道士叹息吾本与汝道要,今若是,曷足授教,虽备解诸法,然无益长生。遂引去。
廖冲鹤骨,平阿玉颜。
《宝宾录》:唐蒋防为连州静福山廖先生碑冲,先生名也,清灵,先生字也,静福,先生家也。先生之名,玉堂金简之名矣。先生之家,红霞外景之家矣。至於鹤骨松貌,味淳含虚,寓形人间,天地无累,与夫扶桑公、陶隐居、张天师为师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