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流珠引

  子上色坚好者两器,先盛朱砂五两,
  一云六两是正法也。
  六十日。次曾青一二两入砂中,六十日。以雄黄六十日。次入上色轻墨二小铤,六十日。次入雌黄二两,六十日。次入银泥二两,六十日。次入金泥二两,六十日。次入胡燕脂一两,六十日。已上八种物投入壶中,各得六十日,都计六八四十八,总得四百八十日。已上器盛之,其朱砂盛得六十日,便取书六甲二等符四百道,投一壶器中。两器同向靖中东南柱壁上挂之,着梓木版,隔断地炁,勿令冲损实器。以甲子日,起首步蹑,
  步者,天纲。蹑者,地纪。故为步蹑。
  各三遍。讫,各诵祝取周。
  周,地纪十八祝,天纲二十九祝也。
  咒讫,散为禹步三遍,
  三遍,从九步,毕十五步。
  配衣,转关,九度指二壶,每一壶皆九指。指讫,祝曰:
  吾欲升仙,变汝盛天。吾欲立治,用汝盛地。左营右营,六甲七星。左营管符,右营主兵。符兵俱会,受六甲北斗之炁。日数
  千日满,即通灵。昔壶公先生口诀教长房。
  满,与吾致神使灵。神灵变化万端,扶吾上升天庭。急急如律令。但逢甲日,辄为之,五年,大通神验,立取神仙。
  此是太上受壶公口诀,长房受得,亦口传余。
  老君曰:夫为法者,先起於心。人若以心可忠,能盛着天地,作此法即成。心若不平,偏邪曲妬,学得法术,徒欲损人,又欲幻惑人,不为正直之道,事有邪假,身在天地之间,尚被鬼神所杀,不得寿终於天地。何况欲将小器,化成大罗天地,此非即至心真志,神志圣造化功力,不能得见此法。况其欲行之得力也。子若得见受者,须以心宝重,而法不负人。
  天师受后圣君告命北斗九真,有二十四条正法,使北斗君斗神夫人妃女等,及斗兵斗官功曹使者,依条受驱使变化,厌制救拔,出灾度厄,来生却死,入水入火,出兵隐形等,无不成者。得此门户使用,速於水火。其第十一条在北斗引第九上下两卷中,其一十三条在拔宅等向下两秩二十卷中,所管其中,亦言说北斗之中甚多。
  其北斗是天之使,在大道之桥津,法门之路,但天上人间,皆须用北斗之法,禁制即有凭。
  太上老君曰:天地之间,有五斗真人。中斗为首,今人间呼为北斗是也。且中斗为君,有帝尊二星,北斗为臣,有七后妃娇女之位。
  按此人间说所言,亦有所凭。以将中斗为北斗者,以古人之意,未有贤达所解,所以执一为定。风今按《天文图》云:即疑知有别。今按《天师传》:后圣君告有五斗君姓名号,并言帝尊玉帝二星於二斗。及《流珠经》言,亦如此说。即知飞步者,是中斗。后妃娇女者,是北斗。如是天神居位官高恩重,兼有妻子,巡察之任,分别以两权也。并后圣君授天师《金锁流珠》秘隐不泄,圣语不妄授人,百姓无凭得识,所以一名呼之。令清志学道,须依此引行之即得,有凭有验,法衍及行,鬼神畏敬受驱使。
  说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正引。
  二十八宿引已解,《流珠》中欠阙,无法用者言之,如有者不言。从东方起右转,终於北方中宫,不言也。
  志人修求至道,常行不言之教,内以修治其身,外救家及他人。
  夫志士修道,得此书并法,法是《流珠》。常行不言,内常自依法,修治其身,令感内真,应法通神,力坚炼魂。外以救家及他人,不修外律声识形像之教。令人轮转,堕於往来人间因缘,恩爱生死之道,贵贱等级之教,皆非正道。志人须切知之,请依道经之言,但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自渐觉悟,勤而修之,白日升举。
  老君曰:东斗君者,一人,吴人也。姓秦,名除,字干犯。
  周前得道,封为束斗君,管於东乡七官大宿,及东野万象星官。
  管於东方角亢等七大宿官也。但是七宿下生人有灾厄,及恶星宿相加相临者,依《流珠》上言语诀法,行用陈告。讫即蹑地纪三遍,散为禹步,转天关,指东方十八指,捻司命及东斗法诀。
  诀在左手大指根,急捻之。
  讫诵一十八祝,
  地纪一十八祝是,七度行。
  七度。如此灾消厄度,疾病差愈。
  此是言自行之。
  天师曰:志人常行之,二十四年,便为仙人。如或有亲友有厄疾,为行之,亦得。行之一依自己,法唯名别。天师曰:余南西北斗,一依东斗法,步祝行用。唯其斗君名姓别有,具列於后诀。唯有一诀,步纲祝启,乞愿临时由人作辞,及口启,元在其二十八宿名星图,具在《流珠正经》。以意详用,即得。次南斗君及七宿法。
  老君曰:南斗君姓唐,名鹿,字宣道。太原人。次西斗君七宿法。西斗君姓刘,名起,字石婴。长安人也。次北斗君七宿法。北斗君姓陈,名奉,字百万,江夏人。云云。
  在《流珠》中。
  右斗君四人星官二十八人,皆受志人配使,并乞愿,皆如心手相应。无事切不得妄行,却招反损人也。次司命法。老君曰:左司命一人也。姓韩,名思,字元信。长洛人也。司录司罚佐命,有三十六大员官。右司命姓张,名获邑,字子良,广阳人也。司录等亦有三十六大员官也。
  天师曰:韩、张二司命,皆是汉高帝之臣也。老君曰:得左右司命名,可以六甲日,蹑地纪,步祝,如前二十八宿法。唯诀各随命,配为司命诀,捻之。往往行之,二年,便获长生,出消灾厄秘之法。久久行修,白日升举。
  金锁流珠引卷之二十七竟
  金锁流珠引卷之二十八
  中华总真大仙宰王方平张道陵赵升王长司命李仲甫茅盈许玉斧等系代撰述
  中华仙人李淳风注
  考召法师说巡游图法
  太上老君告无极真人定光曰:
  姓真,名定光。按《葛玄传》云:有三真人,下授付玄经,不知是此真人,真定光否。恐同名,不姓真。定光,六国时得道,是秦人。步蹑上升,为左无极真人。
  夫行步蹑之道,要须以常行考召之法,救人物,着功於天下人物世界之中,即名修求,真人之行也。夫以为考召法师之法,先须存五德者。
  五德,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黄庭,是五德将军也。昔老君出此法,先有三元,后有五德。今按《金锁流珠图》画五德,无三元。不知其三元将军,别出三等图。上元含弘图,余中元自有一图,下元亦自有一图,而用并归一图,则含弘图是也。
  三元而更有六甲,
  六甲,是六丁六甲,玉女真官也。
  六纪十二神官之属,六戎八蛮,皆一一如法,存使如经文。出巡人世,禁止凶顽祟祆邪精之害,害於人物者。依科法责之发遣。如不肯者,按法而诀禁。诀禁不肯伏者,步斗,
  步斗,是蹑地纪之法,在后。
  奏章表而诛之。讫,牒社庙而禁断若干年。
  由法师户处分年月日也。
  仍给彼人符牒,即依年限也。夫欲行此步斗之法,先於净室中蹑纪三遍,散为禹步,一十五步,配衣,指所往之处州县乡里某病人之家,及拔宅亦用之,如图。
  风曰:仙人皆常思存此图,用登天朝真,或拔宅,常存用。须思本师於前,自身在师之后,勿思於师前。
  后圣君曰:夫志心求道,须每十日一思存,游巡世界国土之中,领将军吏兵,行数十里之外,如大将军行军布阵相似。亦存摄御前军,
  前军者,是上元将军唐,中元将军葛,左右而行,朱雀将军居中,行导引如法,把戟旌旆幡赤色,周将军及五德将军在后,围逵数匝,与玄武六纪将军,合为数阵,飞空而行,五云飞飞,旌旗赫赫,盖天满地,不可当敌。又本师前领也。
  引导冲灭凶顽妖精。思复军,复军回合,卫我正真之炁,志人之身。亦救未晓之人身家灾害,助国安邦,济救危厄,两兵相伐,彼此俱散。志人长巡,即救得难,以着阴功,功满升仙也。此径妙之甚得,须秘之,勿妄传非人。老君曰:金箓图但有五德将军,而无三元者,为是外出五行,内镇三元。
  三元镇内,随从后束西在其内,防镇自身,恐恶鬼所祟害己身也。天师传后圣君,受道功小力微,未能救人,且自防身,内镇三元之神,自有上中下图。图在含弘正一是也。上元在含弘,中元下元在正一别图。
  五行救人,三元卫身,六甲捉鬼,
  六甲直符兵马,随日逐时,与追捕恶鬼。
  七斗呼神。
  一切神皆是北斗使,追捉立到也。此则天之使臣,即北斗是也。但一日一夜一周天,巡检天地万神,与六甲而同於天地也。
  二此法画玉女贵妃是前,引导考召法师是也。
  六甲合有六玉女,北斗有七贵妃,娇女也。自古金箓图有书之,今即是《 金锁流珠》 上篇,画玉女贵妃於前,引导师於前是也。以古故尊於法师。
  此巡游之图阵,不是为一,而弘之有万端。或以与国王帝主贵人等治病,或以救度灾衰,或以救彼人兵难,或云路有劫贼猛兽,或有水火相隔,或有瘟黄疫病相染,或有凶人恶鬼阴谋内祟,或道释之子法诀相侵,或咒诅祭祀相反,令心迷意倒,或以因官假力相害,或辞言状语,相诉鬼神,妄申章表,如此等种种之灾害,并以巡检,与人允直之。先允自身家,次即他人。此法至妙至微,不可妄行妄传,慎之。
  老君曰:有前种种之事欲救者,须以每日存一,巡游彼家,万毒自消,千神百鬼自灭,灾厄度脱。初欲巡之时,先入一净室中,蹑地纪三遍,散为禹步,三步九迹,吐气为紫云,先盖身遍。讫次即往彼,盖彼人屋宅周匝,及彼人身。或兵阵种种,使之皆验应,立在须臾。
  盖万物皆应成也。
  即捻左都监,右都监,次即游师诀,及三师诀。讫即配衣,七斗成。
  七斗七星俱在身,手把魒星,遥指之三下,即诵地纪五首咒。后圣教授天师口诀,有大事总诵地纪咒十九首咒,为上,无不应验如意也。
  指之三度,万事立消灭。即
  求事得成,害事消灭,不相染害於己,及他人之己。
  咒曰:太上传教,后圣流行。天师亲受,九千万兵。巡察十方,市炁三清。神无凶党,鬼无妖精。人鬼各居,不得有争。行祸者死,行福者生。祸福吾知,随手分明。左指三灭,右指四倾。勿犯吾道,吾道甚平。有罪无赦,无罪自宁。天赐吾法,令吾按行。莫犯吾威,威猛七星。饮汝血,食汝精。一切但平等,吾道不令刑。一切心毒害,吾道令斩刑。急急如律令。咒讫,便行思之如图。图有三等,如图。
  图在《流珠》上篇,第三步纲,配衣拳打之是也,一等。又有三五三元将军配衣图,是二。又中元、下元图,及上元含弘图,是三等。法思存行用者,真也。
  老君曰:夫为考召法师,巡游天下十方世界,救度人物,常行平等,为国治身家,救人济物,着功於天地之间,行德仁闻玉京之上者,功满上帝使仙迎上,补为大仙真之位,白日上升天宫。昔有人皇,常行阴德於人,善敬天地水火四等,不伏阙。又以每日思身,自巡游天下,检校人物,不平不允之事,抱屈之徒,愿令得达,入梦中见我,我与之申屈。常以心愿,如此以一十四年,百姓有不平之事,抱屈之人,皆各自梦见人皇断之。梦觉,各自知罪,彼此两自责己,数千万人,往往如此。功满,太上与之长寿,为人皇寿一万八千岁,后升玄丘之仙宫。
  昔有术士乐巴,善思存巡游世界,救济人物,制神伏鬼,数十年於人,人知生与之立庙数郡。郡中忽有灾,郡人祭巴,灾皆自消散也。非巴身之通神,存思感应也。又是巴常行此法,鬼神畏敬,皆先预知,自伏退散。即知此法通神妙极。
  老君曾降蜀郡,告巴曰:此法一能救人立功,二能得鬼神畏敬,三能立取仙道,四能入兵不伤,五能入水火入瘟病皆不相染,六能去一切口舌,官私灾害,七能立禁断一切蛇虎猛毒之虫兽,能以伏心,不敢损伤人,甚验也。夫作考召之法,先须於明师边,受本经箓。
  本经箓,金锁流珠是也。自有经图,如法三元五行是也。一本云:无三元将军,只有五行将军之图,有六甲七星玉女图。其三元将军各自有图,所以画出。上元三将军,即在含弘图中。其含弘图中,日月三元,五行六甲,七星八卦九宫,雷霆雨师风伯,尽皆一一画具足也。
  讫三年后,方可受此引书。如未受,切不得见此书。此书是天地之元始炁,结而成文,真人写之。初是天书,后儒方近改定儒书,即世人有知此法求仙也。辟毒降魔,以兴道教。周秦之后,前汉之中,即足多人修行此法。世足术士相反,遂被仙人隐秘不传。前仙者上升后,得秘绝世阙其七百年。后晋初,方有左、
  左元放,是江东人也。
  许,
  许逊,是秦人,今蜀中旌阳县也。
  继代称仙。於江西洪吉之源,出弟子一十人,皆称仙人。学此巡游,救人济世,着功修道,相继一一上升。后十一人中,更不传弟子,后绝仙人。百年后齐初,方传弟子葛玄。玄行世之后,郑思远二代,又无人可继。学者皆称器,
  器,大斗之器曰硕,如儒家所称也。
  得者而无一合。
  喻世绝仙人也
  老君告尹先生曰:巡游法,志心求用一无不神通。一念便行,物无通碍,上通天,下通地,中通人,妙通神。故能却鬼救人,百用百中,千邪敢亲。昔广成君教黄帝能用,得获天真。玄女授黄帝用此巡游之法,九年法成,灭鬼威神,行道变法,伏牛乘马安人,樊氏
  夫人是。
  梦游,感得神仙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