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太玄部
- 山海经
山海经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余峨之山。其上多梓柟,其下多荆芑。杂余之水出焉,东流注于黄水。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言佯死也。名曰犰狳,仇余二音。其鸣自訆,见则螽蝗为败。螽蝗类也,言伤败田苗。音终。
又南三百里曰杜父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南三百里曰耿山。无草木,多水碧,亦水玉类。多大蛇。有兽焉,其状如狐而鱼翼,其.名曰朱獳,音儒。其鸣自叫,见则其国有恐。
又南三百里曰卢其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于涔水。其中多□鹕,音黎。其状如鸳鸯而人足,其鸣自訆,见则其国多土功。今鹈胡足颇有似人脚形状也。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
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南三百里曰碧山。无草木,多大蛇,多碧水玉。
又南五百里曰缑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原水出焉,东流注于沙泽。一日侠氏之山。
又南三百里曰姑逢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鸿雁,其名曰獙獙,音毙。见则天下大旱。
又南五百里曰凫丽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箴石。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侄,龙蛭二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又南五百里曰□山音一真反。南临□水,东望湖泽。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羊首,四角、牛尾,其音如獋狗,其名曰峳峳音攸,见则其国多狡客。狡,狡猾也。有鸟焉,其状如亮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钩,见则其国多疫。
凡《东次二经》之首自空桑之山至于□山,凡十七山,六千六百四十里。其神状皆兽身人面载觡。糜鹿属,角为觡,音格。其祠毛用一鸡,祈婴用一璧瘗。
凡《东次三经》之首曰尸胡之山,北望□山,音详。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棘。有兽焉,其状如麋而鱼目,名曰耍胡,音婉。其鸣自訆。
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其木多桃李,其兽多虎。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诸钩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是山也,广员百里,多寐鱼.即鮇鱼,音味。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无草木,多沙。
又东水行千里曰胡射之山。无草木,多沙石。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蒲。未详。音晅之□。其兽多糜鹿。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阳。其中多鳣鲔。鲔即鲟也。似鳣而长鼻,体无鳞甲,别名□鰽。一名鳇也。
又南水行五百里白流沙,行五百里有山焉,曰跂踵之山。跂音企。广员二百里,无草木,有大蛇。其上多玉。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今河东汾阴县有瀵水,源在地底,濆沸涌出,其深无限,即此类也。其名曰深泽。其中多蠵龟。蠵觜,蠵大龟也。甲有文彩,似玳瑁而薄。音遗知及。有鱼焉,其状如鲤而六足、鸟尾,名曰鮯鮯之鱼,音蛤。其鸣自叫。
又南水行九百里日踇隅之山。音敏字。其上有草木,多金玉,多赭。有兽焉,其状如牛而马尾,名曰精精,其鸣自叫。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无皋之山。南望幼海,即少海也。《淮南子》曰:东方大渚曰少海。东望榑木,扶桑二音。无草木,多风。是山也,广员百里。
凡《东次三经》之首,自尸胡之山至于无皋之山,凡九山,六千九百里。其神状皆人身而羊角,其祠用一牡羊,米用黍。是神也,见则风雨水为败。
又《东次四经》之首曰北号之山。临于北海,有木焉,其状如杨,赤华,其实如枣而无核,其味酸甘,食之不疟。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有兽焉,其状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猲狙,葛直二音。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音祈。雀亦食人。
又南三百里曰旄山,无草木。苍体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展水。其中多鱃鱼,今虾鳅字亦或作鱃,秋音。其状如鲤而大首,食者不疣。
又南三百二十里曰东始之山。上多苍玉。有木焉,其状如杨而赤理,其汁如血不实,其名曰芑。音起。可以服马,以汁涂之,则马调良。泚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美贝、多茈鱼,其状如鲋,一首而十身,其臭如蘪芜,食之不□。孚谓反,止失气也。
又东南三百里曰女烝之山,其上无草、木、石。膏水出焉,而西注于鬲水。其中多薄鱼,其状如鳣鱼而一目,其音如欧,如人呕吐声也。见则天下大旱。
又东南二百里曰钦山。多金玉而无石。师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皋泽。其中多鱃鱼,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穰。
又东南二百里曰子桐之山。子桐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余如之泽。其中多□鱼,音滑。其状如鱼而鸟翼,出入有光,其音如鸳鸯,见则天下大旱。
又东北二百里曰剡山。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名曰合腴,音庾。其音如婴儿。是兽也,食人亦食虫蛇。见则天下大水。
又东二百里曰大山。上多金玉、桢木女桢也。叶冬不凋。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音如翡翠之翡。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言其体含灾气也。其《铭》曰:蜚之为名,体似无害。所经枯竭,甚於鸩厉。万物斯惧,思尔遐逝。钩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劳水。其中多鱃鱼。
凡《东次四经》之首,自北号之山至于大山,凡八山,一千七百二十里。
右东经之山志,凡四十六山,万八千八百六十里。
东山经图赞
鳙鳙鱼从从兽□鼠
鱼号鳙鳙,如牛虎驳。傱傱之状,似狗六脚。□鼠如鸡,见则旱涸。
修□
修□蛇状,振翼洒光。凭波腾逝,出入江湘。见则岁旱,是维火祥。
狪狪
蚌则含珠,兽胡不可。狪狪如豚,被褐怀祸。患难无由,招之自我。
堪□鱼軨軨兽
堪□軨軨,殊气同占。见则洪水,天下昏垫。岂伊妄降,亦应牒谶。
珠蟞鱼
礼水之鲜,形如浮肺。体兼三才,以货贾害。厥用既多,何以自卫。
犰狳
犰狳之兽,见人佯眠。与灾协气,出肌刘年。此岂能为,归之於天。
狸力兽□胡鸟
狸力□胡,或飞或伏。是惟土祥,出兴页筑。长城之役,同集秦域。
朱獳
朱獳无奇,见则邑骇。通感靡诚,维数所在。因事而作,未始无待。
獙獙蠪蚳兽絜钩鸟
獙獙如狐,有翼不飞。九尾虎爪,号曰蠪纸钩絜似凫,见则民悲。
峳峳
治在得贤,亡由夫人。峳峳之来,归之冥应,谁见其津。
蠵龟
水圆四十,潜源溢沸。灵龟爰处,掉尾养气。庄生是感,挥竿傲贵。
妴胡精精兽鮯鮯鱼
妴胡之状,似麋鱼眼。精精如牛,以尾自辨。鮯鮯所潜,厥深无限。
猲狙兽鬿雀
猲狙狡兽,鬿雀恶鸟。或狼其体,或虎其爪。安用甲兵,扰之以道。
芑木
马维刚骏,涂之芑汁。不劳孙阳,自然闲习。厥术无方,理有潜执。
茈鱼薄鱼
有鱼十身,麋芜其臭。食之和体,气不下溜。薄之跃渊,是维灾候。
合窳
猪身人面,号曰合窳。厥性贪残,物为不咀。至阴之精,见则水雨。
当康兽□鱼
当康如豚,见则岁穰。□鱼鸟翼,飞乃流光。同出殊应,或灾或祥。
蜚
蜚则灾兽,跂踵厉深。会所经涉,竭水槁林。禀气自然,体此殃淫。
山海经卷之四竟
#1今在秦山口高县西北:谭校本补作『今在泰山奉高县西北』。
#2其状如肺而有目:谭校本补作『其状如肺而有四目』。
山海经卷之五
郭璞传
中山经
《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共水出焉,音恭。而西流注于河。其上多杻木,其下有草焉,葵本而杏叶,或作楛叶。黄华而荚实,名曰□他落切,可以已瞢音口。有兽焉,其状如畎鼠而文题,□鼠所未详。音虺字,亦或作虺。其名曰□,音那,或作熊也。食之已瘿。
又东二十里曰历儿之山。其上多橿、多櫔木。音厉。是木也,方茎而圆叶,黄叶而毛,其实如楝,楝,木名。子如指头,白而粘,即以浣衣也。音练,或作简。服之不忘。
又东十五里曰渠猪之山。其上多竹。渠猪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其中是多豪鱼#1,状如鲔,鲔似鳣也。赤喙尾赤羽#2,可以已白癣。
又东三十五里曰葱聋之山。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垩,黑青,黄垩。言有杂色垩也。
又东十五里曰涹山。音倭。其上多赤铜,其阴多铁。
又东七十里曰脱扈之山。有草焉,其状如葵叶而赤华,荚实实如□荚,今□木荚似皂荚也。名曰植楮,可以已癙。癙病也。《淮南子》曰:狸头已癙也。食之不眯。
又东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婴,其状如龙骨,可以已痤。痈座也。
又东七十里曰泰威之山。其中有谷,日枭谷,其中多铁。或无谷字。
又东十五里曰橿谷之山。其中多赤铜。或作檀谷之山。
又东百二十里曰吴林之山。其中多葌草。亦菅字。
又北三十里曰牛首之山。今长安西南有牛首山,上有绾,下有水,未知此是非。有草焉,名曰鬼草,其叶如葵而赤茎,其秀如禾,服之不忧。劳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清水。音如论诈之谪。是多飞鱼,其状如鲋鱼,食之已痔衕。
又北四十里曰霍山。今平阳永安县、庐江济县、晋安罗江县、河南巩县皆有霍山,明山以霍为名者非一矣。按《尔雅》:大山绕小山为霍。其木多谷。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脑脑,养之可以已忧。谓蓄养之也,普珠反。
又北五十二里曰合谷之山。是多檐棘。未详。音瞻。
又北三十五里曰阴山。亦曰险山。多砺石、文石。砺石,石中磨者。少水出焉,其中多雕棠,其叶如榆叶而方,其实如赤菽,菽,豆。食之已聋。
又东北四百里曰鼓蹬之山。多赤铜。有草焉,名曰荣草,其叶如柳,其本如鸡卵,食之已风。
凡薄山之首,自甘枣之山至于鼓镫之山,凡十五山,六千六百七十里。历儿家也,其祠礼:毛,太牢之具,县以吉玉。县,祭山之名也,见《尔雅》。其余十三山者,毛用一羊,县婴用桑封,瘗而不糈,桑封者,桑主也,方其下而锐其上,而中穿之加金。言作神主而祭,以金银饰之也。《公羊传》曰:虞主用桑。主或作王。
《中次二经》济山之首曰辉诸之山。其上多桑,其兽多闾麋,其鸟多。鹖。似雉而文,青色有毛,勇健,斗死乃止。音易。出上党也。
又西南二百里曰发视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砺。即鱼之水出焉,而流注于伊水。
又西三百里曰豪山。其上多金玉,而无草木。
又西三百里曰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
又西三百里曰阳山。多石,无草木。阳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则其邑大水。
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此或出名铜,色赤如火,以之作刀,切玉如豁泥也。周穆王时,西戎献之。《尸子》所谓昆吾之剑也。《越绝书》曰: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谷涸而出钢,欧冶子因以为统钩之剑。汲郡冢中得铜剑一枝,长三尺五寸,乃今所名为干将剑。汲郡亦皆非铁也。明古者通以锡杂铜为兵器也。有兽焉,其状如负而有角,其音如号,如人号哭。名曰蠪蚳,上已有此兽,疑同名。食之不眯。
又西百二十里曰葌音□山。葌水肄,耐北流注于伊水。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名曰芒草,音忘。可以毒鱼。
又西一百五十里曰独苏之山。无草木而多水。
又西二百里曰蔓渠之山。其上多今与,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今伊水出上洛卢氏县熊耳山东北,至河南洛阳县入洛。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凡济山经之首,自辉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人面而鸟身。祠用毛,择用毛色。用一吉玉.投而不糈。
《中次三经》贫山之首,曰敖岸之山。或作献萯,音倍。其阳多□琈之玉,其阴多赭、黄金。神熏池居之。是常出美玉。或昨石。北望河林,其状如蒨如举。说者云,蒨、举皆木名也,未详。蒨,音倩。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
又东十里日青要之山,实维帝之密都。天帝曲密之邑。北望河曲,河千里一曲一直也。是多驾鸟。未详也。或曰,驾宜为驾。驾,鹅也。音加。南望惮渚,水中小洲名诸,坛,音蝉也。禹父之所化,鲧化於羽渊,为黄熊。今复云在此,然则一己有变怪之性者,亦无往而不化也。是多仆累、蒲卢。仆累,蜗牛也。《尔雅》曰:蒲卢者,螟蛉也。□武罗司之武罗,神名。□,即神字。其状人面而豹文,小腰而白齿,或作首。而穿耳以鐻,鐻,金银器之名。未详也。音渠。其鸣如鸣玉。如人鸣玉佩声。是山也,宜女子。畛水出焉,音轸。而北流注于河,其中有鸟焉,名曰鴢,音如窈窕之窈。其状如凫,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朱,浅赤也。有草焉,其状如葌,菅似芽也。而方茎、黄华、赤实,其本如稿本,根似革本,亦香草。名曰荀草,或作苞草。服之美人色。令人更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