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南山在其东南。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以虫为蛇,以蛇为鱼。一曰南山在结匈东南。比翼鸟在其东,其为鸟青、赤,似凫。两鸟比翼。一曰在南山东。
  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能飞不能远,卵生,画似仙人也。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启筮》曰:羽民之状,鸟喙赤目而白首。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於此野。画罗夜见。在羽民东,其为人小颊、赤肩,当胛上正赤也。尽十六人。疑此后人所增益语耳。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一曰在二八神东。
  讙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缘,能捕鱼。讙兜,尧臣。有罪,自投南海而死。帝怜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画亦似仙人也。一曰在毕方东。或曰讙朱国。
  厌火国在其国南,兽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言能吐火,画似猕猴而黑色也。一曰在讙朱东。
  三株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栢叶,皆为珠,一曰其为树若彗。如彗星状。
  三苗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昔尧以天下谢舜,访〔苗之君,非之,帝杀之。有苗之民叛,入南海为三苗国。一曰三毛国。
  臷国在其东,音秩,亦音替。其为人黄,能操弓射蛇。《大荒经》云:此国自然有五般衣服。一曰臷国在三毛东。
  贯匈国在其东,其为人匈有窍。《尸子》曰:西夷之民有贯匈者,有深目者,有长肱者,黄帝之德尝致之。《异物志》曰:穿匈之国去其衣则无自然者。益似效此贯匈人也。一曰在戴国东。
  交胫国在其东,其为人交胫。言脚胫曲戾相交,所谓雕题,交趾者也。或作颈,其为人交颈而行也。一曰在穿匈东。
  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有员丘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亦有赤泉,饮之不老。一曰在穿匈国东。
  歧舌国在其东,其人舌皆歧,或云支舌也。一曰在不死民东。
  昆仑墟在其东,墟四方。墟,山下基也。一曰在歧舌东,为墟四方。羿与凿齿战於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墟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凿岁亦人也,齿如凿,长五六尺,因以名云。一日戈。未详。
  三首国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亡音。一曰在凿齿东。
  周饶国在其东,其为人短小,冠带。其马人长三尺,穴居,能为机巧,有五般也。一曰焦侥国在三首东。《外传》云:焦侥民长三尺,短之至也。《诗含神雾》曰:从中州以东四十万里得焦侥个人,长一尺五寸也。
  长臂国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各操一鱼。旧说云,其人手下垂至地。魏黄初中,玄菟太守王须讨高句丽王宫,穷追之。过沃沮国,其东界临大海,近日之所出。问其耆老:海东复有人否,云尝在海中得一布褶,身如中人;衣两袖长三尺,即此长臂人衣也。一曰在焦侥东,捕鱼海中。
  狄山,帝尧葬于阳;《吕氏春秋》曰:尧葬谷林。今阳城县西东阿县城次乡中、赭阳县湘亭南皆有尧冢。'帝喾葬于阴。喾,尧父,号高辛,今冢在顿丘县城南奎阴野中也。喾音酷。爰有熊、罴、文虎、雕虎也。《尸子》曰:中黄伯余,左执大行之獶,而右搏雕虎也。蜼、豹、蜼,猕猴类。离朱、木名也。见《庄子》今图作赤乌。视肉、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也。食之无尽,寻获更生如故。吁咽、所之详也。文王皆葬其所。今文王墓在长安鄗东社中。案木王冢墓皆有定处,而《山海经》往往复见之者,盖以圣人久於其位,仁化广及,恩洽鸟兽,至於殂亡,四海若丧考妣,无思不哀。故绝域殊俗之人,闻天子崩,各自立坐而祭醊哭泣,起土为冢,是以所在有焉。亦犹汉氏诸远郡国皆有天子庙,此其遗象也。一曰汤山。一曰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久、□久,鸲鹠之属。视肉、虖交、所未详也。其范林方三百里。言林木汛滥布衍也。
  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火神也。
  海外南经图赞
  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
  贱无定贡,贵无常珍。物不自物,自物由人。万事皆然,岂伊蛇鳞。
  羽民国
  鸟喙长颊,羽生则卵。矫翼而翔,龙飞不远。人维裸属,何状之反。
  神人二八
  羽民之东,有神司夜。二八连臂,自相羁驾。昼隐宵出,诡时沦化。
  讙头国
  讙国鸟喙,行则杖羽。潜于海滨,维食□秬。实维嘉谷,所谓濡黍。
  厌火国
  有人兽体,厥状怪谲。吐纳炎精,火随气烈。推之无奇,理有不热。
  三珠树
  三珠所生,赤水之际。翘叶栢竦,美壮若彗。濯彩丹波,自相霞映。
  臷国
  不蚕不丝,不稼不穑。百兽率舞,群鸟拊翼。是号臷民,自然衣食。
  贯匈交胫支舌国
  铄金洪炉,洒成万品。造物无私,各任所禀。归於曲成,是见兆朕。
  不死国
  有人爰处,员丘之上。赤泉驻年,神木养命。察此遐龄,悠悠无竟。
  凿齿
  凿齿人类,实有杰牙。猛越九婴,害过长蛇。尧乃命羿,毙之寿华。
  三首国
  虽云一气,呼吸异道。观则俱见,食则皆饱。物形自周,造化非巧。
  焦侥国
  群籁舛吹,气有万殊。大人三丈,焦侥尺余。混之一归,此亦侨如。
  长臂国
  双肱三尺,体如中人。彼曷为者,长臂之民。修脚是负,捕鱼海滨。
  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
  圣德广被,物无不怀。爰乃殂落,封墓表哀。异类犹然,矧乃华黎。
  视肉
  聚肉有眼,而无肠胃。与彼马勃,颇相仿髴。奇在不尽,食人薄味。
  南方祝融
  祝融火神,云驾龙骖。气御朱明,正阳是舍。作配炎帝,列位于南。
  山海经卷之六竟
  山海经卷之七
  郭璞传
  海外西经
  海外自西南陬至西北陬者。
  灭蒙乌在结匈国北,为鸟青,赤尾。
  大运山高三百仞,在灭蒙鸟北。
  大乐之野,夏后启於此舞九代,九代,马名。舞谓盘作之令伟也。乘两龙,云盖三层。历犹重也。左手操翳,羽葆幢也。右手操环,玉空边等为环。佩玉璜。半璧曰璜。在大运山北。《归藏郑母经》曰:夏后启筮,御飞龙登乎天,吉。明启亦仙也。一曰大遗之野。《大荒经》云:大穆之野。
  三身国在夏后启北,一首而三身。
  一臂国在其北,一臂一目一鼻孔。有黄马,虎文,一目而一手。
  奇肱之国或作引奇,音羁。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阴在上,阳在下,文马即吉白也。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其人善为机巧,以取百禽,能作飞车,从风远行。汤时得之於豫州界中,即壤之,不以示人。后十年,西风至,复作遣之。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戚,斧也。是为无首之民。
  女祭、女戚在其北,居两水间。戚操鱼□,鳝鱼属。祭操俎。肉几。惊鸟、□鸟,次瞻两音。其色青黄,所经国亡。此疠祸之鸟,即今枭鴸鹠之类。在女祭北。惊鸟人面,居山上,一曰维鸟,青鸟黄乌所集。
  丈夫国在维鸟北,其为人衣冠带剑。敖帝大戊使王孟采药,从西王母至北,绝根,不能进,食木实,衣木皮。终身无妻而生二子,从形中出;其父即死,是为丈夫民。
  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灸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障其面。蔽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
  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旱巫所从上下也。采药往来。
  并封在巫咸东,其状如彘,前后皆有首,黑。今弩弦蛇亦此类也。
  女子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水周之。有黄池,妇人入浴,出即怀妊矣。若生男子,三岁辄死。周,犹绕也。《离骚》曰:水周於堂下也。一曰居一门中。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其国在山南边也。《大荒经》云:岷山之南。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言敬畏黄帝威灵,故不敢向西而射也。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缭绕樛缠。此诸夭之野,夭音沃。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凰卵,民食之;甘露,民饮之,所欲自从也。言滋味无不有,所愿得自在,此谓沃野也。百兽相与群居。在四蛇北,其人两手操卵食之,两鸟居前导之。
  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或曰龙鱼似狸一角。一曰鰕。音遐。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九域之野。一曰鳖鱼,在夭野北,其为鱼也如鲤。鳖音犹也。
  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被发。言其人体洞白。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周书》曰:白民乘黄,似狐,背上有两角,即飞黄也。《淮南子》曰:天下有道,飞黄伏皂。
  肃慎之国,在白民北,有树名曰雄或作雒。常。先入代帝,於此取之。其俗无衣服,中国有圣帝代立者,则此木生皮可衣也。
  长股之国在雄常北,被发。国在赤水东也,长臂,人身如中人,而臂长二丈。以类推之,则此人脚过三丈矣。黄帝时至。或曰,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一曰长脚。或曰有乔国,今伎家乔人盖象此身。
  西方薄收,左耳有蛇,乘两龙。金神也。人面、虎爪、白毛、执铁。见《外传》。
  海外西经图赞
  夏后启
  筮御飞龙,果舞九代。云融是挥,玉璜是佩。对杨帝德,禀天灵诲。
  三身国一臂国
  品物流形,以散混沌。增不为多,减不为损。厥变难原,请寻其本。
  奇肱国
  妙哉工巧,奇肱之人。因风构思,制为飞轮。凌颓遂轨,帝汤是宾。
  形天
  争神不胜,为帝所戮。遂厥形夭,脐口乳目。仍挥干戚,虽化不服。
  女祭女戚
  彼姝者子,谁氏二女。曷为水间,操鱼持俎。厥俪安在,离群逸处。
  惊鸟□鸟
  有乌青黄,号曰□□。与妖会合,所集会至。类则枭鹠,厥状难媚。
  丈夫国
  阴有偏化,阳无产理。丈夫之国,王孟是始。感灵所通,桑石无子。
  女丑尸
  十日并熯,女丑以毙。暴于山阿,挥袖自翳。彼美谁子,逢天之厉。
  巫咸
  群有十巫,巫咸所统。经技是搜,术艺是综。采药灵山,随时登降。
  并封
  龙过无头,并封连载。物状相乖,如骥分背。数得自通,寻之愈阂。
  女子国
  简狄有吞,姜嫄有履。女子之国,浴于黄水。乃娠乃字,生男则死。
  轩辕国
  轩辕之人,承天之佑。冬不袭衣,夏不扇暑。犹气之和,家为彭祖。
  乘黄
  飞黄奇骏,乘之难老。揣角轻腾,忽若龙矫。实鉴有德,乃集厥早。
  灭蒙鸟大运山雄常树
  青质赤尾,号曰灭蒙。大运之山,百仞三重。雄常之树,应德而通。
  龙鱼
  龙鱼一角,似狸处陵。俟时而出,神圣被乘。飞鹜九域,乘龙上升。
  西方蓐收
  蓐收金神,白毛虎爪。洱蛇执钺,专司无道。立号西阿,恭行天讨。
  山海经卷之七竟
  山海经卷之八
  郭璞传
  海外北经
  海外自东北陬至西北陬者。
  无□之国音启,或作綮。在长股东,为人无肾。肾,肥肠也。其人穴居。食土,无男女;死即埋之,其心不朽,死百二十岁,乃复更生。
  锺山之神名曰烛阴。烛龙也,是烛九阴,因名云。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息,气息也。身长千里。在无□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锺山下。《淮南子》曰:龙身一足。
  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一曰有手足。
  柔利国在一目东,为人一手一足,反膝曲足居上。一脚一手反卷曲也。一云留利之国,人足反折。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共工,霸九州者。九首,以食于九山。头各自食一山之物,言贪暴难餍。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抵,触。厥,掘也。音橛。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掘塞之而上三沮滔,言其血膏浸润壤也。乃以为众帝之台。言地润湿,唯可积土以为台观。在昆仑之北,此昆仑山在海外者。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冲犹向也。
  深目国在其东,为人举一手一目,一作曰。在共工口口#1。
  台东无肠之国在深目东#2,一作南。其为人长而无肠。为人长大,腹内无肠,所食之物直通过。
  聂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使雨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言耳长行则以手摄持之也,音诺颊切。县居海水中,县犹邑也。及水所出入奇怪物。言尽规有之。两虎在其东。夸父与日逐走,入日。言及日於将人也,逐音胄。渴,欲得饮,饮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奔其杖,化为邓林。夸父者,盖神人之名也。其能及日景而倾河、渭,岂以走饮哉,寄用於走饮耳。几乎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者矣。此以一体为万殊,存亡代谢,寄邓林而遁形,恶得寻其灵化哉。
  博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河出昆仑而潜行地下,至葱岭复出,注盐泽,从盐泽复行,南出於此山,而为中国河,遂注于海也。《书》曰:导河积石。言时有壅塞,故导利以通之。
  拘缨之国在其东,一手把缨。言其人常以一手持冠缨也。或曰缨宜作瘿。一曰利缨之国。寻木长千里,在拘缨南,生河上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