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参同契解

  #84『挺拔』,四库本作『挺特』。
  #85『参』,四库本作『参』。下文同。
  #86『而』,四库本作『以』。
  #87『指秘辞心』,四库本作『旨秘辞中』。
  #88『虑』,原作『愚』,据四库本改。
  #89『纪纲』,四库本作『纲纪』。
  #90『嘱付』,原作『祝付』,据四库本改。
  #91『勤渠』,四库本作『勤劬』。
  #92『黄舆』,四库本作『黄毕』。下文同。
  #93『围违』,四库本作『围绕』。
  #94『生』,据四库本补。
  #95『方寸』,四库本作『方土』。
  #96『临炉定』后疑缺『铢两』二字。
  #97『少』,四库本作『小』。
  #98『木三』,原作『水三』,据四库本改。
  #99『黄』,原脱,据四库本补。
  #100『明窗骗,四库本作『明牌』。
  #101『提粉以一元』,四库本作『粉提以一九』。本皆有误,宜作『粉提以一丸』方是。
  #102『勉强』,四库本作『相亲』。
  #103『归寂』,四库本作『俱寂』。
  #104『犹死也』,原脱,据四库本补。
  #105『现前』,四库本作『见形』。
  #106『而』,四库本作『两』。
  #107『能』,原作『不』,据四库本改。
  #108『金花』,四库本作『金华』。
  #109『行持』,四库本作『持行』。
  #110『性』,据四库本补。
  #111『西邻』,四库本作『西林』。
  周易参同契解卷中
  抱一子陈显微解
  中篇
  乾刚坤柔,配合相包。阳禀阴受,雄雌相须。须以造化,精气乃舒。坎离冠首,光耀垂敷。玄冥难测,不可画图。圣人揆度,参序元基。四者混沌,径#1入虚无。六十卦周,张布为舆。龙马就驾,明君御时。和则随从,路平不邪。邪道险阻,倾危国家。
  乾坤刚柔,二者配合,递相包含,则自然阳禀与而阴受藏也。益阳雄则播施,阴雌则含受,孤阳不生,孤阴不育,雄雌二者相须,精熙舒布以成造化,如人受胎莫不以阴阳相交为之造化,故当以乾、坤二卦为始。今云坎离冠首者,益乾坤为天地,坎离为日月。天地定位不能合而为一。而交於其中合而为一者,日月也。故#2乾坤为药之体,坎离为药之用。所以只言坎离冠首者,以明大药之用全在坎离也。是则乾坤为#3鼎,而坎离为药耳。然坎离之用,即於乾坤二体之问上下往来,飞潜不定。岂易画图哉?圣人欲揆度其玄妙,以告学者,惟观六十样卦#4之中-阳画-阴爻,或在上,或在下,玄冥难测,但当如明君之御时,而以六十卦为舆,泰然无为以就驾,则可晏然而顺步,徐徐而进道,雍容和易,稳路平驱,自始至终,周循诸卦,安有险阻之息?故日:和则随从,路平不邪。苟不达此,妄行邪径,则有颠覆之忧、倾危之答矣。刘海蟾云:莫教翻却紫河车。与此意同。益言路虽#5平夷须防险阻,不可不谨也。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谓万乘之主,处九重之室,发号出令,顺阴阳节。藏器伺时#6,勿违卦月。《屯》以子申,《蒙》用寅戌。余六十卦,各自有日。
  修丹之士,一年处室尤#7为艰难,所动虽小,所感甚大,如万乘之君深居九重,动止语默,关系天和,如《易》所谓君子居室,应在千里。正可为比。惟当顺阴阳之降腾,随刑德而进止,如怀至宝,如护目睛,如养胎儿,如持满器。俟时之至不可违於卦月,《屯》则自子至申,《蒙》则自寅至戌,其余诸卦各自有时。益一日两卦,一时一爻。欲识阴阳,须分昼夜;欲知昼夜,须分炁白;炁白既分,卦爻斯得。《易》日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者此也。
  聊陈两象,未能究悉。立义设刑,当仁施德。逆之者凶,顺之者吉。按历法令,至诚专密。谨候日夜,审察消息。纤芥不正,悔吝为贼。
  两象者,《屯》、《蒙》也。未能究悉者,不敢尽泄火候天机也。学者遇师得旨,依时下手,结就丹头,须当按乎历法,至诚专密,谨侯日夜,审察消息。遇阳则进,如当仁而施德;遇阴而退,如立义而设刑。顺之则吉,逆之则凶。如其问毫发不正,则有悔吝存乎其问而为贼害,如苗中之草菜、镜中之尘垢。且世人炼丹砂犹恐水火差误丹乎?
  二至改度,况兹金液大一守界一覆。乖错委曲。隆冬大暑盛夏霜雪。二分纵横,不应漏刻。风雨不节,水旱相伐。蝗虫涌沸,群异旁出。天见其怪,山崩地裂。孝子用心,感动皇极。近出己口,远流殊域。或以招祸,或以致福。或兴太平,或致兵革。四者之中,由乎胸臆。
  二至者,阴阳之始从出也。苟乖错其用,则天变随之夏雪冬雷,灾异斯惨。二分者,阴阳之所交分也。苟乖错其用,则天变亦然,山崩地裂,水旱为灾,不可胜言矣。此盖运火之士失时差误,而真胎损害、世界崩摧。孝子喻真胎,皇极喻祸福。或致太平,或致兵革,或以招祸,或以致福,皆由运火之士胸臆所#8感召也。炼丹之法,与世法无殊,然治世之所感召,犹如影响,况夺天地之造化,而与天地合其德、同其运耶?
  动静有常,举#9其绳墨。·四时顺宜,与炁相得。刚柔断矣,不相涉入。五行不妄盈缩。《易》行周流屈伸反覆。
  火侯祸福,既如前章。则当动静有常,如循绳墨不可差。四时之宜然与#10二气相得,缩,或屈或伸,各守疆界,方可无虞也。
  晦朔之间合符行中。混沌鸿蒙相从。滋液泽润,施化流通。天地神灵,不可度量。利用安身箕斗之乡。旋而右转,呕轮散发#11精光。
  至于晦朔之间,则当合符行中,始於束北,虚也箕故也。如混沌鸿蒙不可度量。益牝牡相从液润泽,施化流通之时也,乎?故利用安身,呕轮吐萌,寒山子诗云:不得露其根则子坠。盖体用不同---震出为征。阳气造端,初阳以三立,八日-一一兑行。,,五行周流,,牝牡,隐形而藏。岂可用工隐形而藏。却自发散辉光,根可,滋,施功亦异阴以八通。故三九二见龙,和平
  昴毕之上九潜龙日震动刚不侵逾,柔不退或反或覆,有明。三五德就,乾体乃成。九三夕惕,亏折神符。盛衰渐革,终还其初。巽继其统,固济操持。九四或耀,进退道危。艮主进止,不得逾时,二十三日,典守旋期。九五飞龙,天位加喜。六五坤承,结括终始。馧养众喜,世为类母。
  一日之间,火候周旋入璇玑之运,自子升上,至午降下,周历六爻,虽无形可观,而默运造化会之於心,其时灵药随日往来,升降上下,未尝停止,岂有常位。所以与大《易》阳生阴降之理合也。谓为《易》宗祖者,圣人先悟金丹之理以自修持,超几入圣而后迷是理於《易》以示后人,是知大《易》之作本诸大丹,而大丹之道乃#15《易》之宗祖也。
  朔旦为《复》 ,阳气始通。出入无疾,立表微刚。黄锺建子,兆乃滋彰。播施柔暖,黎需#16得常。
  半夜子时,火候起绪也。一阳未生#17,火侯未动。众阴群居,如众庶无统。及乎火侯既动,阳气始通,播施和暖,熏蒸#18鼎器。光明既兆,则为万物发生之主,是时修炼之士便能默会进火之机,畎微刚为表准,出一入往来,收放无疾;自兹#19以往,渐.渐增修,以至纯乾,暖#20炼成宝。大几初功,尤宜加馑。前辈诗云:夜寒宜向火,护众到天明。此#21即播施柔暖黎需得常之义也。
  《临》 炉施条,开路正光。光耀渐进,日以益长。丑之大吕,结正低昂。
  丑时,进二阳火侯也。至是,则光耀渐进,开玄路,正光明也。阳自下生,当就下结。其时用功正低,待过此一爻渐以放仰,以随化机,故日结正低昂。
  仰以成《泰》 ,刚柔并隆。阴阳交接,小往大来。辐赓於寅,运而趋时。
  寅时,进三阳火侯也。至是,则刚柔交分,阴阳各半,上水下火。是则精水上腾,神火下仰,仰者欲升,腾者欲降,阴阳交接,小往大来,造化辐奏於此。
  渐历《大壮》 ,侠列卯门。榆荚堕落,还归本根。刑德相负,昼夜始分。
  卯时,进四阳沐浴之侯也。其时,昼夜始分,生杀相半。万物至春敷荣,而检荚至是独落。益榆荚应星,星至晓隐,以金丹与森罗万象相参,而万象森罗亦生於日月故也。
  《夬》 阴以退,阳升而前。洗濯羽翮,振索宿尘。
  辰时,进五阳火候也。至是,则#22五阳上升,水源清澄,如禽出水,振洗羽翼,将欲奋飞,为冲天之举矣。
  《乾》 健#23明威#24广被四邻。阳终於巳,中而相干#25。
  巳时,进六阳火侯也。至是,则·纯乾体就,月圆水满,光盛神盈,正而不偏,圆而不缺,光被四表,明褊十方矣。
  《姤》 始纪绪,履霜最先。井底寒泉,午主#26袭宾。宾服於阴,阴为主人。
  午时,退一#27阴符侯也。至是,则阴为主而阳为客,苟不识主中宾、宾中主,则差之毫厘,为害不细。勿以一阴方萌,未能为害。奈何井底寒泉,而履霜冰至。前辈所以切切论主宾之分者以此。
  《遁》 去世#28位,收敛其精。怀德俟时,栖迟昧冥#29。
  未时,退二阴符侯也。
  《否》 二塞不通,萌者不生。阴伸阳屈,没阳姓名。
  申时,退三阴符侯也。
  《观》 其权量,察仲秋情。任畜微稚,老枯复荣。荠麦芽蘗,因冒以生。
  酉时,退#30四阴符#31沐浴候也。荠麦应日,故至八月芽叶。日魂胎於酉也,木至是而胎藏,至是而沐浴,故酉为沐浴之侯。
  《剥》 烂肢体,消灭其形。化炁既竭,亡失至神。
  戌时,退五阴符侯也。
  道穷则返,归乎《坤》 元。恒#32顺地理,承天布宣。
  亥时,退六阴符候也。
  元。恒#32顺地理,承天布宣。
  亥时,退六阴符候也。
  玄幽远渺,隔阂相连。应度育种,阴阳之源。寥廓恍惚,莫知其端。先迷失轨,后为主君。无#33平不陂,道之自然。变易更盛,消息相因。终坤始复,如循连环。帝王乘御,千载尚存#34。
  磁石吸铁,阳燧取火,方诸取水,皆阴阳相感、隔碍相通之理。岂能测其端倪哉?修丹之功,始若迷昧#35及乎火候既终,丹力既熟,方知#36身为世尊,如帝王之乘御矣。此道岂外乎终《坤》始《复》之机哉?魏君重复言之,可谓明尽矣。
  将欲养性,延命却期。审思后末,当虑其先。人所禀躯,体本一无。元精云布,因炁托初。
  夫血气之属各有性,而性未尝不出於正也。血气之属各有命,而命未尝不出於情也。然性本正矣,及乎迷失真性而沦溺於邪蹊,甚至为凶人、为蛇、为竭、为异类,变其性而为邪性者有矣。命本情矣,及乎明心见性,了知一切,众生各因淫欲而正斯命。於是,炼精化熙,入圣超凡,变其命而#37为正命者有矣。知性之本正,然后能养。知命之可正,然后能延。试思,夫人之始,初禀受形躯之时,本一正性也,而父母交精,元炁云布,果出於正耶?果出於情耶?《圆觉经》谓命因欲有。与此同匕曰。
  阴阳为度,魂魄所居。阳神日魂,阴神月魄。互为室宅。性主处内,立置鄞鄂。情主营外,筑垣城郭。城郭完全,人民乃安。爰斯之时,情合坤乾#38。乾动而直,气布精流。坤静而翕,为道舍庐。刚施而退,柔化以滋。九还七返,八归六居。男白女赤,金火相拘。则水定火,五行之初。上善若水,清而无瑕。道之形象,真其难图。变而分布,各自独居。
  夫情性生於魂魄,魂魄生於明暗,明暗生於#39日月,日月生於阴阳,圣人以乾坤刚柔、动静阖辟之机推测之,此大丹之道所以契大《易》也。其要不出乎以阴阳为度也,故日出於卯则天明而魂盛,日入於酉则天暗而魄盛。魂为阳神,魄为阴神;魂以昼为室,魄以夜为宅,其实不出乎明暗二机也。夫人昼明则用魂用神,而魂神本性也。夜暗则归精归魄,精魄本命也。命生情,故以精魄为城郭。性生心,故存心神#40为鄞鄂。城郭固全#41,人物乃安,当斯之时,以情营外,然后乾坤合而刚柔、动静、阖辟之·理得矣。於是,一运之气,周乎太空;升降混沦,俱化真土;九金八木、七火六水,还返归居,皆入於土矣。归土则五行全而万物生。其中,男现白形,女呈赤貌#42益五行聚会而金火相拘,火炼金而金柜水,如汤在鼎而玉鼎汤煎,如鼎在炉而金炉火炽。只言水、金、火者三物,总在土中,言火则自然有木,造化既成,铅凝汞结於鼎中,则水之为功,又善之上者也。至宝无瑕,至真难摸,火候既足,五行分布,则又各自独居,而不相凌犯矣。
  类如鸡子,炁白相扶。纵广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俱。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铅。
  纵广一寸,横微狭焉,法身在其中矣。前辈有云:争如跳入珠光内,踊身直到紫微官。
  阳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诸非星月,安能得水浆。二炁玄且远,感化尚相通。何况近存身,切在於心胸。阴阳配日月,水火为效征。
  阳燧者,炼五色石作镜向日,以艾取火。《淮南子》谓之火。方诸又有水,方诸以水晶为珠,向月取水,又谓之阴燧。阳燧、方诸若不假日月,则不能生水、取火。人身之中,阴阳升降与天地造化同运,其问水火交遇#43之理,亦岂外夫日往月来交会之机以求证效哉?
  耳目口三宝,固塞勿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44中。旋曲以视听,开辟#45皆合同。为己之枢辖,动静不竭穷。离炁内营卫,坎乃不用聪。兑合不以谈,希言顺鸿蒙。三者既关键,缓体处空房。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证难以推移,心专不纵横。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颜容浸以润,骨节益坚强。排却众阴邪,然后立正阳。修之不辍休,庶炁云雨行。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怫佛被容中。反者道之验,弱者德之柄。芸组#46宿污秽,细微得调畅。浊者清之路,昏久则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