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笈七签

  三田之中精气微,
  内指事也。丹田之中神气变化,感应从心,非有无不可为象也。从粗入妙,必有其系,故以气言之。气以心为主,因主立象,至精至微,不可数求也。《道机经》云: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宝三丹田。三丹田中,气左青右黄,上白下黑也。
  娇女窈窕翳霄晖,
  《真诰》云:娇女,耳神名。言耳聪朗彻明,掩玄晖也。
  重堂焕焕明八威,
  重堂,喉咙名也,一曰重楼,亦曰重环。本经云绛宫重楼十二级,绛宫,心也。喉咙在心上,故曰重堂。喉咙者,津液之路,流通上下,滋荣一体,焕明八方。八卦之神曰八威也。
  天庭地关列斧斤,
  两眉间为天庭。紫微夫人祝曰:开通天庭,使我长生。列斧斤,言勇壮。
  灵台盘固永不衰。
  心为灵台。言有神灵君之,静则守一,动则存神,体安不衰竭矣。
  中池章第五
  中池内神服赤珠,
  胆为中池。舌下为华池。小腹胞为玉池,亦三池之通名。胆部曰龙旗横天掷火铃,赤珠者,火铃之服。
  丹锦云袍带虎符,
  丹锦云袍,心肺之色。在胆之上,故曰云袍符命也。《九真经》云:皇老君佩玄龙神虎符,带流金之铃。并道君之服也。
  横津三寸灵所居,
  内指事也。脐在胞上,故曰横津。脐下三寸为丹田,真人赤子之所居也。
  隐芝翳郁自相扶。
  谓男女之形体也。隐翳交合,自然之道。按《内外神芝诀》云:五藏之液为内芝。内芝则隐芝也。又云:隐,奥者也。
  天中章第六
  天中之岳精谨修,
  天中之岳谓鼻也,一名天台。《消魔经》云:鼻欲数按其左右,令人气平,所谓溉灌中岳,冬书帝录。
  云宅既清玉帝游,
  面为云宅,一名尺宅。以眉、目、鼻、口之所居,故为宅也。修之清通,则神仙矣。《洞神经》曰:面为尺宅,字或作赤泽。
  通利道路无终休,
  《太素丹景经》曰:一面之上,常欲两手摩拭之,高下随形,不休息,则通利耳目鼻口之气脉。
  眉号华盖覆明珠,
  明珠,目也。
  九幽日月洞空无,
  《五辰行事诀》云:眉上直入一寸为玉珰紫阙,左日右月。又《玉历经》云:太清上有五色华盖九重,人身亦有之。当存目童如日月之明也。
  宅中有真常衣丹,
  真谓心神,即赤城童子也,亦名真人,亦名赤子,亦名子丹。心存见之,常在目前,与心相应。衣丹,象心气赤色也。
  审能见之无疾患,
  元阳子曰:常存心神,则无病也。
  赤珠灵裙华蒨粲,
  玄膺之象也。外谕也。
  舌下玄膺生死岸。
  内指事也。玄膺者,通津液之岸也。本经云:玄膺气管受津府。
  出青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升天汉。
  谓吐纳阴阳二气,焕然着明也。人能善遇吐纳之理,则成天仙矣。
  至道章第七
  至道不烦决存真,
  专心则至。
  泥丸百节皆有神,
  神者,妙万物而为言。因象立名,则如下说。
  发神苍华字太元,
  白与黑谓之苍。最居首上,故曰太元。
  脑神精根字泥丸,
  丹田之宫,黄庭之舍;洞房之主,阴阳之根。泥丸,脑之象也。
  眼神明上字英玄,
  目谕日月,在首之上,故曰明上。英玄,童子之精色,内指事也。
  鼻神玉垄字灵坚,
  阴垄之骨,象玉也。神气通天,出入不竭,故曰灵坚。
  耳神空闲字幽田,
  空闲幽静,听物则审,神之所居,故曰田也。
  舌神通命字正伦,
  咽液以舌,性命得通;正其五味,各有伦理。
  齿神崿锋字罗千,
  牙齿坚利如剑崿刀锋,摧罗众物而食之也。
  一面之神宗泥丸。
  脑中丹田,百神之主。
  泥丸九真皆有房,
  《大洞经》云:三元隐化,则成三宫;三三如九,故有三丹田,又有三洞房,合上元为九宫,中有九真神。三九二十七,神气相合,人当存见之。亦谓天皇九魄变成九气,化为九神,各居一洞房。
  方圆一寸处此中,
  房有一寸,故脑有九宫。
  同服紫衣飞罗裳。
  九真之服,皆象气色。飞,犹轻也。
  但思一部寿无穷,
  存思九真不死之道也。
  非各别住俱脑中。
  丹田之中,众神所居。
  列位次坐向外方,
  神绕丹田而外其面以扞。不祥。《八素经》云:真有九品,向外列位,则当上真上向,高真南向,太真东向,神真西向,玄真北向,仙真东北向,天真东南向,灵真西南向,至真西北向,天真者不视而明,不听而聪,不言而正,不行而从。
  所存在心自相当。
  心存玄真,内外相应。
  心神章第八
  心神丹元字守灵,
  内象谕也。心为藏府之元,南方火色。栖神之宅,故言守灵也。
  肺神皓华字虚成,
  肺为心之华盖。皓,白也,西方金之色。肺色白,其质轻虚,故曰虚成也。
  肝神龙烟字含明,
  肝位木行,东方青龙之色也。於藏主目。日出东方,木生火,故曰含明。
  翳郁导烟主浊清,
  翳郁,木象也。得火而烟生,得阳而气生。清则目明,浊即目暗。有别本无此一句。
  肾神玄冥字育婴,
  肾属水,故曰玄冥。肾精为子,故曰育婴也。
  脾神常在字魂停,
  脾,中央土位也,故曰常在,即黄庭之宫也。脾磨食消,神康力壮,故曰魂停。
  胆神龙曜字威明,
  胆色青黄,故曰龙曜。主於勇捍,故曰威明。外取东方青龙,雷震之象也。
  六府五藏神体精,
  资系一身,废一不可,故曰神体精。心、肝、肺、肾、脾为五藏。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为六府。所言府者,犹府邑之府,取中受物之义,故曰府也。藏者,各是一质,共藏於身,谓之藏也。言三焦者多矣,而未的言其所在。盖心、肝、肺三藏之上,系管之中为三焦。《中黄经》云:肺首为三焦,当指其所也。又据五方之色脾为黄,应为五藏之主,而今共以心为主者何也?答曰:心居藏中,其质虚受也。夫虚无者,神识之体,运用之源,故遍方而得其主,动用而获其神,不可以象数言,不可以物类取也。
  皆在心内运天经,
  五藏六府,各有所司,皆有法象,同天地,顺阴阳,自然感摄之道,故内运天经也。
  昼夜存之自长生。
  依上五神服色,思存不舍,不死之道也。《仙经》曰:存五藏之气,变为五色云,常在顶上,覆荫一身。日居於前,月居於后,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即去邪长生之道也。
  肺部章第九
  肺部之宫似华盖,
  金宫也。肺在五藏之上,四垂为宇也。
  下有童子坐玉阙。
  童子名皓华。肺形如盖,故以下言之。玉阙者,肾中白气,上与肺连也。
  七元之子主调气,
  元阳子曰:七元之君负甲持符,辟除凶邪而布气七窍,主耳目聪明。七元,七窍之元气也。
  外应中岳鼻齐位,
  中岳者,鼻也,又为脐也。脐为昆仑之山,鼻为七气之门,位犹主也。
  素锦衣裳黄云带。
  素锦衣裳,肺膜之色也。黄云带者,肺中之黄脉,蔓延罗络,有象云气。
  喘息呼吸体不快,
  有时而然。
  急存白元和六气,
  白元君主肺宫也。《大洞经》云:白元君者,居洞房之右也。
  神仙久视无灾害。
  邪不干正。
  用之不已形不滞。
  常存此道,形气华荣,至诚感神之所致也。
  心部章第十
  心部之宫莲含华。
  火宫也。心藏之质,象莲华之未开也。
  下有童子丹元家,
  心神丹元,字守灵,神在心内而云,下者,据华盖而言。
  主适寒热荣卫和,
  寒热,阴阳静躁之义也。人当和适以荣卫其身。老子《经》云: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
  丹锦飞裳披玉罗,
  象心藏之色也。有肺之白气象玉罗。
  金铃朱带坐婆娑,
  金铃,肉蕊之象。朱带,血脉之象。坐婆娑者,言神之安静也。《九真经》云:黄老君带流金之铃,仙服也。
  调血理命身不枯,
  心安体和,则无病矣。
  外应口舌吐五华,
  心主口舌吐纳五藏之液,辨识五行之味,故言外应。
  临绝呼之亦登苏,
  人有病厄,当存丹元童子朱衣赤冠以救护之也。
  久久行之飞太霞。
  常行此道,能获飞仙。
  肝部章第十一
  肝部之中翠重裹,
  木宫也。肝色苍翠,大小相重之象也。
  下有青童神公子,
  肝,东方木位,主青,故曰青童。左位为公子。公子一名含明。上有华盖,故曰下。
  主诸关镜聪明始,
  於时主春,青阳之本始;於窍主目,五行之关镜,故曰聪明之始。
  青锦披裳佩玉铃,
  青锦,肝之色。玉铃,白脉垂之象也。《升玄经》云:三天玉帝,带火玉之佩。《素灵经》云:灵耀君衣青锦单裳。皆神仙之服也。
  和制魂魄津液平,
  内指事也。东春和煦,万物生成。
  外应眼目日月清,
  肝位属眼,象日月明。
  百痾所钟存无英,
  左为无英,肝神在左,故存之。一本为无英。无英者,物生之象也。
  同用七日自充盈,
  五藏兼在,故言同用。七日为一竟。一竟,一复也。故《周易》曰七日来一复是也。
  垂绝念神死复生,
  存念青衣童子,形如上说。
  摄魂还魄永无倾。
  《太微灵书》云:每月三日、十三日、二十三日夕,三魂弃身游外,摄之者当仰眠,去枕,伸足,交手心上,暝目,闭气三息,叩齿三通,存心中有赤气如鸡子,从内出於咽中。赤气转大,覆身;变成火以烧身,使匝。觉体中小热,呼三魂名曰:爽灵、胎光、幽精。即微咒曰:太微玄宫,中黄始青。内炼三魂,胎光安宁。神宝玉室,与我俱生。不得妄动,鉴者太灵。若欲飞行,唯诣上清。若有饥渴,得饮玄水玉精。又每月朔、望、晦日,七魄流荡,交通鬼魅。制检还魄之法,当此夕仰眠,伸足,掌心掩两耳,令指相接於项上,闭息七遍,叩齿七通,心存鼻端白气如小豆大,须臾渐大,冠身上下九重。气忽变成两青龙,在两目中;两白虎在两鼻孔中,皆向外;朱鸟在心,上向人口;苍龟在左足下,灵蛇在右足下。两玉女着锦衣,手把火光,当两耳门。毕,咽液七过,呼七魄名曰:尸苟、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即微咒曰:素气九回,制魄邪奸。天兽守门,娇女执关。炼魄和柔,与我相安。不得妄动,看察形源。若有饥渴,听饮月黄日丹。
  肾部章第十二
  肾部之宫玄阙圆,
  水宫也。玄阙圆者,肾之形状也。玄,水色。内象谕也。
  中有童子冥上玄,
  肾为下玄,其神玄冥,字育婴。心为上玄。上玄幽远,气与肾连,故言冥上玄。
  主诸六府九液源,
  五藏六府,九液交连,百脉通流,废一不可。六府如上说。九液,九窍关之津液。
  外应两耳百液津,
  肾宫主耳,气衰则聋。阴阳和合,血液流通。
  苍锦云衣舞龙幡,
  苍锦,肾色之象也。云衣,肾膜之象也。龙幡,青脉之象也。《九真经》云:道君服青锦衣、苍华之裙也。
  上致明霞日月烟,
  肾气充足,耳目聪明,阴阳不衰。外象谕也。
  百病千灾急当存。
  元阳子曰:寒暑相生,男女相形。肾中二神常衣青,左男戴日,右女戴月,存想见之,则充#2无灾息者也。
  两部水王对生门,
  肾藏双对,故曰两部。肾官水王,则化为赤子,故曰对生门。
  使人长生升九天。
  赤子化为真人而升九天者,谓九气青天,其气主生者也。
  脾部章第十三
  脾部之宫属戊己,
  土宫也。戊己,中央之辰也。
  中有明童黄裳里,
  明童谓魂停。黄裳,土之色。
  消谷散气摄牙齿,
  脾为五藏之枢。脾磨食消,性气乃全。齿为罗千,故摄牙齿。
  是为太仓两明童,
  太仓,肚府。此明童谓肚神,神名混康。
  坐在金台城九重,
  注念存思,神状当然。
  方圆一寸命门中,
  即黄庭之中,丹田之所也。
  主调百谷五味香,
  口中滋味,脾磨之所致也。
  辟却虚羸无病伤,
  内指事也。食消故也。
  外应尺宅气色芳。
  尺宅,面也。饥饱虚羸,形乎面色。
  光华所生以表明,
  亦知虚实。
  黄锦玉衣带虎章,
  脾主中黄,谓黄庭真人服锦衣也。《玉清隐书》云:太上道君佩神虎大章也。
  注念三老子轻翔,
  三老谓元老、玄老、黄老之君也。念脾中真人自然变化。子谓受黄庭之学。
  长生高仙远死殃。
  《庄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以此而谈,其理均也。故长生者不死,寂灭者不生。不死不生,则真长生;不生不死,则真寂灭。何死殃之所及也。
  胆部章第十四
  胆部之宫六府精,
  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为六府也。《太平经》云:积清成精。故胆为六府之精也。
  中有童子曜威明,
  又云胆神龙曜,字威明。勇捍之义也。
  雷电八振扬玉旌,
  八方雷震,有威怒之象也。玉旌,则气之色也。
  龙旗横天掷火铃,
  胆,青龙之色。旌旗,威战之具也。火铃者,胆边肉珠之象也。怒则奋张,故言掷也。
  主诸气力摄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