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太清部
- 集注太玄经
集注太玄经
狂简扶 ,羡爽差忒,反乎其真,童之吉也。童以寡有,颛而鲜失。自童而增,纯德方昌。执一而达之,以与类交,则至动起焉。故必有畏,而出羡,差戒夫失,而 、傒保其德。《传》以为有而为之,则易之者,皞天不宜取诸此也。从,厥民析物亦如之,发虑宪散道德者象焉。进而多谋,然无敢设於一之间也,推之以格其至而已矣。《大学》之治,所以至天下平而乐作者,此其物也。失方而逃,忘忧而唐,然而常、度未替,礼之功也。度以持谷,至於极长大同,乃变而减,与物各唫,反己自守。守又弗固,则入而聚积,庶民事也。衰周之诗,所谓如贾三倍,君子是识者,与时化也。贪利既胜,德义既衰,则世所藉以行者,唯饰而已,非底至齐,信之所以昭明天下者也。是以虚伪疑民,是非相乱,使外眩於凋离,而中失其靖止,天下倾矣。此君子沈藏之世也。天下之生,一治一乱,其道盖如此。
释,推也;饰,衰也。
物将去累,推之使释;质衰而致饰焉。推自中发,饰自外设。人之真,积力久则悬解晖发,时至而不自知矣。聚,积衰也,故老则戒之在得。
格,好也是;而疑,恶也非。
好是已定,疑非而或之,好恶着焉,所谓格物取此。
夷平而视倾。
夷则各得其平而自如。视,相倾也。《春秋传》曰:犹有观焉。持平而慎倾,可以修德,可以养生。
乐,上扬;沈,下藏。争,士齐也;内,女怀也。
物止其平,乃乐其发而争其守。士齐,公之至也。女怀,私之至也。公胜,则万物皆相见也。私胜,则万物各相去也。
务则喜,诸家作喜,许、黄作憙。而去则悲。宋无则字。事,尚作;晦,尚休。更,变而共笑;瞢,久而益忧,断,多事;穷,无喜。
因有乐有争,以有务有事。变而通之,为天下正,唯平格之,大人为能任此。我断则众听焉,而事萃之。和豫通物,而不可穷者,喜也。喜必有务,务必有辜,事必有更,更时行而断正胜也。
毅敢而割惫。装,徙乡;止,不行。众,温柔;坚,寒刚。
毅大用事,装而欲去,若周营洛邑是已。四方民大和会者,温柔之象也。盛衰相极,必至之几。是以上毅敢行,下众豫附之时也,而装在其中。治当成王之隆极,而图及平王之衰世,装以候时,此周公之所以独见於眇绵者也。惫止不行,坚而持之,则以定倾焉。
密,不可问;成,不可更。
敢以毅行则装,而温柔相得于密,以类升也。惫受割极则止,而寒刚反保其成,以考降也。密不可间,情也;成不可更,性也。情,天性也;性,天命也。情则毅而不害,善亲亲也;性则割而不绝,能生生也。
亲,亲乎善; , 乎恩。敛也得,失亡福。强,善不倦;剧,恶不息。睟,君道也;驯,臣保也。盛壮,而将老也。
亲而后可敛也,敛而后能强也。则君道正,居有盛时,为法天下。 既受成#3 ,失剧而反驯,保其得。则阴以老变,阳以非来,为艰为勤,微之艰也。诸家而作也,宋作而字。
居,得乎位;难,遇乎诎。
得位则莫之难也。而信,诎道致信者也,难则俟时而已。
法,易与天下同也;勤,苦而无功也。
自中至夷,大人之正也。自乐至法,圣人之治也。法唯与天下同,故易。且非易也,则天下孰能同之?勤如天道,劳功无苦也。道非其时,苦而无功,则就养而已矣。
养受群余,君子养吉,小人养凶也。
八十一首,七百二十九养。事类之委,有庆者殃。此群余也,而养受之以为种,吉凶蕃焉。
玄错
中始周旋,羡曲毅端。碎、文之道,或淳或斑。
中始周旋,道德也。羡曲毅端,时物也。中始而道生之,周旋而德反焉。羡曲者,迷乎周旋之运。毅端者,守乎中始之外也。端生睟,曲生文。
强也健,傒也弱。或傒字上有而字。积也多,而少也约。视也见,晦也瞀。童无知,盛而有余#4。去离故,而将来初。
童之无知,如见有瞀,虽或晦之,见在其中。欲昭明者,发之而已。盛而有余,反寡有矣。弱而傒强,约而无积,此寡有之蒙,未离於一者也。去离故而将来初,学所辅也。
大也外,而翕也内。 也进, 也退。乐,佚逿#5;古荡字。勤,蹶蹶。达,思通;穷,思索。宋本作达,思也通;穷,而思也索。干在朝,而内在夕。
乐佚逿者#6;无为之适:勤蹶蹶者,有为之艰。《诗》所谓蹶厥生者,文王之勤止也。武王之诗所谓王在在镐,岂乐饮酒,此佚逖之时也#7。思利变通,思索而未如之何,则有穷而已。朝气锐尚干,夕气归好内。诸家作席,林作夕。
差,自憎;饰,自好。
差,内讼恶。饰,外见美。
格不容,而昆宽裕。增日益,而减日损。驯奉令,而戾相反。释也柔,而坚也 。
坚如履革,失柔和矣。 音昂,革履属。黄作。
夷平易,而难颉顽。断多决,而疑犹与。逃,有避;争,有趣。进,欲 ;诸本作进欲行,盖当作迂。止,欲鸷。
进非 则伤,止非鸷则达。是以君子其进也安,道悠远也;其止也厉,德正胜也。
廓,无方;务,无二。应也今,而度也古。
应与时行,唯今之宜;度由数起,因古而已矣。
迎,知前;永,见后。从也牵,守也固。礥,拔难;剧,无赦。
微阳方动,则虽在盛阴,能拔於难。独阴绝阳,则其穷无赦矣。
唐荡荡,而闲 塞。更,造新;常,因故。失,大亡;敛,小得。灶,好利;法,恶刻。礼也都,而居也室。
都非鄙之野,室无都之容。
聚,事虚;众,事实。
聚以阴收,故其事虚;众以阳宣,故其事实。虚则易消,实则难克也。武王之颂曰:实维尔公允师。此实众也。受有牧野之旅,鹿台之财,巨桥之粟,此虚聚也。
也皆合二,而密也成用一。
二,人属也;一,则天精天粹。万物作类,其密无间,咸见已焉。
上,志高;沈,志下。交,多友;唫,少与。锐,鏩鏩;瞢,剪跙。
鏩,宋音谗。剪,徂感切;《释文》: ,割,剪出也。一作 ,一作剪,宋作剿,音锁。跙,才与切。先儒以为,剪跙,行不进也。以瞢先见,故其行如此。
亲,附疏;割,犯血。遇,逢难;装,候时。事,自竭;养,自兹。
亲至於附疏,割至於犯血,此仁不仁之反也,治乱之极也。遇逢难,务早辨也;装侯时,谨先几也。事自竭者,施诸外也;养自兹者,蕃诸中也。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范望《玄·错》末有#8:格也乖,而昆也同。增有益,而减有损。成者,功就不可易也。云宋衷补此。而或谓陆绩自有成首,今以秘馆所藏陆本考之,无有。近世宋惟干别得古本,亦缺此五首。而今本又有格不容,而昆宽裕。增日益,而减日损,莫知何从得之。故独删宋衷所补四首,余皆疑,弗敢去,以俟讨论者考焉。
玄摛音 ,张也
玄者,幽摛万类而不见形者也。资陶虚无而生乎规, 音关。神明而定摹。通同古今以开类,摛措阴阳而发气。一判一合,天地备矣。天日回行,刚柔接矣。还复其所,终始定矣。一生一死,性命莹矣。
天分刚上,则日月五星丽之者,皆其柔也。
仰以观乎象,俯以视乎情。察性知命,原始见终。三仪同科,厚薄相劘。圜则杌棿,杌,音兀。棿,吾结切。方则啬吝。嘘则流体,唫则疑形。是故阖天谓之宇,辟宇谓之宙。
阖天,宇也;辟宇,宙也。一阳一阴,乾坤之变也。
日月往来,一寒一暑。律则成物,历则编时。律历交道,圣人以谋。昼以好之,夜以丑之。一昼一夜,阴阳分索。夜道极阴,昼道极阳。牝牡群贞,以摛吉凶。则君臣父子夫妇之道辨矣。故日动而东,天动而西。天日错行,阴阳更巡。死生相樛,音交。万物乃缠。故玄聘取天下之合而连之者也。连,章、林作运。缀之以其类,占之以其觚。晓天下之瞶瞶,莹天下之晦晦者,其唯玄乎?晦字《释文》作膴,音武;一作晦,云当作膴。膴;微视也。今唯下别本作膴膴,诸家作晦晦。夫玄,晦其位而冥其畛,深其阜而眇其根,攘其功而幽其所以然也。故玄卓然示人远矣。旷然廓人大矣。渊然引人深矣,渺然绝人眇矣。渺,宋作 ,黄作渺。嘿而该之者,玄也; 而散之者,人也。稽其门,辟其户,叩其键,然后乃应,况其否者乎?
夫为玄者,外稽其门弗应,内辟其户弗应,密叩其键然后乃应,而况不为者乎?入之深深,索之益薄,於是玄感应焉。非玄应之也,至精之通也。
人之所好而不足者,善也;人之所丑而有余者,恶也。君子日强其所不足,而拂其所有余,则玄之道几矣。仰而视之在乎上,俯而窥之在乎下,企而望之在乎前,弃而忘之在乎后,欲违则不能,默而得其所者,玄也。
日强其善而拂其恶,以成德器而已。若玄,则俟嘿契焉。善几於道,不足者充而发祥,有余者去而弗翳,是以入于玄之平也。
故玄者,用之至也。见而知之者,智也;视而爱之者,仁也;断而决之者,勇也;兼制而博用者,公也;能以偶物者,通也;无所系輆者,圣也;时与不时者,命也。虚形,万物所道之谓道也。虚形,章、丁作虚无形,宋、林、许、黄作虚无形。所道,宋作通。之谓道也,宋、许、黄本至阴阳皆有也字,章、丁无有。因循无革,天下之理得之谓德也。因循,林作因缘。理生昆群,兼爱之谓仁也。昆、丁、宋作混。列敌度宜之谓义也。秉道德仁义而施之之谓业也。莹天功,明万物之谓阳也。幽无形,深不测之谓阴也。阳知阳而不知阴,阴知阴而不知阳。知阴知阳,知止知行,知晦知明者,其唯玄乎?
自幽摛万类,至於晓莹天下者,玄之术也;自晦冥深眇,到於知阴知阳者,玄之道也。其於玄也,见而知.之,视而爱之,断而决之,兼制而博用,能以偶物,无所系輆,则当时命州而行乎天下,能秉道德仁义而施之业,格于皇天矣。
县之者权也,平之者衡也。浊者使清,险者使平。离乎情者,必着乎伪;离乎伪者,必着乎情。情伪相荡,而君子小人之道较然见矣。玄者,以衡量者也。高者下之,卑者举之,饶者取之,罄者与之。明者定之,疑者提之。规之者思也,立之者事也,说之者辩也,成之者信也。
言玄之正,胜人事如此。
夫天,宙然示人神矣;夫地,佗然示人明矣。天地奠位,神明通气,有一有二有三。位各殊辈,回行九区,终始连属,上下无隅。察龙虎之文,观鸟龟之理;运诸桼政,击之泰始极焉,以通璇玑之统,正玉衡之平。园方之相研,刚柔之相干。盛则入衰,穷则更生。有实有虚,流止无常。
言玄之齐七政,以象天地如此。
夫天地设,故贵贱序。四时行,故父子继。律历陈,故君臣理。常变错,故百事析。质文形,故有无明。吉凶见,故善否着。虚实荡,故万物缠。阳不极则阴不萌,阴不极则阳不牙。极寒生热,极热生寒。信道致诎,诎道致信。其动也,日造其所无,而好其所新。其静也,日减其所为,而损其所成。故推之以刻,参之以晷,反覆其序,轸转其道也。以见不见之形,抽不抽之绪,与万类相连也。其上也县天,下也沦渊,纤也入芦音秽。广也包轸。其道斿冥而挹盈,丁、宋作押盈。存存而亡亡,微微而章章,始始而终终。近玄者,玄亦近之;远玄者,玄亦远之。譬若天苍苍然,在於东面南面西面北面,仰而无不在焉,及其俛则不见也。天岂去人哉?人自去也。冬至及夜半以后者,近玄之象也。进而未极,往而未至,虚而未满,故谓之近玄。夏至及日中以后者,远玄之象也。进极而退,往穷而还,已满而损,故谓之远玄。日一南而万物死,日一北而万物生。斗一北而万物虚,斗一南而万物盈。日之南也,右行而左还;斗之南也,左行而右还。或左或右,或死或生,神灵合谋,天地乃并,天神而地灵。
玄术如此,是以人伦物化,参诸天地,和同无间,而玄为之宗。夏至致日南在东井,冬至致日北在牵牛。而斗正四时,各建其方。日历西陆而东,斗轧东陆而西。万物系焉,盈则兆死,虚则更生。夫玄散为一阴一阳,维其运也,左右相逢。如此,故能神灵合并,而反浑乎玄。曰天神而地灵,言合并而不相乱也。
玄莹
天地开辟,宇宙拓坦。拓,本多作祏,章、林、黄作拓。天元咫步,日月纪数。周运历统,群伦品庶。或合或离,或嬴或踦。故曰假哉天地,啖徒滥切。函启化,罔衮於玄。章及丁别本罔作内。终始幽明,表赞神灵,大阳乘阴,万物该兼,周流九虚,而祸福絓罗。凡十有二始,群伦抽绪,故有一二三,以絓以罗,玄术莹之。鸿本五行,九位重施,诸本作施重,宋作重施。上下相因,丑在其中,玄术莹之。天园地方,极植中央,动以历静,时乘十二,以建七政,玄术莹之。斗振天而进,日违天而退,或振或违,以立五纪,玄术莹之。植表施景,榆与株切。漏率刻,昏明考中,作者以戒,玄术莹之。冷竹为管,室灰为候,以揆百度;百度既设,济民不误,玄术莹之。东西为纬,南北为经,经纬交错,邪正以分,吉凶以形,玄术莹之。凿井澹水,钻火难木,流金陶土,以和五美;五美之资,以资百体,玄术莹之。奇以数阳,耦以数阴,奇耦推演,以计天下,玄术莹之。六始为律,六间为吕,律吕既协,十二以调,日辰以数,玄术莹之。方州部家,八十一所,画下中上,以表四海,玄术莹之。一辟,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少则制众,无则治有,玄术莹之。古者不霆不虞,霆,许、宋作 ,音雩,诸家作霆。慢其思虑,匪筮匪卜,吉凶交渎,於是圣人,乃作蓍龟,钻精倚神,箝知休咎,玄术莹之。是故欲知不可知,则拟之以乎卦兆,测深摹远,则索之以乎思虑。二者其以精立乎?夫精以卜筮,神动其变;精以思虑,谋合其适;精以立正,莫之能仆;精以有守,莫之能夺。故夫抽天下之蔓蔓,散天下之混混者,非精其孰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