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太清部
- 天原发微
天原发微
以分数言之,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十六,十六分三十二,又分为六十四。故曰:分阴分阳,迭用柔刚。十分百,’百分千,千分万,以至十万分亿,十亿分兆,十兆分京,十京分垓,垓以下分秣、分禳、分沟、分涧、分正、分载、分极。.通十有五名,皆不离乎十。根有干,干有枝,枝有叶。愈大愈细,愈细愈繁。阳自震长至乾则分,阴自巽生至坤则翕。长分消翕,一十数之运而已。故程子曰:二五合而成阴阳之功。
邵子曰:乾坤坎离为三十六卦之祖。巽 兑艮 震为二十八卦之祖。
乾坤坎离兼重卦中孚颐大#27小过,共八卦不变,为三十六卦之祖。三十六卦即上下经两个十八卦也。兑巽震艮本二卦之变,故为二十八变卦之祖。二十八者,三十六卦中,不变者八,变者二十八。反覆观之,即五十六卦。何以言三十六卦也?乾一坤八#28,一百数中取六十四卦为体,三十六卦为用。一至十而足,十至百而足。坤位上得三十六为用,下得六十四为体。内阴爻体数足,共百数。十退八,八八六十四。八退二,六六三十#29六。卦有九中藏七者,四九三十六中藏四七二十八。卦有七中藏八者,四七二十八中藏七八五十六。卦有八中藏六十四者,即下八卦不动,重而为六十四者,约而博也。有斗乃中藏三者,六十四中反覆视之,止三十六者,博而约也。或藏九于八,则一八二七三六四五。亦日四九交数,皆九体藏八中。故其体不穷。或藏九于十,则九畴有五九之数,实有九事。六极□附于五福,则十不见而藏于九。以用藏体,其用不竭。
又曰:乾用三十六卦,故一爻亦具三十六数。坤用二十四卦,故一爻亦具二十四数。
六十四卦,应一年三百六十日。乾一卦六爻,一爻三十六数,六爻二百一十六,即三十六卦之爻数也。坤分得二十四卦,嗅乾成六十四卦。一爻二十四,六爻百四十四,即坤二十四卦之爻数。坤与乾,共成三百六十。
天数用七。
天数十,七为用,三为交。地数十二,八为用,四为交。乾本得一爻,三十六得二百一十六。今加六作之数。坤本一爻,二十四得百四十有四。取一分以奉乾,止用三六一百八,即亥子丑三时也。一日一月一年,数皆行乎地下,而不为人之用也。或十分用七,从天之用,主十干而言也。或十二分用七用八用九,从地之用,主十二辰而言也。用七则二百一十为用,百五十为交。用八则二百四十为用,百二十为交。用九则二百七十为用,九十为交。故曰:日数从天,辰数从地。
数有盈虚,生於二至之中。
由辰之二千一百为阳极,气之余分也。阳赢六日,每月之中气是也。六则十二,阳进十二日为一百二十。又辰之二千一百六十为阴极,朔之虚分也。阴缩六日,每月之朔虚是也。六则十二,阴退十二日为一百二十,共二百四十。偶十二而二十四,大运正数六十日得一分,闰数以六日得一分。分布于二十四气,中盈朔虚各十二而有二十四,运析一于四也。昼夜分用,故用二百五十二。
又曰:数有体用。体数生物属地,用数运行属天。
体数三百八十四,具六十卦。爻数三百八十四,以四为体,则三百六十爻为用。益六十四卦,存乾坤坎离四卦。二十四爻,主二十四气,则以三百六十爻为一年之用。存九十爻为体,十五卦则二百七十爻为天地用数,即寅开戌闭之数也。存一百爻为体,十八卦则二百五十二爻为地上用数,即寅至酉加闺之月也。去亥子丑三官之卦不用,一百八日,体中有用,用中有体。存太极之体,余为天之用。存天之体,余为地之用。存地之体,余为人之用。实用之数,二百六十四,是为律吕人物之用数。二百五十六者,为坎离生物之数,於地体二百五十二上加四为六,二百五十六日有三千七十二时,皆为生物之时。物生乎阳,独取阳策为用。乾阳三十六,兑离巽共八十四。坤十二,震坎艮共六十。凡八位阳爻,总一百九十二,并本生四数六十四,为二百五十六也。又曰:六十四卦去初上爻不用,而用中爻四位,亦得二百五十六。用四位者,四地体也。坎四阴,离四阳,故生物必以四也。乾坤定位于上下,坎离交媾乎其中。为生物之主,孕其精神。去初上不用而用中爻者,以天地昏晓不生物而日中生物,地之南北不生物而日中生物故也。使离不存,四阳无以受坤阴。坎不存,四阴无以纳乾阳。故各去四以立体。去四者,常存而不用,而用二百五十六也。初者,地之气,命之根。《先天图》内三十二阳三十二阴不变者,初不用也。上者,天之神性之原。是以八纯卦五世而游魂以为天,《易》上不动也。
邵子曰:《易》有变数,卦有变象。
天数函三,重三则六,三三为九,九九八十一,阳数之极也。极则阳变为阴。地二重四则八,八八六十四,阴数之极也。极则阴变为阳。有卦变者,一变三,乾变震坎艮,坤变巽离兑也。一变八,乾自央至泰,坤自剥至否也。外三男三女之卦,一同有变卦者,以蝶着得之。得二老九六之变,则为乾为坤。得二少七八之不变,则为震坎艮为巽离兑也。有爻变者,如坤一爻变复至六爻,尽变则乾之类。又以一阳互升为变者,则为复师谦豫比剥也。又有二阳爻变者,十有五卦,皆自临来。三阳爻变者,十卦皆自泰来。乾一爻变垢至六爻,尽变则坤。又以一阴互变而生者,则诟复履小畜大有也。又阴二爻变者,十有五卦皆自遁来。三阴爻变者十卦,皆自否来。此以爻变卦变言也。八卦之变,八而八之极於六十四。六十四卦之变,六十四而六十四之极於四千九十六卦。以卦画推之,此十二画卦也。累至二十四画,则一千六百七十七万七千二百一十六卦。又《先天图》一变得二卦,二变得四卦,三变得八卦,四变得十六卦,五变得三十二卦,六变而六十四卦备。
先天方圆二图,一一相应。故邵子下内曰:变于内者应乎外变于外者应乎。变于下者应乎上,变于上者应乎下
巽离兑以二十八阳,应坎艮震之二十八阴。坎艮震之二十阳,应巽离兑之二十阴。乾兑巽坎为上,则离震艮坤为下。乾兑离震为内,则巽坎艮坤为外。阳消阴长,每卦相效,未有变而不应者。变者,从天。天左行而日移一度应者,法日日右行而天应一度。皆左右相应也。日纪于星,乾离也;月会于辰,兑震也;火生於土,坤坎也;火潜于石,艮巽也;皆上下相应也。飞者栖木,离艮也;走者依草..’震坤也;心肺相联,乾巽也;肝胆相属,兑坎也;皆内外相应也。所以《易》之六爻,初与四应,二与五应,三与六应,常相反对也。天地相函,牝牡相召。天阳地阴,天律地吕。天声倡地,以乾兑离震居西北,倡地之五六七八一十六卦於 东南。又交西南否遁讼娠十六卦,是为暑寒昼夜变,走飞草木之性情形体。得动数十六卦,成二百五十六卦,位合#30四变。几动物之成败美恶,莫不由是。以地音和天,以坤艮坎巽居 东南和天之一二三四一十六卦於西北。又交东北泰临夷复等十六卦,是为雨风露雷变性情形体之走飞草木。得植数十六卦,成二百五十六卦,位合#31四变。几植物之荣枯华实,莫不由是。西南之卦,自左而右以观动物#32。动物之命在首,附天以阳生乎下。在下之三十二卦,其一皆向上者,命在上也。故人首在上,而乌兽皆横生。 东北之卦,自上而下以观植物。植物之命在根,附地以阴生乎上。在上之三十二卦,其一皆向下者,命在下也。故人肾在下,而草木皆倒生。然后配以音声之卦,则日月星辰之声,天卦百十二也。水火土石之音,地卦百五十二也。
又曰:天地十六变,共六百七十二分消长。
天左八变,自子‘至巳为昼,三百三十六为数之长。地右八变,自午至亥为夜,三百三十六.为数之消。共二八一十六变,天统乎体,八变而终于十六。以乾为主,自央而行,两卦当一变,同人当八变,娠当十六变。天地各分A 变,各得数三百三十六者,五十六卦之爻数也。八八六十四卦,除去乾坤坎离大小过中乎颐二十四爻。二十四而十二,即阳之数赢六日。右六阴月一百八十日卦,去坤坎大小过二十四爻。爻二十四而十二,即阴之数缩六日也。共去二十四,所以有三百三十六,合为六百七十二分消长也。又为七六五四之变。
八卦生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蔡氏曰:阳之生阴,二而六之为十二。阴之生阳,三而十之为三十。是乾始一而兑为十二,离则十二而三十为三百六十,震则十二而为四千三百二十。自巽而坤,皆奇偶之生数,厘之於二十四卦,以所生之数而相乘,知其总数也。兑之震,则为十五万五千五百二十之数。愚尝砍之矣。阳一为奇,阴二为偶。是以一元之数起於乾,为起数之端,犹一岁包年月日时而为之也。乾之后有兑。兑为月,其数二。衍之为十二,一岁有十二月也。兑之后有离。离为日,其数三。衍之为三百六十,一岁有三百六十日也。离之后有震。震为时,其数四。衍之为四千三百二十,一岁有四千三百二十时也。此一二三四,为天地生物之始数,阳之所以先一阴也。震四之后,继以巽五。阴元之气,莫先於此。是为巽元之年数,衍之为十二万九千六百,为起数之端。坎六继之,是为巽元之月数。衍之为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月。艮七又继之,是为巽元之日数,衍之为四千六百六十五万六千日。若夫巽之时数,则居之坤八焉。又衍之而得五万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二千时。此五六七八,又天地成物之终数,阴之所以承乎阳也。由是重而衍之,以至於八,则乾之世数四千三百二十,衍之为五万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二千。兑之世数五万一千八百四十,衍之为六十七万一千八百四十六万四千。循序而推,皆可栗见。大抵乾兑离震之数,包巽坎艮坤在其中。自子至巳上六辰皆属乾,谓之先天。自午至亥下六辰皆属坤,谓之后天。后天皆效先天而为之也。故曰: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可举隅而知之也。
十二与三十互用。
岁月十二,即岁之一而十二之。岁日三百六十,即十二而三十之。岁时四千三百二十,即三百六十而十二之。世岁三#34 十,即岁之一而三十之。世月三百六十,即世数而三十#35之。世日万八百,即世日而三十之。世时十二万九千六百,即世日#36而十二之。
十二辰十二次,其数即三四二六。两其十二,而三八四六。
阴数二衍为十二,十二支十二时十二月十二世十二卦。坤有十二画,人有十二物,所以地数起于十二。十二辰者,辰数月数也。自子至巳为阳,自午至亥为阴。二六也,以生成而分。自子至戌为阳,自丑至亥为阴,亦二六也。以奇偶分二六,十二阴阳各半,析一为二,分其十二也。四三十二者,四时各三析二为四,又分其二六也。二十四者,气数十二月也。八节者,一节而三气。四时者,一时而六气者。先天一官八卦之爻,各止四十八者,分四方立体应乎四行也。中虚十二为土,以应四方。在甲子则存十二,在着则卦一,在坤则余十二阳,在乾则余十二阴。四十八者,十二也。去十二而用三十六为老阳。自寅至戌,三用而一不用二十四者,去四六而用四六为老阴。自卯至申去六用六各半也。二十八者,去四五用四七。三十二者,去四四用四八。或自寅中至戌中,或当自卯至酉用者,常多於不用为乾坤进退之间。此十二数,日分昼夜,月分跳纳。进十二日则阳赢,退十二日则阴缩。赢则气之余分六为百二十,缩则气之虚分六亦百二十。进退六日,进退六十日,亦偶之而二十四,故用二百四十二、二百五十二、二百六十四。一年六十甲子,小则六时,大则六日。又大用六十年,皆十二也。故曰:六甲而天道穷,月三十日用中也。中问半日,为日月之合。除闺亦合一官之数,只是无人曾说来。
乾用九,坤用六。乾坤进退於七八九六之中。
体四用六,乾坤包乎体用。故三十六以四变则四九,以六变则六六。二十四以四变则四六,以六变则六四。若二十八与三十二,以四变而已,不能以六变也。自用言之,四六二十四,极阴也。进六为三十而阳中,又进六为三十六而阳极。六六三十六,极阳也。退六为三十而阴中,又退六为二十四而阴极。自体言之,六四二十四,极阴也。进四为二十八,又进四为三十二,又进四为三十六而阳老。九四三十六,极阳也。退四三十二,又退四二十八,又退四二十四而阴老矣。惟乾坤进退,独能会于七八九六之中。为阴阳二老而加用也。六子不能以六变,故不言用。阳生阴中,自六进至九,而老阴生阳中。自九退至六,而老二老之变,皆不离乎四象。故以四而加於九八七六之上,得其体数之四矣。又於体中而推其用焉,则日三十六也,三十二也,二十八也,二十四也。《易》有六十四卦,六十以应六甲,四卦以应四时。二老二少,虽各有攸司,然阴终不可以先乎阳。乾本六阳数,又能兼坤半以为九。三三而九,九九八十一。此老阳之数,所以始於三而极於九。而老阴二少之数,皆其中之节目云尔。故曰:以一气之体统言,则谓之乾而无不包者此也。
大《易》两其十八以分经,共成三十六。
文王序之,孔子翼之,示人至矣。自汉以来,未有能言之者。
经世两其二六以分运,共成三百六十数。大小二运,六进六退,年月日#37时上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