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秘要

  南上大道君,此太清南宫之道君。
  上皇太上北上大道君,此太清北宫之太上高真。此七条并太清之高真#2,领理兆民者,悉应是学道所得。
  皇人,此为太帝所使,在峨媚#3,黄帝往受真一五牙者。
  玄成清天上皇,此太清玄成清天中之皇君#4 。元始天王,此盖太清元始天中之王#5西王母初学道之师。此三条太清之尊位#6不领兆民。
  右件九十九条#7系太清中略有位号#8,无姓名德业,或是世学所得,或是自然之神。
  葛洪於罗浮山合太清金液,服之隐化。
  乐巴,后汉豫章、桂阳太守,修剑兵解之道#9,入鹤鸣山中
  鲍察,上党人,鲍宣五世孙,受道於王君。
  华子期,九江人,受角里先生灵宝赤杯方#10。
  帛和,字仲理,王西城弟子,受三皇天文太清丹方。
  徐福,秦时人。
  尹轨,字公度,晋时人,善煮石。
  张巨君,授许季山易法。
  黑羽,疑是墨翟。徐福等四人,并见二星。
  王鲁,是魏明帝城门校尉,范王伯纲女。
  赵爱儿,刘虞别驾,渔阳赵该姊。
  郭芍药,汉波辽将军,东平郭骞女。
  此三人并受行灵飞六甲之道。
  仇季子,咽金液而臭闻百里。
  鹿皮公吞玉华而虫流。此二人并服丹而尸解。
  徐季道,受仙人五神事者。
  赵叔期,寻卜师受胎精中记者。
  周君,受老君素书七卷读万遍得道者。
  郭声子,洛市作卜师者。
  郭崇子,彭祖弟子,誉恶人者。
  刘伟道,中山人,服金丹者。
  庄伯微合服金汋者。
  李明,句曲山下合丹升玄洲者。
  刘道恭,毛伯道,此二人共合丹,服托死而仙。
  燕昭王,宁仲君,张子房,臧延甫,刘子先,赵伯玄,此六人并服丹而解化得仙者。
  赤将子,黄帝时人,授西岳公禁山符,又服火法。
  青乌公,黄山居,此二人彭祖弟子。
  东方朔服初神丸,仕汉武帝者。
  方明,力牧,昌宇,些三人黄帝臣。
  宁封服石脑而赴火,则作火解。
  淮南八公,即是八老先生。
  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此四人商山四皓。
  乐子长,齐人,吴羌时受韩君灵宝五符乃敷天书藏於东海劳盛山中,为吴王所得。
  韩终,秦时人,为霍林仙人。
  凤钢能作药,起死者。
  彭籛,殷时人,善房中之道,道授彭真人。
  阴长生,南阳人,师马君,受太清丹法。
  马明生,临淄人,遇太真夫人以灵丸,后师安期生,受服太清丹,在世五百年去世。
  墨翟,宋人,善机巧,咽虹丹以投水,似作水解。
  秦叔隐,冯翊,此二人华山仙伯。
  刘千寿,沛人,少室仙伯北台郎。
  赵祖阳,涿郡人,潜山真伯。
  张上贵,楚人,九疑仙侯。
  白石生,煮石方者,东华左仙卿。
  周大宾,姜叔茂,此二人秦人,蓬莱左卿。
  贾宝,安郑人,蓬莱右公。
  宋晨生与张理禁共论空者,蓬莱左公。
  李抱祖,岷山人,受青精□饭者,太清右公。
  王道宁常山人,主西方录善。
  籍保举学道嶓家真人,左禁郎。
  茅季伟受行上清下真品经,又服太极九转丹,受书为地真上仙,句曲真人,定录右禁郎。
  山世远,晋人,传说谶记者,太和真人。
  魏显仁,大梁真人。
  阴友宗,岷山真人。
  韩伟远,受宋德玄灵飞六甲者,九疑真人。
  洪崖先生,青城真人。
  傅先生,南岳真人。
  冯延寿,西岳真人。
  孟子卓,中岳真人。
  宋德玄,周时人,行灵飞之道,中岳真人。
  高丘子,中岳真人。
  衍门子,中元仙卿。
  叔度胡,姓康,名献,师赤君,五岳司西门。
  邓离子,师赤君,小有仙王。
  李元容,师赤君,太清仙王。
  赵车子,太清仙王。
  茅初成,一名本初,司命君高功,师鬼谷先生,入华阴山学道,乃乘云驾龙,白日升天。
  鬼谷先生,周时人,在城阳山鬼谷中。
  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道陵学道,至汉安元年壬午岁五月一日,於鹤鸣山仙官来降,授以正一盟威之教,施化领民之法,流行以至于今号天师。
  又妻亦得道,为女师,至孙鲁,传袭道法,魏武拜为镇南将军,真受云张镇南之夜,解者是为系师。有弟子二十四人,入室弟子王长、赵升,余者皆不显。
  右件八十五人,系太清中真仙姓名事迹粗显者,今亦应进登太极者。
  得太极道人名品
  韦编郎庄周,受长桑微言,作内外篇,隐抱犊山,服火丹,白日升天。
  长桑公子,庄周师,授扁鹊起死方者。些一人真仙#11。
  被衣王倪师,
  王倪啮缺师,
  啮缺许由师,
  巢父洗耳师#12,
  支离问柳生者,
  蒲衣庄子云,犹是被衣#13。
  云间老君#14,姓李,字伯阳#15是太清之老君也#16。
  尹喜周函谷关令,
  许由不受尧禅者,
  卞随投水者,
  华封祝尧者,
  子州,善卷,石户,北人#17马皇治龙病者。
  安公,姓陶,乘赤龙。
  大项项橐者#18。
  秦佚,吊老聃化者#19。
  接舆上峨媚,号陆通者#20。
  伯昏,临危引弓者。
  庚桑,善化导者。
  萧史,善吹箫者。
  弄玉秦穆公,女奔萧史者。
  二女,白水阳见禹者。
  邯鄂张君,前汉末人。
  刘京,张君弟子。此二十七人#21,并受行飞步之道,非尽太极,犹多有太清者。
  苏林,字子玄,濮阳曲水人,师涓子道学,受三元真一,游徧人间数百年#22,玄洲遣迎云车羽盖#23,縿驾龙虎,锡玄洲上卿,领太极中候大夫。
  涓子,名未显,青童弟子苏君之师,少饵木精,受守一玄丹之道,中黄四司大夫,领北海公。
  郭幼度,陆浑真人,太极监#24。
  范伯华,豳人,戎山真人右仙公。
  淳于太玄,石城人,阳洛真人,领西归传。
  李翼,字仲甫#25 ,京兆人,与茅司命俱事王君。
  左元放,师西岳卿,嗣司命,别主西方录籍。
  王忠,正一上玄玉郎。
  鲍丘太极宫官,南陵玉女。
  司马季主,汉时人,受西灵子都剑解之道,托形枕席,在委羽山大有宫,服明丹之华,挹扶晨之晖,真授云:如似作剑兵解法,兵解则不得在太极。弟子四人:
  一人,鲍阳,广育人,修剑解托,死於山涧。
  一人,王养伯,太原人,与张良共采药不反。
  一人刘伟惠,颖川人,汉景帝公车司马刘讽也,尸解托形杖履於桑树之下。
  一人段季正,代郡人,本隐士,托形尸解,渡南郑秦川而溺死。
  太玄仙女西灵子,都季主之师。
  八老先生,姓名未显,应是淮南八公,此中亦有在太清者。
  洞台清虚七真人,姓名未显,同在王屋山宫,此中亦有在上清限者。
  绛文期,玄洲仙都降南真於阳洛山者。
  盖公子,太极高仙伯延。
  张奉,字公先,河内人,先为束华北河司命,禁保侯。
  激子久,在束华宫已为太极所署,又领九宫尚书令,太极仙侯。
  黄观子,学道服金丹,读洞经得道,太极左卿。范明期,受西梁□饭,紫阳既右真人。紫阳有左右,则周君为左真人,位秩高此,已在上清青精先生。
  大宛北谷子,此二人受西梁□饭得道。
  朱火丹陵宫龚仲阳,
  龚幼阳,此兄弟二人受青童君仙忌真记得道。
  东极老人扶阳公子,
  西极老人土展灵子期,
  南极老人丹陵上真,
  北极老人玄上仙皇,
  中元老人中央上玄子,此五人修五辰所致五方老人。
  东极真人陵阳子明,
  北极真人安期生,此二久并赤君王君号,为四极真人。
  文始先生,
  西归子
  半车童子,此三人并相成之师友。
  栢成子高修步纲之道,真授云相成纳气而肠胃三腐,似为解化之迹。
  风后,黄帝之师。
  周穆王姓姬,成王之曾孙,游行天下,宴瑶池,会王母。
  夏禹姓姒,名文命,承舜王天下,受锺山真公灵宝九行真,又行玄真法得道。
  帝舜姓姚,名重华,服北戎长胡所献千转紫霜得道。
  王子者;黄帝之曾孙,受灵宝五符,又诣锺山受九化十变之经,以隐遁日月,游行星辰,修剑解之道。
  玄帝颛顼,黄帝之孙,游行四海,埋宝鼎於洞山,受灵宝五符得道。
  黄帝轩辕姓公孙#27,行步纲之道#28,用剑解之法,隐变桥陵,驾龙玄圃,乘云买阆风得道。
  太极左公,北洛先生八真限。
  五老上真仙都左公,撰灵书紫文者。
  玄和阴陵上帝,是太极中天之帝#29。
  清和宫天帝君,是太极中天之帝。
  第一#30,中央黄老君,在左最尊,已度上清。
  第二,紫阳左仙公,中华公子,石路虚成。
  第三,西梁子文,授王清虚青精□饭云实牙者#31。
  第四,安度明初降南真於修武县中者,此四人#32,太极金阙四帝君,后圣李君在左最尊,已度上清,余三帝是太极之天帝。
  右件九十三人,系太极真仙#33,令亦有进上清者。
  无上秘要卷之八十四竟
  卷八十五至八十六原缺
  #1此:敦煌写本作『右』。号:敦煌写本作『兮』。
  #2此:敦煌写本作『右』。
  #3峨媚:敦煌写本作『蛾眉』。
  #4君:敦煌写本无。
  #5盖:敦煌写本作『盖』。
  #6此:敦煌写本作『右』。
  #7右件九十九条:敦煌写本作『右此前』。
  #8系:敦煌写本无。
  #9修:敦煌写本作『修』。
  #10角:敦煌写本作『禄』。杯:敦煌写本作『松』。
  #11此:敦煌写本作『右件』。
  #12 洗耳师:敦煌写本作『饮牛者』 。
  #13庄子:敦煌写本作『南华真人』。被:敦煌写本作『披』。
  #14 云间老君:敦煌写本作『效间老聃』。
  #15字:敦煌写本作『名』。
  #16 也:敦煌写本无。
  #17人:敦煌写本作『户』 。
  #18项项:敦煌写本作『顷』 。
  #19此句敦煌写本作『秦矢,吊老聪死者』。
  #20峨媚号:敦煌写本作『蛾眉兮』。
  #21此二十七人:敦煌写本作『右廿八人』。
  #22徧:敦煌写本作『变』。
  #23盖:敦煌写本作『盖』 。
  #24监:此下敦煌写本有『西』字。
  #25字:敦煌写本无。
  #26王子者,敦煌写本作『玉子帝誉』。
  #27公孙:敦煌写本作『姬』。
  #28中行步纲之道:敦煌写本作『修步□之道』。
  #29中:此下敦煌写本有『一』字。下句同。
  #30小第一:敦煌写本作『太极四真』。
  #31中王:敦煌写本作『玉』。
  #32中此四人:敦煌写本无。
  #33件九十三人系:敦煌写本无。
  无上秘要卷之八十七
  尸解品
  司命东卿君曰:夫尸解者,形之化也,本真之练蜕也,躯质之遁变也,五属之隐适也。虽是仙品之下第,而其禀受所承,亦未必轻矣。或未欲升天而高栖名山;或欲崇明世教,令死生道绝;或欲断子孙之近恋,尽神仙为难希;或欲长观世化,惮仙官之劬劳也。妙道一备,则高下任适,固不可用,明死生以制其定格,所谓隐回三光,白日陆沉者也。
  飞琅玕之华而方营丘墓者,高丘子、衍门子、洪崖先生是也。而不知高丘子时以尸解入六景山,后服金液之水,又受飞琅玕之华於中山方,复托死乃入玄洲,受书为中岳真人。衍门子今在蒙山大洞黄金之庭,受书为中元仙卿。洪崖先生今为青城真人。
  漱龙胎而死诀,饮琼精而叩棺者,先师王西城及赵伯玄、刘子先是也。
  服金丹而告终者,臧延甫、张子房、墨翟子是也。
  抱九转而尸臭,吞刀圭而虫流者,司马季主、宁仲君、燕昭王、王子晋是也。
  周穆王北造昆仑之阿,亲饮绛山石髓,食玉树之实,而方墓于汲郡。
  夏禹诣锺山,啖紫□醉金酒,服灵宝行九真而犹隐于会稽。
  北戎长胡大王献帝舜以白琅之霜十转紫华,服之使人长生飞仙,与天地相倾,舜即服之而方死葬苍梧之野。
  此诸君并已龙奏灵河,凤鼓云池而犹尸解托死者,正欲断以死生之情,示民有始终之限耳。岂昏腐骸太阴以肉饷蝼蚁者哉!直欲遏违世之夫,塞俗人之愿望,至於青精先生、彭铿、凤纲及商山四皓,淮南八公,并已服上药,不至一剂自欲出处默语,肥遁山林,以游化为乐,以升虚为戚。非不能登天也,弗为之耳。以此诸君自展转五岳,改名易字,不复作尸解之耳。
  夫尸解之道,如为少妙,既令希有情阻,闻者不及,一以死镇其路,示无所复论,虽彭铿游山,凤纲市朝,四皓假首,以素八公,变形万化,亦吾所不愿矣。自有方诸刻名,应得尸解之仙者,或禀受使然,或志行替败,或学寻浅狭,情向颓住,此自希尚所及,正以分得之耳,非向所论。诸君衍门子辈,既饱上药而故为尸解者也。吾昔受先师尸解上方委化之道,虽不得获用,常所依依,今向尘垢四会,交兵激合,三官驱除,嫉贤害道,言神仙者,致痾寻媱利者,富贵志道求生者,亦何为汲汲於风火之中,束带以入郾市哉!今密出尸解之方,可各以传示弟子,应为真人者。用之潜遁,足以远凶患,施之而逝,可以尽子孙之近恋;隐之而游,可以登名山也。若夫道数兼备,万术斯明,役使百鬼,招召众灵,坐在立亡,分气散形,虽处三军而飙锋不能兵,虽行凶危而灾疠不能干,虽入市朝而百害不能生者,可无复施尸化之迁耳。夫此之解者,率多是不汲汲於龙轮,乐安栖於林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