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秘要

  子明复启曰:若后末世中诸学真道士已受灵宝外教券契,奉行五篇,未见此内教,若其后见便可得传与奉修。
  太上答曰:要须受此方素七十二字契经之盟,无上大箓,然后可与经。何以故:二教经契,无有十方,太上大祝,故十方官属天神地祇,天龙鬼神等不来为经作营护契力。
  右出《升玄内教经》
  无上秘要卷之三十四竟
  无上秘要卷之三十五
  授度斋辞宿致仪品
  诸行道皆用御制新仪。其用日数,十戒一真文七日、五千文三日、三皇五日、真文七日、上清九日。先须沐浴清净,赍香火。诣师礼,三拜,叩头长跪,授辞。
  投辞文:
  某郡县乡里男女。
  若受十戒、五千文、三皇,可云清信弟子某甲年若干。
  若受真文,可云洞神弟子某甲年若干。
  若受上清,可云洞玄弟子某甲年若干。
  若不次第,直受真文上清者,可云清信弟子某甲年若干。
  若五等同场共受者,可云清信弟子某甲若干人,洞神弟子某甲若干人,洞玄弟子某甲若干人等,稽首乞道。辞:今日之日,流映已蹉,恒恐微炁,奄同彼昧。昧而无晓,长夜难脱。孤爽困苦,求兔无所。伏闻天尊大圣,所演有若受十戒,可云:十戒十四持身之品。
  若受五千文,可云:道德五千文经。
  若受三皇,可云:洞神三皇符图玉字。
  若受真文,可云:灵宝真文符图玉字。
  若受上清,可云:洞真上清符图玉字。
  若五等同场共受,可总录前五等法,云:文简事要,无细不度。肉人专,专实希奉受。朝受夕没,永无责恨。辄自罄竭,办信如法。叩头稽首,奉辞以闻,唯乞成就,谨辞。
  太岁某甲某年某月某日奉辞。
  次入道场密祝法:
  四上功曹龙虎使者、正一生炁侍靖素女,夜有所启,请得开明童子、上玄少女与我俱入黄房之裹,通达听启,皆使上闻。
  右出《金箓经》
  次入静思三师法:
  先思经师所在之方,心拜三过,愿师得仙道我身升度。
  次思籍师所在之方,心拜三过,愿师得飞仙,为我开度七祖父母,早升天堂,我得真道,升入无形。
  次思度师所在之方,心拜三过,愿师得升度上登高仙,为我开度五道八难,名入仙箓,永成真人。
  右出《玉箓经》
  次发炉法:
  无上三天玄元始三炁太上老君,召出某等身中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左右捧香,驿龙骑吏、侍香金童、侍香玉女、五帝真符,各三十六人,出关启此间土地里域、真官正神,臣今正尔烧香,宿启愿得太上十方正真之炁,来入某身中,所启速达径御太上无极大道吴天玉皇上帝几前。
  右出《明真科》
  次启事法:
  太上灵宝无上三洞弟子某岳先生某甲等上启太上三宝十方至真,某等宿命因缘,生值道化玄真,启拔得入信根,先师盟授三洞宝经,供养尊礼修行斋直,但受法之日要当竭其愚短,奉宣法化,教导一切,使未闻者闻,未见者见,愿元始之风咸被於十方太上慈泽,普沾於幽显,凡有归向,敢不上闻谨言。
  右出《金箓经》
  次读辞:
  某甲等辞情婵苦,翘募勇猛,今赍信求受。
  若受十戒,可云:十戒十四持身之品。
  若受五千文,可云:道德五千文经。
  若受三皇,可云:洞神三皇符图玉字。
  若受真文,可云:灵宝真文符图玉字。
  若受上清,可云:洞真上清符图玉字。
  若五等同场共受,可总录前五等法,永为身宝,谨依法清净烧香行道,明旦为始,并按威仪旧典诠举职僚,宣告科禁,令诸学者咸服法教,恩惟
  太上众尊,三宝威神、监斋大法师、侍经众真,垂神监映,省览所言,劝下三界官属及此间土地里域真官营卫某甲等身,使宅舍清净,消灭妖秽,所向必感,请如所陈。明旦晨晓依法行道,续更启闻。
  次智慧咏三首:
  智慧起本无,朗朗超十方。结空峙玄霄,诸天挹流芳。其妙难思议,虚感真实通,有有竟不有,无无无不容。
  智慧恒观身,学道之所先。眇眇入玄肆,自然录我神。天尊常拥护,魔王为保言。晃晃金刚躯,超超太上仙。
  智慧生戒根,真道戒为主。三宝由是兴,高仙所崇受。泛此不死舟,奖欻济大有。当可说戒时,诸天并稽首。
  右出《玉清戒》
  次归命一切天尊:
  至心归命北方玄上玉晨天尊,
  至心归命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
  至心归命东方玉宝皇上天尊,
  至心归命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
  至心归命南方玄真万福天尊,
  至心归命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
  至心归命西方太妙至极天尊,
  至心归命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
  至心归命上方玉虚明皇天尊,
  至心归命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至心归命过去高上玉皇天尊,
  至心归命见在元始天尊,
  至心归命未来太极天尊,
  至心归命玉京玄台紫微上宫,
  至心归命一切真仙得道圣众。
  右出《金箓经》
  次师西面,平坐说戒,诸众伏受。
  天尊告太上道君曰:今当普告,宣通法音,开悟群生,为诸男女解灾却患,请福度命,拔诸苦根,使生者见道,身脱八难,死者欢乐,饮食天堂,早生人中,转轮圣王,修斋求道,皆当一心请受十戒,谛受勿忘,专心默念,洞思自然,勿得杂想,挠乱形神,能如是者便当静听:
  第一戒者,心不恶妬,无生阴贼,检口慎过,想念在法。
  第二戒者,守仁不杀,愍济群生,慈爱广救,润及一切。
  第三戒者,守贞让义,不淫不盗,常行善念,损己济物。
  第四戒者,不色不欲,心无放荡,贞洁守慎,行无玷污。
  第五戒者,口无恶言,言不华绮,内外忠直,不犯口过。
  第六戒者,断酒节行,调和气性,神不损伤,无犯众恶。
  第七戒者,不嫉人胜己,争竞功名,每事逊让,退身度人。
  第八戒者,不得评论经教,訾毁圣文,躬心承法,恒如对神。
  第九戒者,不得国乱口舌,评议四辈天人。咎恨伤损神炁。
  第十戒者,举动施为,平等一心,人和神穆,行常使然。
  天尊言:建斋行道,四天帝王皆驾飞云绿轮、八景玉舆,从真人玉
  女手把华旛,前导凤歌,后从天钧,白鹄狮子啸诗和鸣。烧香散华,浮空而来,瞻礼行道,观听法音。天王下降,万灵朝焉。如是,岂可不尽其法也!当先受十戒,然后行道,庠序雅步,静心闭意,坐起卧息,不离仪格,天王欢悦,列冬上清,可谓得道方寸之间。
  右出《大戒经》
  次署众官:
  署高功大法师,当举高德,玄解妙义。
  次署都讲法师,当举才智精明,闲练法度。
  次署监斋,当举司察众违弹紏愆失。
  次署侍经,当须营侍经文,整理巾蕴。
  次署侍香,当须料理炉器,使香火不绝。
  次署侍灯,当须景临西方,备办灯具。
  次署侍座,当令四坐席地,拂饰齐整。
  次科罚愆失三十六条:
  若到斋堂,鞋履不正,
  若唱善声不齐,
  若法服巾冠不正,
  若於法座垂发,
  右件各罚礼十拜。
  若坐起揖让失仪,
  若侍灯灯火中灭,
  若不注念清虚为众所悟,
  若於法座睡眠,
  右件各罚礼二十拜,
  若钟声已绝不及行仵,
  若不及朝师,
  若礼拜上下不齐,
  若侍香香烟中绝,
  右件各罚礼三十拜,
  若都讲不赞唱,
  若出入去来不礼三宝,
  若读经忽乱请问败句,
  若驰步不庠序,
  右件各罚礼四十拜。
  若赞咏不唱善,
  若起居出斋堂不相关白,
  若听经倚据坐不正,
  若反着法服,
  右件各罚礼五十拜。
  若巡行不次第,
  若都讲鸣钟早晚失时,
  若登坛越级,
  若监斋见过不弹为众所紏,
  右件各罚礼六十拜。
  若着褐衣及行道巾冠出入,
  若翻覆香炉灯火,
  若烧香不洗手,
  若临事与外人语,
  右件各罚礼七十拜。
  若唱静思讫后至,
  若侍座不整饰触事有问,
  若言语及世务,
  若因起出不还,
  右件各罚礼八十拜。
  若於法座戏笑#1,
  若於法座绮语,
  若阙一时不赴,
  若於斋限高声厉色,
  右件各罚礼九十拜。
  右出《敷斋经》
  次宣科讫,各礼师再拜。
  次师东面,长跪启请仙官。
  太上灵宝无上三洞弟子某岳先生某甲等上启:
  虚无自然元始天尊、无极大道太上道君、高上玉皇、已得道大圣众至真、诸君丈人、三十二天帝、玉虚上帝、玉帝、大帝、东华、南极、西灵、北真、玄都玉京金阙七宝玄台紫微上宫、灵宝至真明皇道君,某等宿命因缘,生值道化,玄真启拔,得入信根,先师盟授三宝神经,供养尊礼,立功为先,今谨有某甲等传度。
  若受十戒,可云:十戒十四持身之品。
  若受五千文,可云:道德五千文经。
  若受三皇,可云:洞神三皇符图玉字。
  若受真文,可云:灵宝真文符图玉字。
  若受上清,可云:洞真上清符图玉字。
  若五等同场共受,可总录前五等法,沐浴清浄,烧香然灯,转经行道,依法上请天仙、飞仙、地仙、真人、神人、圣人、三十二天监斋直事、侍香金童、散华玉女、五帝直符,各三十二人,传言奏事、飞龙骑吏等一合来下监临斋堂,捻香愿念,应口上彻,须行事竟启还仙官。
  右出《明真科》
  次复炉法:
  香官使者、左右龙虎君、侍香诸灵官,当令静室之中,自然生金液丹精芝英,众真百灵交会在此香火之前,愿甲等受福天下,蒙恩十方,玉童玉女侍卫香烟,传奏所言,径御太上无极道前。
  右出《明真科》
  次奉戒颂:
  道为无心宗,一切作福田。立功无定主,本愿各由人。虚已应众生,注心莫不均。大圣弘至教,亦犹雨降天。
  高陵靡不周,常卑故成渊。海为百川王,是能舍龙麟。万劫保智用,岂但在厥年。奉戒不暂亏,世世善结缘。精思念大乘,会当体道真。
  右出《仙公请问经》
  次出道场密祝法:
  玄上太阴,八窗开明,向有所启少女通灵。事毕,复位万神潜宁。
  右出《金箓经》
  无上秘要卷之三十五竟
  #1原字不清,疑为『笑』字。
  无上秘要卷之三十七
  授道德五千文仪品
  受五千文法信:
  人须赍白绫五十尺、金龙一枚,若有功行,贫穷不堪,独办者宜随分量之不可依经为准。
  右出《隐注经》
  初入道场密祝法:
  四明功曹、通真使者、传言功曹、侍靖玉女,为我通达道室正神,上元生炁,入我身中。
  右出《金箓经》
  次唱静念如法。
  次思三师法:
  先思经师所在之方,心拜三过,愿师得仙,道我身升度。
  次思籍师所在之方,心拜三过,愿师得飞仙,为我开度七祖父母,早升天堂,我得真道,升入无形。
  次思度师所在之方,心拜三过,愿  师得升度,上登高仙,为我开度五道八难,名入仙箓,永为真人。
  右出《玉箓经》
  次发炉法:
  无上三天玄元始三无太上老君,召出某等,身中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左右捧香驿龙骑吏、侍香金童、传言散华玉女、五帝直符,各三十六人出,出即严装,关启此间土地里域真官正神,臣今正尔烧香授度,愿得太上十方正真之炁,来入某等身中。臣今所启,速达径御太上无极大道至真玉帝几前。
  右出《明真经》
  次礼三宝法:
  至心稽首太上无极大道,
  至心稽首三十六部尊经,
  至心稽首玄中大法师。
  右出《金箓仪》
  次师徒长跪读盟文:
  太岁甲乙某月甲乙朔某日甲乙某郡县乡里清信弟子某甲年若干某等,既耳目贪於声色,身心染於荣宠,常存有欲,无由自返,伏闻皇老以无极无年七月甲子日将欲西度函关令尹喜好乐长生,欲从明师受一言之书。老子曰:善哉!子之问也。吾道甚深,不可妄传。生道入腹,神明皆存百节关孔,六甲相连,徘徊身中,错综无端,胎息守中,上与天连,行之立仙,拜为真人。传不得法,殃及其身,身死名灭,下流子孙。某既肉人无识,窃好不已,专志颙颙,实希奉受。今具依明真科赍信,誓心诣某郡某州某县某乡某里三洞法师某岳先生某甲求受道德五文,修行供养,永为身宝,断金为盟,违科犯约,幽牢长夜,不敢有言。
  右出《传授五千箓仪》
  次师执经,各鸣法鼓三十六通。
  存思法:
  先思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足下八卦神龟,三十六狮子,伏在前头,巾七星,五藏生五炁,罗文覆身上,三一侍经各从千乘万骑卫之。
  右出《隐注经》
  次作传经诵一首:
  飘飘太虚岭,流景在上玄。终始无终劫,常保天地人。世主学致梵,道士诵得之。贤者今奉受,依法以相传。时无至真人,宝秘不妄宣。宗之升太清,弃之堕九玄。我说无为道,恬静得自然。
  右出《传授五千文箓仪》
  次师付经,弟子跪受,乃还本位。都讫,各礼师三拜。
  次归依一切尊道:
  至心归命北方玄上玉晨天尊,
  至心归命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
  至心归命东方玉宝皇上天尊,
  至心归命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
  至心归命南方玄真万福天尊,
  至心归命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