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太平部
- 三洞珠囊
三洞珠囊
又云:两眉间却入,左有明童真君,右有明女真官,中有明镜神君。此三君,共治明堂宫,腰带四玉铃,口衔玉镜,铃并赤玉也。若道士恐畏,存三神使鸣玉铃,使声闻太极,使吐镜,光令万丈,存见此三君,口吐赤气,使灌兆口,则千妖伏息,万鬼灭形。若道士饥渴,吸而咽之,须臾吐赤气,使灌兆口,因吸而咽之,须臾自饱也。又旦起皆咽液三十过,以手拭面摩目以为常,存唾变作津液也。
《太一帝君洞真玄经》云:欲存服日月之气者,当知日月景象,日圆形而方景,月方精而圆象,景藏形内,精隐象中,景赤象黄,是为日月之魂。若知其道,乃可以吐纳流霞也。服日气之法,以平旦采月华,以夜半存之,令光景,照我泥丸,下及五藏,洞彻一形,常得长生。
又云:存日入我口,如味也。存月入我脐中,当命门下照阴室之间也。
又云:闭目啄齿五过,以左手第三指捻鼻下人中七过,以右手第二指捻两眉九过。此为却辔三五七九封制百神门户之法也。
《玄母八门经》云:太素真人所服之药者,云草玄清者,黑苣藤腴也。一名玄清也。卉醴华英者,白蜜也。五光七白灵蔬者,薤菜也。白素飞龙者,白石英也。黑苣藤腴,白蜜凝雪者。
又云:云腴者,味香甘美,强而补精,镇生五藏,守气凝液,长养魂魄,真上药。
又云:腴蜜,名曰玄水玉液,一名飞龙云腴,一名炼五石之华膏也。至十五年,身有玉光,内外洞彻,长生天地,役使鬼神。三年之后,眼见夜书也。此药逾於八石之饵也。又复五石入喉,宝炼五藏,五藏上皆生五色华也。
又云:常服日月之精华者,欲得常食竹笋。竹笋者,日华之胎也。一名太明。又欲食松叶也。松者,木之秀也。欲服日月,当食此物气以感运也。太虚真人曰:松者,木之秀也。其松栢,皆曰秀木也。
《大洞经》云:道君散教养形,吐故受新,摄精逐秽,漱晨华以招日皇,挹夜明以抱月珠,结璘吸霄,双景合游,飞芝葩玄,灵若被岫。
又云:道君吐纳七冥,六度挥惠,八解寄成,略略远畅,飘飘绝冥,心泊节淡,以回孩婴也。
又云:道君仰簪日华,拾落月珠,摘绛林之琅实,饵玄河之紫蕖,偃赛灵轩,领理虎书。
又云:暧沫三黄,绛液易精,九琳吐芒,琅圩百变,碧映水阳,八琼飞景,萎蕤绿浆,曲晨乘霄,流金月明,玄津玉液,灵腴五公,光叶散音,一唱八张,波若火精,伊离玉姜,金鉴百会,舍利炼香,郁郁灵宝,化易文章。刀圭既陈,寿不可量,皇真元之珍药,上帝之所秘也。或炼五云玉华灵金饵,朱魄绿蕖,华腴碧精,南烛翠□,沉沙空青,朝采五晨,玉渊素浆,亦能反故还新,变老得婴也。
又云:悬五炼而水柔,九琳洞合而玉成。火琅遂珠,流金采琼,有齐上契,命胡可倾。
《登真隐诀第四》云:太极真人服四极云芽神仙上方,揖五方元晨之晖,食九霞之精也。注云:谓清晨之元气,始晖之霞精。日阳数九,是曰九霞。本文云:所以神光内曜,朱华外陈,体生玉瑛。注云:形与明挹晨晖以止渴,食霞精以充根。藏府与神光合曜,色貌随朱华共鲜。玉润映体,和气明形,皆五晨之灵锋,六澧之渊液,所能致也。
又云:得九琳玉液、八琼飞精者,则合终二景,天地同符也。
又云:虚淡内充,守元咽液,所谓真一也。
又云:致神以六液五气。
又云:常咽赤液,以哺养三宫也。
又云:云芽者,五老之精气,太极之霞烟,故采晖景之锋,以充於六液之和,洞微冥感,万神来降,幽映相求,不唱而应。是以龙吟方渊,故景云落霄,虎啸灵丘。故冲风四振,阳燧招明,而朱火郁起,方诸罕阴,而玄流湛溢,自然不觉所测。况学者方栖心注玄,精研道根,秽累豁於中胸,真正存乎三宫,采五晨之散晖,服六体之霞浆,税九天之奇宝,吐玄妙之秘言,龙曜发跃,明光七焕,味三华於皓齿,取饱液於唇锋,内炼六府,开聪彻明,呼吸天元,魂魄炼形也。
《真诰第五》云:黄山君诀曰:养性,服食药物,不欲食蒜及石榴子。道士自不可食,又禁房中。既令药力不行,又计食一斤损算百日也。沈羲口诀:服神药,勿向北方,大忌。亥子日,不可唾,亡精失气,减损年命,药势如土。
《真诰第七》云:汉昭帝时,张庆之女名微子,常服雾气。自云雾气是山泽水火之华精,金石之盈气也。久服之,则能散形入空,云气合体。微子云:受此法於东海束华玉妃渟文期也。
又云:女真传礼和服五星气得道也。
又云:仙女范丘林行挹日月之景,服九灵明镜之华。
又云:陈世京,服术及泽泻寒华也。
又云:玄一真人初入天台山,服食胡麻也。
又云:司马季生服明丹之华,挹扶晨之晖,令颜色如二十女子,须长三尺,黑如墨也。
《真诰第九》云:左采日华,右机月根也。
《上清九真中经内诀》:修奔日月祝曰:食青精日,饮云碧之腴,宴八极之城,登明真之台,坐希林之殿,咏玉晨之词也。
又曰:日魂精神,珠景赤童,使我西到六领之门,入协晨玉宫人弦素丘八景上房,得带千明之符,佩流星夜光之章,坐太和之殿,登七灵之台,饮月华云膏,食黄琬紫津,咏高上之篇,吟玉晨之词也。
又云:太上八景四蕊紫浆五珠绛生神丹方,此丹有八名,或名曰四蕊华,或名曰太微紫玉腴,或名曰五珠华丹,或名曰绛生晨华,或名曰三华上丹,或名日太上飞刚,或名曰九晨上丹也。
《后圣道君· 列纪》云:黄水月华丹、徊水玉精丹,水阳青映液也。故太上真人宴观七觉,游翔万方,寔由四液之飞津,五珠之丹皇也。
又云:服之唾地,则为日月之光也。
又云:北都琅玕华,则绛生之丹粒也。‘
《七星移度经》云:渴翕良井洪泉玉芝?饥纳龙胎琼腴绛树赤子。
《紫度炎光经》云:九皇太精北极真君,益我精胎,强我三魂,左引日华,右拘月津。
《道基吐纳经》云:道士修身吐纳,休粮一旬,精气微热,颜色萎黄,二旬之时,动作眩冒,支节怅恨,大便微难,小便赤黄,或时一利,前溏后刚前。至三旬,身体消瘦,重难以行。四旬之时,颜色转悦,心志安康。五旬之时,五藏和调,精气内养。六旬之时,体复如故,机关调良。七旬之时,心恶哗谊,志愿高翔。人旬之时,恬惔寂寞,信明术方。九旬之时,荣华滑泽,音声涣章。十旬之时,精气皆至,其效日昌。修之不止,年命自,长。三年之后灸瘢除减,颜色有光。修至六年,髓填一脑实,豫知存亡。经历九年, 役使鬼神,号曰真人,上佐上皇,与天同寿,与日合光。传非其人,身受其殃。
《天文上经》有龙胎金液九转之丹,守形绝粒,辟除万邪,五号先生仪有紫庭金夜也。
《玉诀经下》云:元始五炁常以鸡鸣上会灵宝玉山玄都上宫,阳光初明散元始之晖,流观诸天。其气郁郁,其晖熏熏,精如月珠,光如紫云。气运转如车之轮,上御九天之关,中固五帝灵山。下注云:学士五牙之根,上宫众圣大智真人皆以其时餐食其晖,仰咽其精,与天相承,致得无穷也。后圣道士休粮,长斋五岳,绝尘人间,远思清真者,得日日服日根之霞,吞太阳之精,则立觉体生玉泽,面有流光,位为玉皇。
《道引三光经》云:三光者,一名流精,二名泽婴,三名法气,四名阳王,五名云华,六名导仙,七名九变,八名定光,谓三光仙道炼胎之术也。
《道学传第二》云:许迈,字叔玄,小时名映,后自改名。远游入新成道山,服苣藤谷,常服气,一气千余息。晋永和二年,移入临安西山也。
又云:高平阎玄之,琅琊彭初,皆就远游受业。远游曰:阎君可服气以断谷。彭君宜须药以益气,遂教彭以饵朮,并委质。伏事三年,远游曰:君以解此,但当勤修之耳。专修矣,心如死灰,形如委骸,可各索清静处以自精妙。於是玄之往於潜饵朮为务也。
第三卷又云:王嘉,字子年,陇西人,在东阳谷口凿岸为穴而自居,不食五谷,不衣华丽,清虚服气,不与世交,姚长慕容,迎之不应也。
《真诰第五》云:范幼仲,辽西人,华阳中监也。受胎化易形,今来在此,恒服三气。三气之法,存青白赤三气,各如弦从东方日下来,直入口中,挹之九十过,自饱便止。为之十年,身中自生三色气,遂得神仙。此高元君太素内景法,旦旦为之,临目施行,视日益佳也。
东海东华玉妃渟文期授含真台女真张微子服雾之法,常以平旦於寝静之中坐卧任已,先闭目内视,发髴使如见五藏。毕,因口呼出气二十四过,临自为之,使目见五色之气相绕缠在面上,郁然久行之,常乘云雾而游也。
又云:守玄白之道,常旦旦坐卧,任意存泥丸中有黑气,存心中有白气,存脐中有黄气。三气俱生如云以覆身,因变成火,火又烧身,身通洞彻,内外如一,旦行至向中乃止。於是服气一百二十,都毕。道止如此,使人长生不死,辟灾却害,尤禁酒肉五辛之味,当别寝处静思,尤忌房室,房室即死。
又云:夫学道唯欲默气养神,闭气使极,吐气使微。又不得言语大呼唤,令神劳损。如此以学,皆非养生也。
《真诰.甄命第四》云:体摽高运,味玄咀真。吸引景曜,凝静六神。焕领八明,委顺灵根。忧累靡干於玄宅,哀念莫扰於绛津也。
《真诰第七》云:范幼冲,辽西人也。受胎化易形,今来在此,恒服青赤白三气之法,遂得神仙也。
又云:徐宗度,晋陵人,受风谷先生气禁道也。
又云,龙述,字伯高,后汉时人。从仙人刁道林受服胎气之法,托形解亡,隐处方台,师定录君也。
又有刘阿平者,居方山洞室中,常服日月晨气,颜色如玉,似年三十许人也。
《本行经》云:昔禅黎世界队王有女字曰絓音,年至十四不言,王弃之空山。女之无粮食,常仰日咽气,引月服精,自然充饱,体不损常也。
《空洞灵章》云:朝餐五云气,夕嗡三晨光。
又云:食气长阜穴,咽津黄水华。闭夜拔朽骸,还童及素牙。身入不死劫,名系玉灵都。
《八素阳歌九章》云:七宝玉粒金丹,紫芒隐芝,左掇右拾,夜光凤脑,虎沫云琅,琼霜奇味,一御则身拂太空。
《奔日月二景隐文》云:饮月华云膏,食黄琬紫真之精也。
《道学传第二》云:无石饴饼,以钟乳代之。此二物,皆石上之津所生。在许迈传中。
《真诰》云:周穆王北造昆仑,饮绛山石髓,食玉树之实也。
《道学传第三》云:燕济,字仲微,汉明帝末时人也。少好道德,亦
不仕於世矣。初入华阴山,服木及大黄精、种云母、雄黄、丹沙、芝草也。
第十四卷云:双袭祖,字仲远,梁时人也。初断谷赢瘦,有富人范欣请为辩名药,并给仆使,采之,俄更复常。范氏所给水牛,在山耕积年也。
第二十卷云:女官萧贞,东海丹徒人也。少离家入遗山学道,唯饵柏叶也。
《列仙传上》云:赤将子舆者,黄帝时人。不食五谷,而食百草华。
又偓佺者,槐山采药人也。好食松实,形体生毛,长数寸,而目更方,能飞行逮走马也。
师甪里先生,受山隐灵宝方:一曰伊洛飞龟袟,二曰白禹正机,三曰平衡按合。服之日以还少,一日行五百里,能举千斤,一岁十易皮,乃仙去。
《清虚真人王君内传》云:主仙道君以云碧阳水晨飞丹腴二升赐王君,
君即拜而服之,积九年之中,视见万里之外,能日步行三千里,坐在立亡,
役使群神也。
甘草丸方出南岳魏夫人传
第一者,甘草六两。第二者,丹砂三两,好者。第三者,大黄五两。第四者,乾地黄七两。第五者,白木十两。第六者,五味五两。第七者,人参五两。第八者,茯苓四两。第九者,当归三两。第十者,天门冬四两。第十一者,木防己二两,第十二者,猪苓三两。第十三者细辛二两。第十四者,次明子二两。
右十四物,并令得精新上药,不用陈久者。先各细捣,不筛乃秤散,取两数足,乃入臼,以次内甘草,捣一千杵,次内丹砂,又捣一千杵,自从次第一种以次内臼,辄捣一千杵。凡十四种药,合药一万六千杵,都合三万杵。药成以蜜丸,食后服,如梧桐子大十丸。宁从少起,亦可服三十丸。此药内灭病,无毒,无所禁忌。食一年乃大得其益,无责旦夕之急效也。俗中女服之,令人多子,无伤病也。久服神仙不死矣。合药当在别室洁处,不得令杂人多目见之,亦当沐浴斋戒三四,可捣治之。百患千病治之皆愈,不能一一纪所善之名也。其服食吐纳事,诸经大有,此不更录也。
三洞珠囊卷之三
三洞珠囊卷之四
大唐陆海羽客王悬河修
绝粒品
《道学传第六》云:褚伯玉,字元璩,吴郡钱塘人也。隐霍山炼液餐霞,积年绝粒也。
《吐纳经》云:绝谷不食,元神之道也。初服气一日二日之时,谷气未定,颜色郁黄。三日之时,谷气去,精气来。四日五日之时,精气阴阳和调。六日之时,精神安定,耳目聪明,行步便利,日已坚强。七日之时,常欲轻举,至道之故,梦寤仿髴,上通神明。八日之时,神行八极,能默然每为,口中自甘,志骨自强。九日之时,精神备,形弱者强,神气日坚固,不行自远,不来自近,颜色日悦。十日之时,诸神来至,门皆关,玉女侍从,左右轻举,若鸶云中微翔,道以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