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洞珠囊

  《三元经》云:旡顶天巅,元极无穷,普察无量,洞明最上正真,冥寂玄通,大智慧源。若不具七十二相,皆悉灭度,更寄人间,更修功立德,从微至着,然同七十二相,超然白日成无上道理无二乘,故曰真一元始大道。故《三元玉检经》云:身洞紫虚,神映金颜。七十二相,朗曜太空也。
  《法轮经》云:身得金刚七十二相,项负圆明,洞映大空,位登高仙。
  又云:三十二相好,皆从身中明。项负七宝光,照曜诸天形。
  老子七十二相八十一好者,老子有九变老:第一变,身长六尺六寸,冠鱼鹊冠,八缘凤衣;第二变,身长七尺七寸,重迭冠,白衣赤领赤袖;第三变,身长八尺八寸,通天冠,服五彩之衣;第四变,身长九尺九寸,辟邪冠,服罗桂衣;第五变,身长一丈三寸,龙蛇冠,着朱光之衣;第六变,身一丈七寸,虚无冠,着黑毛羽衣;第七变,身长一丈一尺,元气冠,着龙蛇衣;第八变,身长一丈一尺五寸,百变冠,服自然衣;其老子第九变之时,身有七十二相,应七十二气,八十一品也。七十二相者,头圆法天,顶象昆仑;伏晨盘郁,玉枕徐起;皓发如鹤,长余七尺;虎髭龙髯,素洁如丝;眉如北斗,色如翠绿;中有紫毛,长余五寸;耳无轮廓,中有三门,高平於顶,厚而且坚;两目镜彻,日精紫光,方童秀朗,规中绿筋;鼻有双柱,形如截筒;口方如海,唇如赤丹;气有紫色,其香若兰;齿如含贝,其坚若银,数有六八,上下均平;舌长且广,形如锦文,玉泉充溢,其味甘香,其声如金,其音如玉;颊似横陇,颐若阿丘,笼笼日角,隐隐月悬,犀文直理,龙颜神变,金容黄色,玉姿润颜,额有三理,参午上达,天庭平填,兑面寿征;腹有白痣、颐有玉
  丸;项有三约,鹤素昂昂;垂手过膝,手把十文;指有玉甲,身有绿毛;背有河魁,胸有偃骨;心有九孔,外有锦文;脐深一寸,腹软如绵;脚方如矩,双蹑法轮;足蹈二五,指有乾坤;内滋白血,外示老容;身长丈二,遍体鲜香;行如虎步,动若龙趋。此是七十二相也。左扶青龙,右扶白虎;头生朱雀,足履玄武;身若金刚,貌若瑠璃;圆光五明,头上紫气;胸前真字。此九好兼前七十二相,合成八十一好也。
  《金书仙志真记》及《后圣九玄道君列纪》并云:青童君曰:夫有骨箓则好仙。好仙之人,皆有其仙志。仙志之人,或疲或笃也。疲则先世善功不足也,笃则玄箓宿命将定也。大都天箓显於玄宫,则气候□於躯形;箓字彰於太极,则心神正於丹房。
  若生有金阙玉名者,则其人眼有日光,青齿白血。其为人也,则仁慈而乐仙,明颖而秀挺。若上清有金书玉箓者,则其人背志如河魁,胸前有偃骨。其为人也,恭和而下人,德及昆虫。
  若太极有丹间青文者,则其人手理,有累人倒大之字。其为人也,密慎而好真,清虚而容非。
  若方诸有玄素紫名者,则其人眼四规中有紫光照鉴其躯。此为人也,修业渊妙,清今避秽。
  若云房有玉纬内书者,则其人圆眼方观,龙口细舌。其为人也,豁心体真,监分明决。
  若朱宫有丹字紫名者,则其人鸾行凤跃、脐宫光泽。其为人也,竦於问生,开心荡濯。
  若太清有玉籍编名者,则其人声有玉音金响,口方目圆。其为人也,弘施博爱,亲人如母。
  若太素有琼简金名者,则其人必白志见於腹,口中有紫气,其为人也,慈德而通神,潜仁而下众。
  若南极有丹文紫箓者,则其人头生五气,上接重楼之云。其为人也,和仁而爱穷,赈厄而济难。
  若斗中有玄玉箓籍者,则其人心中有九孔,肺外有锦文,颐下有玉丸,目中有绿筋,眉角当上有干双理,顺文城郭,秃鬓露颡,明堂平白,干理为通真之津,广颡为受灵之宅。其为人也,慈爱穷贱,仁及乌兽。
  若玄宫上元有青金赤书者,则其人丹心紫孔,黄华绕骨,口中气香,齿多玉液。其为人也,少好视月月之流霞,乐星辰之光景,质清骨坚,精诚深密。
  若玄都丹台有白玉金字者,则其人青肝紫络,苍肾绫文,玄膺精溢,形争神洁,身体香软,血清气泽。其为人也,耽存玄远,味景灵质,好惠下已,救施厄苦。
  若三元宫有琳札青书者,则其人紫脑锦舌,玄志鬓际,绿肠朱髓,方足圆额,阴有仗骨,软发紫泽,孔门三阙,起居似涩,眼有流光,青精凝液,掌文四菌,齿牙三腭。其为人也,灵心仁爱,慈感发神,好微敬信,乐林与春,爱水清流,怀感山川,愿投名阿,保魄养魂,志凌清泰,远慕天仙。
  诸有如此上十三形,悉皆上相,必得上仙,亦可学而得,亦可不学而获。
  其次鼻上有玄山。玄山者,鼻上有黑志是也。又当使腹上有玄丘,对玄山也。玄丘者,亦黑志也。若阙其一,皆不合仙相。若口臭而性耐秽者,都坏玄山玄丘之相矣。其次青骨。青骨者,其为人也,皆乐闻五香之气,好学神灵之事。其次鹤行龙趋,项生玉枕,耳后伏晨,胁下有青志,体生络文,及心真胆静,耳坚气宽,此皆次仙之相也。
  《高上虚皇君道经第一》云:羽衣命仙,骨有玉映,血成琼泉,生乐天地,日月同年。
  《内音玉字下》云:玉眸者,流火之膏也。既受赤明和阳天中流火,而炼体生玉光,绛府充盈,万神并归。
  《紫度炎光经》云:太上大道君游宴之圆光,上激九天之威,下灭六天之凶,玄光虚映道君之顶,流照八极四十万里也。
  《龙飞尺素隐诀》云:身生宝曜,项负圆光。
  《大洞雌一篇目》云:金姿曜於东华,玉形蜕於帝门。神映五老,腾跃三元。灵羽披空,气浩庆云。又能身生水火,放光万仞。项负宝曜,浮游九晨。分形散景,位为上真。
  又云:玉童玉女,面上皆有玉华金晨之光,映曜一形。
  《四极明科》云:项生圆明,映照十天也。
  又云:得此上清隐书,目有回精,面生紫容。
  又云:归童日晖虚生之章,目有回精流光之瞳。
  《上清变化七十四方经》云:南极长生之君王易度,面发日精,目生电光也。
  又云:三天玉童,项有圆光,体生玉精,手把景云,足践七元。
  又云:骨化结玉,仙容华盈。
  《神州七转七变经》云:紫晨君面发金容,体映玉光,五色紫章,七十二变,精耀玉颜也。
  又云:能行神州七转舞天之道,则体发金光,面映金容,七星络躯,乘云升晨。
  《金珰上经》云:目明彻视,洞睹幽穷。面有金容,体生玉津。
  又云:面有玉泽,体生奇光,内外洞朗也。
  《外国放品经》云:青童君顶生宝光,映曜十天也。
  《裴君内传》云:清灵真人裴君,字玄仁,少为人清明,颜仪整素,善於言笑,目中有精光,垂臂下膝,声气高彻,呼如钟鸣也。
  又云:目中有珠子,正似北斗魒星,自已下象如河魁,此神仙之志也。
  《本行经》云:阿丘、曾众好备发三十二相洞映女形也。
  《内音玉字上》云:凡修飞仙之道,体生玉光也。
  《五符》云:皇人身长九尺,玄毛被体,皆长尺余,发才长数寸,居在峨眉北绝岩之下。
  《大洞玉经三十九章注》云:上皇真人顶负宝曜,体映圆光,气合三素,灵洞五藏也。
  《洞房内经序》云:仙十相者:第一生有金格玉名;第二大玄宫有素箓;第三左手有大字;第四背有青志,象如河魁;第五身有七星志;第六顶中有紫光,自照见其体;第七鹤行龙趋,身体络文;第八心中九孔,肺下青穴;第九头生五气,上接重云;第十玉声金响,口生紫气。若生有此者,不须学道,期必仙也。
  《奔日月二景隐文》云:高皇玉帝承玉虚皇流之冑,琼骨金髓,凤脑龙胎也。
  《上清真文玉经朝文》云:眼有玄光,口有玉浆,鼻有玉火,耳有镇神,心有九孔,上道九天,足有八史,上造天门,坐起眠息,玉童执言,北斗七星,常在胸前也。
  《道学传第四》云:范材者,白哲而美发,秀眉明目也。
  《三皇醮仪》云:令臣等得仙,身生紫络羽文也。
  《道学传第七》云:陆修静,字元德,吴兴东迁人也。及生之日,跖音只有重轮,足有双踝,掌有大字,身有斗文也。
  第八卷云:陶弘景,字通明,魏郡平阳人也。神仪端洁,形长七尺二寸,头耸耳高,两耳各有十余长毛,右股内有数十黑子,多作七星文,眼中见有奇异光象也。
  第九卷云:薛彪之,晋陵人也。服御众蕊,年高色少,须发缁润也。
  《列仙传》云:偓佺者,槐山采药人也。好食松实,形体生毛长数寸,而目更方,能飞行逮走马也。
  又云:阳都女者,都市上沽酒家女也。生而眉连,耳细而长,众以为异,皆言此天人也。以妻邺人犊子,犊子与之俱去入山焉。
  《列仙传下》云:宁先生毛身,广耳,被发也。
  《老子道德经》云:头发茂盛,得道之根;手足汗津,精气充盈;昼夜不外,日月合光;不饥不渴,龟龙胎息也。
  《本际经第四》云:太上道君以他心智及宿命通无碍道,眼遥观宿因,浅劣所悟未真也。
  《四极明科》云:若有玄名帝图,紫简录字、玉藏金骨之人,千年之内得三传《大洞真经》也。
  又云:《九真中经》秘於太上六合宫中,若有青书东华、玉字上清、藏生紫络之人,七百年内听得三传也。
  又云:《太丹隐书》藏於太上六合紫房之内,若有金名帝图绿字、紫骨合真之人,七百年内听得三传也。
  又云:《青要紫书》,若有金髓玉骨、名书帝箓,七百年内听得三传也。
  《太玄都右宫女青四极明科文》云:上清宝藏,玉骨之人得传《四极明科》也。
  《清虚真人王君内传》云:王君,讳褒,字子登。服龙明珠绛和云芝草,即身有金映,项生圆光,七曜散华,流晖焕形也。
  《南岳夫人内传》云:夫人之质,霄景高焕,圆精重照,凤体龙骨,脑色宝曜,五藏紫络,心有羽文也。
  《太上八景经》云:服四药紫浆五珠绛生神丹者,即头生九晨之光,面有玉华,飞映宝曜,洞观天下,腾空上造紫虚,出入玉清,寝宴晨房也。
  又云:飞步天纲秘於玉虚紫房之内,若有金名帝箓玉札上清骨相合真之人,七百年内听得三传。
  又云:三天正法秘於九天之上玉清金房紫户之内,若有金名玉字紫藏玉髓之人,七百年内听得三传。
  《金箓简文经》云:闭眼存见体作金色,项有圆光,光如日象,昭明十方,身中了然,尽见内外也。
  《消魔真符经》云:有金髓玉骨,五藏生华,体发奇光,名参青箱,得见洞经。
  《紫虚元君内传》云:景林真人语华存曰:今视子之质,霄景高焕,圆精重照,凤体龙骨,脑色宝曜,五藏紫络,心有羽文,是以形栖晨霞,神交灵津也。方协德太.平,理仙佐治,挺应称用,才亦伟铄。夫人之任,谅不虚矣。
  《太极隐秘宝诀经》云:太极真人曰:夫人有仙真相好者,其要在慈心。触物以辅相好,然后得仙矣。不能忍性容非,仙相败矣。
  《无上真人内传》云:尹喜眼有日精,姿形长雅,垂臂过膝,项负圆耀,五藏有文,面有七星,上象天文,下顺地理,莫不备足,故寄惠炼质,逝生末劫,当为贵真之长也。
  诸天年号月月品
  《三九素语玉精真诀》云:九天丈人、三天玉童,以上始元年天甲吉辰时,加北维移度,停轩三元,齐景九帝,回真登高上玉馆紫虚之天。
  《三九素语》:披解《灵关玉精真诀》,总御万仙也。
  《三元玉检三元布经》云:清虚元年元始天王於明霞之馆太霄云房,教三天玉童三元玉检之经也。
  又云:清虚元年岁在庚寅九月九日上甲值辰,元始天王飞斋上清宫,告盟无上、无巅、无色、无影、无形、无名、无祖、无宗、无极、无穷,洞清九玄自然无数劫道,授三元玉检三天玉童,使付后学有玄名应为上清真人者。
  《大洞经下》云:青龙元年太岁在辛亥九月一日夜,受此《大洞经三十九章》於紫微王夫人也。
  《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曰:中皇元年九月七日,七圣齐灵,奉回天九霄白简青箓之经,解其曲理也。
  《上清八景飞度经》云:九天丈人以建始元年岁在东维天甲吉辰清斋,太空七宝琼台以金青盟天,请受灵篇,招灵摄魔,豁落七元玄章也。
  《登真隐诀》云:混皇三年,太虚上霄飞晨中黄老道君,年七岁,知长生之要。
  《上清九真中经内诀》云:中央黄老以清灵上皇六年生也。
  《七星移度经》云:帝君五愿求仙上法者,帝君常以九月九日、十月五日、三月三日、四月八日、七月七日,此五愿十会之时也。上登太极琼宫高上玉殿金室之内,存五愿於闲宫,希玄真以自降虚无,启以玉章金音,畅於太空,召五帝以卫灵,度万会於丹房,故有感而致真,真感发而降焉。是其日当沐浴清斋,入室烧香,心拜四方,正东向,平坐。东向者,是当阳始晖之方也。叩齿三十六通,以念愿云:
  第一上愿我生自然之气,气中结成我身,与三光齐伦,长享无极之根。
  二愿我身常处太空之上琼宫玉房之裹,朝与玉帝同宴,夕与玄母同几,渴翕浪井洪泉玉芝,饥纳龙胎琼腴绛树赤子。
  三愿我身生万瑞七十二光,奇毛异骨,飞羽衣裳,乘虚驾空,出入帝宫,众庆来臻,万寿无量。
  四愿与无俱生,与无俱死,死而又生,生为帝王,封掌十天,总领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