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集
- 李义山诗集注
李义山诗集注
对雪二首
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梅花大庾岭头发。栁絮章台街里飞。
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龙山万里无多逺。留待行人二月归。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栁絮重于霜。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
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闗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原注。时欲之东鲁。灵光殿赋。玉女窥窓而下视。哀江南赋。倚弓于玉女窓扉。白帖。诸曹郎署曰粉署。刘孝绰对雪诗。浮光乱粉壁。积照朗彤闱。旧唐书。东峤县即大庾岭。属韶州。一名梅岭。白帖。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洛神赋。车殆马烦。宋书符瑞志。大明五年正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时右卫将军谢庄下殿。雪集衣。还白。上以为瑞。于是公卿并作花雪诗。唐太宗望月诗。魄满桂枝圆。说文。骓。马苍黒。杂色。一曰苍。白色。陈乐府明下童曲。陈孔骄赭白。陆郎乘斑骓。按。陈孔谓陈暄孔范。陆谓陆瑜。皆后主狎客。李贺诗。陆郎去兮乘斑骓。又。牵云曳雪留陆郎。皆用此。
蜂
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宓妃腰细纔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
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洛神赋。腰如约素。宓妃。即洛神。飞燕外传。帝临太液池。后歌归风送逺之曲。帝以文犀簮击玉瓯。酒酣风起。后扬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乎。帝令冯无方持后裾。风止。裾为之绉。他日。宫姝或襞裙为绉。号留仙裾。拾遗记。每轻风至。飞燕殆欲随风入水。帝以翠缨结飞燕之裾。本草。石蜜。又名崖蜜。人以长竿刺出。多者至三四石。味醶色緑。比他蜜尤胜。青陵蝶。注见前。
公子
外戚封侯自有恩。平明通籍九华门。金唐公主年应小。二十君王未许婚。
△西京杂记。汉掖庭有云光殿。九华殿。金唐公主。未详。
赋得鸡
稻粱犹足活诸雏。妒敌专场好自娱。可要五更惊晓梦。不辞风雪为阳乌。
△韩诗外传。鸡有五德。敌在前敢鬬者。勇也。曹植鬬鸡诗。愿蒙狸膏助。常得擅此场。阳乌。日也。蜀都赋。阳乌回翼于高标。
明神
明神司过岂令寃。暗室由来有祸门。莫为无人欺一物。他时须虑石能言。
△左传。石言于晋魏榆。
钱龙惕笺此诗为甘露之变作也。当时事起仓卒。王涯贾餗等实不与闻。仇士良执而讯之。五毒俱备。涯等诬伏。遂族诛之。一时不以为寃。实以涯等执政时。招权僣侈结怨于民。故曰明神。司过决无寃滥暗室祸门自招之也。然涯等国之大臣。一旦以无辜之事骈首就戮。专杀者自谓举世无人。一物可欺。抑知其取精多而用物弘。凭石而言得无虑乎。训注之咆虓于中国也。士大夫咸怨忿之。及其败也。又以畏中官之势未有言其寃者。岂惟不寃之又从而快之。如杜牧之诗曰。元礼去从缑氏学。江充来上犬台宫。又曰。其冬三凶败。涣汗开汤罟。他可知矣。独义山于此事抑扬反复致其不平之意。以示诛戮不出于文宗。其人虽恶。犹然寃也。况履霜坚氷其渐。可无深戒哉。然犹不敢显言。特于是诗微寓其意。可见当时奄人暴横。士林胁息如此。悲夫。
辛未七夕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道源注。度人经。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注。东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满。是名碧落。白帖。天河。谓之银汉。亦曰银河。李密诗。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晩林。淮南子。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荆楚岁时记。七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蟢子网于瓜上者。则以为得巧。
壬申七夕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逺。榆高送影斜。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七香车。注见前。何逊七夕诗。仙车驻七襄。凤驾出天潢。谓月中桂树。古诗。天上何所有。歴歴种白榆。博物志。旧说天河与海通。有人居海上。年年八月见浮槎去来。不失期。多赍粮乘槎而往。十余日至一处。遥望宫中。多织妇。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其人还。至蜀问严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此人到天河时也。杜甫诗。沧海有灵槎。
壬申闰秋题赠乌鹊
绕树无依月正高。邺城新泪溅云袍。几年始得逢秋闰。两度填河莫告劳。
△通鉴日録。宣宗大中六年闰七月乙未。朔八月一日甲子。秋分。魏武乐府。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魏武都邺。唐书。相州邺郡。属河北。道干元二年。改为邺城。
端居
逺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梁元帝纂要。秋曰白藏。亦曰素秋。
夜半
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鬬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窓弦。
△嵇康琴赋。徽以荆山之玉。杜甫诗。收书动玉琴。
玉山
玉山高与阆风齐。玉水清流不贮泥。何处更求回日驭。此中兼有上天梯。
珠容百斛龙休睡。桐拂千寻凤要栖。闻道神仙有才子。赤箫吹罢好相携。
△穆天子传。天子北征。东还至于羣玉之山。阆风巅。注见前。尸子。凡水方折者有玉。圆折者有珠。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沈约诗。玉水记方流。庄子。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骊龙颔下。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诗疏。凤皇非梧桐不栖。三十国春秋。凉州胡安盗发晋文王张骏墓。得赤玉箫紫玉笛。
张恶子庙
下马捧椒浆。迎神白玉堂。如何铁如意。独自与姚苌。
△北梦琐言。梓潼县张恶子神。乃五丁拔蛇之所也。或云。巂州张生所养之蛇。因而立祠。时人谓为张恶子。其神甚灵。方舆胜覧。张恶子庙。即梓潼庙。在梓潼县北八里七曲山。按。图志。神姓张。讳亚子。其先越巂人也。因报母仇。遂陷县邑。徙居是山。其墓在隆庆府梓潼县东二十里。楚词。奠桂酒兮椒浆。乐府。白玉为君堂。道源注。《梓潼七十五化》云。建兴末。作儒士。称谢艾。为张〈左车右丸〉主簿张重华嗣位石季龙使将。麻秋侵冦。命艾以千人击之。秋单骑宵遁。继而往闗中与姚苌为友。然厌处凡世。思归蜀峰。约苌曰。苟富贵。无相忘。后苌以龙骧将军使蜀。至凤山访予。予礼待之。假以铁如意。祝之曰。麾之可致兵。苌疑予。予为之一麾。戈盾戎马万余。列之平坡。今试兵埧是也。后苌以苻坚死。即帝位。因号秦焉。即其地祝之庙。先号九曲。葢梓潼来朝九折而去。后号七曲。迨至隋唐。其灵尤着。
雨
摵摵度瓜园。依依傍竹轩。秋池不自冷。风叶共成喧。
窓迥有时见。檐高相续翻。侵宵送书雁。应为稻粱恩。
△卢谌诗。摵摵芳叶零。广絶交论。分雁鹜之稻粱。
菊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陶潜诗。采菊东篱下。晋罗含传。含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徳行之感。道源注。岭表録异。鹦鹉螺。旋尖处屈而朱。如鹦鹉觜。故以名。殻装为酒杯。竒而可玩。亦有范金为其形者。梁简文帝书。车渠屡酌。鹦鹉骤倾。
牡丹
锦帏初巻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欎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原注。典略云。夫子见南子在锦帏之中。乐府解题。大垂手。小垂手。皆言舞而垂手也。书。顾命雕玉仍几。注。雕。刻镂也。招。当作折。招腰争舞。英华作细腰频换。西京杂记。戚夫人能作翘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王僧逹诗。缕金罗袖欝金裙。世说。王恺以〈左米右台〉糒澳釡。石崇以蜡烛代薪。荀令香法。见前。刘向有熏炉铭。南史。江淹尝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见还。淹乃探懐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絶无妙句。朝云。用神女事。
北楼
春物岂相干。人生只强欢。花犹曾敛夕。酒竟不知寒。
异域东风湿。中华上象寛。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栏。
△倚。英华作俯。
拟沈下贤
千二百轻鸾。春衫瘦着寛。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
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
△唐诗纪事。沈亚之。字下贤。呉兴人。登进士第。太和初。李同捷反。授柏耆行营。计会使亚之以殿中侍御史为判官。谕旨耆。诛同捷。诸将嫉其功。譛之耆。贬循州司户参军。亚之贬南康尉。有集九巻。道源注。金斗。熨斗也。隋书。李穆奉熨斗于高祖曰。愿以此熨安天下。梁简文帝诗。熨斗金涂色。白居易诗。大珠小珠落玉盘。
蝶
飞来绣户阴。穿过画楼深。重傅秦台粉。轻涂汉殿金。
相兼惟栁絮。所得是花心。可要凌孤客。邀为子夜吟。
△古今注。萧史与秦穆公炼飞雪丹。第一转与弄玉。粉。今水银腻粉是也。道书。蝶交则粉退。汉书。赵昭仪居昭阳舍。殿上髹漆。切皆铜沓冒。黄金涂。注。切。门限也。沓冒。其头也。涂以金。涂铜上也。子夜注。见前。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新人桥上着春衫。旧主江边侧帽檐。愿得化为红绶带。许教双凤一时衔。
△原注。隋独孤信举止风流。曽风吹帽檐。侧观者塞路。说文。绶。韨维也。红绶。即朱绂。白居易诗。鹘衔红绶遶身飞。
代魏宫私赠
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漳河隔梦思。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
△原注。黄初三年巳隔存没。追代其意。何必同时。亦广子夜呉歌之流。魏志陈思王传。黄初二年。植贬爵安乡侯。改封鄄城侯。四年来朝。帝责之。置西馆。未许朝。水经注。魏武引漳流。自城西东入。径铜雀台下。洛神赋。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代元城吴令暗为答
背阙归藩路欲分。水边风日半西曛。荆王枕上原无梦。莫枉阳台一片云。
△魏志。呉质。字季重。济阴人。以文才为文帝所善。出为朝歌长。迁元城令。封列侯。洛神赋。背伊阙。越轘辕。又曰。余从京师。言归东藩。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寰宇记。巫山县西有阳台古城。即襄王所游之地。亦曰阳云台。高一百二十丈。南枕长江。西溪丛语。楚襄王与宋玉游高唐之上。见云气之异。问宋玉。玉曰。昔先王梦游高唐与神女遇。玉为高堂赋。先王。谓懐王也。玉是夜梦见神女。寤而白王。王使为神女赋。后人遂言襄王梦神女。非也。愚按。宋玉作赋。本假梦为词。即懐王亦岂真有梦乎。西溪此辨。尚是呓语。○此诗为洛神辨诬。明思王感甄之说。未足深信。
牡丹
压径复縁沟。当窓又映楼。终销一国破。不啻万金求。
鸾凤戏三岛。神仙居十洲。应怜萱草淡。却得号忘忧。
△比其艳于佳人之倾国。唐国史补。长安贵游尚牡丹。每春暮。马若狂人。种以求利。一本有数万者。史。封禅书。海中有三神山。曰蓬莱。方丈,瀛洲。十洲记。四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元洲。炎洲。长洲。充洲。凤麟洲。聚窟洲。流洲。生洲。
百果嘲樱桃
珠实虽先熟。琼莩纵早开。流莺犹故在。争得讳含来。
△汉书葭莩注葭芦也莩其筒中白皮至薄者吕氏春秋仲夏之月羞含桃注含桃樱桃也莺鸟所含食故曰含桃
樱桃答
众果莫相诮。天生名品高。何因古乐府。惟有郑樱桃。
△乐府集石季龙宠惑优僮郑樱桃而杀郭氏更纳清河崔氏樱桃又譛而杀之樱桃美丽擅宠宫掖乐府由是有郑樱桃歌十六国春秋石虎郑后名樱桃晋冗从仆射郑世达家妓也
晓坐
后合罢朝眠。前墀思黯然。梅应未假雪。栁自不胜烟。
泪续浅深绠。肠危高下弦。红颜无定所。得失在当年。
△一云后合一作阁广韵绠井索道源注弦急则絶以比愁肠易断
咏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北湖即玄武湖注见前道源注金陵志南埭上水闸也王荆公赠段约之诗闻君更欲通南埭非鸡鸣埭也刘禹锡金陵懐古诗一片降旗出石头徐爰释问建康东北十里有钟山旧名金山后更号蒋山诸葛亮以为钟山龙盘即蒋山也
一片
一片非烟隔九枝。蓬峦仙仗俨云旗。天泉水暖龙吟细。露畹春多凤舞迟。
榆荚散来星斗转。桂花寻去月轮移。人间桑海朝朝变。莫遣佳期更后期。
△孙氏瑞应图非气非烟五色絪缊谓之庆云九枝灯注见前齐地记齐有天齐泉汉书注临菑城南有天齐水五泉并出离骚既滋兰之九畹兮注十二亩为畹春秋运斗枢玉衡星散为榆元命苞三月榆荚落
日射
日射纱窓风撼扉。香罗掩手春事违。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碧鹦鹉即青鹦鹉也注见前
题鹅
眠沙卧水自成羣。曲岸残阳极浦云。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
△一作雀○孔翠孔雀翡翠也杜甫诗孔翠望赤霄秋思雕笼养谢灵运诗羁雌恋旧侣鲁陶婴黄鹄歌夜半悲鸣兮想其故雄○言孔翠之羁孤不若鹅羣有眠沙卧木之适也
华清宫
朝元阁迥羽衣新。首按昭阳第一人。当日不来高处舞。可能天下有胡尘。燕
△注见前道源注雍録朝元阁在骊山天寳七载玄元皇帝见于朝元阁改名降圣阁太真外传天寳四载七月于凤凰园册太真宫女道士杨氏为贵妃半后服用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汉书飞燕立为皇后宠少衰女弟絶幸为昭仪居昭阳舍李白诗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梓潼望长卿山至巴西复懐谯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