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集
- 李义山诗集注
李义山诗集注
赴职梓潼留别畏之员外同年
佳兆聨翩遇凤凰。雕文羽帐紫金床。桂花香处同高第。柿叶翻时独悼亡。
乌鹊失栖长不定。鸳鸯何事自相将。京华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阳见夕阳。
△唐书。梓州。梓潼郡。属剑南道。干元后分东西川。梓为东川节度治所。时义山为梓州节度判官。畏之。韩瞻也。唐诗纪事。韩偓父瞻。开成二年李义山同年。左传。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江总诗。新人羽帐挂流苏。洞玄记。上起神明台。有金床象席。时韩留京师。
桂林路中作
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空余蝉嘒嘒。犹向客依依。
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禽经。子规啼。必北向。鹧鸪飞。必南翔。
无题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碁局。中心最不平。
△何逊诗。雾夕莲出水。霞朝日照梁。释名。裙下裳也。妇人蔽膝曰香衩。楚词。集芙蓉以为裳。宋玉讽赋。以其翡翠之钗。挂臣冠缨后。汉梁冀传注。萟经曰弹碁。两人对局。白黒碁各六。后先列碁相当。更相弹也。其局以石为之。魏丁廙弹碁赋。文石为局。金碧齐精。义山诗。莫近弹碁局。中心最不平。谓其中尊也。栁子厚序用二十四碁者。即此戏也。今人罕为之矣。
蝶三首
初来小苑中。稍与琐闱通。逺恐芳尘断。轻忧艳雪融。
只知防皓露。不觉逆尖风。回首双飞燕。乘时入绮栊。
长眉画了绣帘开。碧玉行收白玉台。为问翠钗钗上凤。不知香颈为谁回。
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见我佯羞频照影。不知身属冶游郎。
△拾遗记。石虎太极殿楼高四十丈。舂杂寳异香为屑。使数百人于楼上吹散之。名曰芳尘台。庾阐扬都赋。结芳尘于绮疎。韦应物诗。艳雪凌空散。乐府有情人碧玉歌。碧玉。宋汝南王妾。梁简文帝对烛赋。碧玉舞罢罗衣单。玉镜台注。别见。拾遗记。石崇爱婢翾风萦金。为凤冠之钗。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自后有梅花妆。海録。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张萧逺诗。玉指休匀八字眉。梁简文帝诗。同安鬟里拨。异作额间黄。庾信诗。额角轻。黄细安。杨慎曰。温飞卿诗。豹尾车前赵飞燕。栁风吹散蛾间黄。王荆公诗亦云。汉宫娇额半涂黄。其制巳起于汉。特未见所出耳。
无题二首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幽人不倦赏。秋暑贵招邀。竹碧转怅望。池清尤寂寥。
露花终裛湿。风蝶强娇饶。此地如携手。兼君不自聊。
△杜甫诗。银甲弹筝用。按。银甲。繋爪之类。萟林。伐山妓女以鹿角琢为爪。以弹筝。曰繋爪。荆楚岁时记。春节悬长绳于高木。女子袨服立其上。推引之。名曰打秋千。汉武帝千秋节日。以之戏于后庭。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
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
△按。王十二。必茂元之子。义山娶茂元女。故诗有谢傅门庭旧末行之句。通玩前赴职梓潼留别畏之员外诗。及后韩同年新居饯西迎家室诗。葢畏之与义山为僚壻。此云悼亡日近。疑所悼即茂元女也。晋书。谢安薨。赠太傅。谥曰文靖。世说。谢道韫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杜甫诗。谢瞻不逺逺。李贺诗。檀郎谢女眠何处。或曰。檀奴。潘安仁小字。后人因号曰檀郎。潘岳悼亡诗。长簟竟床空。晋书。嵇绍。字延祖。康之子。十岁而孤。左思娇女诗。左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晳。小字为织素。口齿自清歴。
隋宫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隋宫。一云隋堤。隋书。大业十二年。幸江都。奉信郎崔民象表谏上。大怒。先解其頥。乃斩之。道源注。障泥。以披马鞍旁者。西京杂记。武帝时。贰师得天马。以緑地五色锦为蔽泥。晋书。王济所乘马。不肯渡水。曰马必是惜障泥。解之。乃渡。
落花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谢朓诗。乡泪尽沾衣。
月
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帘开最明夜。簟巻已凉天。
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姮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
△池上与桥边。一作楼上与池边。
赠宗鲁笻竹杖
大夏资轻策。全溪问所思。静怜穿树逺。滑想过苔迟。
鹤怨朝还望。僧闲暮有期。风流真底事。常欲傍清羸。
△汉书。张骞至大夏。见笻竹杖。问之。云贾人市之身毒国。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鹤怨。
垂栁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晋书。阮籍。嵇康。向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共为竹林之游。白居易诗。九龙潭月落杯酒。三品松风飘管弦。宋武帝植蜀栁于灵和殿前。详前注。江淹诗。玉座犹寂寞。
曲池
日下繁香不自持。月中流艳与谁期。迎忧急鼓疎钟断。分隔休灯灭烛时。
张葢欲判江滟滟。回头更望栁丝丝。从来此地黄昏散。未信河梁是别离。
△淳于髠传。堂上烛灭。主人留髠而送客。搜神记。赵昞尝临水求渡。船人不许。昞乃张帷葢坐其中。长啸呼风乱流而渡。李陵别苏武诗。携手上河梁。
代应二首
沟水分流西复东。九秋霜月五更风。离鸾别凤今何在。十二玉楼空更空。
昨夜双钩败。今朝百草输。闗西狂小吏。惟喝遶床卢。
△西京杂记。庆安世。年十五为成帝侍中。善鼓琴。能为双凤离鸾曲。陶潜诗。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周处风土记。义阳腊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挍胜负。庾阐赋。叹近夜之藏钩。赏一时之戏望。初学记。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今人又有鬬百草之戏。晋书。刘毅于东堂聚樗蒱大掷。余人并黒犊以还。惟刘裕及毅在后。毅次掷得雉。大喜。遶床叫曰。非不能卢。不事此耳。裕因援五木久之曰。老兄试为卿答。既而四木俱黒。一子转跃未定。裕厉声喝之。即成卢。
席上作
淡云轻雨拂高唐。玉殿秋来夜正长。料得也应怜宋玉。一生惟事楚襄王。
△原注。予为桂州从事。故府郑公出家妓。令赋高唐诗。一本题作席上赠人。注云。故桂林荥阳公席上出家妓。○郑公。郑亚也。注见迎吊桂府常侍诗。一云。淡烟微雨恣高唐。一曲清尘遶画梁。料得也应怜宋玉。只因无奈楚襄王。
访隠者不遇成二絶
秋水悠悠浸墅扉。梦中来数觉来稀。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杜甫诗。玄蝉无停号。
破镜
玉匣清光不复持。菱花散乱月轮亏。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
△飞燕外传。飞燕始加大号婕妤。奏上三十六物以贺。有七尺菱花镜一奁。庾信镜赋。临水则池中月出。照日则壁上菱生。骆宾王诗。妆镜菱花暗。愁眉栁叶颦。西京杂记。高祖初入咸阳宫。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洞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掩心。即见肠胃五脏。杜甫诗。秦台镜欲临。异苑。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魏武时。南方献之。公子仓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注见前。
无题
紫府仙人号寳灯。云浆未饮结成冰。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抱朴子。项曼都言到天上。先过紫府。金床玉几。晃晃昱昱。道源注。佛有寳灯之名。神仙无此号。然佛亦称金仙。故可通用。庾信温汤碑序。其色变者流为五云之浆。其味美者结为三危之露。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拾遗记。昆仑山傍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基。
赠庾十二朱版
固漆投胶不可开。赠君珍重抵琼瑰。君王晓坐金銮殿。只待相如草诏来。
△原注。时庾在翰林。○旧唐书。大中三年九月。以起居郎庾道蔚充翰林学士。疑即此人也。古诗。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李花
李径独来数。愁情相与悬。自明无月夜。强笑欲风天。
减粉与园箨。分香沾渚莲。徐妃久巳嫁。犹自玉为钿。
△道源注。李开不与莲同时。此只彷佛其色耳。南史。元帝徐妃。讳昭佩。天监十六年十二月。拜湘东王妃。与瑶光寺智逺道及帝左右暨季江淫通。帝逼令自杀。初。妃嫁夕。车至西州。夕风大起。发屋折木。无何。雪霰交下。帷帘皆白。帝以为不祥。后果不终妇道。
栁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杨慎曰。形容先荣后悴之意。
三月十日流杯亭
身属中军少得归。木兰花尽失春期。偷随栁絮到城外。行过水西闻子规。
△方舆胜覧。巴州西龛寺。唐干元间严郑公武所剏。其水曲折。可以流觞。一统志。流觞亭在巴县西龛山上。本草。木兰。大树。皮似桂而香。花粉红色。二三月间开。述异记。木兰川在浔阳。江中多木兰。吴王阖闾植此构宫殿。又。七里洲中。鲁班刻木兰为舟。至今在。
过招国李家南园二首
潘岳无妻客为愁。新人来坐旧妆楼。春风犹自疑聫句。雪絮相如飞不休。
长亭岁尽雪如波。此去秦闗路几多。惟有梦中相近分。卧来无睡欲如何。
△招国里。在京师。白居易传。自皇子陂归招国里。雪絮。用谢道韫事。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留赠畏之
清时无事奏明光。不遣当闗报早霜。中禁词臣寻引领。左川归客自回肠。
郎君下笔惊鹦鹉。侍女吹笙弄凤凰。空寄大罗天上事。众仙同日咏霓裳。
待得郎来月巳低。寒暄不道醉如泥。五更又欲向何处。骑马出门乌夜啼。
户外重阴黯不开。含羞迎夜复临台。潇湘浪上有烟景。安得好风吹汝来。
△原注。时将赴职梓潼。遇韩朝回三首。○第二首絶句。唐人选入才调集。注云。遇韩朝回。汉官仪。尚书郎直宿建礼门。奏事明光殿。三秦记。未央宫渐台西有桂宫。中有明光殿。珠玑为帘箔。金戺玉阶。昼夜光明。当闗。门卒也。东观汉记汝郁传。汝郁载病。征诣公交车。台遣两当闗扶入。拜郎中。絶交书。卧喜晩起。而当闗呼之不置。杜甫诗。诏许辞中禁。左川即东川。后汉祢衡传。黄祖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衡揽笔作赋。文无加点。辞采甚丽。按此语谓韩瞻子偓也。偓。小字冬郎。尝即席为诗。一座尽惊。汉武内传。王母命侍女董双成吹云和之笙。云笈七籖。最上一天名曰大罗。在玄都玉京之上。合三十六天。总是三尊所统。故经云。三界之上眇眇大罗。萟林。世传大罗天发榜于蘃珠宫。故称蘂榜。异闻録。开元六年八月望。上与申天师洪都客作术。夜游月宫。榜曰。清虚广寒之府。少前。见素娥十余人乘鸾舞于广庭桂树之下。音乐清丽。遂归。制霓裳羽衣之曲。蔡寛夫诗话。唐开成初。尉迟璋尝仿古作霓裳羽衣曲以献。诏以曲名。赐贡院为题。是岁。榜首李肱所试诗即此题也。此曲世无谱。好事者每惜之。○或云。义山与畏之。疑皆李肱榜进士。故有末句。其年。髙锴权知贡举。按。新旧书皆云义山开成二年进士。集中有李肱画公诗。亦不云同年。后汉周泽传。一日不斋醉如泥。
为有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壻。辜负香衾事早朝。
△西京杂记。赵飞燕为皇后。女弟昭仪。遗云母屏风。琉璃屏风。梁戴暠诗。丹凤俯临城。赵次公杜注。秦缪公女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言京都之盛曰凤城。唐书。天授二年改佩鱼皆为龟。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庾信对烛赋。铜荷承泪蜡。铁铗染浮烟。
碧城三首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沈海底当窓见。雨过河源隔座看。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对影闻声巳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放娇含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
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捡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
△道源注。太平御覧。元始天尊居紫云之阁。碧霞为城。道源注。南越志。高州巨海有大犀。出入有光。其角开水辟尘。岭表録异。辟尘犀。妇人为簮梳。尘不着发。天寳遗事。宁王有暖玉杯。会昌年间。扶余国贡火玉三斗。色赤。光照十步。寘之室中。不复挟纩。道源注。锦带。仙家以鹤传书。山海经。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五彩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东京赋。鸣女床之鸾鸟。飞燕外传。真腊夷献万年蛤。不夜珠。光彩皆若月照。人无妍丑。皆美艳。帝以蛤赐后。以珠赐婕妤。后以蛤装成五色金霞。帐中常若满月。久之。帝谓婕妤曰。吾昼视后。不若夜视之美。每旦。令人忽忽如失。婕妤闻之。即以珠号枕前不夜珠。为后寿。太真外传。成帝获飞燕。身轻欲不胜风。恐其飘翥。帝为造水晶盘。令宫人掌之而歌舞。沈约东武吟。誓辞金门宠。去饮玉池流。古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列仙传。秦穆公以女弄王妻萧史。日于楼上吹箫作凤鸣。神仙传。卫叔卿与数人博。其子问向与博者为谁。叔卿曰。是洪崖先生。郭璞游仙诗。古拍洪崖肩。禽经。鸑。鷟凤之属也。五色而多紫。楚词离骚。纫秋兰以为佩。又云。折琼枝以继佩。别赋。耸渊鱼之赤鳞。道源曰。此句暗用瓠巴鼓瑟游鱼出听语。说苑。鄂君乘青翰之舟。张翠羽之葢。越人拥楫而歌曰。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恱君兮君不知。于是鄂君揄袂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汉武内传。帝闲居承华殿。忽见一女子。美丽非常,曰。我墉宫玉女王子登也。七月七日。王母暂来。帝下席跪诺。于是登延灵之台。盛斋存道以候之。至七月七日二更后。王母果至。玉轮注。见前。天问。夜光何徳。死而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王逸注。言月中有兔。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书。惟三月哉生魄。传。始生魄。月十六日明消而魄生。汉志。死魄。朔也。生魄。望也。本草。珊瑚似玉。红润。生海底盘石上。一岁黄。三岁赤。海人先作铁网沈水底。贯中而生绞网出之。失时不取则腐。○汉武内传。上元夫人命侍女纪离容径到扶广山〈左来右力〉青真小童出六甲。左右灵飞。致神之方十二事。以授刘彻。乃告帝曰。夫五帝者。方面之天。精六甲六位之通灵。佩而尊之。可致长生。王母因授以五岳真形圗。帝拜受俱毕。王母与夫人同乘而去。